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辅导读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辅导读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辅导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胜利主编;张丹,吴刚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633048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共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材的一本,主要是从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高度全面讲述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现实意义。本书内容政治上把握准确,编写体例上严谨、扎实,语言既注重理论阐述,又注意面向广大读者,通俗易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辅导读本》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概述 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1

一、探索阶段 1

二、形成阶段 4

三、发展阶段 7

四、深化阶段 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1

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 1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13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 14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5

六、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16

七、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1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18

一、形成的渐进性 18

二、内容的多层性 20

三、创新的多样性 21

四、体系的开放性 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界定 27

一、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 2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28

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3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 32

一、所有制改革的现实必要性 32

二、所有制改革的四个阶段性突破 33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0

一、“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的争论 40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43

三、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51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51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51

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53

三、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53

第二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历程 55

一、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特点 55

二、改革开放至今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56

第三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0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60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 65

三、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合理化的策略 7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76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论 76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76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7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81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之前 81

二、1978—1992年:对传统社保制度的反思与新制度的探索 83

三、1992—1998年:新型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86

四、1998—2008年: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89

五、2008年至今:社保制度不断完善 9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95

一、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 95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96

三、完善和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9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9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99

二、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及其内在要求 10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107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与特征 107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与发展 110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健全 1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9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1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120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和特征 123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 127

第一节 企业 127

一、企业的主要特征 127

二、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30

三、企业的经营机制 132

四、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 134

第二节 居民 137

一、市场经济中居民的特征 137

二、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137

三、居民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140

第三节 政府 144

一、政府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144

二、政府是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 146

三、政府是经济运行的调控者 147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与宏观调控 150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 150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150

二、就业与失业 154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56

第二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159

一、政府为什么要介入市场 159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160

三、宏观调控的方式与手段 163

四、宏观调控政策 16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168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与探索 168

二、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经验与不足 170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73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 175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观的演进 175

一、经济发展观演进的四个阶段 175

二、经济发展观演进的启示 184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 186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86

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188

第三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90

一、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190

二、将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195

三、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97

四、将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99

第九章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4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204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地区均衡发展战略 204

二、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206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7

第二节 当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208

一、区域间经济社会差距过大问题仍然突出 208

二、特殊类型区域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210

三、区域无序开发和不良竞争问题突出 211

四、协调区域间关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212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213

一、自然环境与区位因素 213

二、经济因素 214

三、社会因素 217

四、制度政策因素 218

第四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219

一、深入实施与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20

二、制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优惠政策 223

三、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 224

四、出台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法律法规 225

第十章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228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提出与内涵 228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提出 228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230

第二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状 231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的成就 232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232

第三节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路径 238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 238

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40

三、统一城乡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241

四、深化城乡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243

第十一章 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发展转型 245

第一节 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背景与内涵 245

一、创新驱动战略提出的背景 245

二、创新驱动:含义和特征 248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相关问题 252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 252

二、对几个问题的简要讨论 257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若干关键问题的挑战 259

一、推动战略转型带动体制机制转型,激励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确立 259

二、通过财富效应来驱动创新效应,激励发展方式转型 260

三、高水平地保护知识产权,激励以创新打破垄断并建立新的动态垄断制度 260

四、实施服务业全球化战略,建设我国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的“新型特区” 261

五、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利用和整合能力 261

六、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构建创新经济的“精气神” 262

七、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62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战略 26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渊源 264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马克思世界历史观 264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 266

三、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 268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 270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270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73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 276

第三节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78

一、放宽投资准入必将为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 278

二、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必将为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提供新的广阔平台 282

三、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必将为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增添新的内生动力 284

后记 2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