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维菊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126032
  • 页数:8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与常用的技术手段,并通过大量国内外绿色建筑实践探索的案例分析,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强调运用整体的设计观念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研究,把绿色建筑的概念、原理和设计原则运用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单体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从而全方位的介绍绿色建筑设计中多种技术应用,强调绿色建筑的地域性、气候性和地方材料的使用,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检测手段和评价标准,使绿色建筑的设计逐渐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可操作化。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1

1.2绿色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3

1.2.1西方绿色建筑的发展 3

1.2.2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实践探索 6

1.2.3中国绿色筑的发展与现状 10

1.3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原则与方法 11

1.3.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2

1.3.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3

1.3.3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14

第2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经验 16

2.1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绿色观念 16

2.1.1“天人合一”——一种整体的关于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观念 16

2.1.2“师法自然”——一种学习、总结并利用自然规律的营造思想 17

2.1.3“中庸适度”——一种瞻前而顾后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18

2.2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绿色特征 20

2.2.1自然源起的建筑形态与构成 20

2.2.2低技术策略下的经验与传承 23

2.2.3高适应性特征的地域原创 24

2.2.4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利用与构造模式 26

2.2.5有调适特点的微气候环境 26

第3章 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 28

3.1从田园城市到绿色城市规划 28

3.1.1田园城市开启的现代城市规划 28

3.1.2功能主义导向的灰色城市规划 30

3.1.3生态观念下的绿色城市规划 30

3.2绿色城市设计概述 33

3.2.1绿色城市设计发展梗概 33

3.2.2不同规模尺度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 34

3.2.3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 35

3.2.4案例研究——广州海鸥岛地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38

3.2.5结语 41

3.3绿色规划设计 41

3.3.1绿色规划理念的概念与发展 41

3.3.2绿色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45

3.3.3绿色规划的内容与策略 46

3.3.4绿色社区规划设计 51

3.3.5绿色规划实践与反思 57

第4章 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60

4.1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60

4.1.1严寒地区气候特征 60

4.1.2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62

4.2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69

4.2.1寒冷地区气候特征 69

4.2.2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70

4.2.3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71

4.3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76

4.3.1概述 76

4.3.2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总体思路 77

4.4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85

4.4.1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 85

4.4.2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背景 86

4.4.3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与思路 87

4.4.4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策略 89

4.5温和地区绿色筑设计特点 93

4.5.1温和地区建筑气候特点 93

4.5.2温和地区绿色建筑的阳光调节 94

4.5.3温和地区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特点 96

4.5.4温和地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98

4.5.5温和地区绿色建筑项目实例——昆明世博INTEGER智能生态建筑展览馆 100

第5章 不同建筑类型绿色建筑设计手法 105

5.1居住建筑 105

5.1.1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与空间利用设计手法 105

5.1.2绿色居住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体系 106

5.1.3 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体系 116

5.1.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体系 118

5.1.5环境保护体系 123

5.2办、公建筑 126

5.2.1办公建筑的使用特点 126

5.2.2绿色生态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127

5.2.3绿色融于设计 134

5.2.4绿色办公生活 138

5.3文化教育建筑 139

5.3.1概述 139

5.3.2绿色建筑设计的四个层次 142

5.3.3总体布局策略 144

5.3.4空间组织策略 145

5.3.5常用设计手法 146

5.3.6材料与设备 153

5.4酒店建筑 157

5.4.1酒店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157

5.4.2前期评估及场地规划 158

5.4.3酒店的可持续建筑设计 160

5.4.4酒店建筑的节能设计 162

5.4.5酒店建筑的低碳开发 164

5.4.6绿色环保建材使用 166

5.4.7酒店可持续运营管理 166

5.5医院建筑 167

5.5.1绿色医院建筑的概述 167

5.5.2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与理念 170

5.5.3绿色医院设计策略 172

5.6纪念性建筑 182

5.6.1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构思与理念 183

5.6.2纪念性建筑的流线与功能组织 188

5.6.3纪念性建筑的造型艺术设计 189

5.6.4纪念性建筑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 190

5.6.5结语 191

5.7体育建筑 193

5.7.1体育建筑概述 193

5.7.2体育建筑绿色环保的必要性 195

5.7.3体育建筑绿色设计 196

5.7.4体育建筑绿色技术 201

5.7.5结语 209

5.8机场建筑 210

5.8.1类型定义与特点 210

5.8.2总体规划与绿色设计策略 210

5.8.3建筑系统 211

5.8.4机电系统与新能源利 219

5.8.5结语 223

5.9商业建筑 223

5.9.1规划和环境设计 223

5.9.2建筑设计 225

5.9.3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227

5.9.4结构设计中的绿色理念 228

5.9.5围护结构节能 228

5.9.6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技术 231

5.9.7采光照明系统 231

5.9.8可持续管理模式 233

5.9.9防火与节能 233

5.9.10结语 233

第6章 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 235

6.1绿色建筑围护结构技术 235

6.1.1外墙体节能技术 235

6.1.2屋面节能技术 241

6.1.3门窗节能技术 244

6.1.4楼地面节能技术 246

6.2绿色建筑遮阳技术 247

6.2.1现代建筑遮阳形式 248

6.2.2建筑遮阳基本形式选择与比较 253

6.3绿色建筑通风与采光技术 261

6.3.1绿色建筑的通风技术路线 261

6.3.2绿色建筑的采光技术路线 266

6.4绿色建筑暖通技术 269

6.4.1暖通与空的健康与舒适 269

6.4.2暖通空调的高能效技术路线 270

6.4.3暖通空调技术的环境友好性 275

6.5高舒适低能耗建筑暖通新技术 276

6.5.1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276

6.5.2置换式新风系统 281

6.5.3冷热源系统 283

6.6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技术 284

6.6.1外保温系统防火安全性分析 285

6.6.2外保温材料和系统防火试验研究 288

6.6.3外保温系统大尺寸模型防火试验研究 290

6.6.4外保温系统防火等级划分及适用建筑高度 296

第7章 绿色照明 300

7.1绿色照明标准 300

7.1.1产品能效标准 300

7.1.2设计标准 301

7.2绿色照明设计 302

7.2.1天然光的利用 302

7.2.2照明器材的选用 303

7.2.3照明标准、照明方式的选择 306

7.2.4照明环境的设计 307

7.2.5照明配电和照明控制 309

7.3绿色照明应用示范工程 310

7.4绿色照明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314

7.4.1寿命周期成本(LCC )方法概述 315

7.4.2绿色照明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因素分析 315

7.4.3绿色照明系统寿命周期成本估价的目标 316

7.4.4绿色照明系统寿命周期成本估价的计算 316

第8章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空气、雨、污水的再利用 318

8.1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318

8.1.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及其热利用技术 318

8.1.2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应用及建筑一体化 333

8.2太阳能光伏发电 342

8.2.1光伏发电系统 342

8.2.2太阳电池组件产品 347

8.2.3光伏建筑一体化 352

8.2.4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 357

8.3地源热泵 372

8.3.1概述 372

8.3.2地源热泵系统特点 374

8.3.3地源热泵应注意的问题 376

8.3.4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 378

8.4空气冷热资源利用 379

8.4.1空气的特性 379

8.4.2空气作为冷热源的评价 380

8.4.3空气作为冷热源的关键技术问题及配套的技术措施 382

8.4.4空气作为冷热源应用的条件、范围及方式 389

8.4.5案例介绍 392

8.5雨水、污水回收与再利用 394

8.5.1雨水收集利用 394

8.5.2建筑中水可用 397

8.5.3农村生活5水处理组合型技术 399

第9章 绿色建筑与景观 404

9.1可持续景观设计 404

9.1.1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构成 404

9.1.2可持续景观评价体系 406

9.1.3集约化景观设计策略 407

9.1.4可持续景观的技术途径 418

9.1.5结语 427

9.2绿色建筑与景观绿化 427

9.2.1绿化与建筑的配置 427

9.2.2室外绿化本系的构建 429

9.2.3室内绿化本系的构建 434

9.2.4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体系的构建 438

第10章 绿色建筑与声环境 443

10.1声环境的范畴及声学模拟技术 443

10.1.1建筑及环境声学的范畴 443

10.1.2房间声学计算机模拟 444

10.1.3环境声学计算机模拟 444

10.1.4缩尺模型 445

10.2声环境与综合的建筑环境可持续性 445

10.2.1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噪声问题 445

10.2.2利用自然的手段控制噪声 447

10.2.3建筑围护结构 447

10.2.4声学材料 447

10.2.5绿色技术的噪声问题 448

10.2.6建筑环境的声质量与声景的研究 448

10.3声学及噪声标准和规范 448

10.3.1噪声法规的原则及现状 449

10.3.2我国声学及噪声标准和规范概述 450

10.4声学材料全寿命周期的分析 451

10.4.1分析方法 451

10.4.2建筑类型的比较 453

10.4.3公寓式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比较 454

10.4.4典型房间 455

10.5环境噪声屏障全寿命周期的评估模型 456

10.5.1从制造到出厂寿命周期的分析(摇篮→门) 456

10.5.2出厂到拆除的寿命周期(门→坟墓) 458

10.5.3总指标 459

10.6风力发电机的噪声影响 459

10.6.1方法 459

10.6.2 地形的影响 461

10.6.3建筑物排列的影响 462

10.6.4声源高度的影响 463

第11章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 465

11.1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465

11.1.1绿色建筑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465

11.1.2绿色建筑材料基本概念 465

11.1.3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466

11.2绿色建材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467

11.2.1绿色建材的评价体系 467

11.2.2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 468

11.3绿色建材制备与应用技术 469

11.3.1水泥 469

11.3.2混凝土 471

11.3.3建筑玻璃 474

11.3.4建筑卫生陶瓷 475

11.3.5墙体材料的绿色化 478

11.3.6建筑木材的绿色化 480

11.3.7建筑石材 481

11.3.8建筑竹材 483

11.3.9绿色屋顶材料 484

11.3.10化学建材的绿色化 485

11.4绿色建材发展趋势 487

11.4.1绿色建材发展的现状 487

11.4.2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 487

第12章 绿色建筑能耗计算与模拟分析 489

12.1绿色建筑综合能耗计算 489

12.1.1概述 489

12.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建筑能耗的要求 489

12.1.3建筑模型 489

12.1.4能耗模拟软件 490

12.1.5建筑综合能耗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491

12.1.6工程实例 491

12.2绿色建筑自然通风模拟 493

12.2.1概述 493

12.2.2自然通风的原理 493

12.2.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自然通风的要求 493

12.2.4自然通风的模拟概述 494

12.2.5自然通风的模拟流程 495

12.2.6案例 497

12.3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自然采光优化应用模拟分析 500

12.3.1概述 500

12.3.2遮阳措施的选择 501

12.3.3物理模型 501

12.3.4模拟分析 502

第13章 绿色建筑耗能检测方法 506

13.1绿色建筑的耗能特点 506

13.1.1建筑能耗 506

13.1.2绿色建筑的耗能特点 507

13.2居住建筑的热计量方法 507

13.2.1居住建筑热计量方法 507

13.2.2居住建筑集中采暖可再生能源检测 509

13.3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耗能检测方法 509

13.3.1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耗能构成与形式 509

13.3.2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检测方法 510

13.3.3公共建筑暖通空调常规能源检测方法 511

13.3.4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效比计算 511

13.4绿色建筑照明、热水和用电设备耗能检测方法 512

13.4.1绿色建筑照明耗能检测方法 512

13.4.2绿色建筑热水耗能检测方法 513

13.4.3绿色建筑用电设备能耗检测方法 514

第14章 既有建筑的绿色生态改造 516

14.1既有建筑室外物理环境控制与改善 516

14.1.1室外风环境控制与改善 516

14.1.2室外热环境控制与改善 517

14.1.3室外光环境控制与改善 518

14.1.4室外声环境控制与改善 518

14.2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综合改造 519

14.2.1外墙节能改造 519

14.2.2外窗节能改造 522

14.2.3屋面节能改造 523

14.2.4楼板节能改造 525

14.2.5增加外遮阳 525

14.3既有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的控制与改善 527

14.3.1室内空气环境控制与改善 527

14.3.2室内热环境控制与改善 529

14.3.3室内声环境控制与改善 529

14.3.4室内光环境控制与改善 530

14.4既有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改造 533

14.4.1采用高效热泵 533

14.4.2空调输送系统变频改造 534

14.4.3蓄冷蓄热技术 535

14.4.4热回收利用 535

14.4.5空调末端节能改造 535

14.4.6智能空制与分项计量 537

14.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538

14.5.1太阳能热水应用 538

14.5.2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 539

14.5.3浅地层热泵 540

第15章 绿色建筑性能的智能设计 542

15.1建筑性能的智能设计发展趋势 542

15.2建筑幕墙智能化设计方法 543

15.2.1某办公大楼双层玻璃幕墙特点及建筑性能基本要求 543

15.2.2某办公大楼双层玻璃幕墙动态耗能分析与智能设计 544

15.2.3某大楼双层玻璃幕墙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智能设计 546

15.2.4玻璃幕墙的模拟分析与智能设计 548

15.2.5双层玻璃幕墙智能设计策略 549

15.3智能设计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实例 551

15.3.1 可再生能源建筑围护结构 552

15.3.2室内舒适度调节系统 553

15.3.3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554

15.3.4建筑的动化部分 554

15.3.5实测结果 554

第16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标准 556

16.1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56

16.1.1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诞生 556

16.1.2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 556

16.2美国的LEED体系和标准 558

16.2.1 LEED的起源、发展和最新动态 558

16.2.2 LEED平价标准简介 558

16.2.3 LEED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563

16.2.4 LEE D 在中国的适用性 565

16.3加拿大绿色建筑新评价体系(LEED? NC&CS 2009) 565

16.3.1加拿大能源与环境设计主导认证体系的发展历史 566

16.3.2新评价体系的内容 566

16.3.3新评价体系的特点 567

16.4瑞士可持续建筑标准 568

16.4.1 Minergie标准的背景 568

16.4.2与其他主要绿色建筑标准的比较 570

16.4.3结论 571

16.5英国及其他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71

16.5.1英国BREEA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71

16.5.2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72

第17章 国外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573

17.1美国绿色建筑实例 573

17.1.1哈佛绿色校园促进会和哈佛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新探索 573

17.1.2 Genzyne中心,革新设计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578

17.1.3美国戴尔儿童医疗中心 584

17.2德国绿色建筑实例 587

17.2.1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 587

17.2.2马普协会总部大楼 592

17.2.3弗莱堡太阳船 595

17.2.4德国汉堡联合利华总部大楼(Unilever Headquarters in Hamburg, Germany) 599

17.2.5德国联邦环境署大楼 603

17.3英国绿色建筑实例 608

17.3.1诺丁汉大学朱比丽生态校园 610

17.3.2 BedZED零能耗发展社区 614

17.3.3 Lighthouse零碳建筑 618

17.4丹麦绿色建筑实例 621

17.4.1丹麦哥本哈根Hedebygade街区 621

17.4.2 Big“8 House”和谐公寓 624

17.5瑞典绿色建筑实例 629

17.5.1“卡桑”怀特建筑师事务所办公楼 629

17.5.2瑞典皇家工学院南校区综合教学楼 630

17.6瑞士绿色建筑实例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总部保护中心 632

17.6.1设计理念和目标 633

17.6.2建筑设计 633

17.6.3设备工程 635

17.6.4可再生能源的一体化利用 636

17.6.5结构材料 636

17.6.6室内 637

17.7加拿大绿色建筑实例 637

17.7.1温哥华会议中心扩建工程(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Expansion Project) 637

17.7.2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BC Cancer Agency Research Centre) 642

17.7.3加拿大文托住宅区 (The Vento Residences) 645

17.8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实例(墨尔本市政府2号办公楼) 649

17.8.1项目概况 649

17.8.2设计目标 649

17.8.3启示与借鉴 649

17.9法国绿色建筑实例(阿谢尔火车站改造) 652

17.9.1阿谢尔火车站 652

17.9.2为什么选择阿谢尔火车站作为试点项目? 652

17.9.3阿谢尔火车站改造前的状况 652

17.9.4阿谢尔火车站改造目标 652

17.9.5阿谢尔火车站在改造中的创新设计和特色 653

17.9.6改造后的阿谢尔火车站的一些节能技术数据 655

17.10日本绿色建筑实例 656

17.10.1建筑节能 656

17.10.2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 661

17.10.3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662

17.10.4结语 662

第18章 国内绿色建筑实例浅析 664

18.1清华大学节能中心示范楼 664

18.1.1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 664

18.1.2智能围护结构 665

18.1.3室内环境控制系统方案 666

18.1.4能源和设备系统方案 667

18.1.5可再能源利用 669

18.1.6植被屋面 670

18.2环保部履约中心大楼 670

18.2.1风场环境优化 671

18.2.2高性能的外围护结构 672

18.2.3高效节能的机电设备系统 672

18.2.4可再生能源 672

18.2.5长效的节能措施 672

18.3科技部大楼 673

18.3.1建筑概况 673

18.3.2建筑方案优化 674

18.3.3高效的机电系统 674

18.3.4生活水系统与雨水回收 675

18.3.5空调水系统 676

18.3.6空调风系统 676

18.3.7可再生能源利用 678

18.3.8楼宇智能化 678

18.4台湾绿色建筑实例 678

18.4.1暨南国际大学研究生宿舍 678

18.4.2台湾电力公司材料处北部储运中心 683

18.5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 686

18.5.1项目概况 686

18.5.2技术目标 686

18.5.3绿色建筑技术策略 686

18.5.4推广价值 691

18.6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大楼 692

18.6.1项目概兄 692

18.6.2场地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692

18.6.3节水技术运用策略 693

18.6.4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应对策略 693

18.6.5人性化办公空间 695

18.6.6材料、资源与室内环境质量 695

18.6.7声环境控制措施 696

18.6.8结语 696

18.7南京锋尚国际公寓 697

18.7.1南京锋尚的设计理念与建筑风格 697

18.7.2南京锋尚国际公寓的技术体系 698

18.7.3南京锋尚的物理环境模拟计算 700

18.8南京聚福园住宅小区 702

18.8.1项目概况 702

18.8.2绿色建筑特征 702

18.8.3建筑节能的有关数据 711

18.8.4结语 713

18.9苏州朗诗国际街区 713

18.9.1项目概述 714

18.9.2绿色建筑特征 715

18.9.3绿色建筑成本增量分析(该工程按三星级绿建标准评价) 721

18.9.4创建绿色建筑的思考 721

18.10无锡山语银城住宅小区 721

18.10.1项目概况 721

18.10.2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723

18.10.3节能65%标准条件下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研究 724

18.10.4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建筑一体化应用 726

18.10.5雨水回收及景观水处理技术 727

18.10.6园林景观的本土化生态技术 728

18.10.7其他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729

18.11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 730

18.11.1建筑整体优化设计 730

18.11.2智能围护结构 731

18.11.3能源设备系统 732

18.11.4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733

18.11.5可持续生态系统 735

18.11.6智能控制系统 736

18.12中冶赛迪大厦 736

18.12.1项目概况 736

18.12.2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认证 737

18.12.3技术体系 737

18.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实例 742

18.13.1上海世博会生态规划设计 743

18.13.2沪上生态家 753

18.13.3宁波滕头案例馆 758

18.13.4日本馆 761

18.13.5法国馆 764

18.13.6法国阿尔萨斯馆 766

18.13.7上海世博会的绿地景观 769

18.13.8上海世博会的景观设计 775

18.14大庆市林甸县胜利村绿色农宅 781

18.14.1基本信息 781

18.14.2设计策略 781

18.14.3生态技术 782

18.14.4有效性分析 784

18.15苏南蒋巷村生态环境建设 786

18.15.1项目概况 786

18.15.2整本思路 786

18.15.3技术目标 787

18.15.4绿色建筑技术策略 788

18.15.5推厂价值 790

18.16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梨山村节能示范住宅 790

18.16.1示范住宅概况 790

18.16.2节能示范内容 792

18.16.3示范住宅现场测试与分析 795

18.16.4示范住宅评估 798

18.16.5示范住宅推广 802

18.17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示范农宅 803

18.17.1基地条件 803

18.17.2现状和需求 804

18.17.3技术应用 804

18.17.4技术评估 807

18.17.5结论与讨论 808

18.18深圳南海意库3号楼——旧厂房的绿色改造 808

18.18.1老树逢冬——产业转型,既有建筑有待改造 808

18.18.2春风乍起——产业转型与复兴的机遇 809

18.18.3老枝的历史价值——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可持续 809

18.18.4新绿迎春——城市更新的绿色改造实践 810

18.18.5硕果累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815

18.18.6后记与展望 815

第19章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818

19.1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818

19.1.1高速度、高密度、高强度的城镇化 818

19.1.2高能耗带来的高碳排放压力 818

19.1.3环境污染及资源危机 819

19.1.4特殊的高硫排放压力 820

19.2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 820

19.2.1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820

19.2.2国家层面的节能减排战略 820

19.2.3国家层面的绿色建筑战略 821

19.3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推进机制 825

19.3.1组织机构建设: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825

19.3.2交流平台建设:绿色建筑大会 825

19.3.3评价制度建设:绿色建筑评价与标识管理 827

19.4中国绿色建筑的未来展望 827

后记 8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