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百家验案  辩治心法
百家验案  辩治心法

百家验案 辩治心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森茂,彭永开,廖声俊编著
  • 出 版 社:中国中医要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13206538
  • 页数:5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集、整理、精选的医案大多数是现代著名老中医的医案,也是杏林新秀的心得,主要选自医案医话、经验选编等专著。
《百家验案 辩治心法》目录
标签:编著

舌象、脉象 1

一、药物所致病态舌象不能真正反映病变本质 1

二、四诊舍参辨舌象之变 2

三、四诊合参辨脉象之变 6

四、小结与评述 8

问口味二则 10

一、口甘不尽属湿热 10

二、口苦不尽主热 10

三、小结与评述 11

外感表证 12

一、解表需顾兼夹 12

二、“因时、因人制宜”应与证合参 12

三、经期外感 13

四、易感并非皆属虚 14

五、小结与评述 15

发热 16

一、术后发热 16

二、气虚发热 24

三、阳虚发热 28

四、肝郁发热 36

五、湿滞发热 37

六、长期发热还有邪实 38

七、食积发热 46

八、少阳发热 48

九、营卫不和阴耗发热 54

十、周期性发热 55

十一、经期发热 57

十二、产后发热 61

十三、瘀血发热 68

十四、癌性发热 72

十五、小结与评述 74

恶寒 84

一、肝郁恶寒 84

二、少阳恶寒 84

三、火郁恶寒(风) 85

四、血瘀恶寒 85

五、痰郁恶寒 86

六、阴阳失调恶寒 87

七、阳郁恶寒 88

八、阳明病初期恶寒 91

九、小结与评述 92

厥证 94

一、寒厥也有实证或虚实夹杂 94

二、热厥病因别论 95

三、阴虚也可成厥证 97

四、阴阳不相顺接而成厥证 99

五、瘀血与厥证 100

六、咳嗽晕厥 101

七、乳厥 101

八、排尿性晕厥 102

九、小结与评述 102

咳喘 105

一、“炎”字不可与“热证”等同 105

二、脾胃与咳喘别论 108

三、肝与咳喘 112

四、心与咳喘 117

五、湿、湿热与咳喘 119

六、瘀血与咳喘 120

七、血虚与咳喘 124

八、三焦咳喘 125

九、喉源性咳嗽 127

十、经期咳喘 128

十一、夜咳 128

十二、燥咳并非秋燥所独有 130

十三、体虚咳喘滋补宜与不宜 132

十四、小结与评述 132

音哑 140

一、音哑从寒闭辨治 140

二、音哑从湿郁辨治 142

三、音哑从肝郁辨治 142

四、音哑从痰瘀辨治 143

五、音哑从寒水上泛辨治 144

六、音哑从气虚辨治 144

七、小结与评述 145

呃逆 147

一、中气虚与呃逆 147

二、寒热、痰浊中阻与呃逆 148

三、少阳与呃逆 150

四、肺与呃逆 151

五、肝肾与呃逆 153

六、瘀血与呃逆 156

七、小结与评述 157

胃脘痛痞、纳呆 160

一、宣降肺气和胃止痛 160

二、疏肝宁心和胃止痛 161

三、化痰行瘀和胃除痛痞 161

四、化湿和中治胃脘痛 162

五、顽固性胃脘痛久病及肾 163

六、肺胃阴虚、脾阴不足胃脘痛 164

七、小柴胡汤治胃脘痛 165

八、胃下垂不全属中气不足 166

九、纳呆 169

十、小结与评述 170

呕吐、反胃 173

一、阴伤水热互结上逆犯胃呕吐 173

二、肝胆郁滞,通降无权呕吐 174

三、反胃不尽属无火 174

四、从肺肾辨治呕吐 176

五、小结与评述 177

腹泻、泻痢 180

一、阴虚与泄泻 180

二、肺与泄泻 182

三、久泻久痢并非皆属虚 183

四、五脏六腑皆令五更泻 185

五、痰湿与泄泻 189

六、瘀血与泄泻 193

七、通补奇经治慢性泄泻 195

八、腹泻致少阴格阳 196

九、腹泻奇治别论 197

十、大便失禁不尽用补涩 198

十一、小结与评述 199

便秘 204

一、用泻心汤法治便秘 204

二、从肺辨治便秘 204

三、从湿郁辨治便秘 205

四、从肝胆郁滞辨治便秘 209

五、从心辨治便秘 211

六、从瘀血辨治便秘 211

七、从固津缩尿辨治便秘 212

八、小结与评述 213

腹胀、腹痛 216

一、瘀血与腹胀 216

二、肺与腹胀 217

三、阴火、寒热交结与腹胀 218

四、精虚生湿腹胀 221

五、阳郁不达腹痛 221

六、调气机、活血治肠套叠腹痛 224

七、女科腹痛别论 225

八、小结与评述 226

胁痛 229

一、胁痛从虚辨治 229

二、胁痛从寒证辨治 231

三、小结与评述 233

心悸 236

一、心悸属湿浊阻滞 236

二、疏肝调气治心悸 239

三、心悸脉数有气虚阳虚 241

四、小结与评述 243

胸痹、胸痛 245

一、从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 245

二、从肝胆辨治冠心病、胸痹 245

三、从湿(湿热)郁辨治胸痹 247

四、从脾阳、胃阳辨治胸痹 248

五、胸痹伴有脏躁 249

六、明悟善辨治顽固性胸痛 250

七、小结与评述 250

不寐 253

一、瘀血不寐 253

二、胃不和卧不安别论 254

三、不寐从肝胆辨治 257

四、不寐从湿(湿热)辨治 260

五、阳虚与阴阳两虚不寐 262

六、小结与评述 265

嗜睡 268

一、湿郁嗜睡 268

二、胆热嗜睡 269

三、肺窍不利嗜睡 269

四、肝郁脾虚、带脉不固嗜睡 270

五、腑气不畅,浊气不降嗜睡 271

六、瘀血内阻嗜睡 272

七、小结与评述 272

眩晕 274

一、从胃辨治眩晕 274

二、眩晕从脾虚清阳不升辨治 276

三、眩晕从肝辨治别论 278

四、眩晕从阳虚辨治 280

五、眩晕从湿辨治 283

六、从瘀血辨治眩晕 287

七、从太少督经病辨治眩晕 288

八、小结与评述 289

头痛 293

一、伤神头痛 293

二、水湿郁冒头痛 294

三、阳明、太阴、少阳头痛 296

四、厥阴头痛、肾厥头痛 298

五、肝肾与头痛别论 302

六、经行头痛损目 304

七、房事后头痛从郁辨治 305

八、痰毒头痛 306

九、小结与评述 306

肝风别论 310

一、胎热扰动心包引动肝风 310

二、邪踞少阳,胆火引动肝风 310

三、从肺辨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312

四、从督脉辨治经脉挛急 313

五、调气也可息风 314

六、小便不利与癫痫 314

七、“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与抽搐 314

八、小结与评述 315

中风阳闭 317

一、中风阳闭与肠中燥结,腑实不通 317

二、小结与评述 318

虚损 319

一、湿与虚损 319

二、小结与评述 320

五心烦热 321

一、五心烦热不尽属阴虚 321

二、小结与评述 321

虚狂 322

一、戴阳与虚狂 322

二、小结与评述 323

水肿 324

一、调理气血治水肿 324

二、从郁辨治水肿 326

三、小结与评述 330

遗尿、尿频与尿失禁 331

一、肾阴虚与遗尿 331

二、湿热下注与遗尿、尿失禁 333

三、水湿痰饮与遗尿、尿频 334

四、瘀热与遗尿 335

五、肝与遗尿 336

六、肺与小便失禁、尿频 338

七、心脾与遗尿、尿频 339

八、小结与评述 341

淋证 344

一、淋证从肝辨治 344

二、淋证从脾虚辨治 345

三、任督失调尿频 346

四、小结与评述 346

阳痿 348

一、从湿辨治阳痿 348

二、从郁辨治阳痿 349

三、小结与评述 350

腰痛 352

一、调肝胆气机治腰痛 352

二、一隅三反治腰痛 353

三、风热、痰积腰痛 354

四、小结与评述 355

耳鸣、耳聋 356

一、肺与耳聋 356

二、水饮内停耳鸣耳聋 358

三、心与耳鸣 358

四、瘀血与耳鸣耳聋 358

五、少阳寒湿交阻耳鸣耳聋 359

六、小结与评述 360

汗证 362

一、湿郁与汗证 362

二、肝胆与汗证 369

三、瘀血与汗证 370

四、脾胃与汗证 372

五、阳虚盗汗、阴虚自汗 374

六、肝胆与局部汗证 376

七、肺胃与局部汗证 376

八、营卫不和与局部汗证 377

九、小结与评述 378

汗闭 382

一、疏肝胆调气机治汗闭 382

二、塞因塞用治汗闭 383

三、清燥宣肺治汗闭 384

四、活血化瘀治无汗 384

五、小结与评述 385

血证 387

一、鼻衄 387

二、便血 389

三、咯血 389

四、血尿 391

五、肌衄 395

六、小结与评述 398

郁证 400

一、从脾胃辨治郁证 400

二、从肝肾虚辨治郁证 403

三、从肺辨治郁证 405

四、脏躁非独甘麦大枣汤 407

五、小结与评述 410

梅核气 412

一、水热、湿热互结梅核气 412

二、鼻窍不利梅核气 412

三、津亏瘀阻梅核气 413

四、寒凝、湿阻梅核气 414

五、小结与评述 414

痹证 416

一、气机郁滞与痹证 416

二、新痹也有瘀 418

三、阴虚与痹痛 418

四、产后痹痛不同于一般痹痛 420

五、更年期关节炎有其特点 421

六、似痹非痹 422

七、小结与评述 423

痿证 425

一、从痰瘀辨治痿证 425

二、从风寒湿(热)辨治痿证 426

三、从湿热浸淫辨治痿证 427

四、从真元不足,湿热瘀阻辨治痿证 428

五、小结与评述 429

麻木 431

一、肺气虚麻木 431

二、脾气虚麻木 431

三、气滞麻木 431

四、痰湿瘀阻麻木 432

五、邪留少阳麻木 432

六、小结与评述 433

荨麻疹、痒疹 434

一、荨麻疹宜从脏腑辨治 434

二、从肌表郁滞辨治荨麻疹、痒疹 435

三、寒型、寒热夹杂型荨麻疹 437

四、疹团作痒与月经 438

五、小结与评述 438

脱发 440

一、脱发从肺辨治 440

二、脱发从脾辨治 441

三、脱发从泻心火辨治 442

四、脱发从瘀血辨治 442

五、小结与评述 442

口干、消渴 444

一、津液输布障碍口干、口渴 444

二、阳虚口干、口渴 448

三、脾虚湿热蕴结消渴 449

四、肝气郁结与糖尿病 451

五、小结与评述 451

月经不调 453

一、湿热与月经不调 453

二、肺阴不足与月经无定期 455

三、外感风寒与月经延期 455

四、月经不调、崩漏补肾要知变 456

五、特殊情况下月经不调有其特点 458

六、经前乳胀非独肝郁 459

七、小结与评述 460

闭经 463

一、从湿热(湿)郁滞辨治闭经 463

二、从肺辨治闭经 466

三、从胃辨治闭经 468

四、甘麦大枣汤治闭经 469

五、阳虚闭经也可出现口苦 470

六、闭经随冬夏而发 470

七、小结与评述 470

痛经 473

一、内外双调治痛经 473

二、特殊情况下的痛经 474

三、小结与评述 474

带下 475

一、黄带从寒湿辨治 475

二、养心交泰治带下 476

三、从肝胆气机失调辨治带下 476

四、从肺辨治带下 477

五、治带也需调经,调经可治带下 478

六、小结与评述 479

胎漏、滑胎 481

一、调气血治胎漏 481

二、活血化瘀治滑胎 482

三、小结与评述 482

咽干、咽喉痛痹 484

一、咽干、咽痛从脾胃辨治 484

二、咽炎不尽属阴虚 486

三、咽干也有瘀 486

四、咽喉痛不尽属热证 487

五、小结与评述 487

鼻炎、鼻塞 489

一、宁心活血治鼻塞 489

二、升清降浊治鼻塞 490

三、寒热错杂鼻渊 491

四、过敏性鼻炎辨治别论 491

五、鼻痒有属气血亏虚 493

六、小结与评述 494

眼病 496

一、从郁辨治眼病 496

二、从虚寒辨治眼病 497

三、从脾虚辨治眼底病 499

四、小结与评述 499

口疮 501

一、温阳治口疮 501

二、口疮从脾辨治别论 502

三、小结与评述 503

舌体肿痛 505

一、水湿中阻,寒热错杂舌体肿痛 505

二、舌体肿痛不尽属实热 505

三、肝郁血瘀舌痛 506

四、小结与评述 506

口舌瘙痒、麻木 508

一、口舌瘙痒、麻木不尽属热属实 508

二、口唇肿痒不尽属脾胃病 509

三、小结与评述 509

牙痛 511

一、阴火牙痛 511

二、小结与评述 512

疮疡肿毒 513

一、疮疡肿毒从痰火、痰饮、水湿、湿毒辨治 513

二、小结与评述 515

关于拓宽知常达变求本临证思路几个问题的总结 5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