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核、化学武器损伤防治学  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用
核、化学武器损伤防治学  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用

核、化学武器损伤防治学 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成基,欧阳子倩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205258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
《核、化学武器损伤防治学 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用》目录

第一篇 核武器损伤 1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 1

第一节 原子核及原子核的转变 1

一、原子核 1

二、质量、能量守恒和原子核结合能 1

三、原子核的转变 3

第二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

四、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应 6

第三节 辐射量及其单位 7

一、放射性活度 7

二、照射量 7

三、吸收剂量 8

四、当量剂量 8

第二章 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及其防护 10

第一节 核武器概述 10

一、核武器的爆炸原理及基本构造 10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12

三、核武器的爆炸景象 13

第二节 核武器的四种杀伤因素 13

一、光辐射 14

二、冲击波 14

三、早期核辐射 15

四、放射性沾染 16

第三节 核武器的杀伤作用 17

一、四种杀伤因素的致伤作用 17

二、核武器损伤的伤类和伤情 18

三、核武器的杀伤范围 19

四、影响核武器杀伤作用的主要因素 20

第四节 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 21

一、核武器的可防性和难防性 21

二、对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22

三、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23

第三章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26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26

一、电离辐射对生物大分子作用的基本原理 26

二、电离辐射对DNA的作用 27

三、电离辐射对蛋白质和酶的作用 28

第二节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 28

一、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28

二、细胞周期的变化 29

三、染色体畸变 30

四、细胞死亡 31

五、细胞损伤的修复 32

第三节 组织器官的辐射效应 33

一、造血器官 33

二、胃肠道 34

三、神经内分泌系统 34

四、心血管系统 35

五、免疫系统 35

第四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和影响因素 36

一、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 36

二、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37

第四章 急性放射病 38

第一节 概述 38

一、定义 38

二、发生条件 38

三、分型和分度 38

第二节 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39

一、骨髓型放射病 39

二、肠型放射病 43

三、脑型放射病 45

四、中子损伤的特点 45

第三节 诊断 46

一、早期分类 47

二、临床诊断 49

第四节 治疗 52

一、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 52

二、肠型放射病的治疗 55

三、脑型放射病的治疗 55

第五节 药物预防 56

第五章 小剂量外照射的生物效应与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第一节 小剂量外照射的生物效应 58

一、小剂量外照射的概念 58

二、小剂量一次照射效应 58

三、小剂量慢性照射效应 59

四、微小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和适应性反应 60

五、小剂量外照射的医学处理原则 60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 61

一、远期躯体效应 61

二、遗传效应 62

第六章 慢性放射病 63

第一节 临床表现 63

一、自觉症状 63

二、体征 63

三、实验室检查 64

第二节 诊断 64

一、诊断依据 64

二、分度诊断标准 64

三、鉴别诊断 65

第三节 预防和治疗 65

一、处理原则 65

二、防治措施 66

第七章 内照射放射损伤 67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 67

一、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与呼吸 67

二、分布 68

三、排出 68

第二节 临床特点 69

一、选择性损伤 69

二、潜伏期较长 69

三、病程发展缓慢 69

四、病程分期不明显 69

第三节 诊断 69

一、全面收集患者与放射性物质的接触史 69

二、临床症状和详细医学检查 70

三、体内污染的监测 70

三、甲状腺和造血功能检查 70

第四节 救治 70

一、消除体表沾染 70

二、减少吸收 70

三、加速排出 71

四、综合对症治疗 71

第八章 皮肤放射损伤 72

第一节 概述 72

一、定义 72

二、发生条件 72

三、影响皮肤放射损伤的因素 72

第二节 临床表现 73

一、急性皮肤放射损伤 73

二、慢性皮肤放射损伤 74

三、皮肤β射线损伤的特点 75

第三节 诊断 75

一、病史 75

二、症状与体征 75

第四节 治疗 76

一、救治原则 76

二、急性皮肤放射损伤的治疗 76

三、慢性皮肤放射损伤的治疗 77

第九章 复合伤 78

第一节 概述 78

一、定义 78

二、战时和平时复合伤的发生情况 78

三、伤类和伤情 78

四、复合伤的基本特点 79

第二节 临床特点 80

一、放射复合伤 80

二、烧冲复合伤 83

第三节 诊断 84

一、早期分类 84

二、临床诊断 85

第四节 急救和治疗 86

一、急救 86

二、治疗 86

第十章 放射卫生防护基础 88

第一节 概述 88

一、放射防护的任务 88

二、放射防护的目的 89

三、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90

第二节 放射防护标准 91

一、放射防护标准的判定 91

二、我国现行的放射防护标准 91

第三节 放射卫生防护 93

一、外照射防护 93

二、开放型放射工作的安全防护 93

三、辐射监测 96

四、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 96

五、放射事故及其处理原则 97

第二篇 化学武器损伤 99

第十一章 概述 99

第一节 化学武器 99

一、定义 99

二、历史 99

三、化学武器战斗效能 100

四、毒剂的战斗状态及其伤害形式 100

五、化学武器致伤特点 102

六、外环境对施放毒剂的影响 102

七、二元化学武器 103

第二节 化学战剂 104

一、按临床或毒理作用分类 104

二、按持久性分类 105

三、发展中的化学战剂 106

第三节 化学战剂毒害剂量 106

一、战斗密度与战斗浓度 106

二、毒害剂量各项参数 107

第四节 化学袭击条件下中毒伤员的救治 108

一、染毒区伤员的抢救 108

二、救护所的救护和后送 108

三、预防和救治 108

第十二章 神经性毒剂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一、理化性质 110

二、毒性 112

三、体内代谢 112

第二节 中毒原理 114

一、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114

二、对胆碱能受体的作用 118

三、对非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120

第三节 毒理作用 121

一、中枢神经系统 121

二、呼吸系统 121

三、循环系统 122

四、消化系统 123

五、眼 123

六、神经肌肉接头 123

七、病理形态学改变 124

第四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124

一、中毒症状及分度 124

二、不同途径中毒特点 124

三、诊断 125

第五节 预防、急救和治疗 126

一、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126

二、预防 126

三、急救 129

四、治疗 129

五、预后 131

第六节 梭曼中毒的特点 131

一、战术使用特点 132

二、毒理作用和临床特点 132

第十三章 糜烂性毒剂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一、主要理化性质 133

二、中毒途径及毒性 136

第二节 芥子气中毒 137

一、战斗性能 137

二、体内代谢特点 137

三、中毒机理 137

四、病理变化 141

五、临床表现 142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46

七、预防、急救和治疗 147

第三节 路易氏剂中毒 150

一、中毒机理 150

二、临床表现 151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51

四、预防、急救和治疗 151

第十四章 全身中毒性毒剂 154

第一节 概述 154

一、主要理化性质 154

二、毒性 155

三、体内代谢 156

第二节 中毒原理及毒理作用 157

一、中毒机理 157

二、毒理作用 158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60

一、氢氰酸中毒临床表现 160

二、氯化氰中毒的临床特点 161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61

一、诊断 161

二、鉴别诊断 161

第五节 预防、急救和治疗 162

一、预防 162

二、急救和治疗 162

第十五章 窒息性毒剂和刺激剂 166

第一节 窒息性毒剂 166

一、理化性质和毒性 166

二、毒理作用 167

三、临床表现 169

四、诊断 170

五、预防、急救和治疗 171

第二节 刺激剂 173

一、概述 173

二、中毒表现与诊断 175

三、预防与救治 176

第十六章 失能性毒剂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第二节 毕兹(BZ)中毒 177

一、理化性质 177

二、中毒途径和毒性 178

三、毒理作用 178

四、临床表现 178

五、诊断 179

六、预防、急救和治疗 179

第十七章 毒剂损伤的医学防护 182

第一节 医学防护概述 182

一、医学防护的任务 182

二、医学防护措施 182

第二节 毒剂侦检 183

一、初步判断 184

二、客观侦检法 184

第三节 毒剂防护 185

一、个人防护 185

二、集体防护 189

第四节 毒剂的消除 190

一、消毒原理和方法 190

二、洗消器材 191

三、染毒人员的消毒 191

四、服装及医疗卫生器材的消毒 192

五、染毒水及食物的消毒 192

附录 本教材主要名词汉英对照 1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