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学发展  21世纪初十年的回眸与展望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学发展  21世纪初十年的回眸与展望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学发展 21世纪初十年的回眸与展望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健,巫锡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9734940
  • 页数:465 页
图书介绍: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问题与人口结构问题交织、人口理论研究与人口实证分析蓬勃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本书呈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对21世纪前十年中国人口研究中的主要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对人口学学科本身的反思。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学发展 21世纪初十年的回眸与展望》目录

第一篇 人口转变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3

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人口转变&陈卫 3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第二次生育率转变 3

二 中国的生育率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 6

三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粗死亡率持续稳定处于低水平 11

四 人口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中国进人了长寿社会 12

五 中国死亡率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14

六 中国的人口挑战 18

第二章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刘爽 22

一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 24

二 对中国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再思考 30

第三章 论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顾宝昌 35

一 中国的人口态势和社会发展变化 35

二 中国计划生育改革和“优质服务” 38

三 计划生育的改革和“综合改革” 40

四 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和“计生协的发展” 44

第四章 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顾宝昌 47

一 人口态势 47

二 生育政策 52

三 未来走向 59

第二篇 低生育及其社会后果 69

第五章 关于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理论思考&邬沧萍 69

一 《决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划时代意义 69

二 必须在理论上解决“三个认识不足”的误区 71

三 科学掌握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72

四 用科学的价值观全面衡量低生育水平的利害得失 74

五 在理论上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是关键 77

第六章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刘爽 79

一 文献回顾:“性别偏好”的研究视角与进展 80

二 研究定位与数据来源 81

三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 82

四 结论 93

第七章 胎次—激化双重效应: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杨菊华 96

一 研究背景 98

二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 103

三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实证研究 110

四 总结与思考 115

第八章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宋健 121

一 对“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的定义 121

二 “独生子女”的规模与分布 123

三 独生子女的婚配概率和“四二一”家庭结构 127

四 “独生子女户”的后顾之忧 132

五 结语 134

第九章 农村独生子女生育选择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基于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杜本峰 137

一 问题提出 137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 139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144

四 结论与思考 154

第十章 男孩偏好与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基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环境的考察&宋月萍 谭琳 158

一 引言 158

二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以及儿童健康:一个理论框架 160

三 数据以及分析方法 162

四 描述分析结果 164

五 实证分析结果 167

六 结论 168

第三篇 人口流动及其社会后果 175

第十一章 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段成荣 孙玉晶 175

一 问题的提出 175

二 流动人口数据收集方式和流动人口统计口径比较 177

三 如何依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定义流动人口 182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段成荣 杨 舸 张 斐 卢雪和 187

一 数据来源及流动人口口径的界定 188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189

三 结论和讨论 204

第十三章 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杜 鹏 张文娟 210

一 什么是“梯次流动” 211

二 “梯次流动”的形式 211

三 “梯次流动”的原理 213

四 实现“梯次流动”的条件 214

五 结论与讨论 215

第十四章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陈 卫 吴丽丽 218

一 引言 218

二 研究回顾 219

三 数据与方法 221

四 结果与分析 222

五 结论与讨论 228

第十五章 成年子女外出状况及对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孙鹃娟 230

一 研究背景 230

二 调查数据和研究思路 231

三 外出子女的基本状况及其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232

四 政策思考与建议 238

第十六章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杨菊华 241

一 “同化”( Acculturation)或“融合”(Assimilation)理论的基本演进轨迹 243

二 国内相关理论框架述评 247

三 概念的厘定与理论框架的建立 249

四 结语 258

第十七章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周祝平 263

一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特点 264

二 农村人口空心化带来的挑战 268

三 应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挑战的战略 272

四 总结与讨论 274

第四篇 老龄化及其应对策略 279

第十八章 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姜向群 丁志宏 279

一 对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279

二 我国老年人口的标准应以60岁为宜 280

三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问题 281

四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问题 282

第十九章 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侯东民 286

一 国际思潮:“人口红利”令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彻底“消失” 287

二 中国学者、舆论对“人口红利”的滥用 290

三 人口红利误导了什么:扭曲了对中国老龄化进程中基本矛盾的认识 294

四 今后中国的人口政策问题 302

第二十章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杜 鹏 武超 304

一 文献回顾 304

二 中国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现状与变化 306

三 结论 311

第二十一章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变化的地区差异:扩张还是压缩?&张文娟 杜鹏 313

一 问题的提出 313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

三 研究设计 315

四 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健康预期寿命 316

五 讨论 324

第二十二章 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姚远 327

一 家庭养老概念述评 327

二 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定义 330

三 家庭养老概念再定义的意义 334

第二十三章 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姜向群 336

一 引言 336

二 一个理论学说及其实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的此消彼长 338

三 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独立养老的一个事实 341

四 社会养老保险的局限性 343

五 发展市场化的养老保障计划 344

六 简要结语 345

第五篇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应对策略 349

第二十四章 从大禹治水看我国应对人口问题的文化机制&姚远 349

一 大禹治水的故事 349

二 我国处理人口问题的文化机制 350

三 基于文化机制的政策构建思路 352

第二十五章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分析&蔡林 353

一 传统观念的悖谬 353

二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54

三 如何化解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59

四 未来的展望 360

第二十六章 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应从源头做起&侯东民 362

一 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劳动力导致人口膨胀 362

二 区位优势必须有效地为城市定位服务 363

三 外来低成本农业劳动力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364

四 人口调控战略必须向依靠经济调控转变 364

五 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机制重视解决本市人口就业问题 365

第二十七章 人口承载力研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张耀军 张正峰 齐晓燕 366

一 人口承载力的起源与发展 366

二 对人口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368

三 人口承载力研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370

第二十八章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孟向京 374

一 研究意义 374

二 研究数据和方法 375

三 研究结论 376

四 讨论 384

第二十九章 区域人口均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键&张耀军 陈 伟 张颖 387

一 引言 387

二 主体功能区中人口规模重点开发区最大,密度重点、优化开发区最高 389

三 主体功能区中人口素质优化开发区最高,限制开发区最低 392

四 人口年龄结构以优化开发区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最高 396

五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约束因素分析 398

六 实现主体功能区人口均衡的对策建议 400

第六篇 对人口学学科的反思 405

第三十章 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翟振武 刘 爽 宋 健 段成荣 陆杰华 405

一 研究背景 405

二 中国的人口学科学研究 407

三 中国的人口学教学与培训 415

四 人口学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 420

五 对人口学人才需求的展望 423

第三十一章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宋健 427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427

二 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 429

三 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不足与展望 437

第三十二章 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新认识&邬沧萍 442

一 为什么现阶段要研究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问题 442

二近20多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要论述 444

三 对我国人口学学科体系的新认识 449

四 对人口学学科体系几个问题的商榷 451

五 科学认识人口学的分支学科 456

第三十三章 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翟振武 459

一 人口学和人口资源环境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快速扩大 460

二 与人口相关的研究项目和课题数量大幅度增加 462

三 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 462

四 人口研究机构增加,学校交流频繁 4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