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企业财务会计  理论、准则与实务
企业财务会计  理论、准则与实务

企业财务会计 理论、准则与实务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小舟,黄燕飞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4116632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一些基本的会计问题进行的研究;第二部分联系企业的会计实务对一些具体会计准则进行研究;第三部分讨论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第四部分讨论如何遏制盈余管理,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的质量。
《企业财务会计 理论、准则与实务》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概念框架 1

一、引言 1

二、企业财务会计基本概念辨析 2

(一)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 2

(二)财务会计的特点 2

(三)会计要素与财务报表要素 3

(四)资金、资本与资本金 4

(五)剩余、净利润、盈利、回报 5

(六)收益、收入、费用、成本、利得和损失 6

(七)现金、货币资金与现金流量 7

(八)价值与价格 7

(九)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 8

三、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结构 9

(一)财务会计的目标 10

(二)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 14

(三)财务报表要素 15

(四)确认、计量和列报 16

(五)企业财务报告体系 17

第二章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 20

一、引言 20

二、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 21

(一)相关性(relevance) 21

(二)重要性(materiality) 22

(三)可靠性(reliability) 23

(四)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 25

(五)中立性(neutrality) 25

(六)谨慎性(prudence) 26

(七)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 27

(八)可比性(comparability) 27

(九)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 28

(十)及时性 29

三、财务报告质量特征间的冲突与协调 29

(一)信息的及时提供与外部审计 29

(二)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 30

(三)可靠性与可比性 30

四、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 31

(一)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31

(二)会计准则质量 32

(三)外部审计和法律环境 33

五、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措施 35

第三章公允价值计量 40

一、引言 40

二、什么是公允价值 40

(一)U.S.GAAP 41

(二)IFRS 41

(三)中国准则 42

三、为什么要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43

四、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是什么 44

(一)U.S.GAAP 44

(二)IFRS 45

(三)中国准则 45

五、如何获取或选择公允价值 48

(一)U.S.GAAP 48

(二)IFRS 48

(三)中国准则 49

六、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实务存在的问题 50

(一)资产减值 50

(二)公允价值的选择顺序与市场环境 51

(三)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 52

七、结论与建议 53

第四章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研究——兼论综合收益及其披露 55

一、引言 55

二、净收益决定的重要性 56

(一)企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56

(二)企业价值与收益 57

三、传统的会计收益计量:收入费用观 59

(一)收入费用观与损益表 59

(二)收入费用观的会计实践 61

四、经济学家的收益概念 61

(一)经济学上的收益 62

(二)经济学家对传统会计收益的批评 63

五、现代会计收益的计量:资产负债观 64

(一)资产负债观与资产负债表 64

(二)为什么要选择资产负债观 66

(三)资产负债观的会计实践 69

六、综合收益 69

(一)综合收益的定义 69

(二)综合收益的会计准则与实务 71

七、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74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75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75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75

(四)《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75

(五)《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76

(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76

(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76

(八)《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78

八、结论与建议 78

第五章会计重要性 81

一、引言 81

二、重要性概念 83

(一)IFRS的观点 83

(二)U.S.GAAP的观点 84

(三)FASB和IASB新概念框架的观点 85

(四)进一步的探讨 85

三、如何判断重要性 88

(一)重要性判断中的数量因素 88

(二)重要性判断中的性质因素 89

(三)重要性判断需要综合考虑性质因素和数量因素 90

(四)性质因素和数量因素对重要性影响的机制 91

四、重要性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92

(一)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 92

(二)重要性与相关性 93

(三)重要性与可靠性 94

五、重要性的应用 94

(一)重要性在初始确认中的应用 95

(二)重要性在后续计量中的应用 97

(三)重要性在列报中的应用 98

六、重要性原则应用举例 100

(一)在初始确认中的应用 100

(二)在后续计量中的应用 102

(三)在财务列报中的应用 103

第六章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 106

一、引言 106

二、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现状 106

(一)财务报表整体结构 106

(二)列报基础 107

(三)重要性、一致性与总额列报 107

(四)资产负债表的列报 108

(五)利润表的列报 109

(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 109

(七)现金流量表的列报 109

(八)附注 109

三、我国财务报表列报中的总体问题与分析 110

(一)报表项目列报分类基础不统一 110

(二)报表要素过于综合 112

(三)信息披露宽度不够,充分性有待提高 112

四、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具体问题与分析 113

(一)综合性收益列报问题 113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问题 114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列报问题 116

(四)谨慎性原则导致的披露问题 118

(五)重要的费用化处理项目列报的问题 119

(六)合并财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列报问题 120

五、结论与建议 121

(一)结论 121

(二)建议 121

第七章收入 123

一、引言 123

二、收入准则修订的背景 123

三、资产负债观在新收入确认准则中的应用 124

四、新收入准则对现行实务的影响 125

五、新收入准则应用示例 127

六、结语 130

第八章租赁 132

一、引言 132

二、租赁准则修订的背景 132

三、资产负债观在新租赁准则中的应用 133

四、新租赁准则对现行实务的影响 134

(一)租赁合同的定义 134

(二)统一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134

(三)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134

(四)短期租赁的简化处理 135

(五)承租人支付租金负债的重估 135

(六)确认的资产使用权资产的摊销和重估 135

(七)出租人确认的租赁资产和负债的重估 135

(八)售后回租 135

(九)租赁信息的披露要求 135

五、新租赁准则应用示例 136

六、结语 139

第九章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140

一、引言 140

二、股票期权激励的特点与会计处理 140

(一)股票期权激励的定义、要素和特点 140

(二)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143

(三)案例——广州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新能源”)方案 148

三、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特点与会计处理 150

(一)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定义、要素与特点 151

(二)限制性股票会计处理 152

(三)案例: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SZ,000002)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56

四、股票增值权激励的特点与会计处理 158

(一)股票增值权的定义、要素和特点 158

(二)股票增值权的会计处理 159

(三)案例:广州国光(SZ,002045)的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 161

第十章资产减值问题研究 173

一、引言 173

二、资产减值相关准则简介 174

(一)资产减值范围 174

(二)减值迹象 174

(三)减值金额 175

(四)资产组的减值 175

三、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76

(一)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176

(二)资产组的确认 177

(三)总部资产和商誉 178

(四)存货减值问题 179

(五)长期资产的减值 180

(六)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180

四、结论与建议 181

第十一章所得税会计准则研究 183

一、引言 183

二、当期所得税:会计收益与应纳收益的差异 184

(一)当期所得税 184

(二)永久性差异 185

(三)时间性差异 185

三、时间性差异:跨期分配还是不分配 186

(一)不跨期分配 187

(二)跨期分配 187

四、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与净额法:比较与简评 188

(一)递延法 188

(二)损益表债务法 189

(三)净额法 190

五、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 191

(一)资产负债表观下的会计收益 191

(二)计税基础 192

(三)暂时性差异 193

(四)应纳税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94

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194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94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95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计量 195

七、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96

(一)当期所得税 196

(二)递延所得税 196

(三)所得税费用确认的程序 197

八、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197

(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 197

(二)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99

九、结论与建议 201

第十二章新会计准则对IT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 203

一、引言 203

二、研究与开发 203

(一)原会计规范 204

(二)新会计准则 204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04

三、计算机软件 205

(一)原会计规范 205

(二)新会计准则 205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05

四、存货 206

(一)原会计规范 206

(二)新会计准则 207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07

五、服务 207

(一)原会计规范 207

(二)新会计准则 208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08

六、系统集成合同 209

(一)原会计规范 209

(二)新会计准则 209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10

七、产品(服务)保证 211

(一)原会计规范 211

(二)新会计准则 211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211

八、结语 212

第十三章新会计准则下A股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分析与评估 213

一、引言 213

二、盈利质量的定义与特征 214

三、稳健性 215

四、可持续性和可重复性 219

五、可预测性 225

六、结语 230

第十四章“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231

一、引言 231

二、什么是盈余管理 231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 233

(一)IPO及以权益方式再融资 233

(二)避免“特别处理”或“摘牌” 234

(三)低成本融资 234

(四)提高管理层薪酬 234

(五)节税动机 234

(六)企业并购动机 235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235

(一)涉及资产计量的盈余管理 235

(二)涉及负债计量的盈余管理 236

(三)涉及盈利结构的盈余管理 236

(四)涉及会计披露的盈余管理 236

五、会计弹性与盈余管理空间 237

(一)会计弹性 237

(二)会计弹性与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237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与盈余管理的空间 238

六、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 238

(一)什么是假账 238

(二)什么是造假行为 239

七、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240

(一)盈余管理的道德性 240

(二)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情况 242

八、遏制“盈余管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242

(一)加强监管,严刑峻法 243

(二)不断完善我们的会计规范 245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46

(四)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247

(五)加强市场约束,促进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 248

第十五章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 250

一、引言 250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251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252

(一)准则结构 253

(二)会计计量模式 253

(三)资产减值 253

(四)企业合并 254

(五)养老金的设定受益计划 254

(六)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254

(七)恶性通货膨胀会计 254

四、趋同、持续趋同与等效 254

五、IASB的目标 257

六、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259

七、国际趋同过程中的中国会计特色 261

(一)产权结构 262

(二)法律框架 262

(三)养老金制度 263

(四)市场化程度 263

八、结语 264

附录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65

附录2:中国企业的财务会计规范体系 270

附录3: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截至2010年年底) 272

附录4: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275

主要参考文献 2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