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选读
中医学选读

中医学选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学院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227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学选读》目录

(一)脏象 1

贰、病机类 1

前言 1

一、《灵枢》《素问》选 1

壹、脏府类 1

(二)脏府藏写不同 2

(三)脏府相合 4

(四)五脏主“八虚” 5

(五)五脏异藏虚实异病(一) 5

(六)五脏异藏虚实异病(二) 6

(七)脾主四肢 7

(八)胃为脏府之大源 8

(九)饮食之气归输脏府 9

(十)精气津液血脉 10

(十一)血气精神生命所系 11

(十二)营卫功用 13

(十三)宗气营气卫气 13

(十四)三焦气化 15

(十五)精气内守形神外见 17

二、各家医论选 19

(一)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19

(二)乙癸同源论 20

(三)辨脾胃升降 22

(四)三焦或问 23

(五)辨气 24

(六)大气论 25

(七)辨血 27

(八)相火论 29

(九)部位 31

—、《灵枢》《素问》选 37

(二)外感发病机理 39

(三)邪变无穷 40

(四)病变即阴阳相对平衡的破坏 42

(五)阳气损伤诸种病变 44

(六)虚实 47

(七)五脏虚实病变 47

(八)寒热辨虚实(一) 49

(九)寒热辨虚实(二) 50

(十)五实五虚 52

(十一)积病生成 53

(十二)痹证 54

(十三)痈疽 54

二、各家医论选 56

(一)脏府病机论 56

(二)脾胃虚实传变论(节录) 62

(三)气有余便是火 64

(四)六气辨 65

(五)秋燥论 66

(六)知病必先知证论 69

(八)病同因别论 71

(七)病证不同论 71

(九)病同人异论 72

叁、辨证论治类 74

一、《伤寒论》选 75

(一)总论 75

1.《伤寒论》沿革与学习方法 75

(1)《伤寒论》沿革 75

(2)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75

2.六经 76

(1)六经概念 76

(2)六经病的证侯 76

(3)六经病的传变 77

(1)阴阳寒热纲要 78

(二)各论 78

1.辨太阳病脉证治 78

(2)太阳病辨证纲要 79

(3)太阳病经证纲要 79

(4)辨太阳病传经与不传经 81

(5)太阳病经证正治法 81

①桂枝汤证及加减禁忌证 81

1)桂枝汤证 81

2)桂枝汤加减证 84

3)桂枝汤禁忌证 86

②麻黄汤证及加减禁忌证 88

1)麻黄汤证 88

2)麻黄汤加减证 89

3)麻黄汤禁忌证 90

③葛根汤证及扣减证 91

1)葛根汤证 91

2)葛根汤加减证 92

(6)太阳病府证治法 92

①蓄水证治 92

②蓄血证治 94

③热入血室证治 96

(7)虚烦证治 97

(8)结胸证治 99

(9)心下痞证治 103

①表里缓急先后治疗法则 108

(10)太阳病变证治法 108

②误治后自愈机转 109

⑧误治后的变证治法 110

(11)合病与开病证治 116

3)少阴病危亡证 149

6.辨厥阴病脉证治 151

(1)展阴病辨证纲要 151

①厥阴病纲要 151

②厥阴病寒热错杂证治 152

③厥阴病阴阳胜复证 153

④厥阴病寒证 154

⑤厥阴病热证 156

③厥阴病预后 157

②水饮作厥 157

①脏病传府作呕 157

(2)厥阴病变治法 157

二、《金匮要略》选 160

(一)痉湿喝病脉证治篇 160

(二)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 162

(三)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 163

(四)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 166

(五)奔豚气病脉证治篇 169

(六)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 170

(七)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洽篇 173

(八)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篇 174

(九)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 175

(十)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篇 179

(十一)水气病脉证治篇 180

(十二)黄疸病脉证治篇 181

(十三)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 183

三、《温病》选 186

(一)概说 186

1.什么是温病 186

2.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的发展 186

3.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186

(1)伏气 186

(2)病邪侵入途径及其传变 186

(3)卫气管血与三焦 187

(二)吴氏温病分类法 187

3.温病在表(卫)辨治 188

2.温热病辨治总纲 188

(三)温热病辨治大法 188

1.风温传变规律 188

4.温病由卫入营 189

5.由营入血 189

6.卫分证治 190

(1)卫分主证 190

(2)风寒、风热辨治 190

(3)风燥伤肺 191

7.气分证治 192

(1)肺热咳喘 192

(2)燥热在肺 193

(3)热郁胸膈 193

(5)热在肌肉 194

(4)热郁肝胆 194

(6)肌热伤津 195

(7)热结胃肠 197

(8)温热禁忌 199

(9)下后津虚 200

8.营分证治 201

(1)营分主证主方 201

(2)热入心包 202

(3)营热动风 203

(4)营热斑疹 203

(5)证分虚实 204

(1)血热动血 205

9.血分证治 205

(3)热入血室 206

(2)口鼻出血 206

(4)气血两燔 207

(5)斑疹禁忌 207

(6)温热亡阴 207

①证分虚实 207

②凶续加减复脉汤证 208

③加减复脉汤与救逆汤证 209

④一甲煎与一甲复脉汤证 210

⑤续一甲复脉汤证 210

⑥二甲复脉汤证 210

⑦三甲复脉汤证 210

(7)营血同病 211

⑧小定风殊证 211

⑨大定风珠证 211

(8)火亢不寐证治 212

(9)阴虚暮热证治 212

(10)火亢与阴虚的不同治法 212

(四)湿热病辨治大法 213

1.湿热本证 213

2.湿热病辨治要点 213

3.三焦湿热治疗原则 214

4.上焦湿热 215

(1)上焦湿热主证主治主方 215

(2)加减正气散证治 216

(1)中焦湿热主证主方 217

(3)三香汤证 217

5.中焦湿热 217

(2)湿热郁发白? 218

(3)湿困经络 218

(4)湿热黄肿 219

6.下焦湿热 219

(1)湿阻大肠 219

(2)湿阻膀胱 219

(五)温热夹湿证治 220

1.寒湿闭暑 221

2.气热夹湿 221

3.气热夹湿后从燥化 221

6.痰热内实 222

4.痰热内壅 222

5.痰热结胸 222

7.湿兼燥实 223

(六)温毒 224

1.内治法 224

2.外治法 224

(七)疟疾 224

1.少阳疟证治 225

2.湿疟证治 225

3.三疟证治 226

4.疟久正虚转为劳疟 226

5.疟母证治 2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