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危重病医学  第3版
危重病医学  第3版

危重病医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小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6944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5部分组成:与危重病诊治相关的临床共性问题;临床监测部分;危重病治疗基本技术;脏器功能衰竭及常见高危综合征;心肺脑复苏等。
《危重病医学 第3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 1

一、麻醉学与危重病医学 1

二、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 2

第二节 危重病医学的任务与发展 2

第二章 创伤后机体反应 4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4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4

二、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 6

三、急性期反应 7

四、凝血系统的改变 7

五、循环系统的改变 7

六、呼吸系统的改变 8

七、消化系统的改变 8

八、泌尿系统的改变 8

九、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8

十、代谢的改变 9

第二节 创伤后机体反应的调控 10

一、机体对创伤后反应的调控 10

二、创伤后机体反应的人工调控 10

第三章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13

第一节 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3

一、体液治疗的基础知识 13

二、麻醉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6

三、手术创伤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6

第二节 围术期液体治疗 17

一、围术期体液量失衡的诊治 17

二、围术期电解质失衡的诊治 21

第三节 体液治疗的监测 26

第四章 围术期酸碱失衡的诊治 29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29

一、酸与碱的概念 29

二、酸碱平衡 29

三、酸碱平衡理论 29

四、酸碱平衡的调节 31

第二节 酸碱失衡的诊断 33

一、分类和命名 33

二、各种酸碱失衡的特点 34

三、诊断和分析方法 35

第三节 酸碱失衡的治疗 40

一、代谢性酸中毒 40

二、代谢性碱中毒 41

三、呼吸性酸中毒 41

四、呼吸性碱中毒 42

五、复合性酸碱失衡 42

第五章 血液气体监测 44

第一节 血气监测参数及临床意义 44

一、血氧分压(PO2) 45

二、血氧饱和度(SO2) 46

三、二氧化碳分压(PCO2) 46

四、气体交换效率指标 47

五、反映气体血液运输和组织呼吸的指标 49

第二节 血气监测与呼吸生理 50

一、血气监测与外呼吸 50

二、血气监测与气体运输 54

三、血气监测与组织呼吸 55

第三节 血气监测的临床应用 57

一、麻醉前应用 57

二、麻醉手术中应用 57

三、麻醉恢复室及加强医疗病房中的应用 58

第六章 呼吸功能监测 60

第一节 肺功能监测 60

一、通气功能监测 60

二、换气功能监测 66

第二节 呼吸运动监测 68

一、一般性观察 68

二、呼吸肌功能监测 69

三、呼吸力学监测 69

四、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 72

第三节 临床应用 72

一、围术期的应用 72

二、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75

三、病例讨论 76

第七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 78

第一节 动脉压监测 78

一、无创血压测量法 78

二、有创血压测量法 79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 83

第三节 肺动脉压监测 86

第四节 心排出量监测 88

第五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90

第六节 心功能监测 91

第七节 微循环监测 93

第八章 心电图监测 95

第一节 心电图监测的方法 95

一、心电图监测仪器 95

二、心电导联及其选择 96

第二节 临床应用 99

一、应用范围 99

二、正常心电图 100

三、心电图监测的意义 101

第九章 脑功能监测 103

第一节 颅内压监测 103

一、颅内压的测定方法 103

二、颅内压监测的判断 104

三、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105

第二节 脑电监测 106

一、脑电图 106

二、诱发电位 107

三、数量化脑电图 108

四、脑电监测与麻醉深度监测 108

第三节 脑血流监测 109

一、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110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10

第四节 脑组织氧合与代谢的监测 111

一、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111

二、脑血氧饱和度仪监测(近红外光谱技术) 111

三、脑组织氧(PtiO2)监测 112

四、脑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 112

第五节 微透析技术动态监测 112

第十章 体温监测 114

第一节 体温监测的方法 114

一、测温方法 114

二、测温部位 114

三、临床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115

第二节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116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116

二、体温升高 116

三、体温降低 118

第十一章 出凝血监测 121

第一节 出凝血监测的分类 122

一、临床监测 122

二、实验室监测 123

第二节 出凝血监测在围术期的应用 125

一、出凝血功能的术前评估 125

二、术中与术后出血分析 126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28

第十二章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 131

第一节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项目 131

一、下丘脑-垂体功能监测 131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监测 133

三、肾上腺髓质功能监测 134

四、甲状腺功能监测 135

五、胰腺功能监测 136

第二节 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监测在围术期的应用 137

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 137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138

三、急性肾上腺危象 138

第十三章氧疗 139

第一节 氧气吸入疗法 139

一、适应证 139

二、方法 139

三、注意事项 141

四、并发症 142

第二节 高压氧治疗 143

一、基本原理与治疗作用 143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44

三、治疗方法 145

四、并发症 146

第十四章 机械通气 147

第一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147

一、启动 147

二、限定 148

三、切换 148

第二节 常用通气方式 148

一、机械控制通气和机械辅助通气 148

二、间歇指令性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149

三、分钟指令性通气 150

四、压力支持通气 150

五、呼气末正压和持续气道正压 151

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151

第三节 特殊通气方式 152

一、反比通气 152

二、压力控制通气 152

三、压力限定通气 153

四、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153

五、高频通气 153

六、无创通气 153

第四节 正压通气时的呼吸参数设置和调节 154

一、呼吸参数设置 154

二、呼吸参数调节 155

三、监测报警参数设置和调节 156

第五节 应用机械通气的相关问题 156

一、正压通气对生理的影响 156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57

三、常规呼吸管理 158

四、呼吸机撤离 159

第六节 机械通气并发症及防治 160

一、气管插管、套管产生的并发症 160

二、呼吸机故障引起的并发症 160

三、长期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160

第十五章 输血 165

第一节 概论 165

一、输血的临床应用 165

二、输血指南 165

第二节 输血反应 166

第三节 大量输血 169

第四节 成分输血 171

第五节 自身输血 173

一、自身输血的优点 173

二、自身输血主要的方法 173

第十六章 心脏除颤、复律与起搏 175

第一节 心脏除颤 175

一、心脏除颤的原理及除颤器 175

二、心脏除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76

三、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 177

第二节 心脏电复律 177

一、适应证 177

二、禁忌证 178

三、并发症 178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78

第三节 心脏起搏 179

一、起搏器的构造和分类 179

二、适用范围 180

三、起搏器的使用 180

第十七章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184

第一节 概述 184

一、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 184

二、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185

三、临床营养状态评估 186

第二节 肠内营养支持 187

一、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与禁忌证 187

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188

三、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189

四、肠内营养的管理 189

五、临床常用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及选择 190

六、免疫营养、生态营养和生态免疫营养 193

第三节 肠外营养支持 194

一、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指征 194

二、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和选择原则 195

三、胃肠外营养的成分配制与输注 195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197

第十八章 危重患者的镇静与镇痛 199

一、危重患者的镇静 199

二、危重患者的镇痛 202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感染 206

第一节 危重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 206

一、宿主因素 206

二、病原微生物学病因 206

三、医源性因素 207

四、病理生理变化 208

第二节 危重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08

第三节 危重患者感染的预防 209

一、制定制度、严格管理 209

二、加强ICU环境及建筑设施的清洁与消毒 209

三、ICU内器械与设备的消毒 210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 210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 210

六、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 210

七、对ICU工作人员的要求 210

第四节 危重患者感染的治疗 211

一、感染灶的处理 211

二、支持治疗 211

三、抗生素治疗 211

四、辅助治疗 212

第五节 常见危重患者的几种感染 212

一、脓毒症 212

二、肺部感染 213

三、腹部感染 214

四、尿路感染 215

五、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215

六、呼吸机相关肺炎 216

第二十章 急性肺水肿 218

第一节 发病机制 218

一、Starling理论 218

二、肺水肿的形成机制 218

第二节 病因与病理生理 219

一、血流动力性肺水肿 219

二、通透性肺水肿 221

三、与麻醉相关的肺水肿 22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222

一、临床表现 222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223

第四节 治疗 224

一、充分供氧和机械通气治疗 224

二、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 224

三、镇静及感染的防治 225

四、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 226

第二十一章 急性呼吸衰竭 227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 227

一、病因 227

二、分类 228

第二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229

一、肺泡通气不足 229

二、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229

三、肺内分流 230

四、弥散功能障碍 231

五、吸入氧分压降低 231

六、氧耗量增加 23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231

一、病史 231

二、临床表现 232

三、血气分析 233

四、胸部X线 233

五、其他检查 233

第四节 治疗 233

一、病因治疗 233

二、呼吸支持疗法 233

三、控制感染 235

四、维持循环稳定 235

五、营养支持 236

六、预防并发症 236

第二十二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38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38

一、病因 238

二、发病机制 238

第二节 病理生理 240

一、基本病理改变 240

二、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240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241

第四节 治疗 243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247

第一节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 247

一、术前存在的疾病 247

二、麻醉用药 247

三、电解质异常 248

四、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48

五、体温降低 248

六、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 249

七、再灌注心律失常 249

第二节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判断 249

一、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 249

二、心律失常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因素 249

三、围术期常见的心律失常 250

第三节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 256

一、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256

二、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 257

第二十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肌梗死 260

第一节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 260

一、心肌氧供下降 261

二、心肌氧需增加 262

第二节 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 262

一、临床表现 262

二、心电图 263

三、心肌酶谱 263

四、其他检查手段 264

五、诊断要点 265

第三节 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 265

一、手术前用药 265

二、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 266

三、调控围术期氧供氧需的相关因素 267

第四节 围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268

一、药物治疗 268

二、心律失常的治疗 269

三、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269

第二十五章 急性心力衰竭 271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271

一、病因 271

二、分类 272

第二节 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 272

一、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 272

二、心肌代谢改变 273

三、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 273

四、血流动力学改变 27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275

一、临床表现 275

二、诊断 275

第四节 治疗 276

一、治疗原则 276

二、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276

第二十六章 休克 280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280

第二节 病理生理 280

一、休克的微循环障碍 281

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282

三、休克的细胞损伤 283

第三节 休克的监测与评估 284

一、临床表现 284

二、监测与评估 284

第四节 休克的治疗原则 286

一、治疗目标 286

二、复苏 286

三、液体治疗 286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常 287

五、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287

第五节 临床常见休克处理 287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287

二、心源性休克 288

三、过敏性休克 288

四、感染性休克 288

第二十七章 术后脑功能障碍 290

第一节 术后谵妄 290

一、定义 290

二、发病机制 290

三、高危因素 291

四、临床表现 292

五、诊断 293

六、治疗与预防 293

第二节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294

一、定义 294

二、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 294

三、诊断 295

四、治疗及预防 296

第二十八章 急性肾损伤 297

第一节 术后急性肾损伤 297

一、高危因素 297

二、分类 298

三、临床常见病因及机制 298

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99

五、诊断 301

六、预防与治疗 302

第二节 肾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 304

一、处理原则 304

二、术后一般处理 304

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305

第三节 肾脏替代治疗 307

一、概述 307

二、肾替代治疗原理 307

三、肾替代治疗的方法 309

四、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09

第二十九章 术后肝功能不全 312

第一节 肝功能障碍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312

一、高胆红素血症 312

二、肝炎 312

三、术后胆汁淤滞 313

第二节 急性肝衰竭 313

一、病因 314

二、发病机制 314

三、临床表现 315

四、并发症 315

五、肝功能分级评分 316

六、诊断 317

七、治疗 317

第三节 肝移植术后常见问题及治疗原则 318

一、排异反应 318

二、并发症 319

第三十章 围术期内分泌系统危象 321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321

一、诱因与发病机制 321

二、临床表现 321

三、诊断 322

四、治疗 322

第二节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323

一、病因 323

二、临床特点与诊断 323

三、治疗 324

第三节 急性糖代谢异常 324

一、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 324

二、危重患者高血糖症与胰岛素抵抗 325

三、低血糖症 326

第三十一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28

第一节 病因与病理生理 328

第二节 发病机制 331

第三节 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 332

第四节 预防治疗及预后 337

第三十二章 心肺脑复苏 340

第一节 心搏骤停的病因和诊断 340

一、心搏骤停的病因 340

二、心搏骤停的诊断 341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的阶段与步骤 342

第三节 基础生命支持 342

一、人工循环 342

二、呼吸道通畅 344

三、人工呼吸 345

第四节 进一步生命支持 346

一、除颤 346

二、控制气道 347

三、药物治疗 348

四、人工通气和氧疗 350

五、循环支持 350

第五节 长期生命支持 352

一、急性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 352

二、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354

第六节 终止复苏 357

一、脑复苏的结局 357

二、脑死亡 357

三、复苏终止 359

第三十三章 加强医疗病房 360

第一节 病房建设要求 360

第二节 人员与教育 362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目的 3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