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卷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卷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7230509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人教社五十年来编写的有代表性的各套小学语文教材为重点,讲清编写背景,说明编写依据,描述教材主要内容,介绍教材主要特色,肯定进步与成绩,指出存在问题与历史局限性。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卷》目录

第一章 总论 4

一、回顾 4

二、总结 13

三、展望 20

第二章1949—1953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25

一、1950年前后修订华北区和华东区小学国语课本 25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 25

1.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提出,全国中小学课本由国家统一供应 25

2.《人民日报》发出“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号召 26

(二)教材修订的依据 26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新中国文化教育的任务 26

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任务 26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27

1.采用随课文识字的编排方法 27

2.采用国语、常识两科合编的体式 29

(四)教材修订的基本情况 30

1.修订华北区初级、高级小学国语课本 30

2.修订和改编华东区初级、高级小学国语课本 30

二、1951—1952年编写五年一贯制小学语文课本 31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31

1.取消“四二”分段制,实施五年一贯制 32

2.学科名称用“语文”取代“国语” 32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32

1.《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32

2.《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33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34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34

1.体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精神,重视思想教育内容安排的系统性 34

2.扩大课文篇幅,容纳文艺作品 35

3.写字内容与阅读内容分开编排 36

4.练习题的设计与编排体现科学性和启发性 38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41

(六)对教材的评价 42

1.教材内容丰富,思想性强 42

2.编排形式多样,清新活泼 42

三、1953年修订、新编小学语文课本 43

(一)教材修订、新编的背景 43

1.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 43

2.1953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 43

(二)教材修订、新编的依据 44

(三)修订、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的情况 44

1.初级小学语文课本 44

2.高级小学语文课本 44

四、对1949—1953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反思 45

(一)编写语文教材的初步经验 45

1.既要学习以往语文教材的编写经验,又要立足创新 45

2.教材编写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5

(二)需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46

1.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编写起点 46

2.关于国语、常识合并编写的问题 46

第三章1954—1959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51

一、1954年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背景 51

二、1954年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 52

(一)《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 52

(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53

三、1955—1957年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 54

(一)体现“语言”“汉语”分科的思想,编写语文课本和语文练习 54

1.初级小学语文课本 54

2.高级小学语文课本 56

3.语文练习 57

(二)思想政治内容更加充实 58

(三)识字教材教法有所改进 59

(四)常识性内容有所增加 60

(五)课文文艺性有所增强 60

(六)语文练习体现多样化 62

1.阅读练习 62

2.语言练习 62

3.字的练习 63

4.词的练习 63

5.句子的练习 64

6.标点符号的练习 64

7.逻辑和修辞的练习 64

(七)课本形式更加美化 64

四、1958年起语文教材的修订 66

(一)《汉语拼音方案》进教材 66

(二)增加反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 66

(三)消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教材的影响 68

(四)教材修订、出版的基本情况 69

五、对教材的评价与反思 70

(一)对教材的评价 70

(二)对教材的反思 73

1.语文教材要反映时代精神,但不宜随意编入“时文” 73

2.语法内容要合理安排 74

3.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 74

第四章1960—1965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79

一、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 79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79

1.1960年提出教学必须改革,语文是最基本的工具 80

2.1959—1961年讨论文道关系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80

3.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的集中识字教改经验 81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81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82

1.继承“先识字,后读书”、多读多练等优良传统 82

2.重点研究识字教材和阅读教材的编写 82

3.努力体现语文教育的思想性和知识性 83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83

1.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编写识字教材 83

2.精心设计练习题,贯彻多读多写的原则 87

3.选材内容以培养小革命家为目标 90

4.选材范围力求广阔,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91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91

1.教材的编写过程 92

2.教材的出版与修订 92

(六)对教材的评价 93

1.较好地体现了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 93

2.初步构建了语文基本训练的单元系统 93

3.有力地纠正了“教育大革命”中语文教育领域出现的偏差 94

二、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 95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95

1.展开加强“双基”的研究 95

2.提出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文学课 96

3.1963年3月中共中央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示 97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97

1.教育部发布加强中小学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 97

2.《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98

3.教育部颁发新拟订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98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99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100

1.把识字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

2.采取措施,加强写字基本训练 102

3.加强阅读基本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103

4.加强作文基本训练,培养作文能力 106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108

1.教材的编写过程 108

2.教材的出版、使用 108

(六)对教材的评价 109

1.加强“双基”,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109

2.走我国自己的路,探索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 110

三、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送审本) 110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110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111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111

1.仍把识字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111

2.加强政治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112

3.继续重视读写的基本训练 113

(四)教材编写的基本情况 113

(五)对教材的评价 114

1.放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学习负担减轻了 114

2.关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114

四、对20世纪60年代前期小学语文教材的反思 115

(一)语文教材编写的几点经验 115

1.认真学习教育政策,努力体现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115

2.关注语文教育的研究与讨论,努力端正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15

3.在继承传统经验和总结教改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 115

4.教材编写重视集体研究和试教工作 116

(二)语文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 116

1.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宜 116

2.识字教材怎样编写更有利于识字教学 116

3.“多读多写”怎样要求更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17

第五章1966—1976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121

一、1966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停止 121

(一)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停止,人民教育出版社全体人员下放 121

(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的小学语文教材受到批判 121

二、1972—197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情况 122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撤销与重建 122

(二)197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京、津、冀、晋、辽五省市合编小学语文教材 123

第六章1977—1985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127

一、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 127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127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128

1.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28

2.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29

3.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130

4.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130

5.知名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论述 131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 135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35

2.教材编写的原则 136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136

1.安排“三类课文”和“看图学文”,有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38

2.安排“读写例话”和“习作例文”,从感性到理性提高读写能力 141

3.汉语拼音教材和识字教材的改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识字能力 145

4.精心设计“基础训练”,从语言现象中领悟语言规律 147

5.教学参考书及其他 153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153

(六)对教材的意见与评价 154

1.编写人员主动征求意见 154

2.对教材的评价 156

二、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 158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159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159

1.教育部对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进行修订 159

2.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160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 161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61

2.教材编写的原则 162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162

1.调整了识字教材 162

2.加强了看图学文 163

3.调整了三类课文的安排 164

4.加强读写结合,更加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 165

5.改进课后练习,提高“基础训练”的编写质量 165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165

三、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 166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166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168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 169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69

2.教材编写的原则 170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171

1.体现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171

2.努力适应广大农村小学的需要 171

3.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科学 171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174

(六)对教材的评价与反思 174

1.对教材的评价 174

2.对教材的反思 174

四、编写、出版与课本配套的其他教材与读物 178

(一)写字教材 178

(二)说话教材 181

(三)小学语文阅读文库 183

第七章1986—2000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 189

一、1989年编写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实验本) 189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189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189

2.开始实行教材多样化 190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190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 191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191

2.十年来通用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资料 191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 192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92

2.教材编写的原则 192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 193

1.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教材的思想性 193

2.改进教材总体设计,实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整体优化 193

3.从发展语言入手,改革低年级教材 194

4.中高年级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织教材,体现训练过程,加强能力培养 196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199

(六)教材实验 200

1.实验范围 200

2.搞好三级培训 200

3.加强调查研究 200

4.实验成果 201

二、1992年修订、送审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 203

(一)教材修订的依据 204

1.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204

2.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 204

3.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 205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205

1.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思想性 205

2.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增加弹性 206

3.注意体现训练过程,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206

4.配套更加齐全,方便师生使用 208

5.改进装帧设计,提高插图质量 208

(三)教材修订、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 208

(四)教材送审 209

三、2000年编写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 210

(一)修订教材的背景和依据 210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 210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颁布 211

3.研究、分析教材试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213

(二)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 213

(三)修订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214

1.大幅度更新课文 214

2.调整教材的编写体例 215

3.改进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习作教材的编写 217

(四)教材修订、出版的基本情况 223

(五)教材送审 225

四、对教材的评价与反思 225

(一)对教材的评价 225

1.师生、审查委员及专家学者的评价 225

2.几点成功经验 226

(二)对教材的反思 227

1.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尚待继续研究与探讨 227

2.语文训练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化 228

3.课文尚需精益求精,选文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228

第八章 五十年教材编写过程中的讨论与争鸣 23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刘吴之争”——关涉到教材编写和教材评价的标准 233

二、1959年至1961年的文道之争——关涉到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 236

三、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文道之争在新时期的延续 240

四、识字教学与教材——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42

五、汉语拼音教学与教材编写——关涉到汉语拼音教学的地位、教学要求及教学方式 250

参考文献 256

附录 256

小学语文课本部分版本的课文篇目 256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大事记(1949—2000) 29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以及各自的特点 314

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 339

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 355

反对把语文教成政治课 366

语文课·政治课·文学课 371

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与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研究 377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386

汉语拼音教材的编写历史 396

关于编写《新编小学生字典》的一些情况 409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剪影 411

后记 4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