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丰园著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2793890
  • 页数:183 页
图书介绍:大学教师是知识社会中具有独立、自由性质的知识分子,教学是大学教师的使命,而知识社会中的大学教学的离不开知识创造、应用、继承、传授。因此,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前提与核心就是提高大学教师的生产、应用、继承、传授知识的能力,这样大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灵活变通的复合型人才。本课题以知识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为分析依据,强调知识在教师组织或者个体间、教师内部或者外部间的有效流动、共享、生产等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最后是通过前面研究的分析,对后知识社会下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预测——未来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模式、学习型社会的大学教师发展情景、学生学习的时空延伸等。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途径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一、研究目标 2

二、研究价值 2

第二节 研究综述 3

一、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综述 3

二、知识社会中的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研究综述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6

一、文献研究 6

二、调查研究 6

三、实证研究 7

四、院校研究 7

五、比较研究 7

第四节 研究思路 7

第二章 学术职业发展与知识进化 9

第一节 学术职业发展与知识进化的解释 9

一、学术职业发展 9

二、知识进化 10

第二节 学术职业是知识进化的产物 12

一、学术职业萌芽阶段的知识 13

二、学术职业的专业化知识 13

三、学术职业的知识进化 13

第三节 影响知识进化的因素 14

一、突变、群体波与选择 14

二、外部因素 14

三、自生自发 15

第四节 学术职业发展的危机 16

一、物质危机 16

二、学习危机 16

三、不确定性危机 17

四、非专业化危机 18

第五节 学术职业发展的特征 18

一、尊重知识 18

二、理性思考 19

三、价值中立 19

四、学术自由 20

第六节 学术职业的无知之态 21

第三章 大学教师发展的知识解读 23

第一节 知识与大学教师 23

一、知识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 23

二、知识与大学教师的主体间性 24

三、知识是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 24

第二节 知识交易——大学教师“经济人”的属性 25

一、知识交易是大学教师发展的物质基础 25

二、知识交易可以促进大学教师的勤勉 26

三、教师知识交易行为的合理性 27

第三节 知识传承——大学教师“道德人”的体现 28

第四节 知识生产——作为研究者的大学教师 29

一、知识创新促进教学 29

二、知识生产是学习过程 30

第五节 知识应用——作为服务者的大学教师 30

第六节 知识享受——大学教师应做一个“自由人” 31

第七节 小结 33

第四章 中国教师教学能力的知识计量学分析 34

第一节 引言 34

第二节 研究设计 34

一、样本选择 34

二、研究方法 34

第三节 中国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发展历程 35

第四节 相关数据分析 37

一、关键词分布 37

二、学科分布 38

三、研究分类 38

四、被引频次分析 39

五、研究成果区域分布 40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41

一、研究现状评述 41

二、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42

第五章 以知识看待大学教师教学发展 45

第一节 知识使人自由 45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 45

二、自由是教师发展研究的时代主题 46

第二节 大学教师自由的本质 46

一、公民自由 47

二、学术自由 47

第三节 大学教师的自由与发展 49

一、个人自由发展 49

二、大学教师的真实自由 50

三、大学教师的实质自由 50

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 51

第四节 知识是大学教师发展的目的与手段 51

一、现代大学的四因说 52

二、以知识为目的 52

三、知识是大学教师发展的手段 53

第五节 大学教师的自发展 55

一、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是意识觉醒 55

二、大学教师自愿发展是专业自主 55

三、大学教师自行发展是情境支持 56

第六节 大学教师自组织地发展 56

第六章 知识流与大学教师的知识共享 58

第一节 教师的知识 58

一、单维度的划分 58

二、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60

第二节 大学教师知识共享的特征 61

一、交易性 61

二、传承性 61

三、创新性 61

四、应用性 61

五、自由性 62

第三节 知识流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62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流模型 62

二、大学教师的知识流 63

三、基于Petri网的教师知识流模型 65

第四节 知识流模型在教师发展中的应用——以面向学术的知识流Petri模型为例 66

第五节 大学教师知识共享结论 67

一、实践性知识 68

二、教学知识的更新 68

三、完善知识共享机制 68

四、建立学习型社会 69

第七章 知识交易中的大学教师发展 70

第一节 大学中的知识交易 70

一、作为商品的知识 71

二、知识交易的主体 72

三、知识交易的方式 77

四、知识交易的影响 79

第二节 大学教师的价值观 80

一、教育价值观的解释 81

二、大学教师价值的体现 81

三、大学教师教学、科研与应用价值观的反映 83

第三节 知识交易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85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 86

二、适应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的能力 86

三、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 87

四、具备有效教学的能力 88

第四节 小结 89

第八章 知识制度的演化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91

第一节 知识制度 91

一、作为权力的知识 91

二、知识制度 93

三、知识制度与大学教师 95

第二节 知识制度影响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96

一、大学教师的教学知识与能力 96

二、知识制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97

三、非正式约束的大学教学 98

四、正式约束的大学教学 100

第三节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分析 102

一、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缺陷 103

二、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变革路径 104

第四节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的演变 108

一、设置良好的制度 108

二、制度的本体关怀 109

三、教学制度的演变 110

第九章 基于知识生产的大学教师教学创造力发展 113

第一节 知识生产 113

一、知识生产的概念 113

二、知识生产模式 114

三、大学的知识生产 116

四、知识生产模式演化与大学教学 121

第二节 创造力与知识生产 122

一、创造与创造力的内涵 123

二、大学教师、知识与创造力间的张力 124

第三节 以知识生产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创造力发展 126

一、大学教师教学创造力 127

二、大学教学中创造力系统的演化 128

三、知识生产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创造力的发展 131

第十章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教师多元化教学能力 135

第一节 知识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多元化 135

一、办学开放 135

二、知识的进化 136

三、人才多样 136

四、学科综合 137

五、教学多元化 137

第二节 大学教师多元化教学能力 138

一、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138

二、大学教师多元化教学能力的结构 139

三、多元化教学能力的特征 141

第三节 促进大学教师多元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途径 142

一、社会合作 142

二、多元化的教学学术研究 143

三、导师制 143

四、跨文化教学 144

五、教学中心培训 144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145

第十一章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之协同创新——以黄山学院为例 146

第一节 协同创新 146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146

二、高等教育领域内协同创新 147

三、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协同分析 147

第二节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之协同创新机制——基于黄山学院的案例研究 148

一、黄山学院简介 148

二、黄山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要素全面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149

第三节 内部系统各要素全面协同创新案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协同分析 150

第四节 “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活动”的协同分析 152

一、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 152

二、“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活动”各要素全面协同创新 152

第五节 小结 154

第十二章 未来社会中的大学教学 155

第一节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 155

一、现代化社会的信念 155

二、知识的烙印 156

第二节 未来大学应许之地 157

一、历史对未来的憧憬 157

二、学习的中心 158

三、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158

四、教师职业的危机 159

第三节 教学——未来大学的首要职责 161

一、传授永恒的知识 161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 162

第四节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163

一、知识社会的不平等性 163

二、人人具有智慧 163

三、人人拥有追求知识的权利 164

四、为所有人传授知识 164

第五节 技术革新对大学教师教学的挑战 165

一、教学技术促进学习手段的更新 165

二、教学技术是推广知识的手段 166

三、知识是教学技术的目的 167

四、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168

五、未来的教学技术 169

第六节 为人引学——还原大学教学 169

一、为人引学 170

二、个性化学习 171

三、大学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能力 172

参考文献 173

后记 1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