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1708458
  • 页数:464 页
图书介绍:《当代中国》丛书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条战线的力量完成的鸿篇巨制,这本纪念册就是以浓缩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再现了丛书的编撰、出版、发行过程。纪念册由盛世修史、巨大关怀、万人著书、国史瑰宝、薪火传扬五部分组成。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目录

第一编 5

第一章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创立 5

第一节 下决心发展火箭技术 5

第二节 火箭技术基础的建立 9

第三节 早期的空间探索活动 21

第二章 航天工业体系的形成 26

第一节 火箭工业体系的建立 26

第二节 从空间规划到工程研制 30

第三节 空间技术研究院 33

第四节 新基地的建设 37

第三章 航天活动与航天技术的发展 41

第一节 进入航天时代 41

第二节 动乱中的挫折与斗争 46

第三节 航天事业的新时期 50

第四节 举世瞩目的成就 56

第二编 68

第四章 探空火箭 68

第一节 探空火箭的起步 69

一、初战遇波折 69

二、循序渐进见成效 70

三、关怀和勉励 72

第二节 气象火箭 73

一、“T一7”和“T—7A”气象火箭 73

二、“和平二号”气象火箭 75

三、“和平六号”气象火箭 76

第三节 生物试验火箭 78

一、“T—7A(S1)”生物(大白鼠)试验火箭 78

二、“T—7A(S2)”生物(狗)试验火箭 79

第四节 用于技术试验的探空火箭 81

一、卫星仪器、设备的高空性能试验 82

二、发动机点火系统高空性能试验 83

第五章 液体燃料火箭 85

第一节 仿制练兵 86

第二节 第一枚自行设计的火箭 88

第三节 走上独立研制的道路 91

第四节 飞向太平洋 94

第六章 固体燃料火箭 100

第一节 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100

一、早期的探索 100

二、实用型发动机的研制 104

第二节 水下发射的固体燃料火箭 111

第七章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20

第一节 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 120

一、发射卫星需要多级火箭 120

二、寻求实用、先进的总体设计方案 121

三、大力协同,组织基础技术攻关 122

第二节 突破多级火箭技术 123

一、百吨级推力发动机和高空液体火箭发动机 125

二、第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126

三、火箭结构 127

四、独特实用的控制系统 129

五、新的飞行测量系统和安全系统 131

第三节 飞向太空 133

第八章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136

第一节 总体方案的形成 136

一、总体方案的论证 136

二、轨道方案的确定 138

三、为减轻每一公斤而奋斗 139

四、摸索方案设计阶段的规律 140

第二节 新技术的应用 141

一、平台——计算机方案 141

二、用摇摆发动机提供控制力 142

三、推进剂用自生增压法增压 144

四、推进剂贮箱的材料采用高强度的铝铜合金 145

五、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146

第三节 大型地面试验 148

一、全箭弹性振动试验 148

二、第二级火箭全系统试车 149

第四节 再接再厉,获得成功 150

第九章 “风暴一号”运载火箭 153

第一节 研制试验型火箭 153

第二节 重型卫星上天 157

一、运载能力的提高 158

二、制导方案的改进 159

三、测控系统的协调与研制生产 159

第三节 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161

第十章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164

第一节 采用低温推进剂火箭方案 164

一、方案演变过程 164

二、“长征三号”总体方案 165

三、发射轨道 167

四、运载能力 168

第二节 攻关与突破 168

一、突破低温技术在材料工艺上的应用 169

二、攻克氢氧发动机技术难关 170

三、制服纵向耦合振动 173

四、低频振动环境的管理 175

五、发射场合练 176

六、全系统试车成功 177

第三节 向地球静止轨道进军 178

一、迈开第一步 178

二、查出故障,进行改装 181

三、登上新的高峰 182

第三编 189

第十一章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89

第一节 “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 189

第二节 卫星研制过程 191

一、“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组成 191

二、卫星各分系统的技术设计 191

三、卫星研制工作的几个阶段 196

四、攻克技术难关 197

五、严格进行地面试验 201

第三节 第一颗卫星上天 202

一、发射星的总装、测试 202

二、在发射场 203

三、批准发射 204

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05

第十二章 科学实验卫星 209

第一节 “实践一号”卫星 210

一、任务的提出和方案概述 211

二、研制过程 213

三、成功发射与长期运行 217

第二节 “实践二号”卫星 218

一、方案的演化 219

二、一箭三星 221

三、总体协调 222

四、把好质量和“分离”关 227

五、发射前后 229

第十三章 返回式遥感卫星 231

第一节 试验型返回式卫星 232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232

二、几个分系统方案的确定与攻关 234

三、卫星综合性地面试验 244

四、“天”“地”配合试验 245

五、卫星的总装与测试 247

第二节 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247

一、首次回收卫星获得基本成功 247

二、再接再厉圆满回收 249

三、一九七八年的开门红 251

第三节 应用型返回式卫星 252

一、应用型返回式卫星的方案 252

二、应用型返回式卫星试验情况 252

第十四章 静止通信卫星 255

第一节 研制的主要过程 256

一、任务提出与方案探索 256

二、方案设计与总体协调 258

三、列入重点,加快步伐 259

第二节 卫星的组成和技术关键 260

一、试验通信卫星的概貌和组成 260

二、试验通信卫星的技术关键 263

三、总装测试和大型试验 270

第三节 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 276

一、开赴发射场前的准备 277

二、发射场的战斗生活 277

三、试验卫星的发射 278

四、试验通信卫星的发射和定点 279

第四节 卫星通信的试验和使用 282

一、电视图像清晰,音质优美 282

二、祝贺与评论 283

第四编 288

第十五章 航天发射场和地面设备 288

第一节 发射场的作用 288

第二节 发射场的建设 289

一、三号发射场区 289

二、二号发射场区 291

三、西南航天发射场 293

第三节 地面机械设备 295

第四节 地面测试发控设备和飞行测量系统 300

一、地面测试及发射控制设备 300

二、遥测系统的地面设备 302

三、外测系统的地面设备 304

第十六章 卫星地面测控网与地面站 306

第一节 地面测控网 307

第二节 静止卫星的测控 314

一、微波统一系统 315

二、静止通信卫星测控网 316

三、胜利完成任务 317

第三节 卫星通信地面站 319

第十七章 材料工艺和大型试验设施 322

第一节 材料与工艺 322

第二节 大型试验设施 333

一、风洞设施 335

二、环境试验设施(包括动态、静力、振动、真空试验设施) 335

三、发动机试验设施 339

四、全箭系留试车台 341

五、仿真模拟设施 341

六、天线试验设备 342

七、检漏设备 342

八、计算机 343

九、计量技术 343

第五编 348

第十八章 航天工程的科学管理 348

第一节 “三步棋”和研制程序 349

一、加强预先研究,坚持预研先行 350

二、型号研制要按程序办事,实行分阶段管理 351

第二节 总设计师系统与两条指挥线 352

一、以总设计师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指挥线 353

二、以计划调度为中心的行政指挥线 353

三、在统一领导下两条指挥线的合作 354

第三节 型号总体设计部 355

第四节 航天工程的计划管理 358

一、型号研制计划 359

二、航天工程计划的综合平衡原则 359

三、计划协调技术与动态调度 361

第五节 航天工程的质量管理 363

一、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365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66

三、试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368

四、把全部工作纳入质量第一的轨道 369

第十九章 航天队伍的形成和成长 370

第一节 队伍的组建和构成 370

一、航天队伍的组建 370

二、航天队伍的构成 372

第二节 信任、依靠、关怀 379

一、充分信任知识分子 379

二、放手使用知识分子 383

三、热情关怀知识分子 385

第三节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386

一、在初期的探索中练兵 386

二、在自行设计中增长才干 388

三、在独立研制的实践中磨炼、提高 388

四、培养高尚的精神风貌 390

第二十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 393

第一节 坚持自力更生,独立研制 393

一、自力更生为主,开展国际交流 393

二、建立独立的航天工程体系 396

三、走自行设计之路 397

第二节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399

一、确定与国力相适应的发展重点和奋斗目标 399

二、在导弹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航天技术 401

三、努力提高航天工程的技术经济效益 403

第三节 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 405

一、基础工业是航天事业的后盾 405

二、建立全国协作网 406

第六编 412

第二十一章 对外交往与合作 412

第一节 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 412

第二节 与一些国家、国际组织的交往和合作 415

一、中国——法国 415

二、中国——日本 416

三、中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417

四、中国——美国 417

五、中国——巴西 419

六、中国——意大利 419

七、中国——英国 420

八、中国——欧洲空间局 421

第三节 参加国际空间组织的活动 421

一、国际宇航联合会 421

二、国际电信联盟 422

三、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 423

四、国际标准化组织 423

第二十二章 航天技术与现代化 425

第一节 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意义 425

第二节 航天技术应用的成就 429

一、卫星通信工程的成就 429

二、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的成就 431

三、应用科学实验卫星进行空间研究 434

第三节 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推广 436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事业大事年表 445

彩色插图目录 460

后记 4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