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气与血 1
一、气血总说 1
二、气血生理 2
三、气血病机 5
四、气血病症 8
(一)寒热 8
(五)目病 9
(四)眩晕 9
(三)头痛 9
(二)出汗 9
(六)咳喘 10
(七)肺痿 10
(八)心悸怔忡 10
(九)烦躁 11
(十)反胃 11
(十一)胀满 11
(十二)积聚 11
(十五)柔风 12
(十四)麻木 12
(十三)诸痛 12
(十六)历节 13
(十七)痹症 13
(十八)痉 14
(十九)中风 14
(二十)虚劳 15
(二一)癫狂 15
(二二)伤损 16
(二三)疮痈 16
五、气血治法 17
(二四)痘疮 17
(二五)妇科诸病 17
六、气血用方 21
第二部分 气 29
一、气的生理 29
(一)总说 29
(二)营气与卫气 30
1.概说 30
3.卫气 34
2.营气 34
(三)宗气 36
(四)元气 37
(五)真气 39
(六)脏腑之气 39
1.概说 39
2.肺气 39
4.脾气 40
5.肝气 40
3.心气 40
6.肾气 41
7.胃气 41
8.三焦之气 42
9.胆气 43
10.大小肠气 43
二、气的病机 43
三、气的病症 47
(一)气虚病症 47
1.概说 47
2.寒热 48
3.发热 49
4.恶寒 50
5.多汗 50
6.头痛 50
7.眩晕 51
10.郑声 52
11.咳嗽 52
9.不语 52
8.耳聋 52
12.喘 53
13.少气 54
14.短气 55
15.惊悸 55
16.心腹痛 55
17.善忘 56
18.恍惚 56
19.呃逆 56
23.吐利 57
22.反胃 57
24.腹胀 57
20.呕逆 57
21.不能饮食 57
25.里急 58
26.泄利 58
27.下气 58
28.脱肛 58
29.疝气 58
31.尿频 59
32.白浊 59
30.腰痛 59
33.遗精 60
34.出血 60
35.肿 61
36.气脱 62
37.伤寒 62
38.麻木 62
39.肢困 62
46.中风 63
45.偏枯 63
44.注夏 63
42.痉 63
41.风痹 63
40.身痛 63
43.瘫痿 63
47.瘩瘰 64
48.搔痒 64
49.疮痈 64
53.五软 65
1.概说 65
(二)气郁病症 65
52.阴脱 65
51.乳自出 65
50.产难 65
2.恶寒 66
3.发热 66
4.眩晕 66
11.胀满 67
10.痞满 67
8.太息 67
9.伤食 67
6.唾血 67
5.肺痿 67
7.奔急 67
16.肿 68
1.概说 68
(三)气逆病症 68
17.疮痈 68
15.水气 68
14.瘀血 68
13.泄利 68
12.胸胁支满 68
2.眩晕 69
3.咳逆 70
4.喘满 70
5.短气 71
6.上气 71
10.懊侬 72
9.烦满 72
11.呃逆 72
7.奔豚 72
8.气上冲心 72
12.呕逆 73
13.噫气 73
14.反胃 73
15.胸胁满 74
16.胀 74
17.里气上逆 74
18.厥逆 74
19.出血 74
3.太息 75
5.心腹痛 75
4.关格 75
1.耳聋 75
2.喘 75
(四)气滞病症 75
6.痞气 76
7.胸胁胀痛 76
8.腹胀 76
9.疝气 76
4.息积 77
3.肠覃 77
1.中脘痛 77
2.心气积 77
(五)气积病症 77
12.麻木 77
11.黄疸 77
10.肿 77
5.气块 78
四、气的治则 78
(一)总说 78
(二)气虚治则 80
(四)气逆治则 82
(三)气郁治则 82
(五)气滞治则 83
五、气病用药 83
(一)总说 83
(二)补气药 85
(三)行气药 87
(四)降气药 90
六、气病用方 92
(一)补气方 92
(二)理气方 101
(三)行气方 106
(四)降气方 110
第三部分 血 117
一、血的生理 117
二、血的病机 120
三、血的病症 121
(一)血虚病症 121
1.发热 121
5.头痛 122
4.血汗 122
3.头汗 122
2.多汗 122
6.眩晕 123
7.目病 123
8.口干 123
9.口麻 123
10.舌肿 123
11.喁僻不遂 124
12.咳嗽 124
13.惊悸 124
17.燥结 125
16.反胃 125
14.不寐 125
15.胸中冷 125
18.疼痛 126
19.不仁 126
20.筋挛 126
21.筋枯 126
22.中风 126
23.血虚生风 126
26.痴狂 127
27.月经不调 127
25.虚劳 127
24.急惊 127
28.不孕 128
29.子悬 128
30.痉冒便难 128
附:血寒 128
(二)血郁病症 128
1.概说 129
2.发热 129
(三)血热病症 129
3.口干 130
4.吐血 130
5.尿血 130
6.便血 130
7.腿膝痛 130
13.热入血室 131
12.经闭 131
11.疮痈 131
10.急惊 131
9.痉 131
8.斑疹 131
(四)瘀血病症 132
1.概说 132
2.头痛 133
3.头眩 133
4.咳唾脓血 133
5.气逆 133
11.腹痛 134
10.胁痛 134
9.消谷善饥 134
8.诂语 134
7.烦躁 134
6.善忘 134
12.肠痈 135
13.?瘕 135
14.不仁 135
20.乳痈 136
19.如狂 136
18.虚劳 136
17.血痹 136
16.发斑 136
15.十指麻木 136
(五)出血 137
1.概说 137
2.衄血 139
(1)综述 139
(2)舌衄 140
(3)鼻衄 140
3.咳血 140
6.呕血 141
4.唾血 141
5.咯血 141
7.吐血 142
8.屎血 143
9.便血 143
10.崩漏 144
四、血病治法 144
(一)总说 144
(二)血虚治法 145
(四)血热治法 149
(三)血郁治法 149
(五)瘀血治法 151
(六)出血治法 156
1.概说 156
2.衄血治法 156
(1)综述 156
(2)脑衄治法 157
(3)眼衄治法 157
(4)耳衄治法 158
(5)齿衄治法 158
(7)鼻衄治法 159
(6)舌衄治法 159
(8)大衄治法 160
(9)肌衄治法 160
3.咳血治法 161
4.唾血治法 163
5.咯血治法 164
6.呕血治法 165
7.吐血治法 166
8.尿血治法 169
9.便血治法 170
10.崩漏治法 171
五、血病用药 172
(一)总说 172
(二)补血药 173
(三)凉血药 175
(四)活血药 177
(五)止血药 185
六、血病用方 191
(一)补血方 191
(二)凉血方 196
1.活血方 198
(三)活血化瘀方 198
2.治噎膈方 199
3.治腹痛方 200
4.治症瘕方 201
5.治经闭方 202
6.治崩漏方 204
7.治不孕方 205
8.产后方 205
9.治损伤方 206
1.止衄血方 207
(四)止血方 207
2.止咳血方 208
3.止咯血方 210
4.止呕血方 210
5.止吐血方 211
6.止尿血方 213
7.止下血方 214
8.止崩漏方 217
附:病名索引 219
药名索引 223
方名索引 225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莼江曲谱 1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2辑 2》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伤寒论语译》任应秋编著 1958
- 《任应秋论医集》任应秋著 1984
- 《伤寒论语译》任应秋编著 1958
- 《中医各家学说》任应秋主编 1980
- 《脉学研究十讲》任应秋编著 1957
- 《医学启源》(金)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 1978
- 《运气学说》任应秋编著 1960
- 《中国小儿传染病学》任应秋,沈仲圭等合编 1954
- 《通俗中国医学史话》任应秋著 1959
- 《千金食治》(唐)孙思邈撰;吴受琚注释;(元)忽思慧撰;任应秋,吴受琚笺注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