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催化浸金电化学基础与技术
催化浸金电化学基础与技术

催化浸金电化学基础与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涛,杨永斌著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8701767
  • 页数:1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黄金提取冶金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针对金浸出速率慢的问题,从催化电极过程出发,阐述了氰化物和硫代硫酸盐两种体系催化浸金的电化学原理及相应的催化浸金技术。阐述了催化浸金的电化学原理及含金矿石的催化浸金技术。全书分为硫代硫酸盐体系催化浸金的电化学动力学及机理、氰化体系催化浸金的电化学原理、含铜金矿常温自催化硫代硫酸盐浸金技术以及协同催化氰化浸金技术等4个部分。
《催化浸金电化学基础与技术》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黄金提取技术的发展历史概况 1

1.2 氰化浸金方法的起源 1

1.3 氰化浸金的主要技术进展 2

1.3.1 直接从矿浆中吸附回收金的提金工艺 2

1.3.2 富氧浸金技术 4

1.3.3 过氧试剂助浸技术 5

1.3.4 其他技术进展 6

参考文献 7

第2章 协同催化浸金的电化学原理 11

2.1 氰化浸金的化学原理 11

2.1.1 氰化浸金的溶液化学原理 11

2.1.2 氰化浸金的化学反应机理 11

2.2 氰化浸金的动力学 14

2.2.1 浸金速率过程 14

2.2.2 浸金速率模型 15

2.3 氰化浸金的电化学 18

2.3.1 氰化浸金的电化学本质 18

2.3.2 氰化浸金的电极反应机理 18

2.4 协同催化浸金的电化学原理 22

2.4.1 氰化浸金的电极过程动力学 22

2.4.2 电化学协同催化浸金 25

参考文献 26

第3章 常规氰化浸金的电极过程动力学 31

3.1 金氰化溶解的阳极过程动力学特性 31

3.1.1 阳极极化曲线 31

3.1.2 氰化物浓度的影响 33

3.1.3 pH的影响 35

3.1.4 温度的影响 36

3.1.5 电极转速的影响 39

3.2 氧在金电极上阴极还原的动力学特性 40

3.2.1 氧的阴极还原反应 40

3.2.2 pH的影响 41

3.2.3 氧浓度的影响 43

3.2.4 温度的影响 46

3.2.5 电极转速的影响 46

3.3 本章小结 47

第4章 重金属催化金氰化溶解阳极过程动力学 49

4.1 氰化浸金的阳极催化技术概述 49

4.2 重金属种类的影响 52

4.3 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53

4.3.1 铅、铋、铊离子浓度的影响 56

4.3.2 汞离子浓度的影响 56

4.3.3 银离子浓度的影响 57

4.4 重金属催化金阳极溶解的动力学特性 58

4.4.1 重金属催化下氰化物的影响 58

4.4.2 重金属催化下pH的影响 61

4.4.3 重金属催化下温度的影响 63

4.4.4 重金属催化下的电极转速的影响 67

4.5 本章小结 71

参考文献 72

第5章 重金属及过氧化氢对金溶解阴极过程的催化 75

5.1 浸金体系的阴极催化技术研究概况 75

5.2 重金属离子存在时氧阴极还原的动力学特性 76

5.2.1 重金属离子对氧阴极还原过程的催化作用 76

5.2.2 重金属浓度对氧阴极还原的影响 81

5.2.3 重金属存在时电极转速对氧阴极还原的影响 85

5.3 过氧化氢助浸剂催化下的阴极极化特性 88

5.4 本章小结 89

参考文献 90

第6章 协同催化浸金的混合电位模型 92

6.1 混合电位模型的建立 92

6.1.1 混合电位模型的构成 92

6.1.2 独立电极反应的相互影响关系 93

6.1.3 电极过程催化时电化学溶解反应的动力学行为 94

6.2 无催化剂时金溶解的混合电位模型 97

6.2.1 无催化剂时不同pH条件下的混合电位模型 97

6.2.2 无催化剂时不同氰化物浓度下的混合电位模型 98

6.2.3 无催化剂时不同温度下的混合电位模型 99

6.2.4 无催化剂时不同电极转速下的混合电位模型 101

6.3 协同催化金溶解的混合电位模型 102

6.3.1 氧化剂催化金溶解的混合电位模型 102

6.3.2 重金属催化金溶解的混合电位模型 104

6.3.3 协同催化金溶解的混合电位模型 107

6.4 本章小结 111

参考文献 112

第7章 硫代硫酸盐体系催化浸金的电化学与动力学 113

7.1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化学原理 113

7.1.1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基本原理 113

7.1.2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体系溶液化学 116

7.2 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行为 118

7.2.1 研究方法 118

7.2.2 稳态极化曲线 118

7.2.3 线性电位扫描 119

7.2.4 硫代硫酸根浓度及亚硫酸盐的影响 120

7.2.5 铜和(或)氨的作用 121

7.2.6 恒电流阶跃 123

7.2.7 金的阳极溶解机理 124

7.3 硫代硫酸根离子的阳极氧化 125

7.3.1 线性电位扫描 125

7.3.2 浓度效应 126

7.3.3 铜和氨的影响 127

7.3.4 pH的影响 128

7.3.5 亚硫酸盐的影响 129

7.4 硫代硫酸盐浸金的阴极过程及机理 129

7.4.1 线性电位扫描 129

7.4.2 铜氨配离子的影响 130

7.4.3 硫代硫酸盐的影响 131

7.4.4 气氛的影响 131

7.4.5 阴极过程机理 133

7.4.6 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机理与模型 135

7.5 硫代硫酸盐体系催化浸金动力学 136

7.5.1 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137

7.5.2 pH的影响 137

7.5.3 Cu(NH3)2 4+的作用 138

7.5.4 温度效应——溶解活化能 139

参考文献 142

第8章 协同催化含金矿石浸金的技术研究 143

8.1 试验原料 143

8.2 三种含金矿石的浸出特性 144

8.3 难浸硫化物金精矿的协同催化浸金 146

8.3.1 重金属离子催化浸出研究 146

8.3.2 过氧化氢助浸 147

8.3.3 重金属离子和过氧化氢协同催化浸金 151

8.3.4 两段浸出协同催化浸金的研究 152

8.4 易浸硫化物金精矿的协同催化浸金 153

8.4.1 过氧化氢助浸研究 153

8.4.2 重金属与过氧化氢协同催化浸金 153

8.5 低品位氧化物金矿的协同催化浸金研究 157

8.5.1 过氧化氢助浸 157

8.5.2 重金属与过氧化氢协同催化浸金 158

8.6 本章小结 162

参考文献 163

第9章 硫代硫酸盐体系协同催化浸金工艺技术 164

9.1 从含金黄铁矿精矿中浸金 164

9.2 从含铜黄铁矿金精矿中常温常压催化浸金 166

9.3 从含铜黄铁矿金精矿自催化常温常压浸金 168

9.4 从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回收金的方法 172

9.4.1 锌粉置换法 172

9.4.2 活性炭吸附法 172

9.4.3 铁粉置换法 173

参考文献 1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