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双相心境障碍
双相心境障碍

双相心境障碍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卫东,唐建良主编
  • 出 版 社:人民军医出版社=PEOPLES;MILITARY;MEDICAL;PRESS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147139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立足临床使用原则,介绍了目前关于双相障碍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结合我们自己的临床研究,介绍了双相障碍、软双相障碍、双相谱系障碍在临床诊断和实践中的实际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双相障碍不同状态的治疗方案和各个国家的治疗指南,并提出了重点关注双相障碍的快速循环和混合发作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提示关注对抑郁发作治疗过程中出现躁狂或轻躁狂或混合发作的注意、诊断和处理,同时也提供了常用的双相障碍相关的评价量表和诊断工具,是一本适合于精神科医生、研究生、心理医生以及进一步深造的重要参考实用书籍。
《双相心境障碍》目录

第1章 双相心境障碍的历史与发展 1

一、躁郁症阶段 1

二、双相障碍阶段 1

三、双相障碍充分发展阶段 5

第2章 双相障碍的疾病机制 8

一、概述 8

二、病因机制研究现况 9

三、新的病因与机制假说 14

第3章 双相心境障碍的人格特质 17

一、早期的躁狂抑郁症特质分类 18

二、双相心境障碍病前人格特质 19

三、双相心境障碍的特殊人格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19

四、双相心境障碍Ⅰ型、Ⅱ型及单相心境障碍在人格特质上的差异 20

五、多种测量工具对双相心境障碍人格特质的研究 21

六、双相心境障碍的共病人格障碍研究 23

七、双相心境障碍人格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25

八、双相心境障碍在生物学中可能的基础 25

九、展望 26

第4章 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 30

一、国外双相障碍患病率 30

二、我国双相障碍患病率 32

三、软双相 32

四、双相谱系障碍 33

五、其他流行病学数据 34

第5章 双相障碍的诊断 36

一、标准化诊断工具 36

二、国际常用的诊断标准 37

三、我国常用的诊断标准 39

四、辅助用诊断标准 42

第6章 双相障碍的精神病理学以及相关问题 44

一、极性与非极性表现 44

二、时相性表现 48

三、混合表现 49

四、共病问题 50

五、认知障碍 51

第7章 软双相障碍 54

第一节 软双相概念与意义 54

一、概念与特征 54

二、软双相与心境障碍的分类 57

三、提高对软双相的认识 58

第二节 软双相障碍的分类 60

一、目前现有标准的双相障碍分类 60

二、认识“软双相”的理由 61

三、软双相的分类 62

四、如何将“软双相”放进心境障碍的分类 63

第三节 非典型性抑郁 64

一、概念的产生以及演变过程 65

二、非典型抑郁的相关特点 66

三、非典型抑郁属于双相还是单相 67

第四节 关于建立中国软双相建议性诊断标准的过程与研究 68

一、专家咨询研究 68

二、临床调查研究 71

三、循证医学研究 76

四、中国软双相建议性诊断标准的建立与评价 82

第8章 双相谱系障碍 88

一、双相谱系障碍的历史与发展 88

二、流行病学 89

三、双相谱系障碍的内涵 90

四、从双相的可能性看双相谱系障碍 92

五、双相谱系的评价方法 93

第9章 药物相关的躁狂发作 96

第一节 抗抑郁药物相关的躁狂发作 96

一、流行病学 96

二、转相的危险因素 100

三、药物转相与自然转相者的比较 102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3

一、概念 104

二、时间 104

三、因素 105

四、偏畸 106

五、分歧 106

六、特例 107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的循证医学研究 107

一、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引发失眠、焦虑、激越与躁狂的Meta分析 107

二、氟西汀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引发失眠、焦虑、激越与躁狂的Meta分析 110

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治疗抑郁症引发失眠、焦虑、激越与躁狂的Meta分析 113

四、文拉法辛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治疗抑郁症引发失眠、焦虑、激越与躁狂的Meta分析 117

第四节 抗抑郁药物诱发躁狂发作的可能生物学机制 121

一、儿茶酚胺的变化 121

二、生物胺合成、代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 121

三、单胺受体以及受体基因多态性 122

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123

五、其他 123

六、多种基因的联合效应 123

第10章 混合发作 127

第一节 完全混合发作 127

一、概念 127

二、流行病学 128

三、临床特征 128

四、治疗 129

第二节 混合性躁狂发作 130

一、概念 130

二、流行病学 130

三、临床特征 130

四、治疗 131

第三节 混合性抑郁发作 131

一、概念 131

二、流行病学 132

三、临床特征 132

四、诊断与识别 133

五、处理 135

第11章 双相障碍快速循环 140

第一节 快速循环的目前现状 140

一、临床流行病学 140

二、临床精神病理学 141

第二节 快速循环与抗抑郁药物 143

一、快速循环与抗抑郁药物的关系 143

二、药物性快速循环 145

三、危险因素 145

第三节 快速循环的可能生物学因素和促发因素 148

一、生物学因素 148

二、促发因素 149

第12章 各国双相障碍治疗指南流程 152

第一节 美国精神病学会以及德克萨思州治疗指南 152

一、APA双相障碍治疗流程 152

二、美国德克萨思州治疗指南 154

第二节 世界生物精神病学联盟(WSFBP)治疗指南 157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皇家精神病学家协会双相障碍治疗指南 158

第四节 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 160

一、急性躁狂发作及混合状态治疗流程 160

二、巩固期治疗/早期稳定阶段治疗流程 161

三、早期症状加剧治疗流程 162

四、双相抑郁的治疗流程 163

五、快速循环的治疗流程 164

六、维持治疗期/后期预防性治疗阶段治疗流程 165

第五节 中国双相障碍治疗指南流程 166

一、轻躁狂的治疗流程 166

二、双相抑郁的治疗流程 167

三、快速循环的治疗流程 168

第13章 药物与治疗 170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70

一、心境稳定药治疗的基本原则 170

二、联合治疗原则 170

三、不同发作类型针对性原则 170

四、谨慎使用抗抑郁药物原则 170

五、预防转相原则 170

六、抗抑郁药物慎重选择原则 171

七、遵从治疗指南原则 171

八、临床痊愈原则 171

九、长期治疗原则 171

十、预防复发原则 171

第二节 联合治疗问题 171

一、不同类型患者的联合类型 172

二、联合治疗的基本原则 172

三、不同形式的联合 173

第三节 心境稳定药治疗双相障碍 178

一、碳酸锂 179

二、抗痉挛药物 181

三、拉莫三嗪 184

第四节 抗精神病药物 187

一、氯氮平 187

二、利培酮 188

三、奥氮平 189

四、喹硫平 193

五、齐拉西酮 198

六、阿立哌唑 199

第五节 抗抑郁药物 200

一、抗抑郁药物与双相抑郁 200

二、抗抑郁药物 204

三、抗抑郁药物使用指南 206

第14章 不同时相的治疗与维持治疗 210

第一节 躁狂或躁狂的全程治疗 210

一、双相Ⅰ型躁狂的治疗规范 210

二、维持期治疗 211

第二节 儿童和青少年躁狂的治疗 213

一、儿童和青少年躁狂的识别 213

二、儿童和青少年双相Ⅰ型躁狂的治疗 217

第三节 双相抑郁的治疗 222

一、双相障碍治疗理念 222

二、双相抑郁治疗和维持治疗的基本原则 224

三、双相抑郁的治疗 225

四、抗抑郁药物应用指南 232

第四节 混合发作以及快速循环的治疗 232

一、混合状态与快速循环问题 232

二、两种特别状态治疗的困难性与复杂性 235

三、几种药物的治疗、维持治疗和应用 236

第15章 双相障碍系统治疗的增强计划 240

一、研究背景 240

二、研究目的 241

三、研究设计 241

四、主要研究结果 243

第16章 评定用临床量表 246

第一节 躁狂用量表 246

一、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246

二、Young躁狂量表 247

第二节 抑郁用评定量表 250

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50

二、蒙特哥玛利抑郁评定量表 253

第三节 辅助诊断评定量表 256

一、32项轻躁狂自评量表 256

二、心境障碍问卷 2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