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机械检测技术
机械检测技术

机械检测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晓晔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8094788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几何量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及测量数据处理技术。同时教材配套提供立体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练习素材、试题库、教学PPT等,可十分方便地用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授和学习。
《机械检测技术》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机械检测的意义 1

1.1.1 互换性的作用 1

1.1.2 互换性的实现条件 2

1.2 标准化 2

1.2.1 标准化及其作用 2

1.2.2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2

1.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4

1.3.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概念 4

1.3.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的作用 4

1.3.3 新一代GPS体系简介 4

1.4 测量技术 5

1.4.1 测量技术 5

1.4.2 测量技术的发展 5

1.4.3 坐标测量技术的诞生 5

1.5 本课程的性质与主要内容 6

习题 6

第2章 机械检测基础 7

2.1 测量基础知识 7

2.2 测量基准与量值传递 8

2.2.1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系统 8

2.2.2 角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系统 9

2.3 计量器具 10

2.3.1 计量器具的分类 10

2.3.2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 11

2.4 测量方法 12

2.5 测量误差 14

2.5.1 测量误差的概念 14

2.5.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4

2.5.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5

2.5.4 测量精度 16

习题 17

第3章 极限与配合 18

3.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18

3.1.1 要素 18

3.1.2 孔和轴 19

3.1.3 尺寸 19

3.1.4 偏差与公差 20

3.1.5 配合与基准制 21

3.2 标准公差系列 25

3.2.1 标准公差因子 25

3.2.2 公差等级及数值 26

3.2.3 基本尺寸分段 27

3.3 基本偏差系列 27

3.3.1 基本偏差代号 27

3.3.2 轴的基本偏差 28

3.3.3 孔的基本偏差 30

3.3.4 尺寸公差表查法介绍 30

3.3.5 寸公差与配合代号的标注 31

3.4 常用尺寸公差带与配合 33

3.4.1 优先和常用的公差带 33

3.4.2 优先和常用配合 34

3.4.3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一般公差) 35

3.5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36

3.5.1 基准制的选用 37

3.5.2 公差等级的确定 38

3.5.3 配合种类的确定 40

习题 43

第4章 几何量公差 44

4.1 几何公差概述 44

4.1.1 几何要素 44

4.1.2 形位公差的种类 45

4.1.3 基准 46

4.1.4 形位公差标注方法 46

4.1.5 形位公差带 48

4.2 形位公差及公差带的特点分析 49

4.2.1 形状公差及公差带 49

4.2.2 轮廓度公差及公差带 52

4.2.3 定向公差及公差带 53

4.2.4 定位公差及公差带 56

4.2.5 跳动公差及公差带 59

4.3 公差原则 61

4.3.1 有关公差原则的术语及定义 61

4.3.2 独立原则 63

4.3.3 相关原则 63

4.4 几何公差的选用 65

4.4.1 几何公差项目选择 65

4.4.2 基准选择 66

4.4.3 公差原则选择 66

4.4.4 几何公差值选择 67

4.5 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 70

4.5.1 形位误差的评定 70

4.5.2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72

习题 72

第5章 通用测量器具及使用方法 73

5.1 测量器具 73

5.1.1 测量器具简介 73

5.1.2 测量器具分类 73

5.2 通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79

5.2.1 基准量具 80

5.2.2 游标类量具 81

5.2.3 螺旋类量具 85

5.2.4 指示表 86

5.2.5 角度量具 88

5.2.6 量规 92

5.2.7 辅助量具 93

5.3 测量工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94

习题 95

第6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97

6.1 概述 97

6.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97

6.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98

6.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98

6.2.1 主要术语及定义 98

6.2.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01

6.3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及其标注 104

6.3.1 评定参数的选择 104

6.3.2 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104

6.3.3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106

6.3.4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112

6.4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115

6.4.1 比较法 115

6.4.2 光切法 116

6.4.3 干涉法 116

6.4.4 感触法 117

6.5 表面粗糙度理论与标准 118

6.5.1 表面粗糙度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18

6.5.2 表面粗糙度标准发展的迫切性 118

习题 119

第7章 坐标测量机简介 121

7.1 三坐标测量简介 121

7.1.1 三坐标测量概述 121

7.1.2 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 123

7.1.3 三坐标测量机的分类 129

7.2 三坐标测量机的主机 130

7.2.1 三坐标测量机的标尺系统 130

7.2.2 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材料 131

7.3 测量机常用结构形式 132

7.3.1 直角坐标测量机的常用结构形式 132

7.3.2 非直角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形式 135

7.4 测量机的控制系统 137

7.4.1 手动型测量机 137

7.4.2 机动型测量机 138

7.4.3 数控型测量机 138

7.5 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 139

习题 141

第8章 三坐标测量准备 142

8.1 测量流程介绍 142

8.2 测量规划 143

8.2.1 测量规划内容 143

8.2.2 装夹方案设计 144

8.2.3 分析零件图纸 145

8.3 测头定义与校验 146

8.3.1 测头的定义 146

8.3.2 校验测头的目的 146

8.3.3 测头校验的工作原理 148

8.3.4 测头补偿原理 149

8.3.5 校验测针的工作步骤及结果 149

习题 150

第9章 零件坐标系 151

9.1 概述 151

9.1.1 坐标系的定义 151

9.1.2 测量机坐标系 152

9.2 坐标系基准 153

9.3 3-2-1法建坐标系 155

9.3.1 3-2-1法的应用及原理 155

9.3.2 典型案例 156

9.4 迭代法建坐标系 158

9.4.1 迭代法建坐标系的原理 158

9.4.2 典型案例 159

9.5 最佳拟合建坐标系 161

9.5.1 最佳拟合建坐标系原理 161

9.5.2 典型案例 161

习题 162

第10章 三坐标数据测量 163

10.1 三坐标测量 163

10.2 手动测量 165

10.2.1 手动测量遵循原则 165

10.2.2 手动测量元素 166

10.3 自动测量 167

10.3.1 有图纸时使用自动测量 168

10.3.2 有CAD数模使用自动测量 172

10.4 扫描 172

10.4.1 扫描原理 172

10.4.2 扫描的应用 173

10.4.3 扫描的测量方式 173

10.4.4 扫描的过程 175

10.4.5 主要的扫描方法介绍 175

10.4.6 扫描结果 176

10.5 元素构造 177

10.5.1 元素构造在测量中的应用 177

10.5.2 特征元素构造 177

习题 183

第11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 184

11.1 测量误差评价 184

11.1.1 尺寸误差评价 184

11.1.2 形状误差评价 185

11.1.3 位置误差评价 189

11.1.4 误差计算及数据处理 189

11.2 报告输出 190

11.2.1 文本报告 190

11.2.2 图片报告 191

11.2.3 图文报告 192

11.3 数据统计分析 193

习题 194

第12章 三坐标测量机的维护与保养 195

12.1 三坐标测量机结构特点及安装 195

12.1.1 测量机结构特点 195

12.1.2 测量机安装地点选择 196

12.1.3 三坐标测量机安装注意事项 196

12.2 检测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97

12.3 机器的维护和保养 199

12.3.1 气路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 199

12.3.2 三坐标测量机的维护和保养 202

习题 204

第13章 机械检测的发展及新技术 205

13.1 机械检测的发展方案 205

13.1.1 机械检测的现状及问题 205

13.1.2 机械检测的发展导向 205

13.2 数字化检测 206

13.2.1 数字化检测概念及特点 206

13.2.2 数字化检测实现及基本流程 206

13.2.3 数字化检测的优势及发展 207

第14章 综合应用实例 209

14.1 标准块测量 209

14.1.1 公差测量准备及分析 210

14.1.2 坐标系建立及数据测量 217

14.1.3 公差评价及报告评价输出 223

14.2 工程案例:雷达天线罩 230

14.3 工程案例:曲线轮廓度检测 232

14.4 工程案例:螺旋压缩杆 233

14.4.1 转子测量难点及Quindos处理原理 234

14.4.2 Quindos软件测量步骤 238

习题 242

附录 243

国家标准选摘 243

附表A-1 参考的部分国家标准 243

附表A-2 各级量块的精度指标(摘自JJG 146—2003) 244

附表A-3 各等量块的精度指标(摘自JJG 146—2003) 244

附表A-4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245

附表A-5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245

附表A-6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245

附表A-7 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245

附表A-8 直线度、平面度(摘自GB/T 1184—1996) 245

附表A-9 圆度、圆柱度(摘自GB/T 1184—1996) 246

附表A-10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摘自GB/T 1184—1996) 246

附表A-11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摘自GB/T 1184—1996) 247

附表A-12 Rα参数值与取样长度1r值的对应关系(摘自GB/T 1031—2009) 247

附表A-13 Rz参数数值与取样长度1r值的对应关系(摘自GB/T 1031—2009) 247

附表A-14 公称尺寸至3150mm的标准公差数值(摘自GB/T 1800.1—2009) 248

附表A-15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摘自GB/T 1800.1—2009) 249

附表A-16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摘自GB/T 1800.1—2009) 251

参考文献 2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