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学讲义
中医基础学讲义

中医基础学讲义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教材编写组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149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学讲义》目录

绪论 1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祖国医学的发展 1

二、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11

(一)整体观念 11

(二)辨证施治 13

上篇 15

第一章:阴阳五行 16

第一节:阴阳 1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6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16

(二)阴阳的相互依赖 17

(三)阴阳的消长 17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7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运用 1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8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8

(三)说明病理机制 18

(四)用阴阳作为诊断总纲 19

(五)用阴阳确定治疗原则 19

(六)用阴阳归纳药物的性能 19

第二节:五行 19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一)五行归类 19

(二)五行之间的关系 20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运用 21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21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21

(三)综合四诊,推断病情 22

(四)指导辨证立法 22

第三节:正确对待阴阳五行学说 22

一、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作用 22

二、阴和五行学说的形而上学观点 23

第二章:脏象 24

概说 24

第一节:五脏 24

一、心 24

【附】心包 25

二、肺 26

三、脾 29

四、肝 29

五、肾 30

【附一】命门 32

【附二】女子胞 33

第二节:六腑 33

一、胆 33

二、胃 33

三、小肠 34

四、大肠 34

五、膀胱 34

六、三焦 34

第三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35

一、脏与脏 35

二、脏与腑 37

三、腑与腑 39

第四节:饮食、水液、血的生化 39

一、食物的吸收和输布 39

二、水液代辨与调节 40

三、血液的生化和循行 41

第三章: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表现 43

第一节:精 43

一、肾精 43

二、血 43

三、津液 44

第二节:气 45

一、原气 45

二、宗气 45

三、营气 45

四、卫气 46

第三节:神 46

一、神的生成 46

二、神的功能 47

三、神与精气的关系 47

第四章:病因 48

第一节:发病 48

第二节:病因 49

一、六淫致病 50

(一)风 50

(二)寒 51

(三)暑 52

(四)湿 53

(五)燥 55

(六)火 55

二、病毒 56

三、七情 56

四、饮食劳伤 57

(一)饮食 57

(二)劳倦 58

五、痰饮、?血 58

(一)痰饮 58

(二)?血 59

六、外伤和虫兽伤 60

七、寄生虫 60

第五章:诊法 61

第一节:望诊 61

一、整体望诊法 62

二、局部望诊 64

三、望舌诊 65

【附】舌诊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69

四、望小儿指纹 70

五、望诊蛔虫法 71

第二节:闻诊 72

一、闻声音 72

二、嗅气味 73

第三节:问诊 73

一、问一般情况 74

二、问起病 74

三、问既往病史与家族史 74

四、问现在症状 74

【附】十问歌 78

第四节:切诊 78

一、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79

二、正常脉象 79

三、病脉与主病 80

四、相兼脉与主病 83

五、脉证顺逆与从舍 84

六、关于寸口脉反映脏腑病证的问题 84

【附】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86

第六章:治则 87

第一节:治未病 87

第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88

一、因人制宜 88

二、因时制宜 88

三、因地制宜 88

第三节:标本 88

一、治病必须求本 89

二、急则治标 89

三、标本兼顾 89

第四节:正治反治 89

一、正治法 89

二、反治法 90

下篇 91

辨证概述 91

第一章:八纲辨证 92

概说 92

第一节:表里 92

一、表里的概念 92

二、表证与里证 92

三、半表半里证 93

四、表里的相互错杂与转化 94

第二节:寒热 94

一、寒热的概念 94

二、寒证与热证 94

三、寒热错杂 95

四、寒热真假 95

五、寒热转化 96

第三节:虚实 96

一、虚实的概念 96

二、虚证与实证 96

三、虚实转化 96

四、虚实错杂 97

五、虚实真假 97

第四节:阴阳 97

一、阴阳的概念 97

二、阴证与阳证的主要见证 97

三、阴虚与阳虚 98

四、亡阴与亡阳 98

第二章:脏腑辨证 99

概说 99

第一节:脏病辨证 99

一、心病辨证 99

二、肺病辨证 101

三、脾病辨证 103

四、肝病辨证 104

五、肾病辨证 107

第二节:腑病辨证 108

一、胆病辨证 108

二、胃病辨证 108

三、小肠病辨证 109

四、大肠病辨证 109

五、膀胱病辨证 110

第三节:脏腑兼证辨证 110

一、心肺气虚 110

二、心脾两虚 110

三、心肾不交 111

四、肺脾两虚 111

五、肝火犯肺 111

六、肺肾阴虚 112

七、肝脾不调 112

八、肝胃不和 112

九、脾肾阳虚 112

十、肝肾阴虚 113

第三章:经络辩证 114

概论 114

第一节:经络病症基本表现 114

一、经络病症的寒、热、虚、实 115

二、体表络病症的表现 115

三、内脏病证与经络学说的关系 115

第二节:经络病证 115

一、手太阴肺经 115

二、手阳明大肠经 115

三、足阳明胃经 115

四、足太阴脾经 115

五、手少阴心经 115

六、手太阳小肠经 115

七、足太阳膀胱经 116

八、足少阳肾经 116

九、手厥阴心包经 116

十、足少阳三焦经 116

十一、足少阳胆经 116

十二、足厥阴肝经 116

第四章:气、血、津液辨证 117

第一节:气的病证 117

一、气虚 117

二、气滞 117

三、气逆 118

第二节:血的病证 118

一、血虚 118

二、血? 118

三、血热 118

四、出血 119

第三节:津液病证 119

一、津液不足 119

二、水液内停 119

第六章: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121

第一节:六经辨证 121

一、太阳病证 122

二、阳明病证 124

三、少阳病证 125

四、太阴病证 125

五、少阴病证 126

六、厥阳病证 127

第二节:卫气营血辨证 128

一、卫分证 128

二、气分证 129

三、营分证 130

四、血分证 131

第三节:三焦辨证 132

一、上焦湿热 133

二、中焦湿热 134

三、下焦湿热 134

附录:常见症状签别诊断 135

一、寒热 135

(一)发热恶寒 135

(二)寒热往来 135

(三)但热不寒 136

(四)但寒不热 136

二、汗 137

三、疼痛 137

(一)头痛 137

(二)胸胁痛 137

(三)胃脘痛 138

(四)腹痛 138

(五)腰痛 138

(六)疝痈 139

(七)关节痛 139

四、便秘与泄泻 139

(一)大便秘结 139

(二)大便泄泻 140

五、小便不利与过多 140

(一)小便不利 140

(二)小便过多 141

六、眩晕 141

七、失眠 141

八、口渴 142

九、纳呆与多食 142

十、呕吐 142

(一)实证 142

(二)虚证 143

十一、黄疸 143

十二、肿胀 143

(一)水肿 143

(二)腹胀 144

十三、咳喘 144

(一)咳嗽 144

(二)哮喘 145

十四、痉搐 145

十五、失血 146

(一)吐血 146

(二)咳血 146

(三)鼻衄 147

(四)齿衄 147

(五)便血 147

(六)尿血 147

十六、麻木 147

十七、心悸 148

【附】病历书写格式 1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