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供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及药学专业用
分析化学  供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及药学专业用

分析化学 供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及药学专业用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学贤主编;黎源倩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35463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供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及药学专业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分析结果的表示 2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 2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 3

第三节 分析化学中的法定计量单位 3

一、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4

二、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及法定计量单位 4

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6

参考资料 7

第二章 定性分析 8

第一节 概述 8

一、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 8

二、定性反应进行的条件 8

三、反应灵敏度和选择性 8

四、空白试验与对照试验 10

五、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11

第二节 常见阳离子分析 11

一、阳离子的一般性质 11

二、两酸两碱系统的分组方案 13

三、几种阳离子的鉴定 13

第三节 常见阴离子分析 14

一、阴离子的分组 14

二、常见阴离子分析特性 14

三、几种阴离子的鉴定 15

习题 16

参考资料 16

第三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17

第一节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7

一、误差的分类 17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18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21

第二节 误差的统计概念 21

一、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21

二、有限数据随机误差的t分布 22

三、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23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24

一、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4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26

三、分析数据的显著性检验 28

习题 30

参考资料 31

第四章 分析质量控制和计量认证 32

第一节 分析质量控制 32

一、分析质量保证 32

二、标准物质和标准分析方法 32

三、分析质量控制 34

第二节 计量认证 37

一、概述 37

二、术语 37

三、我国计量认证依据的主要法规文件 38

四、计量认证的主要内容 38

五、计量认证的实施步骤 39

六、质量管理手册 40

七、计量认证的特征 41

八、计量认证的作用 41

习题 42

参考资料 42

第五章重量分析法 43

第一节 概述 43

第二节 气化重量法 43

第三节 萃取重量法 44

第四节 沉淀重量法 45

一、取样和样品的溶解 45

二、沉淀的制备 45

三、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48

四、沉淀的干燥和灼烧 49

五、分析结果的计算 49

习题 49

参考资料 50

第六章 滴定分析概述 51

第一节 概述 51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51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52

三、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53

四、滴定分析的误差 54

第二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55

一、基本关系式 55

二、计算示例 57

习题 59

参考资料 60

第七章 酸碱滴定法 61

第一节 酸碱平衡及有关浓度的计算 61

一、酸碱质子理论 61

二、不同pH溶液中酸(碱)各种型体的分布 63

三、酸碱溶液中H+ (OH-)浓度的计算 64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 66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66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66

三、混合指示剂 67

第三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67

一、强碱与强酸的相互滴定 67

二、强碱滴定弱酸 69

三、强酸滴定弱碱 71

四、多元酸的滴定 71

五、多元碱的滴定 73

第四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3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4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4

第五节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74

一、非水溶剂的分类 74

二、非水溶剂的性质 75

三、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 77

第六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78

一、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78

二、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0

习题 80

参考资料 81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 82

第一节 概述 82

一、简单配合物 82

二、螯合物 82

第二节 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螯合物 83

一、乙二胺四乙酸及其螯合物 83

二、金属EDTA螯合物的特点 84

三、金属EDTA螯合物离解平衡 84

第三节配位滴定法的原理 89

一、滴定曲线 89

二、配位滴定条件的判断 91

三、酸度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93

第四节金属指示剂 95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95

二、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97

第五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97

一、控制溶液的酸度 97

二、掩蔽 98

第六节 配位滴定的标准溶液和滴定方式 101

一、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101

二、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101

习题 104

参考资料 104

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06

第一节概述 106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 106

一、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 106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10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112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 113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13

二、指示剂 115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116

一、高锰酸钾法 116

二、碘量法 118

三、重铬酸钾法 122

习题 123

参考资料 124

第十章 沉淀滴定法 125

第一节 概述 125

第二节 银量法 125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莫尔法) 125

二、铁铵矾指示剂法(佛尔哈德法) 126

三、吸附指示剂法(法扬司法) 128

第三节 银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示例 129

习题 130

参考资料 131

第十一章 电位分析法 132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基础 132

一、化学电池 132

二、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位 133

三、液体接界电位 134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 135

一、直接电位法基本原理 135

二、参比电极 136

三、指示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137

四、直接电位法的分析方法 142

五、直接电位法的准确度 145

六、直接电位法的特点和应用 146

第三节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简介 147

一、概述 147

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148

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50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150

一、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51

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151

三、指示电极的选择 153

习题 154

参考资料 155

第十二章 电导分析法与库仑分析法 156

第一节 电导分析法 156

一、基本原理 156

二、电导的测量 158

三、直接电导法的应用 159

四、电导滴定 160

第二节 库仑分析法 161

一、有关电解的基础知识 162

二、库仑分析法概述 164

三、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 165

四、恒电流库仑分析法 166

习题 170

参考资料 170

第十三章 伏安法和电位溶出分析法 172

第一节 经典极谱法 172

一、极谱分析概述 172

二、极谱法的基本原理 172

三、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176

四、极谱分析方法 179

五、经典极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179

第二节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180

一、基本原理 180

二、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182

第三节 溶出伏安法 182

一、概述 182

二、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182

三、溶出伏安法的实验装置 184

四、定量方法 186

五、溶出伏安法的特点和应用 187

第四节 电位溶出分析法 187

一、概述 187

二、电位溶出法的基本原理 187

三、电位溶出法的特点和应用 189

习题 190

参考资料 190

第十四章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192

第一节 电磁波谱 192

第二节分子吸收光谱 193

一、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193

二、分子吸收光谱及其特征 194

三、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电子跃迁类型 194

四、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95

第三节 光的吸收定律 196

一、光的吸收定律 196

二、影响光吸收定律的因素 197

第四节 分光光度计 197

一、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197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00

第五节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202

一、定性分析 202

二、纯度检测 202

三、定量分析 203

第六节 分光光度法反应条件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203

一、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 203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 205

第七节 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207

一、示差分光光度法 207

二、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207

三、萃取分光光度法 208

四、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208

五、三波长法 209

六、导数光谱法 210

七、动力催化分光光度法 210

第八节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示例 211

一、二硫踪法测定尿中微量镉 211

二、苯酚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212

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清或尿中的无机磷 212

习题 213

参考资料 213

第十五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4

第一节 概述 214

第二节 基本原理 215

一、原子吸收光谱与共振线 215

二、谱线轮廓与吸收值的测量 215

三、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218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18

一、仪器的主要部件 219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23

第四节 定量分析方法 224

一、标准曲线法 224

二、直接比较法 224

三、标准加人法 224

第五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及其抑制 225

一、光谱干扰 225

二、电离干扰 226

三、化学干扰 226

四、物理干扰 226

五、背景吸收 227

第六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和应用 228

一、测量条件的选择 228

二、灵敏度和检出限 230

三、应用实例 231

习题 233

参考资料 234

第十六章 分子荧光分析法 235

第一节概述 235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 235

一、荧光的发生 235

二、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 237

三、物质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237

第三节溶液的荧光强度 239

一、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39

二、影响荧光强度的外界因素 240

第四节 荧光分析仪器 243

一、仪器的主要部件 243

二、仪器的类型 244

三、荧光分析仪器的校正 245

第五节 荧光分析方法和应用 245

一、定性分析 245

二、定量分析 245

三、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246

习题 247

参考资料 248

第十七章 液相色谱法 249

第一节 概述 249

一、色谱法的发展和分类 249

二、色谱过程 251

第二节 液相色谱法 251

一、吸附柱色谱法 251

二、分配柱色谱法 254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256

四、排阻色谱法 258

第三节 平面色谱法 259

一、薄层色谱法 260

二、纸色谱法 266

习题 267

参考资料 268

第十八章 气相色谱法 269

第一节 概述 269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 269

二、气相色谱法的分析流程 269

三、气相色谱常用术语 270

第二节 气相色谱理论和分离条件的选择 272

一、塔板理论 272

二、速率理论 275

三、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277

第三节 色谱柱 280

一、气相色谱柱的分类 280

二、气相色谱固定相 281

三、填充色谱柱的制备 284

第四节 色谱检测器 285

一、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286

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87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289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 290

第五节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291

一、定性分析 291

二、定量分析 293

第六节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298

一、概述 298

二、毛细管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99

三、毛细管色谱柱 300

四、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 302

五、毛细管色谱的应用 303

第七节 顶空气相色谱法 303

一、方法原理 303

二、分析装置 304

三、影响顶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度的因素 304

四、误差来源及消除 305

五、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305

第八节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305

一、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305

二、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306

习题 308

参考资料 309

第十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311

第一节 概述 311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312

一、高压输液系统 312

二、进样器 314

三、分离系统 314

四、检测系统 315

五、数据处理系统 318

第三节 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319

一、柱内展宽以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319

二、柱外展宽 321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 321

一、固定相 321

二、流动相 324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326

一、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326

二、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326

三、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328

四、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328

五、在无机分析中的应用 329

习题 330

参考资料 330

第二十章 其它仪器分析法 331

第一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331

一、概述 331

二、ICP.AES的基本原理 331

三、ICP.AES的仪器装置 332

四、ICP.AES的应用和展望 333

第二节 质谱法 334

一、概述 334

二、质谱法的基本原理 334

三、质谱法的应用 337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 338

一、概述 338

二、基本原理 338

三、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342

四、红外分光光度计 342

五、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344

第四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346

一、概述 346

二、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347

三、核磁共振仪 347

四、核磁共振波谱及其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348

第五节 离子色谱法 350

一、离子色谱法的工作原理 350

二、离子色谱仪及操作条件 351

三、离子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353

第六节 流动注射分析 354

一、概述 354

二、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355

三、流动注射分析装置 355

四、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 358

参考资料 358

第二十一章 计算机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359

第一节 现代分析化学与计算机技术 359

第二节 分析化学和仪器中的计算机系统 360

一、计算机系统简介 360

二、计算机与分析仪器的接口 363

三、分析仪器与计算机结合的形式 363

四、分析仪器中的信息变换 365

五、计算机化的分析仪器系统 367

第三节 分析过程的计算机控制 369

一、样品采集和处理的计算机控制 369

二、确定分析方案专家系统 370

三、分析仪器操作的计算机控制 371

四、显示分析结果 373

第四节 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373

一、分析数据的采集 374

二、数据处理的方法 375

三、波形数据的处理过程 376

参考资料 377

第二十二章 样品分析的一般步骤 378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378

一、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样品的保存 378

二、各类样品采集方法简介 379

第二节 样品处理 382

一、样品处理的目的 382

二、试样溶液的制备 383

三、干扰成分的分离 384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选择 390

习题 391

参考资料 391

附录 392

附录一 希腊字母表 392

附录二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93

附录三 无机弱酸和某些有机弱酸的离解常数(25°C) 394

附录四 弱碱的离解常数(18~25°C) 395

附录五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C 396

附录六 几各络合平衡常数表示方法的比较 396

附录七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C) 397

附录八 条件电极电位表 398

附录九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99

附录十 相对原子质量表(1985年) 400

附录十一 红外光谱主要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