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学生论文集  2000-2001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学生论文集  2000-2001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学生论文集 2000-2001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 出 版 社: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 出版年份:2004
  • ISBN:9834010931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学生论文集 2000-2001》目录

第一篇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无待思想 2

论文提要 2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无待思想 3

前言 3

第一节 「逍遥游」释义 4

一、「逍遥」的诠释 4

二、「游」的诠释 6

第二节 〈逍遥游〉文理分析 8

一、开放自得之精神世界 12

物化而游于大城 12

大成之工夫实践 13

大知——体道之核心 14

二、无待的真人境界 16

犹有所待的境界 16

无待的境界 18

真人的自由 20

一、「无名」、「无功」、「无已」 21

二、「无已、无功、无名」 26

三、无用的逍遥境界 27

结语 32

参考书目 33

第二篇 《醉翁亭记》漫谈 36

论文提要 36

《醉翁亭记》欧阳修 37

《醉翁亭记》漫谈 38

一、前言 38

二·悠游天地间——记体散文的发展 40

三·醉中遗万物——欧阳修的醉翁心态 43

四·太守何所乐——“乐”的思想探索 46

五·美景宛如画——《醉翁亭记》的表现艺术 49

六·余音千里传——《醉翁亭记》的回响 52

七·结语 54

附录:赠沈遵并序 55

赠沈博士歌 56

参考书目 57

第三篇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论苏轼的贬谪词 60

论文摘要 60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论苏轼的贬谪词 61

第一章 绪论 61

第一节 研究目的 61

第二节 研究范围 63

第三节 贬谪词之义界和渊源 65

第二章 苏轼与宋型文化精神 66

第一节 党争与苏轼之贬 67

第二节 儒释道思想融合与苏轼的文化性格 70

第三章 苏轼贬谪词的主题 72

第一节 出处穷通:士大夫情怀的写照 72

第二节 故乡情思:去国怀乡的情结 79

第三节 时空感知:生命永恒的呼唤 83

第四章 苏轼贬谪词的超越意识 90

第一节 贬谪文学从屈原到白居易的演进轨迹 90

第二节 苏轼对贬谪文学的继承和突破 92

第五章 结论 94

参考书目 96

第四篇 晏殊的饮酒词研究 100

论文摘要 100

晏殊饮酒词的研究 101

第一章 绪论 101

第一节 研究目的 101

第二节 研究范围 102

第三节 饮酒词之渊源概说与界定 102

第二章 晏殊与其饮酒词 105

第一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05

第三节 晏殊及其饮酒词 106

第三章 晏殊饮酒词的主题意义探讨 108

第一节 莫辞花下醉芳茵——闲雅的情致 109

第二节 可奈光阴似水声——时光的珍视 111

第三节 时光只解催人老——瞬间的人生 113

第四节 人生乐事知多少——情感的缺憾 116

第四章 晏殊饮酒词的时代风格 119

第一节 文化背景之反映 120

第二节 词的境界之开拓 122

第三节 温润秀洁的艺术特色 125

第五章 结论 127

参考书目 130

第五篇 论嵇康人格魅力 132

内容提要 132

论嵇康人格魅力 133

第一章 绪言 133

第一节 研究动机 133

第二节 研究范围 133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35

第二章 “乱世”与魏晋名士——嵇康 135

第一节 嵇康与魏晋时代 135

第二节 天质自然的容貌 138

第三节 一般名士的生活意趣 139

(一)常无事 140

(二)痛钦酒 141

(三)熟读《离骚》 142

(四)服食散 144

第三章 嵇康的人格魅力 145

第一节 崇尚自然的思想 148

第二节 放诞不羁的行为 151

第三节 优游从容的雅量 153

(一)不执不竞 153

(二)不惧不惊 155

第四章 结论 157

参考书目 160

第六篇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霍小玉·李娃·杨娼—唐传奇中娼妓角色的初探 164

论文摘要 164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霍小玉·李娃·杨娼—唐传奇中娼妓角色的初探 165

第一章 绪论 165

第二章 唐妓之艺与传奇之笔 168

第一节 唐妓才艺与士人才学 169

第二节 传奇史笔的意义 174

第三章 从唐传奇看唐妓角色——读霍小玉、李娃、杨娼 187

第一节 霍小玉篇 190

第二节 李娃篇 190

第三节 杨娼篇 208

第四章 结论 212

参考书目 214

第七篇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从《静》和《生》初探 218

论文提要 218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从《静》和《生》初探 219

第一章 前言 219

第一节 对于沈从文小说研究的问题初探 219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221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与方法 224

第二章 沈从文的文学观 226

第一节 沈从文小说对人性的探索 226

第二节 沈从文小说对生命原型、原欲的探索 229

第三节 沈从文小说对生命美的探索 233

第三章 《静》:生命美感之源 236

第一节 小说叙述者“静”的哲理——初说“静” 236

第二节 静与动的相对和相应关系 238

第三节 静与死亡的震怖 242

第四章 《生》:“生”与“死”之美 245

第一节 从王九的死说起——叙述者对生与死的观念 245

第二节 老人——完整生命的展现 248

第三节 潜藏于老人生命中的人性美 251

第五章 结语 253

参考资料 256

第八篇 李昂《迷园》中情欲描写和国族认同之探讨 260

论文摘要 260

李昂《迷园》中情欲描写和国族认同之探讨 261

第一章 绪论 26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26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262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63

第四节 《迷园》的创作背景 264

第二章 《迷园》的叙事结构 266

第一节 迷园三部曲 266

第二节 菡园的历史 269

第三节 磨灭不了的记忆 270

第三章 《迷园》中的情欲描写 273

第一节 主动与被动 274

第二节 化被动为主动 276

第三节 无欲无求 278

第四章 《迷园》中的国族认同 279

第一节 对日本文化的离弃与接受 280

第二节 与母国文化的断裂 281

第三节 台湾历史的重写 283

第五章 结论 284

参考书目 287

第九篇 从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形式谈女性叙述 290

论文提要 290

从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形式谈女性叙述 291

第一章 前言 291

第一节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形式以及女性叙述研究问题初探 291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 294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方法与目的 297

(一)重点 297

(二)方法 298

(三)目的 299

第二章 叙述的意义与女性叙述的意义 299

第一节 叙述的意义 299

第二节 女性叙述的意义 303

第三节 《世纪末的华丽》与女性叙述的特质 305

第四节 朱天文的形式——世纪末的“华丽” 307

第三章 从《世纪末的华丽》看“华丽”与“文明”的叙述 309

第一节 人物 310

(一)米亚—华丽的化身 310

(二)米亚的男朋友 311

(三)米亚的女朋友 314

第二节 《世纪末的华丽》叙述观点 316

(一)第三人称主角叙述——米亚的叙述 316

(二)第三人称非主角叙述——朱天文的叙述观点 318

第三节 《世纪末的华丽》展现的语言力量 323

第四章 总结 325

参考资料 330

第十篇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研究 334

论文摘要 334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研究 335

绪论 335

第一章 黄尧先生的生平 337

第二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条件 343

第一节 文字学基础 344

第二节 书画技巧 345

第三节 多读书与多游历 346

第四节 赤子之心 347

第三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内容 349

第一节 吉祥语与勉励语 349

第二节 诗词 350

第三节 古文名句 352

第四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形式 354

第五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材料 362

第一节 文字 363

第二节 图画 366

第六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手法 370

第一节 美化 370

第二节 演化 372

第三节 谐音 374

第七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意义 376

第一节 探索书法源头 376

第二节 加深文学基础 377

第三节 留欢乐在人间 379

结语 382

参考书目 383

第十一篇 从华语词汇看其所反映的马来西亚华社文化 388

论文摘要 388

从华语词汇看其所反映的马来西亚华社文化 389

第一章 绪言 389

第二章 语言与文化 391

第一节 何谓语言 391

第二节 何谓文化、亚文化 393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95

(一)语言是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制度文化 396

(二)语言是记录各种层次文化的符号系统 396

(三)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397

第四节 小结 398

第三章 马来西亚社会与文化背景的概况 399

第一节 多元种族社会 399

第二节 语言、教育和文化政策华教 400

第三节 华族历史简介 403

第四节 华族的方言群以及华族社团 408

第五节 华文报章 410

第六节 小结 411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语中具有“本地色彩”的词汇 413

第一节 概论 413

第二节 与规范语的词义不同的同形词 414

(一)词义的扩大 415

(二)词义的缩小 419

(三)词义的转移 420

(四)词义的交叉 424

第三节 在规范语中有同义词的本地词汇 426

第四节 指称本地特有事物的词汇 428

第五节 借词 431

(一)借自马来文的词汇 431

(二)借自谈米尔文的词汇 433

(三)借自英文的词汇 434

第六节 借自华语方言的词汇 435

(一)借自广东话词汇 436

(二)借自逼建话词汇 437

(三)借自客家话词汇 439

第七节 小结 439

第五章 具“本地色彩”华语背后的文化因素——本地华语与本地文化的关系 440

第一节 词汇记录本地社会各层次的文化 441

(一)本地华人社会、风俗与方言 441

(二)国家认同转向 447

(三)国家政治与政策 448

第二节 词汇记录文化交流 450

(一)与马来文化的交流借自马来文的词汇 450

(二)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主要借自英文的词汇 452

(三)与本地印度人文化的交流——主要借用谈米尔词汇 453

第三节 小结 454

第六章 结论 454

参考书目 4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