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林清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893383
- 页数:847 页
第一编 适用范围 3
第一章 劳动关系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3
本章导读 3
001.用人单位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劳动争议纠纷,如何确定诉讼主体?/ 4
002.用人单位的分支机构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中所称用人单位?/ 5
003.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其受雇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认定? 6
004.公司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劳动法律关系? 9
005.破产管理人(破产清算组)与其聘用人员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11
006.“长期两不找”的案件如何处理,劳动关系是否应当解除?/ 13
007.如何认定关联公司中的劳动关系?/ 14
008.快递员与快递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16
009.“自带车辆”的司机与物流公司、运输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18
010.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或者业务发包、转包或者层层发包、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如何界定其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19
011.业主委员会与受雇人员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22
012.邮政企业与邮政业务代办员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24
013.已经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能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成为劳动合同的主体?/ 26
014.对已达退休年龄但未依法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关系应如何认定?/ 28
015.劳动合同期满后临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可否再订立劳动合同?/ 31
016.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居民在内地就业的,劳动关系应当如何认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港澳台地区企业未通过涉外就业服务单位直接招用国内雇员,应当如何处理?/ 32
017.如何理解用工之日与劳动关系建立之间的关系?/ 33
018.因迟延转档或档案丢失,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赔偿损失,是否可以一次性给付,给付标准如何把握?/ 35
019.外派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38
020.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40
021.出租汽车司机和出租汽车公司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41
022.因设立中的公司用工行为发生的争议是不是劳动争议?/ 43
023.复转军人与安置单位之间就安置问题发生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46
024.股权激励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47
025.惩戒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48
026.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50
027.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仲裁时效?/ 52
028.发包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是否以构成劳动关系为前提?/ 56
029.先培训再上岗,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58
030.高温津贴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60
031.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61
032.代驾服务中劳动法律关系如何认定?/ 65
第二章 事实劳动关系和双重劳动关系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68
本章导读 68
033.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 68
034.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71
035.如何理解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 73
036.冒名劳动者能否与用人单位成立事实劳动关系?/ 75
037.企业停薪留职人员、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等,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如何确定用工关系?/ 76
038.用人单位无法提供劳动合同文本,但提交了《劳动合同签收备案表》的,能否认定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 78
039.非法用工单位的劳动者能否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81
第二编 劳动合同 85
第三章 劳动合同效力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85
本章导读 85
040.如何认定代签劳动合同的效力?/ 85
041.用人单位与未成年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88
042.用人单位与未毕业大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90
043.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91
044.《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否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 92
045.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从劳动者工资中提取风险抵押金是否有效?/ 94
046.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未履行如实说明义务是否必然构成欺诈?/ 96
047.劳动者入职时隐瞒婚姻情况是否构成欺诈?/ 99
048.具备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招录文件可否视为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主张二倍工资?/ 100
04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双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的,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至员工离职时止”,该规定或约定是否有效?合同期满未续签的,是否需支付二倍工资?/ 102
050.因劳动者的原因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否支付二倍工资?/ 104
051.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能否主张二倍工资?/ 106
052.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能否主张二倍工资?/ 109
053.如何确定关联企业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 110
054.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可否主张二倍工资?/ 112
055.用工满一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继续主张二倍工资?/ 116
056.特殊原因导致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主张二倍工资?/ 118
057.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是否仍须支付?/ 119
058.倒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否支付二倍工资?/ 120
059.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122
060.劳动合同无效是否必然导致劳动关系无效?/ 124
061.签订了瑕疵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126
第四章 劳动合同期限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129
本章导读 129
062.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期限的情形应当如何处理?/ 129
063.用人单位延长合同期限能否视为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 131
064.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工作而未续签劳动合同的,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132
065.劳动合同期满后没有续签劳动合同,是否还存在双倍工资的问题?/ 134
066.劳动合同期满存在法定顺延情形,法定顺延期间,劳动者能否主张二倍工资?/ 136
067.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时间能否因法定休息日而顺延?/ 137
第五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140
本章导读 140
068.《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对“连续”应如何理解?/ 140
069.《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对“该用人单位”应如何理解?/ 141
070.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出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劳动者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其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院能否判决支持?/ 143
071.劳务派遣关系中,是否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45
072.来华就业的外国人、无国籍人能否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47
073.劳动合同终止时发生了法定顺延事由,导致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10年,劳动者能否以此为由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49
074.本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订立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150
075.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续签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劳动者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如何处理?/ 154
076.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1)项和第(2)项中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关系?/ 157
077.如果双方已经订立了二次固定期限合同,第二次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是否还有终止合同的权利?/ 158
078.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14条中的“连续”?/ 160
079.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并提出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拒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否依《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162
080.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下,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164
081.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向人民法院提起与用人单位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的确认之诉,但未诉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的月工资,法院能否直接判决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166
082.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是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事后反悔,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167
083.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起算点应当如何认定? 168
第六章 试用期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172
本章导读 172
084.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 173
085.如何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口头约定的试用期的效力?/ 174
086.试用期是否一定要安排在劳动合同期之首?/ 177
087.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同时进入医疗期如何处理?/ 178
088.未达到试用期法定最高限,是否可以延长试用期?/ 179
089.试用期内约定的服务期协议是否有效?/ 180
090.试用期怀孕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182
091.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岗位发生变化是否可以约定试用期?/ 183
09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出现《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1)(2)项规定的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需要履行第40条规定的法定程序? 185
093.用人单位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87
094.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能否解除试用期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189
095.试用期内发现职工患有精神病,用人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190
096.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需缴纳社会保险费?/ 191
097.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赔偿用人单位的招录费用?/ 192
098.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能否还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193
第七章 劳动合同服务期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196
本章导读 196
099.用人单位能否对享有住房、户口、专车等特殊待遇的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 196
100.培训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和劳动合同约定的合同期限不一致时以何者为准? 199
101.实践中对于培训费用及其违约责任应当如何确定?/ 202
102.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培训的,能否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 203
103.用人单位放弃服务期能否要求劳动者赔偿?/ 205
104.未明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主动辞职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06
105.应否对飞行员的劳动合同解除权予以适当限制?/ 209
第八章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214
本章导读 214
106.对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214
107.企业根据规章制度对职工的违纪行为能否进行罚款?/ 219
108.如何认定劳动者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达到“严重程度”?/ 220
109.关联企业能否依据规章制度享有惩戒权?/ 222
第九章 劳动报酬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226
本章导读 226
110.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提成式报酬的效力?/ 226
111.提成式报酬如何核算?/ 227
112.实践中,如何判断提成式报酬的给付条件?/ 228
113.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应当如何支付?/ 229
114.未依法取得就业证件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华就业,能否请求工作期间的相应报酬?/ 231
115.劳动者未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时,用人单位可否向其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234
116.如何确定“加班”的判断标准?/ 235
117.加班工资基数应当如何确定?/ 237
118.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应当如何分担?/ 239
119.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可以主张加班费?/ 241
120.劳动者双休日出差,用人单位应否支付加班工资?/ 243
121.公司保安等特殊岗位的值班人员是否可以主张加班费?/ 244
122.计件工资制是否存在加班费?/ 245
123.月薪制是否存在加班费问题?/ 247
124.综合计时工作制下是否存在加班工资?/ 249
125.职工自愿加班能否索要加班费?/ 250
126.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息日加班后又安排补休,劳动者拒绝补休的,用人单位能否免除支付加班费的义务?/ 251
127.劳动者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用人单位能否扣发工资?/ 252
128.产假工资如何发放?/ 253
129.职工死亡后,其亲属可否向用人单位追偿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255
130.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能否直接扣发工资?/ 256
131.用人单位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是否可以不支付患病职工的病假工资?/ 257
132.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被撤销后,劳动者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损失如何确定?/ 258
133.中途离职的员工应否获得年终奖?/ 260
134.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劳动者是否可以作为普通债务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63
13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对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各执一词,但均无法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时,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265
136.不定时工作制到期后,劳动者能否主张加班费?/ 267
137.员工待岗期间工资应当如何支付?/ 269
138.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是否可对劳动者进行罚款?/ 272
第十章 劳动合同变更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278
本章导读 278
139.企业被租赁或者承包后,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如何确定?/ 278
140.用人单位通过改为股份制或成立新实体,将资产转移或出售给新设立企业,但用人单位没有清算注销,原用人单位也未对劳动者作出安置或者补偿,新设立企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发生劳动争议的,是由原用人单位还是由新设立企业对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279
141.企业停产、歇业、改制完结后相关资产交接给新的企业后,原劳动者的工龄是否延续,经济补偿金是否给付?是否未给付职工经济补偿金,工龄就应该连续计算?/ 281
142.用人单位能否依据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283
143.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拒绝调动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84
144.用人单位能否转让劳动合同给其他企业?/ 286
145.职务任免属于企业的自主权还是属于岗位调整?/ 287
146.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整工资?/ 289
147.公司解除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依据《公司法》第146条还是《劳动合同法》第40条? 290
148.劳动者能否请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 292
149.“三期”女工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否调整工作岗位?/ 294
150.民主测评结果能否作为评估标准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 295
151.劳动合同变更未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有效?/ 297
152.工作地点在同城内发生变动,应否征得劳动者同意?/ 298
153.用人单位单方进行工作岗位调动(调职)的合法性如何认定?/ 302
154.劳动者不服工作地点调整,用人单位可否以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11
155.《劳动合同法》第35条仅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协商变更,但根据劳动合同的特性,完全否定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合同的权利,无异于否定了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权,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把握合理尺度,处理合同变更纠纷,特别是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变更?/ 313
156.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享有对员工工作岗位的调整权,是否有效?/ 315
157.用人单位改变工时制是否需要与劳动者协商?/ 318
158.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从原单位到新单位时,劳动者是否可以拒绝?/ 320
159.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否需要经过协商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323
第十一章 劳动合同解除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326
本章导读 326
160.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者履行通知义务?/ 326
161.劳动者行使辞职权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是否应当赔偿?/ 328
162.女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发现合同解除前已经怀孕,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 329
16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不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331
164.高温津贴是工资报酬还是福利,用人单位拒发,劳动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335
165.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人民法院经审查不符合该条情形的,对劳动者的解除行为应如何认定?/ 337
166.劳动者是自动离职还是用人单位解雇原因不明时,应如何处理?/ 338
167.在华就业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第42条有关解雇保护的规定?/ 340
168.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应对因此产生的大量合同解除及经济补偿要求?/ 343
169.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尺度如何把握?/ 345
170.用人单位未依法定期间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确定?/ 347
171.关于用人单位对职工的除名通知送达问题如何解决?/ 349
172.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兼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50
173.用人单位能否与患精神病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351
174.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否终止?/ 352
175.劳动者不配合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353
176.过错性解除,用人单位是否应在一定期限内作出?/ 355
177.女职工违法生育的,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第42条第(4)项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356
178.用人单位可否以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58
179.用人单位可否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360
180.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三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是否应支付该期间的工资待遇?/ 361
181.女职工在“三期”期间违纪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364
182.企业能否买断员工工龄?/ 365
183.“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367
184.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可否撤销?/ 369
185.用人单位以公告形式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370
186.因用人单位经营者逃匿而停止生产经营时,劳动关系是否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应否支付经济补偿?/ 371
187.劳动者涉嫌刑事犯罪,用人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如何理解“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起诉决定的,用人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在取保候审期间为由将其辞退?/ 374
188.劳动者因涉嫌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用人单位可否以连续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376
189.劳动者被判无罪释放后,可否要求用人单位与其恢复劳动关系?/ 378
190.劳动者在办公区域打架,用人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 379
191.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征求工会意见?/ 382
19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未征求工会意见,劳动者能否主张赔偿金? 383
193.《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实践中如何判断“不能胜任”? 385
194.用人单位可否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387
195.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争议司法实践中能否适用?/ 389
196.用人单位可否撤销其作出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 393
197.劳动者提前30日作出解除通知时,没有写明具体离职时间是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在期满前同意解除的,劳动者是否有权要求剩余期间的工资损失?/ 395
198.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被撤销,恢复劳动关系期间工资支付如何处理(具体包括支付期间和支付标准)?/ 397
199.连续两次固定期限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是否构成违法终止,应否承担违法解除责任?/ 401
200.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劳动合同解除主体?/ 403
201.劳动者能否以用人单位未发放高温津贴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406
202.如何认定《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劳动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410
第十二章 劳动合同终止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414
本章导读 414
20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否约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414
204.达到退休年龄但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415
205.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417
206.用人单位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并依法办理清算的,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劳动合同终止情形,是否要给予经济补偿?/ 418
207.劳动关系终止证明书能否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品行等其他情况进行描述? 419
208.内退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是否应当予以取消?/ 421
209.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继续用工,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单方终止劳动关系,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423
第十三章 竞业限制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425
本章导读 425
210.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按月向劳动者发放竞业限制补偿,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是否可以参照该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425
211.没有约定竞业补偿费用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427
212.竞业限制可否适用于所有劳动者?/ 429
213.用人单位能否以规章制度的方式规定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义务?/ 430
214.如果所约定的禁止竞业种类太过广泛、地域过大、年限过长或违约金过高等情势而被判定过于苛刻时,法院是否可予以调整?/ 431
215.《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了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劳动者应支付违约金。但如果劳动者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的约定,双方是否可约定违约金?双方对竞业禁止补偿标准未作约定的,人民法院如何确定?/ 432
216.与用人单位签订保密协议的劳动者离职后,是否可以从事与原单位业务相同的工作,用人单位能否追究其违约责任?/ 433
217.退休人员是否有资格享有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434
218.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单方面解除或放弃劳动合同中竞业限制条款?/ 435
219.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条款是否有效?/ 436
220.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并支付违约金后,是否还需承担竞业限制义务? 438
221.如何认识竞业限制违约金与赔偿责任的关系?/ 441
222.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如何确定?/ 442
223.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应当如何处理?/ 444
224.在竞业限制纠纷中,劳动者所在的新的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445
225.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条款效力如何认定?/ 446
22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否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争议处理的程序?/ 449
227.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是否有效?/ 450
228.竞业限制期限约定超过2年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451
229.对于“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由于商业秘密本身的特性而难以认定,如何认定劳动者是否属于竞业限制的范围?/ 453
230.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能否约定在在职期间内支付,离职后不再支付,约定是否有效?/ 456
第十四章 经济补偿金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459
本章导读 459
231.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时,应按照什么标准支付补偿金?/ 459
232.事实劳动关系结束,用人单位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461
23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否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具有违约责任性质的经济补偿金? 464
234.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466
235.离开公益岗位能否享受经济补偿待遇?/ 468
23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能否同时主张违约金和经济赔偿金?/ 469
237.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因此辞职能否要求经济补偿?/ 470
238.劳动者在入职时与用人单位约定只购买某一特定险种的社会保险,其余的保险费用则以补贴形式直接向劳动者发放,劳动者能否以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471
239.员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险,劳动合同解除后能否再主张经济补偿?/ 474
240.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之外的地区(即异地)或通过其他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劳动者能否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476
241.用人单位工会主席任期届满未换届,期间被解除劳动合同能否同时获得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 478
24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否能与经济补偿金兼得? 481
243.劳动者工作年限跨越2008年1月1日前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如何计算?/ 482
244.劳动者在国外工作期间,由外国公司支付的劳动报酬是否应作为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 483
245.《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可否由人民法院一并审理?/ 485
24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一次性补偿所欠劳动者的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签订补偿协议后,劳动者又就超出补偿范围进行仲裁诉讼的,如何处理?/ 488
第三编 特别规定 495
第十五章 集体合同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495
本章导读 495
247.集体合同与个人劳动合同部分条款内容发生冲突时如何适用?/ 495
248.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和签订集体合同在程序上是否相同?/ 498
24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标准时,其效力应如何认定?/ 499
250.集体合同签订后录用的新员工是否享有集体合同的权利?/ 501
251.如何理解工会的起诉权?/ 503
252.职工违反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如何处理,应由职工还是工会承担责任?/ 505
第十六章 非全日制用工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509
本章导读 509
253.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与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发生工伤是否有区别?/ 509
254.如何理解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规定?/ 512
255.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是否适用于劳务派遣?/ 513
256.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是否享有婚假、产假、医疗期等待遇?/ 515
257.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转为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计算工龄时是否连续计算,能否以小时数折算?/ 516
258.非全日制用工的最终确认权应由谁行使?/ 517
259.非全日制用工的判定标准如何认定?/ 519
第十七章 劳务派遣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523
本章导读 523
260.如何正确认定劳务派遣中的劳动报酬支付主体?/ 523
261.在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是否能与被派遣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525
262.司法实践中,应当如何正确分配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各自承担的责任范围?/ 527
263.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 529
264.劳务派遣中,竞业限制和服务期如何适用?/ 531
265.被派遣劳动者能否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自由辞职?/ 533
266.被派遣劳动者擅自离职,给用工单位造成损失的,派遣单位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535
267.用工单位因经济性裁员,将派遣员工退回,劳务派遣单位能否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536
268.劳务派遣期间劳动者怀孕,用工单位可否将其退回派遣单位?/ 537
269.用工单位可否与劳务派遣单位约定法律规定之外的退回权?/ 538
270.劳务派遣期间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用工单位可否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 540
271.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是否一律不得超过6个月?/ 541
272.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是否必须有资质?如无资质,其法律关系如何认定? 546
273.用工单位违法退回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应承担何种责任? 548
274.劳务派遣单位可否主动将劳动者召回?/ 550
275.被派遣劳动者先后被派往不同的用工单位时,可否分别约定试用期?/ 551
276.被派遣劳动者的年休假如何安排?/ 553
277.违法解除的劳务派遣合同能否要求继续履行?/ 555
278.劳务派遣合同期限违法是否可以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556
279.劳务派遣用工中,劳动者请求恢复用工关系的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处理范围? 558
第十八章 就业歧视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562
本章导读 562
280.就业歧视诉讼是劳动争议还是侵权纠纷?/ 562
281.就业歧视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566
282.非劳动者可否对就业歧视提起公益诉讼?/ 569
283.劳动者遭受就业歧视时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572
第四编 保险待遇 579
第十九章 工伤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579
本章导读 579
284.工伤认定机构在工伤认定活动中究竟是否具有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附属职权?/ 579
285.如何认定工伤私了协议的效力?/ 581
286.企业内部承包后,职工发生工伤的担责主体如何确定?/ 586
287.冒名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否承担工伤损害赔偿责任?/ 588
28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因劳动者过失造成的工伤责任自负”是否有效?/ 590
289.在解除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用人单位第一次申请为原单位工伤职工做伤残等级鉴定,在计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时,应按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前的工资标准还是按评残前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 591
290.工伤争议案件中的护理费、伙食补助费标准如何确定?/ 592
291.第三人侵权与工伤竞合,基金先行支付后,追偿范围如何确定?/ 593
292.计发两个一次性工伤待遇的时间点如何确定?/ 595
293.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伤害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596
294.离退休人员在现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内受伤的,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598
295.劳动者“串岗”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600
296.下班后搭载同事车辆回家发生交通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 603
297.职工上下班途中驾驶摩托车自己摔倒是否属于工伤?/ 604
298.上下班途中因工作原因遭遇暴力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 606
299.劳动者自愿加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607
300.工伤职工严重违纪,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以及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即“两金”)?/ 610
301.工伤后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岗降薪?/ 612
302.停工留薪期间如何确定?/ 613
303.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来免除其承担的工伤保险的补充赔偿责任?/ 615
304.工伤赔偿请求权与民事侵权请求权重叠时如何处理?/ 616
305.劳动者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工伤,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又起诉用人单位请求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应否支持?/ 620
306.劳动者被确诊患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起诉用人单位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可否支持?/ 622
307.因用人单位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劳动者造成伤害构成工伤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可否以用人单位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 623
308.劳动者以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用人单位能否以工伤为由进行抗辩? 625
309.劳动者在劳动中受伤,未进行工伤认定即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的,如何处理?/ 627
310.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已恢复工作的,正常劳动所得工资与停工留薪期工资可否兼得?/ 629
311.劳动能力复查鉴定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有无关系?/ 632
312.工伤认定是否是工伤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立案条件?/ 635
313.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636
314.工伤案件应委托何种鉴定机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638
315.伤残鉴定和后续治疗费鉴定能否同时申请?/ 641
316.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意见有异议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643
317.人民法院能否在案件审理中直接确认工伤?/ 645
318.中止审理的工伤案件能否适用部分裁决?/ 648
319.追索工伤医疗费裁决先予执行是否需要先经过工伤认定?/ 649
320.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遭受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劳动者要求其支付一次性支付伤残津贴的,支付年限应当如何计算?/ 650
321.职工外出工作期间遭受伤害或死亡的,如何认定是否属于“因工外出期间”发生的工伤事故?/ 653
322.工作时间内在单位与同事打架,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655
323.参加单位利用休息日组织的外出旅游活动期间受到意外伤害的,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657
324.外出宴请客户期间受到意外伤害,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659
325.一至四级因工伤残职工的工伤待遇能否一次性支付?/ 661
326.工伤职工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关系,能否享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662
327.劳动者可否向同一用工主体同时主张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待遇补偿(即“双赔”)?/ 665
328.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职工工亡待遇标准应当如何确定?/ 666
329.劳动者认定工伤后死亡,其近亲属能否享受工亡待遇?/ 668
330.工伤职工因犯罪被解除劳动合同应享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670
331.工伤认定申请受理与否的审查标准如何确定?/ 672
332.工伤职工不服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后,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结论尚未下达(作出),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终止劳动合同?/ 674
333.工伤职工不服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后,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结论比初次鉴定等级更重,工伤职工能否要求恢复劳动关系?/ 676
334.伤残等级鉴定前已离职劳动者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679
335.职工在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期间发生工伤,单位补缴后,工伤保险基金是否承担工伤保险待遇?/ 682
336.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685
337.原工作单位注销的,工伤认定应否受理?/ 691
338.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延长如何确定?/ 692
339.错过工伤认定的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人民法院可否直接受理?/ 695
340.如何认定工伤补偿协议显失公平?/ 698
341.工伤保险法律关系无效时的责任如何分担?/ 699
第二十章 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703
本章导读 703
342.劳动者入职时清楚其工作属于户外高温作业,但未明确约定高温津贴的,用人单位应否支付高温津贴? 704
34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构成中已包含特殊岗位津贴,但未明确该岗位津贴属于高温津贴的,是否仍需支付高温津贴?/ 705
344.“停薪留职”期间约定由职工自行缴纳社会保险的,是否有效?/ 707
345.失业保险金能否折抵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710
346.未婚先育的女职工能否享受产假和生育保险待遇?/ 711
347.用人单位与患病员工解除合同应否给予医疗补助?/ 713
348.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标准如何掌握?/ 714
349.退休人员因犯罪被判缓刑后,能否继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717
350.因违规被开除的失业人员,可否领取失业保险金?/ 718
351.用人单位能否与劳动者约定放弃基本医疗保险?/ 719
352.失业期间的医疗保险待遇如何处理?/ 721
353.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是否必须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 723
35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 725
355.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否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726
356.劳动者不提出年休假的申请,是否意味着自动放弃?/ 727
357.用人单位给予超过法定年休假天数的福利性质的年休假,劳动者未休该部分假期的,单位应否按照300%的标准支付补偿工资?/ 729
358.新进职工的年休假如何确定?/ 730
359.待岗职工是否享有带薪年休假?/ 732
360.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法律性质如何认定?/ 733
361.职工在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否向职工折算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工资报酬?/ 737
362.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是否享受带薪年休假待遇?/ 739
363.劳动者未主动申请休年休假,用人单位是否还需要向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742
364.特殊疾病的医疗期如何确定?/ 745
第五编 裁诉程序 751
第二十一章 调解仲裁程序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751
本章导读 751
365.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代表人制度?/ 751
366.关于劳动争议中支付令的适用问题如何处理?/ 753
367.支付令失效后劳动争议案件按何种程序处理?/ 755
368.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时间效力?/ 757
369.如何认识一裁终局案件的效力?/ 759
370.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能否适用简易程序?/ 760
371.判断“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是以当事人仲裁请求数额为依据还是以仲裁机构最终裁决数额为依据?/ 761
372.“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是以数项之和还是分项计算数额为判断依据?/ 763
373.在同一仲裁案件中,当事人请求既有终局事项又有非终局事项,如何认定仲裁裁决的性质?/ 765
374.仲裁裁决书未明确为终局裁决,导致用人单位无法行使撤销权的,该如何处理?/ 768
375.“代通知金”是否属于一裁终局的范畴?/ 769
376.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如何计算“十二个月金额”?/ 770
377.如果仲裁将本属于一裁终局的仲裁事项认定为非终局事项或者将非终局事项认定为终局事项的,应如何处理?/ 771
378.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但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人民法院如何认定用人单位是否已足额缴纳?是由人民法院直接认定还是通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宜?/ 772
379.试用期发生的劳动争议是否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773
380.船长以及在船人员劳动报酬优先权与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是否冲突,船员劳动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由海事法院管辖?/ 775
381.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是否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当事人仅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是否受理?/ 776
382.如何理解和适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与劳动监察的关系?/ 777
383.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的“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 780
384.哪些社会保险争议属于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在社会保险受案范围上有无变化?/ 782
385.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者因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有无时间上的限制?/ 785
386.企业改制引起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787
387.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起诉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应作为劳动争议案件还是普通民事案件受理?实体上应如何处理?/ 789
388.劳动争议诉讼中是否存在反诉?/ 790
389.仲裁机构和法院是否应当受理加付赔偿金争议?/ 791
第二十二章 审裁关系争议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 795
本章导读 795
390.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请求与诉讼请求不一致如何处理?/ 795
391.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 796
392.如何理解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衔接问题?/ 798
39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9条和第43条规定了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两种特殊情形,法院受理后,应否通知劳动仲裁机构?劳动仲裁机构对未按期处理且已起诉至法院的案件应如何处理?/ 799
394.如何理解和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9条第1款的规定?/ 801
395.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当事人对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或者驳回申请裁定不服,是否可以上诉或再审?/ 802
396.一裁终局案件经劳动仲裁裁决后,劳动者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同时用人单位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如何处理?/ 806
397.先予执行后,被执行的一方当事人在仲裁中获得支持如何处理?/ 808
398.对于用人单位请求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怎样的程序进行审查?/ 808
399.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由于一方未履行协议或者一方反悔,对方当事人能否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 810
400.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调解书或者裁决书,当事人再次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如何处理?/ 811
401.劳动者申请执行与用人单位申请撤裁之间的冲突,如何处理?/ 812
402.劳动者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在先,用人单位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而是向法院直接申请不予执行,如何处理?/ 813
403.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能否再以相同理由申请不予执行? 814
404.仲裁遗漏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能否直接追加该当事人?/ 815
405.如何看待劳动仲裁认定的事实效力?/ 817
40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不予受理,申请人起诉到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819
407.当事人能否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管辖?/ 822
40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劳动关系裁决的案件,法院认为不属于劳动关系,应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还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826
409.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又撤诉的,仲裁裁决是否有效?/ 827
410.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提出非属于劳动争议的申请事项,劳动仲裁机构驳回该项申请,劳动者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828
411.因未休年休假而发生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如何起算?/ 831
412.劳动者提出对某些法律事实的确认,如要求确认月平均工资的数额,确认工资发放情况与工资表、银行账户明细表所列一致等,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833
413.劳动者在仲裁阶段故意隐瞒证据,在诉讼中方提出证据的,应如何认定? 836
414.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应否主动审查仲裁时效期间?/ 839
415.用人单位在仲裁程序中未提出时效抗辩,在一审诉讼程序中是否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840
416.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时效如何适用?/ 842
417.仲裁不受理,当事人应在多长时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845
- 《名家解读经典系列 王季思推荐古代戏曲》王季思 2017
- 《建筑房地产实务指导丛书 解构与重塑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张发靖,李群责任编辑;(中国)周利明 2019
- 《勤思考研通关丛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正解》(中国)勤思考研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团队 2019
- 《当代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力发展问题研究》王惠卿著 2019
- 《岁月思絮》朱典淼著 2019
- 《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 初中思品》何国良,王从斌 2015
- 《四川流动劳动力的城市适应研究》刘伟 2018
- 《勤思考研通关丛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基础知识解析》(中国)勤思考研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团队 2019
- 《房地产及工程纠纷实务焦点问题案例精析》陈鑫 2017
- 《纠纷调解案例评析》郭文英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法律与教育研究》汪祥欣著 2003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商事法律制度》赵旭东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