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古代粮食经济史
中国古代粮食经济史

中国古代粮食经济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郁长荣,王璋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04401439
  • 页数:42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粮食经济史》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粮食经济 1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的粮食经济 1

一、夏商周时期的粮食生产概况 2

二、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5

三、中国最早的田赋——贡、助、彻 9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粮食经济 12

一、铁犁和牛耕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12

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14

三、新兴的田赋制度——“初税亩” 17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粮食经济政策理论 20

一、春秋战国时期粮食经济政策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 20

(一)粮食是促进社会生产分工的重要物资 21

(二)粮食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富国强兵的重要物资 22

(三)在粮食问题上,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更加剧了产需矛盾 23

(四)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为粮食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5

二、管子的粮食经济政策思想 25

(一)管子的重农贵粟论 25

(二)管子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均地分力”和“相地而衰征” 26

(三)管子的粮食流通理论 29

三、计然的粮价观和平粜论 34

四、李悝的平籴理论 36

(一)“尽地力之教” 37

(二)“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38

(三)农民贫困是粮食生产得不到发展的根本原因 39

(四)平籴法的核心——“取有余以补不足” 39

五、商鞅的粮食经济理论及粮食政策 40

(一)农本理论和农战思想 40

(二)提出“垦草令”方案,扩大粮食生产 42

(三)“开封疆阡陌”,加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43

(四)在农战思想指导下的粮食政策 4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粮食经济 47

第一节 秦代粮食经济 47

一、秦代粮食经济概况 47

二、秦代的土地制度和田赋 51

三、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的严重破坏 53

四、秦代粮食仓储管理 54

第二节 汉代粮食经济 57

一、汉代粮食经济概况 57

二、汉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 60

三、汉代的田赋 66

四、汉代的屯田 68

第三节 汉代的粮食经济思想 73

一、贾谊的粮食储备理论 73

二、晁错的贵粟论 76

三、桑弘羊对农工商关系的认识及其均输平准理论 79

四、耿寿昌的常平仓制 83

第三章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粮食经济 87

第一节 三国和两晋时期的粮食经济 87

一、汉末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87

二、魏国的屯田制度 88

三、吴蜀屯田和我国长江流域粮食生产的开发 95

(一)吴国的屯田和江南粮食生产的开发 95

(二)蜀国对巴蜀经济的开发及蜀国军屯 96

四、西晋的占田制和课田制 97

第二节 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粮食经济 101

一、东晋和南朝的粮食经济概况 101

二、东晋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和田赋 103

(一)东晋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 103

(二)东晋南朝时期的田赋 106

(三)东晋南朝大土地私有制下的荫附现象及其庄园经济 107

三、北朝的坞壁经济 109

四、北魏的均田制 111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粮食经济 120

第一节 隋代粮食经济 120

一、隋代的粮食生产 120

(一)隋代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 120

(二)隋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121

二、隋代的粮食流通 123

(一)隋代仓储 123

(二)隋代漕运和大运河 126

第二节 唐代的粮食生产和赋税制度 130

一、唐代的粮食生产 130

(一)唐前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130

(二)唐后期农业生产力的破坏和粮食生产的萎缩 131

二、唐代均田制与租庸调法 133

(一)唐代实施均田制与租庸调法的历史背景 133

(二)唐代均田制与租庸调法的内容 134

三、唐代的两税法 137

(一)两税法实施的历史条件 137

(二)两税法的内容 138

(三)两税法的积极意义 139

第三节 唐代的粮食流通 140

一、唐代仓储 140

(一)常平仓 140

(二)义仓 142

(三)常平仓和义仓的作用 144

(四)其它仓储 146

(五)唐代仓储管理 147

二、唐代和籴 148

三、唐代漕运 153

四、刘晏对粮食经济管理工作的重大贡献 156

(一)改革漕运办法,降低漕运费用,保证京师地区的粮食供应 156

(二)加强常平仓管理,搞好粮食调剂,稳定粮价,搞活粮食商品流通 159

(三)重视救灾工作,提倡赈济与生产自救相结合的救灾方法 161

第四节 五代十国的粮食经济 163

一、我国南方粮食经济的发展 163

(一)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和较为充足的劳动力创造了粮食经济发展的环境 163

(二)水利事业促进了粮食经济的发展 164

(三)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 165

二、我国北方粮食生产的破坏与恢复 167

(一)北方粮食生产所遭到的严重破坏 167

(二)后周对我国北方粮食生产的恢复工作 170

三、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南移 173

第五章 宋代粮食经济 175

第一节宋代粮食经济概述 175

一、宋代的粮食生产 175

(一)农田面积的扩大和户口的增加 175

(二)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177

(三)农业生产工具和种植技术的改进 180

(四)我国南北方作物品种的交流 181

二、宋代的土地占有状况 182

(一)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了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182

(二)宋代的官田及其衰落 185

三、宋代田赋 192

(一)宋代的租佃制度 192

(二)宋代的赋役制度 194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 197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形势——王安石变法的社会背景 197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199

三、王安石变法评价 202

四、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04

第三节 宋代粮食流通 207

一、宋代仓储 207

(一)宋代义仓的置废及其流弊 207

(二)宋代常平仓的几种形式 209

(三)朱熹的社仓制度 212

二、宋代漕运 214

三、宋代和籴 216

(一)供应军饷边储是宋朝和籴的主要目的 216

(二)和籴的方式 217

四、宋代粮食流通的其它方式 221

(一)粮食的“入中”和“折中”贸易 221

(二)宋代民间的粮食贸易 222

(三)对辽、金的粮食贸易 224

第六章辽、金、元的粮食经济 226

第一节 辽代粮食经济概述 226

一、辽对北方粮食生产的开发 226

二、由奴隶到自由民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投下户和二税户 229

三、辽代仓储 233

第二节 金代粮食经济概述 233

一、金代的猛安谋克田制 233

二、比辽“两税制”更苛酷的田赋 235

三、清查赋税运动——通检推排 238

四、金代的仓储制度和粮食管制 239

第三节 元代粮食经济概述 241

一、粮食生产概况 241

二、土地制度 245

(一)官田 245

(二)私田 248

三、税粮制度 249

(一)北方税粮制度——丁税、地税、户税 250

(二)南方税粮制度——按亩征税的两税制 252

(三)官田税粮制度 254

四、元代的粮食流通 255

(一)常平仓和义仓 255

(二)和籴 256

(三)漕粮海运 257

第七章 明代粮食经济 263

第一节 明代粮食经济概况 263

一、明代的粮食生产 263

(一)明初粮食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63

(二)明代中叶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 268

(三)明中叶以后,粮食生产逐渐凋蔽 269

二、明代屯田制度 273

(一)屯田的类型 273

(二)屯田的作用 281

三、明中叶以后的土地问题 282

(一)土地的兼并情况 283

(二)土地兼并的后果 287

第二节 明代的一条鞭法 287

一、推行一条鞭法的背景 288

二、一条鞭法的内容 291

三、一条鞭法的意义和局限 292

第三节 明代的粮食流通 295

一、明代的仓储 295

(一)预备仓 295

(二)社仓 299

二、明代漕运 304

(一)漕运的渠道 304

(二)漕运的办法 305

(三)漕运管理 308

(四)漕运的作用 311

第四节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他的粮食经济思想 311

一、《农政全书》简介 312

二、徐光启的粮食经济思想 313

(一)“反风土论” 313

(二)财富观 314

(三)农本论 315

(四)人口论 316

(五)救荒论 317

第八章 清代粮食经济 318

第一节 清代粮食经济简况 318

一、清代粮食生产概况 318

(一)清代前期粮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18

(二)清代后期粮食生产逐渐衰落 326

二、清代的土地制度 326

(一)旗地 326

(二)更名田 332

(三)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关系的演变 333

三、清代的屯垦 336

(一)垦荒 336

(二)屯田 340

四、清代的赋役 347

(一)取消明末的“三饷”加派 349

(二)编订和重修《赋役全书》 349

(三)“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353

(四)“摊丁入地” 254

第二节 清代粮食商品流通 358

一、清代粮食商品流通的概况 358

(一)促进粮食商品流通的因素 358

(二)粮食商品流通概况 362

二、清代的仓储 364

(一)清代的仓储概况 364

(二)清代常平仓、社仓、义仓诸仓管理 368

三、清代的漕运 379

(一)漕粮的分类 379

(二)漕运的沿革 381

(三)漕政的管理 383

(四)清代漕运的弊端 385

四、清代对外粮食贸易 388

(一)鼓励粮食进口 388

(二)禁止粮食出口 391

第三节 清代的人口和粮食消费 394

一、清代的人口问题 394

二、清代的粮食消费 397

(一)提倡撙节粮食 397

(二)禁止用粮食造酒 398

(三)赈灾 399

〔附录〕 403

一、中国古代粮食经济管理思想代表人物简介 403

(一)管仲和《管子》简介 403

(二)李悝 404

(三)商鞅 405

(四)贾谊 407

(五)晁错 408

(六)桑弘羊 409

(七)刘晏 410

(八)王安石 412

(九)张居正 413

二、中国历史上的亩制和量制 415

(一)亩制 415

(二)量制 417

后记 4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