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下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下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下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锡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09731772
  • 页数:808 页
图书介绍: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下》目录

第九章 第二次缅甸战争(1943年冬~1944年秋)及其影响 459

壹 战争终于展开 459

一 同盟国的作战目标 460

二 日本的作战计划 461

三 盟邦要求中国伸出援手 463

四 史迪威对缅甸战争的个人动机 467

五 美国的官方说词 468

六 美国压力升级和中国入缅作战 472

七 缅甸战争和中国本土作战之间的紧密关联 476

贰 缅甸战争和中国的国家利益 477

一 向中国运送补给品 481

二 战争时机的考虑 486

叁 缅甸战争事关美国切身利益 492

一 太平洋战场的日趋重要 493

二 太平洋战略的明朗化 497

三 缅甸和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挺进的关联 498

肆 对缅甸战争的另外一种评估 509

一 中国承诺的内容 510

二 史迪威和中国远征军的贡献 511

三 第一次缅甸战争的后遗症 512

四 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相辅和相悖之处 514

第十章 美国争取对全部中国军队的指挥权 519

壹 念头的起源 519

一 罗斯福的官方理由 519

二 华莱士的报告 521

三 史迪威和英国人关系的日益恶化 522

四 史迪威令马歇尔陷于困境 524

五 史迪威的窘境 525

六 史迪威对中国战区的漠视 526

贰 史迪威对中国战区重新燃起的兴致和出奇制胜的手法 532

一 史迪威转败为胜的奇谋 533

二 马歇尔的催化功效 535

三 马歇尔替总统拟就的电文稿 538

四 罗斯福的要求 539

叁 蒋介石的响应和提出的条件 541

一 蒋介石的感情反应 543

二 蒋介石提出的条件 546

三 赫尔利作为斡旋人 547

肆 美国加紧施压要蒋介石交出军权 551

一 史迪威休假期间的闲情逸致 552

二 华盛顿加紧压力 554

伍 蒋介石“辞职”的念头 554

陆 中国转移指挥权的步骤 560

一 蒋介石幕僚的建议 561

二 蒋介石扮演的角色 563

柒 8月到9月中旬的谈判 565

一 蒋介石接见赫尔利与史迪威 565

二 几项初步共识 568

捌 谈判遇上波折 569

一 租借法案物资的控制权 570

二9月15日的交锋 573

三 史迪威加大赌注 580

玖 摊牌前夕的状况 582

第十一章 蒋介石和史迪威最后的摊牌 586

壹 史迪威撤职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586

贰 罗斯福9月19日信件的来历 589

叁 罗斯福9月19日信件的内容和送达方式 591

肆 蒋介石的反应 595

伍 赫尔利逐渐撤回对史迪威的支持 599

一 蒋介石和赫尔利在9月24日的会谈 599

二 蒋介石9月25日的备忘录 601

三 孔祥熙9月28日的报告 605

四 霍普金斯的介入 607

五 中国其他领袖的介入 610

陆 史迪威的感受和对策——发动攻势 614

一 史迪威对中国的直接惩罚 616

二 史迪威利用中国共产党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 616

三 史迪威向马歇尔求助 618

柒 史迪威9月29日以后的局部让步 621

捌 罗斯福再度介入 622

一 白宫的补救措施 623

二 马歇尔挽救史迪威的最后努力 626

三 罗斯福在10月5日提出妥协方案 627

玖 最后的挣扎 629

一 蒋介石断然拒绝 631

二 史迪威最后的努力 633

三 赫尔利介入危机的过程和深度 635

四 罗斯福对史迪威的支持逐渐消失 640

五 罗斯福最后的决定 643

拾 史迪威在美国所受的冷落 646

第十二章 魏德迈的新途径——并非太少,确实太迟 649

壹 魏德迈为人处事与史迪威不同之处 651

一 魏德迈的背景 651

二 魏德迈在东南亚战区的工作经历 652

三 建立在华美军的有效机制 656

贰 魏德迈如何处理他与蒋介石及马歇尔的关系 668

一 中国人眼中的魏德迈 668

二 魏德迈与马歇尔的新关系 685

三 居间改善蒋介石与马歇尔之间的关系 690

叁 魏德迈改革的内容 691

一 改造中国军事体制 692

二 中国军队应该有多少?哪些部队应该接受整改? 693

肆 魏德迈的成绩单 697

一 指挥权及相关事务 697

二 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 700

三 一个新而务实的互惠关系 701

伍 日本投降前夕的中国战区 703

第十三章 结论 707

第一部 赢得战争 708

壹 同盟国的凝聚力 708

贰 中美同盟的特性 709

一 同盟关系对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意义 709

二 两国之间不同的心态与运作方式 712

三 同盟关系的成果 715

第二部 处理同盟关系 717

壹 政策目标 718

一 美国的目标 718

二 中国的目标 719

贰 观感与假设 720

一 美国军部的基本方针——小幅投资,大幅收成 720

二 寻找一个合理策略的理论基础:史迪威的利益交换原则(quid pro quo) 720

参 史迪威对于中国政府及蒋介石的认知与假设 726

一 中国是否无意继续抗日? 727

二 蒋介石个人品质是中国军事改革最大的阻力? 729

三 中国政府与外国专家间的合作态度问题 739

四 造成中美冲突的其他原因 750

肆 中国的政治军事现实与蒋介石军事改革的限度 758

一 中国的政治军事环境 758

二 兰伽训练基地的优异成果 763

三 云南省远征军的改革努力 765

四 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军事改革工作 767

第三部 中美战时军事合作关系的总结 771

壹 美国政策理论上的困难 771

贰 政策运作的困难 773

叁 个人因素的重要性 780

肆 中国的失败与成就 785

参考书目 790

人名事件地名对照表 8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