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立仁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13603546
  • 页数:2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可供选择的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目录

1 绪论 2

1.1 问题的提出 2

1.2 研究的范围与变量 6

1.2.1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6

1.2.2 基本变量与衍生变量 6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7

1.4 研究方法 8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8

2 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研究综述2.1 西方失业理论 11

2.1.1 古典学派的自愿失业理论 12

2.1.2 凯恩斯学派的非自愿失业理论 12

2.1.3 新古典综合派的失业理论 13

2.1.4 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 15

2.1.5 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 15

2.1.6 发展经济学派的二元结构失业理论 17

2.2 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研究 19

2.2.1 “奥肯定律” 19

2.2.2 Solow模型中的失业与生产力水平增长关系研究 20

2.2.3 技术进步对失业的影响 22

2.2.4 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失业关系 25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失业理论 27

2.4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的研究述评 28

2.5 关于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理解及研究维度 30

3 中国经济总量及要素特征分析3.1 中国经济的总量特征 33

3.2 增量变化特征 39

3.3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特征 42

3.3.1 经济要素的总量变化情况 42

3.3.2 经济要素的增量变化情况 43

3.3.3 中国经济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45

3.4 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48

3.4.1 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性 48

3.4.2 城乡二元生产力(率)的比较 50

3.4.3 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反差系数 52

3.5 小结 54

4 中国就业与失业的基本状况 58

4.1 关于失业率的定义问题 58

4.2 中国失业与就业状况描述 59

4.2.1 对城镇登记失业率及其不足的分析 59

4.2.2 中国城镇真实失业率的估计 61

4.2.3 城镇失业率的一种简单估计 65

4.2.4 中国总体失业量及失业率的估计 66

4.3 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68

4.3.1 中国的名义就业弹性 69

4.3.2 中国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70

4.3.3 中国各次产业的名义就业弹性 72

4.4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失业)关系 74

4.4.1 产出(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 75

4.4.2 各次产业增长率与其就业增长率 75

4.4.3 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 76

4.5 小结 79

5 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假设 82

5.1 二元经济结构假设 82

5.1.1 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观点的评述 83

5.1.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假设 85

5.1.3 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中国经济模型 87

5.2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假设 93

5.2.1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93

5.2.2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94

5.2.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性 95

5.3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假设 96

5.3.1 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主因 96

5.3.2 经济结构转型的劳动力挤出效应 97

5.3.3 技术进步效应 97

5.3.4 在岗人员过度劳动挤出效应 98

5.4 小结 98

6 中国GDP总量及要素增长的基本趋势6.1 问题的提出 100

6.2 中国GDP总量增长的趋势分析 101

6.2.1 关于趋势模型 101

6.2.2 中国GDP总量增长的时间指数增长模型(ExponentModel)及检验 101

6.2.3 中国经济增长的时间模型——增长曲线模型(LogisticModel) 105

6.2.4 中国人均意义上的GDP增长 107

6.3 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的长期趋势分析 108

6.3.1 中国资本存量的长期趋势 108

6.3.2 中国劳动力的长期趋势 111

6.4 小结 114

7 资本驱动中国经济增长 116

7.1 引言 116

7.2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分析 118

7.2.1 1952—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的基本情况 118

7.2.2 资本—产出比率特征分析 120

7.2.3 资本的边际产量分析 121

7.2.4 中国的劳动力变化趋势及劳动边际产量 123

7.3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计量经济模型 124

7.3.1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选择 124

7.3.2 中国生产函数基本假设及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 126

7.3.3 中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检验 127

7.3.4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分析及经济增长的推断 129

7.4 资本驱动的增长行为分析 131

7.4.1 GDP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正相关 131

7.4.2 资本驱动经济增长可能导致经济过热 132

7.4.3 资本驱动增长的边界条件问题 133

7.4.4 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并不矛盾 133

7.5 小结 133

8 基于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及其分析8.1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传统估计 137

8.1.1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不同估计 137

8.1.2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计 139

8.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的估计 142

8.2 基于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 144

8.2.1 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模型 144

8.2.2 潜在增长率模型的假设检验 144

8.2.3 潜在增长率的计算与分析 146

8.3 基于资本驱动的自然就业率 147

8.3.1 自然就业量与自然就业率的定义 148

8.3.2 中国自然就业率的具体函数形式 148

8.3.3 自然就业量与自然就业率的计算 151

8.4 基于资本驱动(修正)的“奥肯定律” 153

8.4.1 关于“奥肯定律”的再理解 153

8.4.2 修正的“奥肯定律” 154

8.4.3 修正的“奥肯定律”的假设检验 154

8.5 对中国经济中两个基本问题的解释 155

8.5.1 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的特性 156

8.5.2 对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解释 156

8.5.3 对高增长与通胀问题的解释 157

8.6小结 158

9 经济转型对失业的影响分析 160

9.1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隐性失业 160

9.1.1 优先发展战略的就业抑制 161

9.1.2 城市隐性失业 162

9.1.3 农村巨量隐性失业 164

9.2 改革初期的就业扩张 168

9.2.1 农村就业扩张 168

9.2.2 城市就业扩张 169

9.3 市场化转型导致城市公开失业上升 170

9.3.1 城市隐性失业显性化 170

9.3.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城市就业压力 175

9.4 隐性失业显性化与经济增长 178

9.5 小结 180

10 技术进步与失业的关系分析10.1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微观分析 184

10.1.1 微观技术进步的失业(就业挤出)效应 184

10.1.2 微观技术进步的联动失业(就业)效应 185

10.1.3 微观技术进步的失业综合效应 186

10.2 技术进步的宏观失业效应分析 187

10.2.1 技术进步的宏观的正失业(或就业挤出)效应 187

10.2.2 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 188

10.2.3 技术进步的宏观就业总效应 190

10.3 中国技术进步失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190

10.3.1 简单的文献回顾 190

10.3.2 基本假设与模型 192

10.3.3 数据处理与假设检验 194

10.4 小结 197

11 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11.1 过度劳动的定义及分类 200

11.1.1 “过度劳动”概念的界定 200

11.1.2 过度劳动的分类 200

11.1.3 部分典型的过度劳动行业 201

11.2 过度劳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就业挤出效应 204

11.2.1 过度劳动产生的原因 204

11.2.2 过度劳动的趋势及其负面影响 205

11.3 过度劳动的失业效应 206

11.3.1 过度劳动的就业挤出效应分析 206

11.3.2 低工资下过度劳动所形成的资本盈余 208

11.4 过度劳动的经验分析 209

11.4.1 劳动时间的访谈结果及其分析 209

11.4.2 劳动时间的问卷调查分析 212

11.4.3 对经验分析结果的评析 213

11.5 小结 214

12 研究结果及其政策启示 216

12.1 研究的基本结果 216

12.2 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220

12.3 降低失业率的其他措施 223

1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7

参考文献 2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