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殡葬改革社会学
殡葬改革社会学

殡葬改革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英主编
  • 出 版 社:广东省社会学学会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殡葬改革社会学》目录

殡葬改革社会学 1

目录 1

第一章 殡葬文化及其历史演进 3

一、殡葬文化的定义与产生 3

(一)殡葬文化的定义 3

(二)殡葬文化的产生 4

二、殡葬文化的类别及内容 6

(一)殡葬文化的物质内容 6

(二)殡葬文化的意识内容 8

三、影响殡葬文化的四因素 13

(一)自然因素 14

(二)民族因素 14

(三)宗教因素 15

(四)社会因素 15

(一)殡葬文化演进特点 17

四、殡葬文化的演进及趋势 17

(二)建立现代殡葬文化 20

第二章 殡葬文化的古今与中外 25

一、殡葬文化的起源及其与宗教等关系 25

(一)中国殡葬起源及其特色 25

(二)殡葬与各种宗教的关系 27

(三)中华殡葬与民俗的关系 29

二、殡葬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古代与当今 31

(一)中华古代殡葬祭奠礼仪自身比较 32

(二)中华现代殡葬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35

三、对中外殡葬文化古与今的简要比较 37

(一)中国殡葬文化的古与今 37

(二)中外殡葬文化间的差异 41

第三章 殡葬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46

一、我国殡葬的现实状况 46

(一)火化率低,土葬率高,占地面积惊人 47

(二)土葬引起封建迷信丧俗愈来愈加严重 48

(三)丧事铺张浪费的结果是群众负担过重 49

二、殡葬改革滞后的原因 50

(一)殡葬观念陈旧是根本原因 50

(二)殡葬与殡仪服务设施不足 52

(三)殡葬服务的职工队伍欠佳 54

三、推进殡葬改革的对策 55

(一)要制定三个现实目标 55

(二)要普及三个硬件设施 56

(三)要注重三个软件建设 57

(四)要贯彻三个基本方针 59

(五)要强化三个监督机制 61

第四章 殡葬改革中的体制问题 63

一、殡葬体制及其历史的行程 63

(一)殡葬体制的基本内涵 64

(二)殡葬体制的历史变化 67

二、中国殡葬体制现状的分析 69

(一)前进的主要障碍 69

(二)改革的必然需求 72

三、中国殡葬体制改革的构想 74

(一)行政推进 75

(二)以法开道 77

(三)科学调控 78

第五章 殡葬改革中的观念更新 81

一、中国殡葬缘起与民众观念生成 81

(一)殡葬行为折射灵魂不死的观念 82

(二)殡葬基本形式表征着血缘观念 82

(三)殡葬方式展现不同的人生观念 83

二、中国殡葬现状与民众观念沉积 85

(一)中国殡葬之落后观念 86

(二)民众之陈旧殡葬观念 86

三、中国殡葬未来与民众观念更新 89

(一)中国殡葬改革的现实选择 89

(二)中国殡葬改革的观念更新 90

(一)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舆论的支持和导引 94

第六章 殡葬改革中的舆论导引 94

一、殡葬改革需要强大的舆论导引 94

(二)现代科技为殡葬改革舆论传播提供条件 95

(三)传媒要自觉承担起宣传殡葬改革的责任 97

(四)各级领导要抓好殡葬改革舆论导引工作 98

二、殡葬改革舆论导引的主要内容 99

(一)树立新时期的殡葬文化观念 99

(二)普及我国历史上的火葬常识 100

(三)宣传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 102

(四)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法律法规 103

三、殡葬改革舆论导引的基本形式 104

(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综合运用 104

(二)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106

(三)常规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 107

第七章 殡葬改革中的经济发展 109

一、殡葬是种特殊的经济行为 109

(一)纪念示范性 110

(二)忌讳恐惧性 111

(三)消耗毁灭性 112

(四)行业历史性 113

(五)血缘社会性 114

二、殡葬行为方式的经济价值 115

(一)经济价值评价基点 116

(二)土葬阻碍经济发展 119

三、殡葬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 122

(一)有利于解放经济主体 123

(二)有利于改革经济结构 125

(三)有利于建设经济生态 126

第八章 殡葬改革中的价值取向 128

一、关于殡葬价值观念及其形成 128

(一)殡葬的种种疑难问题是从人们的实际经验中产生的 129

(二)殡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哲学思考和宗教信仰的产物 129

(三)死生关系问题的两种价值观:生死相关与生死相分 131

(一)殡葬价值观与殡葬习俗之间的关系 133

二、中国殡葬价值现与殡葬习俗 133

(二)中国殡葬价值观与殡葬习俗的演化 134

(三)殡葬价值观与殡葬习俗演化的主因 137

三、价值取向是殡葬改革的大事 138

(一)要在理论研究上大下功夫 138

(二)要在教育宣传上加大力度 140

(三)应取稳妥的价值替代方式 141

第九章 殡葬改革中的社会文明 143

一、殡葬世界的文明透视 143

(一)光怪陆离的殡葬世界 144

(二)殡葬方式的变化状况 146

二、文明社会的殡葬取向 148

(一)社会文明对殡葬活动的决定作用 148

(二)殡葬活动对社会文明的重大影响 152

三、社会文明与殡葬改革 154

(二)树立新的孝道观念 155

(一)塑造新的国民性格 155

(三)建立新的保障机制 156

第十章 殡葬改革中的环境保护 158

一、从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58

(一)人的存在以资源与环境存在为前提 159

(二)从生态道德观上明确对自然的责任 159

(三)殡葬改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60

二、从我国环境资源的状况看殡葬改革的迫切性 161

(一)资源短缺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空间与质量 162

(二)传统的土葬陋习是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沉重负荷 163

三、倡导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的殡葬方式 165

(一)树立环保意识 165

(二)规范丧葬行为 166

(三)造福子孙后代 167

第十一章 殡葬改革中的生活方式 170

一、生活方式及对生死的认知态度 170

(一)从“灵魂不灭”到生死自然 171

(二)由恐惧死亡到提出“安乐死” 174

(三)“呼吸心跳停止”与“脑死亡” 177

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殡葬方式 178

(一)对中国的传统殡葬方式的社会透视 178

(二)我国思想家对土葬厚葬陋习的批判 180

三、文明生活方式,促进殡葬改革 182

(一)难堪的现实 182

(二)时代的需求 184

第十二章 殡葬改革中的国民素质 188

一、提高国民素质是殡葬改革的必然要求 189

(一)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对殡葬改革的思想认识能力 189

(二)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对殡葬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 190

(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对殡葬改革的认同行为能力 190

二、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殡葬改革的要求 191

(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91

(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192

(三)提高社会心理素质 193

三、在深化殡葬改革中不断完善国民素质 194

(一)全局观念 195

(二)市场意识 196

(三)分辨能力 196

第十三章 殡葬改革社会化的要求 199

一、殡葬改革社会化的主要含义 199

(一)改革殡葬行为方式是历史的必然 199

(二)改革殡葬行为方式是时代的要求 200

(三)改革殡葬行为方式是现实的方向 200

二、殡葬改革社会化的现实要求 201

(一)社会发展的内在制约要求殡葬改革社会化 201

(二)社会发展的外在规范要求殡葬改革社会化 202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愿望要求殡葬改革社会化 202

(二)制定殡葬改革社会化措施 204

(一)树立殡葬改革社会化观念 204

三、殡葬改革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04

(三)采取殡葬改革社会化行动 206

第十四章 殡葬改革市场化的趋势 208

一、殡葬市场的基本认识 208

(一)殡葬活动中存在着市场行为已是不争的事实 209

(二)对目前殡葬市场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210

二、殡葬市场的模式探讨 211

(一)企业自主型 211

(二)政府指导型 213

(三)社会福利型 214

三、殡葬市场的相关分析 215

(一)殡葬市场并非仅指火葬市场 215

(二)殡葬商品并非“特殊商品” 216

(三)要开展殡葬市场的理论研究 216

(一)目前调整殡葬关系的主要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218

一、现行殡葬管理条例及其完善方案 218

第十五章 殡葬改革法规化的呼唤 218

(二)现行的殡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具有的主要特点 219

(三)现行的殡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存在的主要缺陷 220

二、关于殡葬改革主体法律规范问题 223

(一)殡葬改革主体层次法律地位的界定及其立法 223

(二)殡葬改革主体层次各有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25

(三)殡葬立法的立足之点、实施保证和宣传教育 227

第十六章 殡葬改革民族化的扬弃 229

一、民族殡葬理念的扬弃 229

(一)民族殡葬理念的理论分析 229

(二)民族殡葬理念的实践认识 231

二、民族殡葬样式的扬弃 232

(一)关于土葬的样式 232

(二)关于火葬等样式 233

三、民族殡葬文书的扬弃 234

(一)关于报丧类文书 235

(三)关于祭奠类文书 236

(二)关于唁慰类文书 236

(四)关于墓志类文书 237

四、民族殡葬程序的扬弃 238

(一)关于讣告程序 238

(二)关于入殓程序 238

(三)关于祭奠程序 239

(四)关于出殡程序 240

(五)关于服丧程序 241

五、民族殡葬礼仪的扬弃 241

(一)关于行为礼仪 241

(二)关于服饰礼仪 242

(三)关于节日礼仪 243

六、民族殡葬习俗的扬弃 244

(一)关于禁忌习俗 244

(二)关于迷信习俗 245

(三)关于风水习俗 246

第十七章 殡葬改革的方式方法论 247

一、殡葬方式方法的历史沿革 248

(一)殡葬是由遗体的处理方式演变而来 248

(二)火葬的缘起以及对今天的深刻影响 249

二、殡葬方式方法改革之必要 252

(一)改革殡葬方式方法是社会文明全面共进的需要 252

(二)改革殡葬方式方法是社会可持续地发展的需要 253

(三)改革殡葬方式方法是国民精神价值追求的需要 254

三、殡葬方式方法改革的新路 254

(一)走象征化之路 255

(二)走市场化之路 256

(三)走法制化之路 257

(四)走心理协调之路 257

(五)走厚养善待之路 258

(六)走求同存异之路 258

第十八章 殡葬改革务重文化协调 259

一、殡葬活动背后的文化底色 259

(一)从殡葬的物质载体看,它以外在显性形式展示文化因子的变化 260

(二)从殡葬的制度载体看,它以隐显参半形式折射文化关系的状态 262

(三)从殡葬的观念载体看,它以内在隐性形式发挥遗传密码的作用 265

二、殡葬改革面临的文化冲突 266

(一)提升平等观念与固守等级意识的文化冲突 266

(二)倡导节俭观念与认同奢靡心理的文化冲突 267

(三)侧重物质祭奠与崇尚精神教化的文化冲突 268

(四)奉行适度消费与追求畴型消费的文化冲突 269

(五)弦扬科学理性与转向迷信愚昧的文化冲突 270

三、殡葬改革应谨记文化协调 271

(一)在殡葬改革中植入新发展观的基因 271

(二)在殡葬改革中展现新平等观的功能 272

(三)在殡葬改革中注进新消费观的活力 273

(四)在殡葬改革中扩大理性人文的和合 273

附录 285

广东举行“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学术研讨会”刘李因 285

改革殡葬陋习建设社会文明 张汉青 288

同心协力,为深化殡葬改革事业而前进! 欧阳波 293

全社会都关注的“两难”之一 刘孝坚 299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梁渭雄 301

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魏英敏 304

殡葬改革是项文化变革 刘奔 306

殡葬改革是项社会改革 丁水木 311

殡葬改革的课题选得好 赵文禄 3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学术研讨会”的总结 范英 318

专家学者呼吁: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 李瑞英 335

广东理论界倡导文明的殡葬方式 邵宏华 337

广东研讨殡葬改革与社会文明关系 李茵 339

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李振连 342

广东学者深入探讨文明治丧问题 真 344

殡葬改革:广东期待引领潮流 丁邦友 347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 352

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词 范英 352

后记 3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