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伤科学
中医伤科学

中医伤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中医学院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2
  • ISBN:
  • 页数:204 页
图书介绍:
《中医伤科学》目录

上篇 1

绪论 1

第一章 关于气血筋骨的理论及其在伤科中的应用 5

第一节 气 5

一、气的生理功能 5

二、气的病理现象 5

第二节 血 6

一、血的生理功能 6

二、血的病理现象 6

第三节 筋骨 8

一、筋骨的生理功能 8

二、筋骨的病理现象 8

第四节 小结 8

第二章 损伤的分类与辨症 10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10

一、外伤 10

二、内伤 10

第二节 损伤的辨症 10

一、望诊 10

二、问诊 11

三、闻诊 11

四、切诊 12

【附一】文献选录《伤科补要》脉诀 12

【附二】文献选录《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 13

第三章 治法(上)手法 14

第一节 手法的分类及应用 14

一、治骨手法 15

二、治筋手法 16

第二节 手法的使用原则 23

第三节 手法的练习 24

【附一】文献选录《易筋经》十二式的锻炼方法介绍 25

【附二】文献选录《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 28

【附三】文献选录《伤科补要》手法论 28

第四章 治法(中)药物 29

第一节 草药 29

一、活血止血药 29

二、理气化痰药 55

三、补益强壮药 65

四、祛风通络药 76

第二节 中药 91

一、外治法 91

二、内治法 94

【附一】文献简解 近代对伤科药物研究的部分资料 96

【附二】文献选录《伤科补要》治伤法论 98

【附三】文献选录《伤科补要》跌打损伤内治证 98

【附四】文献选录《江氏伤科方书》伤科方剂鸡鸣散辨证加减法 98

【附五】我院各附属医院常用伤科成药及上海市药厂出品的伤科成药简介 99

第五章 治法(下)练功 104

第一节 练功分类及应用 105

一、局部锻炼 105

二、全身锻炼 105

三、器械锻炼 105

四、进行练功疗法时应注意的事项 105

第二节 全身各部练功姿式 106

一、颈项功 106

二、肩臂功 107

三、腕部功 109

四、腰背功 110

五、腿功 113

下篇 116

第六章 骨折(上)骨折总论 116

第一节 骨折治疗的指导思想及分期原则 116

一、骨折治疗中动静结合的指导思想 116

二、骨折治疗的分期原则 117

第二节 复位 117

一、正骨复位的标准 118

二、正骨复位的时间 118

三、正骨复位的方法 118

第三节 固定 122

一、夹板固定的作用 122

二、夹板固定的形式 122

三、夹板固定使用的器材 123

四、夹板固定步骤 126

五、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126

【附一】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27

【附二】主要骨折平均愈合日期参考表 128

第四节 功能锻炼 128

第五节 药物应用 130

【附三】文献选录《伤科补要》接骨论治 132

【附四】文献选录《伤科汇纂》接骨歌诀 132

第七章 骨折(下)常见骨折 133

第一节 上肢骨折 133

锁骨骨折 133

肱骨外科颈骨折 134

肱骨干骨折 135

肱骨髁上骨折 136

前臂双骨折 139

桡骨下端骨折 140

掌、指骨骨折 141

第二节 下肢骨折 143

股骨干骨折 143

髌骨骨折 145

胫腓骨干骨折 147

踝部骨折 148

跖骨骨折 150

第三节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151

第四节 陈旧性骨折 152

第八章 脱位 155

第一节 概论 155

第二节 下颌及上肢关节脱位 156

下颌关节脱位 156

肩关节脱位 157

肘关节脱位 158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160

掌指及指间关节脱位 160

第三节 下肢关节脱位 160

骶髂关节半脱位 160

髋关节脱位 161

髌骨脱位 162

第四节 陈旧性脱位 163

【附】文献选录《伤科汇纂》上髎歌诀 165

第九章 伤筋 167

第一节 概论 167

一、伤筋的分类 167

二、伤筋的辨症 167

三、伤筋的治疗 167

第二节 颈部与上肢伤筋 169

颈部伤筋 169

肩部伤筋 172

肘部伤筋 174

腕指部伤筋 175

附:筋块(健鞘囊肿) 176

第三节 腰部伤筋 176

腰部急性损伤 176

腰部慢性损伤 178

腰椎间盘突出症 179

第四节 下肢伤筋 181

髋部伤筋 181

膝部伤筋 181

踝部伤筋 182

第十章 内伤 184

第一节 概论 184

一、内伤的病因 184

二、内伤的病理 184

三、内伤的辨证 185

四、内伤的治疗 186

第二节 头部内伤 187

【附一】文献选录《正骨心法要旨》关于头部内伤的记载 188

【附二】文献选录《伤科补要》颠顶骨伤 189

第三节 胸腹部内伤 189

【附三】文献选录《正体类要》正体主治大法 191

【附四】文献选录《伤科补要》腹伤肠出 191

1.消瘀止痛药膏 192

2.膜韧膏 192

3.三色敷药 192

4.接骨续筋药膏 192

5.温经通络药膏 192

6.金黄膏 192

7.清营退肿膏 192

8.青黛膏 192

9.坚骨壮筋膏 192

10.狗皮膏 193

11.宝珍膏 193

12.损伤风湿膏 193

13.万应膏 193

14.万灵膏 193

15.太乙膏 194

16.桃花散 194

17.九一丹 194

18.七三丹 194

19.黑虎丹 194

20.生肌八宝丹 194

21.丁桂散 194

22.四生散 194

23.舒筋药水 194

24.红灵酒 194

25.茴香酒 194

26.伤油膏 194

27.活络油膏 195

28.舒筋油 195

29.散瘀和伤汤 195

30.海桐皮汤 195

31.逍遥熏洗汤 195

32.正骨烫药 195

33.烫药方 195

34.桃仁承气汤 195

35.鸡鸣散 195

36.大成汤 195

37.黎洞丸 195

38.复元活血汤 195

39.活血止痛汤 196

40.柴胡疏肝散 196

41.加味乌药汤 196

42.金铃子散 196

43.膈下逐瘀汤 196

44.顺气活血汤 196

45.血府逐瘀汤 196

46.清心药 196

47.十灰散 196

48.四生丸 196

49.独参汤 196

50.当归补血汤 196

51.和营止痛汤 196

52.定痛和血汤 196

53.七厘散 196

54.和营通气散 197

55.新伤续断汤 197

56.接骨丹 197

57.舒筋活血汤 197

58.活血舒筋汤 197

59.舒筋活络丸 197

60.参术苓草汤 197

61.四物汤 197

62.八珍汤 197

63.十全大补汤 198

64.补中益气汤 198

65.参苓白术散 198

66.健脾养胃汤 198

67.归脾丸 198

68.壮筋养血汤 198

69.生血补髓汤 198

70.左归丸 198

71.右归丸 198

72.健步虎潜丸 198

73.壮筋续骨丹 198

74.续断紫金丹 199

75.加减补筋丸 199

76.麻桂温经汤 199

77.大红丸 199

78.活络丹(大、小) 199

79.夺命丹 199

80.玉真散 199

81.三黄宝蜡丸 199

82.跌打丸 200

83.苏合香丸 200

84.虎骨木瓜酒 200

85.损伤药酒 200

86.外用接骨散 200

87.化瘀活血片 200

88.接骨紫金丹 200

89.续骨活血汤 200

90.骨折二号丸 200

91.补肾壮筋汤 201

92.上肢损伤洗方 201

93.下肢损伤洗方 201

94.风寒砂 201

95.复元通气散 201

96.舒筋活血洗方 201

97.万花油 201

98.川芎茶调散 201

99.补肾活血汤 201

100.蠲痹汤 201

101.牛蒡子汤 201

102.桂枝玉屏风散 201

103.消瘀散 201

104.疗伤散 202

105.鸡血藤浸膏片 202

106.消散丸 202

107.消散膏 202

108.治伤消瘀丸 202

109.定痛丸 202

110.万灵丹 202

111.血桂散 202

112.大补阴丸 202

113.独活寄生汤 202

114.参附汤 202

115.加味犀角地黄汤 202

116.至宝丹 203

117.神犀丹 203

118.琥珀抱龙丸 203

119.紫雪丹 203

120.左金丸 203

121.玉枢丹 203

122.柴胡细辛汤 203

123.防风归芎汤 203

124.天麻勾藤饮 203

125.六味地黄汤 203

126.杞菊地黄丸 203

127.安脑宁神丸 203

128.养血安神片 204

129.养血安神糖浆 204

130.二至丸 204

131.胜金散 204

132.理气止痛汤 204

133.旋复苏子汤 204

134.逍遥散 204

135.三稜和伤汤 204

136.越鞠丸 204

137.侧柏叶汤 204

138.黄土汤 204

139.加味参术苓草汤 204

140.济生橘核丸 20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