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黄曼君文集  第3卷
黄曼君文集  第3卷

黄曼君文集 第3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曼君著;黄海晴,陈菊先,黄念南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270683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黄曼君文集》五卷本,系作者生前出版的论著,经收集整理而编定的。本书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较为全面的论述,对中国当代批评的主要论域都有深入观察。不仅从客观上剖析现代文学发展进程、现状及转型,还从具体的文论家、批评家的主要作品及观点反映现代文论转型的过程及特点,视角独到,史料翔实,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逻辑力量。该书的出版不论是对专业研究者还是一般读者都将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作用。
《黄曼君文集 第3卷》目录
标签:文集

绪论 1

上编 现代文化视野中的中国20世纪文学概观 15

1.现代化的民族基点与中国20世纪文学的核心观念 15

1.1 现代性:中国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向选择特征 15

1.2 革命性: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9

1.3 人本性:重铸民族灵魂的现代人学核心 27

2.新文学“现代性”“新”的特质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主流话语 33

2.1 两种现代性、两个全球化 33

2.2 中国新文学现代性“新”的特质 35

2.3 鲁迅、郭沫若与中国新文学主潮 40

2.4 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的现代性观照 49

3.现代化大叙事与中国新文学传统 58

3.1 新文学传统叙事的多重话语与多向发展 58

3.2 现代化大叙事中新文学传统特质的新建与阐释 67

3.3 现代化大叙事中新文学传统的回归与超越 73

4.经典的重新界定与中国20世纪新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77

4.1 经典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77

4.2 中国20世纪新文学经典的诞生 81

4.3 多维阐释空间与新文学经典的延传 87

5.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 95

5.1 现代性语境与古代资源重振 95

5.2 进入古代文学资源的多种范式 100

5.3 突显问题意识与重建现实生命 108

6.现代风险意识与中国20世纪文学的生态审美存在 116

6.1 思潮交汇中生态境界的追求 116

6.2 内外关系中生命内核的多元把握 121

6.3 视界融合中生态审美系统的生成 127

7.文学史的现代聚焦与中国20世纪文学流派 132

7.1 作为方法论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 132

7.2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发展和变迁 135

7.3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总体特征 143

7.4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的“史”“论”结合问题 145

中编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想、理论批评现代性研究 151

8.现代化视野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评价 151

8.1 学理审视的眼光 科学求实的评价 151

8.2 丰富命题的辨析 复杂历程的概括 155

8.3 比较文化的视野 中西思潮的交汇 163

8.4 现代品格的观照 活的灵魂的凸现 173

8.5 开放时代的突破 实践形态的重建 186

9.中国新文学语境与中国20世纪文论的现代转型 201

9.1 预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丰硕与局限 201

9.2 过渡: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中外交汇、古今杂糅的特征 204

9.3 勃兴:“五四”时期文论的多元开放局面 208

9.4 定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兴起和发展 212

9.5 繁荣: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大变革、大发展 218

10.文化变迁中主体性的凸显与中国20世纪文论的总体特征 225

10.1 审美的社会价值论观念 225

10.2 注重主观选择的理论形态与批评类型 232

10.3 趋于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系统 242

10.4 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两岸四地文论格局 248

11.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方法论问题 257

11.1 审美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学理论批评史 257

11.2 文学理论批评现代品格的确立及其现代化、民族化的双向进程 262

11.3 批评形态的分离互补与思、诗、史的辩证关系 268

12.文学思潮的蜕变与新时期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72

12.1 研究过程回顾 273

12.2 理论问题探讨 277

12.3 研究发展前瞻 292

下编 中国20世纪文论现代转型研究 299

引言 299

13.文论现代转型的多重视域 302

13.1 文学性、科学性:文论现代转型的本体诉求 302

13.2 文化视野、意识形态性:文论现代转型的整体观照 310

13.3 主体性、生命意识:文论现代转型的内在动因 317

14.文论现代转型的发生:自省性批评(20世纪10—20年代) 325

14.1 历史背景、文化语境 325

14.2 文论家、批评家(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蔡元培、陈独秀、胡适) 327

14.3 文论家、批评家(沈雁冰、郑振铎、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吴宓) 340

14.4 发生期文论的基本特征 356

15.现代转型的发展:创造性批评(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 361

15.1 历史背景、文化语境 361

15.2 文论家、批评家(成仿吾、钱杏邨、鲁迅、瞿秋白、茅盾、胡风) 363

文集后记 3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