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分子麻醉学
分子麻醉学

分子麻醉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向明主编;俞卫锋主审;王英伟,张诗海,赵晶,左云霞,陶国才副主编;于泳浩,王强,王东信等编委;王颖,王海宏,申帮利等编者;胡艳,侯金超编写秘书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30342522
  • 页数:6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分子水平阐述临床麻醉学、重症医学、和疼痛医学相关机制的书籍。随着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临床麻醉学、危重症医学和疼痛医学的机制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全面的研究,涌现出大量新发现和新理论。本书由国内青年麻醉科研工作者和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华人麻醉学者共同编撰而成,包括全麻机制、器官保护、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疼痛发生机制及其干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若干基本问题和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分子麻醉学》目录

第一章 分子麻醉学研究进展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分子麻醉学研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9

第三节 分子麻醉学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19

第二章 睡眠、觉醒、意识与全麻机制研究 21

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的机制 21

第二节 意识的产生与维持及其机制 29

第三节 睡眠与全麻意识消失 36

第四节 全麻意识消失与病理性意识紊乱 43

第三章 全麻药作用的分子机制 60

第一节 概述 60

第二节 膜脂质学说 63

第三节 蛋白质学说 69

第四节 突触传递学说 76

第五节 全麻分子机制研究展望 81

第四章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与全麻机制研究 84

第一节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84

第二节 全麻药物蛋白分子靶位的研究工具 95

第三节 配体-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对意识的影响 102

第四节 总结和展望 115

第五章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与全麻机制研究 118

第一节 与全麻药物作用相关的离子通道 118

第二节 与全麻药物作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131

第三节 常用实验模型 135

第六章 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 138

第一节 概述 138

第二节 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的证据 141

第三节 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 144

第四节 总结与评价 154

第七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59

第一节 概述 159

第二节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160

第三节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和防治的分子靶标 164

第四节 麻醉、阿尔茨海默病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68

第八章 遗传学与全麻机制 180

第一节 概述 180

第二节 全麻机制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82

第三节 全麻敏感性相关基因研究的生物模型 186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193

第九章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96

第一节 外周神经传递和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196

第二节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分子机制 205

第三节 局麻药的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 211

第四节 常用的实验研究技术和模型 217

第十章 脑和脊髓保护 224

第一节 围术期脑和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 224

第二节 预处理诱导脑和脊髓保护作用的机制 232

第三节 其他脑和脊髓保护措施及其机制 243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251

第五节 神经外科围术期脑保护策略 255

第十一章 心脏保护 270

第一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神经源性机制 270

第二节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损伤的常用实验模型 274

第三节 缺血预适应的分子机制 277

第四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机制和策略 278

第十二章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289

第一节 自由基和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89

第二节 免疫系统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93

第三节 凋亡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96

第四节 缺血预(后)处理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99

第五节 能量代谢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303

第六节 其他方面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303

第十三章 围术期凝血功能紊乱 307

第一节 概述 307

第二节 血浆成分改变所致凝血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 311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15

第十四章 血液保护与容量治疗 326

第一节 概述 326

第二节 血液保护措施与免疫 327

第三节 血浆代用品对组织氧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337

第十五章 应激反应的调节与控制 352

第一节 应激的全身反应机制 352

第二节 应激的细胞反应机制 357

第三节 应激的遗传学基础 365

第十六章 围术期过敏反应 370

第一节 概述 370

第二节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机制 372

第三节 围术期过敏反应诊治的新进展 373

第十七章 恶性高热 381

第一节 概述 381

第二节 恶性高热的诊断与治疗 381

第三节 恶性高热与基因突变 384

第四节 恶性高热与酶缺陷 386

第五节 恶性高热的遗传易感性 389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恶性高热诊断中应用的新进展 394

第十八章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399

第一节 脓毒症的定义 399

第二节 脓毒症与炎症反应 404

第三节 脓毒症与免疫抑制 411

第四节 脓毒症的分子遗传学 414

第五节 脓毒症动物模型 421

第十九章 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 432

第一节 生物标志物的概述 432

第二节 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446

第二十章 脓毒症的防治靶标及干细胞治疗 457

第一节 脓毒症治疗的现状 457

第二节 脓毒症防治的新靶标及新策略 466

第三节 脓毒症与干细胞治疗 475

第四节 展望 481

第二十一章ALI/ARDS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487

第一节 概述与分子机制 487

第二节ALI/ARDS的遗传学研究 490

第三节ALI/ARDS的动物模型 495

第四节 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 498

第二十二章 危重病急性及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511

第一节 危重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概述 512

第二节 危重病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常用研究方法 514

第三节 危重病急性及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522

第四节 危重病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标 527

第二十三章 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及细菌耐药问题的对策 535

第一节 概述 535

第二节 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 540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菌耐药研究中的作用 555

第四节 遏制细菌耐药策略 557

第二十四章 疼痛相关的基因、神经元和神经传递 560

第一节 疼痛相关的神经元和神经传递 560

第二节 疼痛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机制 566

第三节 疼痛基因 581

第二十五章 急性疼痛 598

第一节 概述 598

第二节 急性疼痛的传导通路 599

第三节 急性疼痛的调节机制 602

第二十六章 慢性疼痛 612

第一节 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612

第二节 精神心理因素对慢性疼痛影响的机制 622

第三节 脊髓损伤后幻肢痛发生的机制 629

第四节 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641

第二十七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 662

第一节 离子通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662

第二节 免疫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676

第三节 神经系统各部分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6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