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  2012
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  2012

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 2012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霍益萍,朱益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7502727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2011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进展,包括高中教育普及的数量化特征、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变革、高中教育的舆论环境与研究进展、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学校发展的创新实践以及国际高中教育发展的特点等。
《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 2012》目录

第一章 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进展 1

一、高中教育发展水平 2

(一)普及水平 2

(二)事业规模 3

二、普通高中办学规模 8

(一)在校生规模及构成 8

(二)招生规模 12

(三)毕业生规模 13

三、普通高中教育经费 14

(一)经费投入 14

(二)经费支出 16

四、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19

(一)班额情况 20

(二)校舍条件 20

(三)仪器设备 22

(四)信息化设施 23

五、普通高中教师队伍 25

(一)教师数量 25

(二)学历水平 28

(三)学科教师 31

第二章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政策举措 34

一、过去30年来高中教育政策回顾 35

(一)中等教育的结构调整 35

(二)普通高中的适度发展 36

(三)普通高中的快速扩展 37

二、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特征 39

(一)高中阶段教育的纲领文件 39

(二)优质多样与创新人才培养 46

(三)普及发展与特色高中建设 49

(四)规模扩展与增加优质资源 50

三、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 52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52

(二)课程为主的教学改革 56

(三)普及目标的布局调整 60

(四)规范办学的政府行为 61

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趋向 63

(一)“精英”到“大众”的目标转向 63

(二)“预科”与“育人”的功能定位 65

(三)“加速”和“丰富”的人才培养 66

(四)“进城”或“留乡”的农村高中 68

(五)“模式”加“课程”的发展格局 69

第三章 普通高中教育的舆论与研究 72

一、新闻报道与媒体评论 73

(一)总体特点 73

(二)内容观点 76

(三)舆论热点 85

二、研究进展与学术观点 93

(一)高中教育改革 93

(二)高中课程改革 96

(三)高中考试制度 105

(四)学生发展指导 108

(五)教师专业发展 111

第四章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现状与实践 115

一、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调查 116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6

(二)学生获得指导的现状 118

(三)学生获得指导的需求 120

(四)教师提供指导的意愿 121

(五)教师提供指导的能力 123

二、构建校本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124

(一)强化机构建设与培养骨干教师 125

(二)明确指导思路并分解指导内容 126

(三)全面实施指导和挖掘指导资源 127

三、学科教学渗透学生发展指导 130

(一)明确学科指导目标 131

(二)整理学科指导资源 131

(三)开展学科指导课 132

(四)实施学科指导评价 134

四、发展学生的自主教育与指导 135

(一)学生社团的机制保障 135

(二)基于社团的自主教育 139

(三)基于网络的自我学习 142

(四)手绘图片的自我指导 145

五、面向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指导 149

(一)城市学生的生活指导 150

(二)农村学生的“第二父母” 153

第五章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探索 158

一、传统名校的改革创新 159

(一)基础型课程入手:理念与框架 160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操作与实施 163

(三)改革探索的困难:策略与应对 168

(四)育才改革的特征:传承与示范 171

二、优质高中的资源共享 174

(一)七中网校的产生背景 175

(二)七中网校的运作实践 177

(三)七中网校的办学成就 183

(四)七中网校的价值意义 190

三、农村中学的校企合作 194

(一)校企合作的形成背景 194

(二)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195

(三)基于合作的学校改革 198

(四)中阳一中发展的思考 201

四、民办高中的成长之路 204

(一)作为民校的发展历程 205

(二)成为名校的实践经验 209

(三)困扰发展的若干问题 215

第六章 国际普通高中教育变革与创新 218

一、高中性质与功能变革 219

(一)总体性特征 219

(二)国别性实践 220

二、学校均衡化发展措施 225

(一)特许学校运动 225

(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227

(三)新高中改革方案 230

三、高中课程与教学创新 232

(一)学业标准与科学教育 232

(二)国家资格证书课程体系 234

(三)基础性、综合性和公民性 235

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237

(一)学制类型 237

(二)学校类型 238

(三)课程内容 240

五、高中学业评价的变化 242

(一)评价标准 242

(二)评价方式 244

(三)评价结果 247

六、学生指导制度的完善 250

(一)咨询教师 250

(二)指导机构 251

(三)指导工作 253

后记 2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