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何新论孔子  论孔学
何新论孔子  论孔学

何新论孔子 论孔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新著
  • 出 版 社:北京:同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7703489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何新对孔子的新论述,其主要观点是:一、孔子不是先秦诸子之一子,而与老氏同为诸子之大宗师。盖战国后出现墨、法、名、兵及术数阴阳等百家学皆可溯源于孔氏,这是孔子所以伟大以及高于先秦诸子,而处圣者地位之原因。二、孔学在汉武帝后分道为“今文”孔学与“古文”孔学两端。两家倾轧势同水火,不仅是因为文字、版本之歧异,更是由于利益集团及政治立场之分野。本书对于孔子生平,多有揭秘之研究,盖为前人所不述者。而所立说及史料之根据,则均在《孔丘年谱长编》及《史记·孔子世家正误》中,可与本书相参证。
《何新论孔子 论孔学》目录
标签:新著 新论

孔子世家正误 1

略论孔子及儒学的演变 63

一 真实的孔子是两重人格的孔子 63

二 儒分为八,大流归三 64

三 子夏一派学术在西汉发展为今文儒学 66

四 今文经学主变革,古文经学主复古 66

五 王莽复古使得古文学派抬头 68

六 曹操用人惟才,不在乎忠孝 68

七 玄学与佛道的兴起 69

八 唐宋以后儒学复兴新礼教出现 70

九 清初士人在复古的名义下提倡“汉学”是民族主义的异动 71

儒者社团是中国最早的政党组织 74

“庶子”与儒党 80

一 春秋之讲学风气 80

二 孔子以讲学结社 82

三 游士的兴起 82

四 士之本义是武士 83

五 职业武士制度 85

六 士习“六艺”尚雪耻 86

七 士有份地和私臣 87

八 士是低级的贵族 88

九 庶子要求选贤 88

十 儒家不仅是党团也是雏型政党 89

十一 孔子儒党的“托古改制” 90

儒者与中国上古之神道教 92

一 儒者起源于祭司 92

二 中国上古之神道教 93

三 上古神道教的内涵 94

四 礼乐仪式 95

五 封禅大典 96

六 卜筮与巫术 97

七 孔子主持大傩 98

八 孔子作为司祭官 99

九 庆贺丰收的狂欢之祭 99

孔子创立新礼教 102

一 孔子对先秦神道教的改革 102

二 礼教与基督教之不同 103

三 礼教的人文性 104

四 孔子的怀疑主义 104

五 天道远,人道迩 105

六 礼教的人文化 106

七 圣人以神道设教 107

孔子与儒商 108

一 孔子可能是最早的儒商 108

二 儒商之源在殷商 109

三 儒家并不鄙商 110

孔子“堕三都” 112

孔子论仁政 117

春秋时齐鲁的人殉 与孔子的“仁”(人)学 121

春秋时兵制 126

“克己复礼”新议 130

一 以血亲氏族为核心的贵族宗法制 130

二 以周天子都城为宗王中心的多城邦拱卫封建制 130

三 周代社会组织基本单位为姓族公社 131

论“中庸” 132

法家之学源出儒家 135

一 儒分为八,汇聚于二 135

二 李悝之学受自子夏 136

三 商鞅学术源出李悝 137

四 先秦法家皆与孔子有关 138

子夏与“西河学派” 140

一 子夏生平 140

二 子夏的政治思想具有法家倾向 141

三 子夏是儒学经典的主要传授者 142

四 子夏传述《左氏春秋》 142

五 子夏创立“西河”儒学 143

墨学源出孔门考 145

一 氏姓 145

二 生年 146

三 墨家思想源于儒家《礼运》 147

四 墨子是手工业工匠的政治代表 149

五 墨者是一个政党 151

六 墨者多苦行 152

七 墨子相信“天人感应” 153

八 “天命”与“天志”论的对立 154

九 墨者重视实践 155

十 以“兼爱”反“私仁” 156

十一 “尚同”即民主 157

十二 儒墨对立的根源 159

焚书坑儒及秦汉之际意识形态转型 161

今文经学之兴起 166

古文经学之兴起 171

重估《尚书》的民主理想 176

古今学术史上最大的冤案 185

关于《尚书》的源流及今古文之争 192

论儒家流变 200

论新儒学 208

一 如何估价中国传统文化 208

二 不存在其他文化必须一致向其学习的“样板模式” 211

三 文化的创新不能从悲愤的绝望之情起步 213

四 西方的“现代性”陷入困境 214

五 东方文化的优越性 215

姓族、氏族与姓氏 217

论“野合” 225

关于老聃及老莱子 231

附录 241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 243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 253

史记·儒林列传(原文) 267

史记·儒林列传(译文) 272

孔门弟子述要 279

夏曾佑论六经传授 287

读孔札记 292

礼崩乐坏 292

孔子论大同 294

孔子论仁 295

孔子论中庸 295

《礼记》论儒 296

孔子论庸人 296

孔子论贤人 296

子贡知人 298

孔子论诸弟子 299

孔子论子夏 300

孔子论“损、益” 302

子思 303

弟子杂记 306

墨学出于孔门 310

孔子门下有盗侠 311

子贡答孔文子论 312

儒道尚武 313

杂记 314

何新著作年表 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