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幼军著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620763114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目录
标签:文化

绪言 1

一 文化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学者的热门话题 2

二 文化的内涵和定义 10

三 中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反思 17

第一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形成 27

一中国现阶段文化形成的国际背景 29

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制度 29

全球“非殖民化”运动胜利 32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新发展 33

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 36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 38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40

二 中国现阶段文化形成的基本国情 43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依据 46

中国现实国情决定了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0

三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现实基础 53

新民主主义文化传统 53

新中国前30年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55

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61

第二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特质 67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统一的文化 69

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69

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69

自觉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和特征,并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现代化和未来 72

二 人民大众的文化 74

中华民族文化素有人民性的传统 75

中国现阶段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方向 76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文化 80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奔向现代化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80

大力荡涤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落后意识 84

四 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 87

中国现阶段文化只能是不成熟、不完备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 87

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 90

现阶段中国文化的一元与多元关系 93

五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 95

中国现阶段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95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与道德规范 100

自觉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统一起来 105

六 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文化 106

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106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108

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和发展理论 115

塑造现代化的人 119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功能 121

一创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127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更新所有制观念,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13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更新按劳分配原则的内容,创新多种分配形式 133

努力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机结合,探索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134

充分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具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34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更新发展的观念、思路和战略 135

二 认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136

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功能十分重要 136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功能表现为引导帮助社会成员将认同现存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理解支持变革这一制度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一起来 138

三 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 141

在中国现阶段,文化塑造人的功能担负着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141

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统一起来 142

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44

四 科学扬弃西方文化 148

在当今开放时代和信息时代,文化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148

在中国现阶段,文化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功能要把主动引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与防范抵御外来消极腐朽文化的渗透、侵蚀统一起来 150

五 把个体与群体、历史与道德的尺度统一起来 152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价值评价功能,要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和西方文化以个体为本位的局限,自觉地把个体尺度同群体尺度统一起来 153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价值评价功能要自觉把历史尺度同道德尺度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理性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156

第四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 159

一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血脉渊源 160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论争 160

对现代新儒学的批判扬弃 164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167

二 中国现阶段需要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 169

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170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73

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 175

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精神 178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80

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 182

三 传统文化中值得批判继承的进步思想 187

以民为本的思想 187

群体本位的思想 189

仁者爱人的思想 191

中庸和谐的思想 194

天人协调的思想 196

民族和睦、协和万邦的思想 200

第五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与近现代西方文化 205

一 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 206

近现代西方文化既有狭隘的阶级性和消极因素的一面,也有体现人类共同智慧和精神财富的一面 207

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局限性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发展阶段性 211

二 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文化成果 216

科学理性精神 217

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 224

现代民主政治与法制思想 231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 236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244

创新精神 250

西方现代化理论 257

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 261

第六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26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日臻成熟,并朝着更高级的社会文化形态发展 280

日趋完善成熟,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质和丰富内涵的新型文化 281

对社会生活的整合功能大为增强,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283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现阶段文化开始向更高级的社会文化形态过渡发展 283

二 中华文化将走向全面复兴 285

中华文化将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成为实现了创造性转换的现代中华文化 285

中华文化将逐步消除过去由于国家分裂和长期政治意识形态对立而造成的隔阂·呈现相互沟通、理解和融合、“一本多元”的发展态势 286

三 中华文化将融汇世界文化的精华,更为成熟丰满,为世人所钦羡 287

与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趋势相一致,人类文化在21世纪也将逐步走向“多样性统一”的世界文化格局 287

中华文化将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92

四 在信息时代新的文化生存发展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 294

文化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294

网络文化引发观念文化的演变出现新趋势 298

网络文化的兴起对各国各民族文化发展,既是极好时机,又是严峻挑战 302

五 文化日益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304

“精英文化”(或曰高雅文化)将日益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由此获得生机和活力 305

“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成为人民大众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 306

六 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凸现,文化扮演重要角色 307

文化智力优势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308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制高点 309

商品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日益成为经济的强大竞争力 309

观念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 310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11

后记 315

参考书目 3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