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淮河文化  淮滨卷
淮河文化  淮滨卷

淮河文化 淮滨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淮河文化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901998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展示辉煌古老的淮河文化,以淮滨为样本,突出其人文历史、文物文化、革命历史传统。全书分15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淮滨的历史、人物、风土、民俗等各方面。有理论的研讨,有对淮滨文明史的展示,也有对近现代淮滨革命历史的回顾,加以大量的图片说明。
《淮河文化 淮滨卷》目录

淮河文化概述 14

理论探讨 14

(一)淮河文化铸就淮滨 14

(二)让淮河文化与淮滨同长 20

(三)淮河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22

(四)淮河文化是淮滨发展的新动力 25

(五)“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之浅见 28

(六)淮河文化形象大使是淮滨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 31

(七)用淮河文化锻造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34

(八)论淮河文化与淮滨经济社会发展 38

(九)强力发展淮河文化物化产业 42

(十)浅析淮河文化的“神”和“魂” 45

(十一)用淮河文化之魂兴淮滨发展之业 47

(十二)淮滨的壮大关键在于发展淮河文化 49

(十三)淮河文化探踪 51

(十四)淮河文化探微 58

(十五)对淮河文化的几点思考 62

(十六)浅谈淮河文化中的几个人文内涵 65

烽火岁月 70

(一)从清代黄用学牌位看我县农民义军活动 70

(二)捻军在淮滨地域活动纪略 71

(三)早期中共党组织建设 74

(四)周防武装暴动 77

(五)北庙集乡苏维埃政府 80

(六)息新红军游击队 80

(七)奇袭邓湾玉皇庙 81

(八)麻里惨案 82

(九)第五战区青年军团在北庙的活动情况 83

(十)小河口打响抗日第一枪 84

(十一)记抗日战争时期的仙庄小学 85

(十二)乌龙集小学校革命活动追记 87

(十三)抗日战争时期的豫东南地委 89

(十四)张庄集地下斗争回忆录(片断) 94

(十五)豫南地委斗争纪实(片断) 95

(十六)潢固息三县边区联防指挥部顽匪覆灭记 98

(十七)洪淮地区剿匪纪实 101

(十八)杨店之战 107

(十九)剿匪斗争 108

(二十)剿匪战斗 109

(二十一)日寇在谷堆集的罪行 113

(二十二)张庄集匪患 114

(二十三)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及其渊源 116

(二十四)淮滨反动会道门组织简述 117

楚国贤相 124

(一)楚国贤相孙叔敖 124

(二)史上第一清官 135

(三)孙叔敖 143

附录 144

人物春秋 154

(一)王孙白公胜 154

(二)清台湾凤山县令吴士元 156

(三)捻军首领李六 157

(四)民革英烈杨汉光 158

(五)杨铭西遇害纪实 165

(六)爱国人士齐未遑 165

(七)献身教育的徐振 167

(八)起义将领杨敬西 170

(九)一代鸿儒刘盼遂 172

(十)两代忠烈雷福初 175

(十一)中共党员方亚伯 175

(十二)壮烈志士王宏业 176

(十三)大义凛然的谢兰英 179

(十四)永垂青史的郑伯英 179

(十五)戎马生涯的曾焜 182

(十六)爱国爱家的吴砚农 184

(十七)浩然正气的吴幼卿 185

(十八)抗日志士孙定吾 188

(十九)革命一生的阮崇山 191

(二十)热血青年吴世堂 192

(二十一)献身抗日的谷正芳 193

(二十二)革命功臣隐剑 194

(二十三)功勋战将王海 195

(二十四)献身解放的季鸿勋 195

(二十五)中医名士魏澣瀛 195

(二十六)淮滨名医徐璞山 197

(二十七)淮滨西医张鹤洲 197

(二十八)刘英事略 198

(二十九)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董振富 200

(三十)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孙德地 201

地名溯源 204

(一)期思邑 204

(二)乌龙镇 204

(三)固城仓 205

(四)安宁古城张庄集 205

(五)县域的沿革 206

(六)期思古城的由来 208

(七)淮上古镇乌龙集 210

(八)乌龙集分州衙门 211

文物和遗址 214

(一)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遗址 214

(二)文物古迹 215

(三)古城镇遗址 216

(四)古建筑 218

(五)古墓葬 218

(六)古碑刻 219

(七)出土文物 220

(八)彩龙瓷碗 223

(九)蒋姓始祖地 223

(十)蒋国觅踪 225

(十一)蒋姓源流 230

(十二)孙氏先祖 231

(十三)《任氏宗谱》 232

(十四)《郑氏族谱》 236

(十五)《杨氏宗谱》 237

(十六)黄庭坚与淮滨县黄姓 238

(十七)革命遗址和纪念地 239

教育纵横 242

(一)期思景贤义学记 242

(二)明清时期淮滨的学校 242

(三)至德中学始末 243

(四)至德中学学生自治会 251

(五)张庄至善义学学规碑记 252

(六)乌龙集中心小学 253

(七)赵集仿葛中学回顾 254

(八)吴鹏程与张庄教育 255

(九)仙庄小学与徐振 256

诗词选萃 260

(一)宿淮阳亭口号 260

(二)夜渡淮 260

(三)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260

(四)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261

(五)淮上别范大 261

(六)淮上秋夜 261

(七)渡淮 262

(八)夕次淮口 262

(九)淮上逢故人 262

(十)冬日淮上别文上人 263

(十一)和淮上遇便风 263

(十二)渡淮遇风作 263

(十三)过淮 264

(十四)新息渡淮 264

(十五)初望淮山 264

(十六)渡淮 265

(十七)频酌淮河水 265

(十八)发淮浦赋 265

(十九)淮上偶成 266

(二十)舟下淮水 266

(二十一)渡淮 266

(二十二)除日淮上 267

(二十三)渡淮 267

(二十四)淮汝交流 267

(二十五)张庄道中 268

(二十六)张果城 268

(二十七)春日游张庄寿安寺 268

(二十八)过乌龙集即事 269

(二十九)固城仓清丈 269

(三十)春河 269

(三十一)淮汝交流 270

(三十二)淮汝交流 270

(三十三)淮汝交流 270

(三十四)渡淮水 271

(三十五)秋夜泛舟淮河 271

(三十六)淮河秋涨 271

(三十七)朱仙镇怀古 272

(三十八)咏海棠 272

文化新姿 274

(一)淮河博物馆 274

(二)淮河景观带 275

(三)淮河文化开发区 279

(四)淮滨船文化 280

(五)走读淮河大沙盘 287

(六)蒋氏根亲文化基地 287

(七)孙叔敖治水廉政文化展示区 288

(八)淮河文化园区 289

(九)淮滨县教育园区 290

(十)淮滨县工业园区 290

(十一)东西两湖公园 291

(十二)淮滨乌龙酒业 292

(十三)青少年活动中心 293

淮滨新篇 296

(一)60年抗洪成就 296

(二)淮滨灾情纪实 299

(三)淮滨抗洪纪实 301

(四)温家宝视察淮滨专记 310

(五)矫勇率国家防总工作组莅临淮滨指导防汛抗洪工作 313

(六)陈全国来淮视察防汛救灾 313

(七)徐光春视察淮河防汛 314

(八)洪水中高高飘扬的旗帜 315

(九)冲不垮的战斗堡垒 317

(十)抗洪救灾军民众志成城 319

淮滨风土 324

(一)淮滨船民风情录 324

(二)淮滨港口话今昔 326

(三)乌龙集工商业史话 327

(四)乌龙集打蛋厂 329

(五)淮滨县京剧团的诞生与发展 330

(六)淮南(南草湾)湿地 332

(七)淮滨的民间舞蹈 333

(八)淮滨的淮河歌谣 335

(九)淮滨的花篮戏 339

(十)淮滨的花鼓灯 340

(十一)淮滨的淮河放灯 341

(十二)淮滨的船家女红 342

(十三)淮滨的庙宇和庙会文化 344

(十四)淮滨肖营的泥塑 346

(十五)淮滨的饮食文化 347

(十六)淮滨酒文化浅谈 349

(十七)淮滨县的风俗习惯 354

民间传说 362

(一)饮马石和饮马港 362

(二)伍子胥打山过乌江 363

(三)乌龙太子与白龙公主 363

(四)威慑水怪 365

(五)孙公显灵 366

(六)朱元璋品酒 367

(七)朱元璋传奇 368

(八)张果老成仙 372

(九)张果老与淮河 373

(十)王大桥 374

(十一)何仙姑除妖 375

(十二)何仙姑 378

(十三)麦仁店的来历 380

(十四)肚饥好下饭 381

(十五)夜宿古庙 381

(十六)子夜快镰斩莲花 382

(十七)“仙庄”的来历 384

(十八)乌龙集的传说(一) 385

(十九)乌龙集的传说(二) 387

(二十)猪拱城的传说 388

(二十一)沙冢的传说 389

(二十二)白鹭河的传说 391

(二十三)连天寺的传说 392

(二十四)玉兔湖的传说 393

(二十五)期思“妖怪洞” 395

(二十六)“琉璃井”与“金牛银人” 396

(二十七)天镜湖 397

(二十八)娥皇女 399

(二十九)骡子为何不下驹 400

(三十)狗为何改不了吃屎 401

(三十一)鸭子为何不抱窝 402

(三十二)麦子为何独穗头 403

(三十三)稗草为啥除不尽 404

(三十四)端午节为啥要插艾 405

(三十五)人死为啥要烧纸 406

(三十六)寡妇为啥要“哭天” 406

(三十七)北庙集的庙门为啥朝北开 408

(三十八)荞麦的来历 409

(三十九)“囍”字的来历 412

后记 4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