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洁净煤
中国洁净煤

中国洁净煤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3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清如等编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4604097
  • 页数:16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是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中国洁净煤技术的需要而组织编写的,是一部涉及煤炭及其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大型图书。全书分十一篇,内容包括:煤及煤的特性、煤炭分选、水煤浆、型煤、动力配煤、煤炭焦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基材料、煤系共伴生矿、洁净煤加工与利用的环境保护。本书内容丰富、具体,资料齐全、翔实,知识性、实用性强,特别是通过介绍煤炭领域的前沿技术,向人们展现了煤炭除燃烧之外,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煤基碳素材料及转化为高级清洁燃料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中国洁净煤》目录
标签:洁净煤 编著

总论 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篇 煤及煤的特性 15

第一章 概述 15

第一节 植物是生成煤的主要物质 15

第二节 植物转化为煤的积聚场所 18

第三节 腐植煤的成煤作用过程 20

第二章 煤的分子结构 24

第一节 煤的大分子结构 24

第二节 煤的结构模型 27

第三节 煤的大分子结构的现代概念 31

第三章 煤的岩相组成 33

第一节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 33

第二节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 34

第三节 煤的岩石类型 35

第四章 煤的化学组成 41

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 41

第二节 煤的元素分析 51

第三节 煤的溶剂抽提及族组成 56

第五章 煤的一般性质 62

第一节 煤的密度 62

第二节 煤的机械性质 64

第三节 煤的热性质 67

第四节 煤的电性质 68

第五节 煤的光学性质 69

第六节 煤的磁性质 72

第七节 煤的润湿性 74

第八节 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 75

第九节 煤的氧化 76

第十节 煤的加氢 81

第十一节 煤的磺化 84

第六章 煤炭利用特性及评价 86

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 86

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 89

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其评定方法 100

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工艺性质 108

第七章 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 114

第一节 煤炭分类意义和分类指标 114

第二节 中国煤炭分类 115

第三节 国际煤炭分类 128

第四节 煤质评价 133

第五节 各种工业用煤对煤质的要求 134

参考文献 140

第二篇 煤炭分选 143

第一章 煤炭的分选特性 143

第一节 煤炭的密度组成与可选性 143

第二节 煤炭的可浮性 155

第三节 煤炭的其他分选特性 161

第二章 煤炭分选的理论基础 171

第一节 分选流体力学 171

第二节 分选界面化学 213

第三节 分离过程与效率评定 229

第三章 煤炭粉碎与按粒度分离 233

第一节 煤炭破碎与磨碎 233

第二节 煤炭筛分与分级 272

第四章 煤炭重选 324

第一节 重介质分选 324

第二节 跳汰分选 351

第三节 其他湿法分选 386

第五章 煤炭干法分选 408

第一节 复合式干法分选 408

第二节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 413

第六章 煤炭电、磁分选 438

第一节 静电分选 438

第二节 磁力分选 453

第七章 煤炭浮选 458

第一节 煤炭浮选体系 458

第二节 煤炭浮选热力学 463

第三节 煤炭浮选药剂 477

第四节 煤炭浮选动力学 493

第五节 煤炭浮选设备 496

第六节 煤炭浮选工艺 525

第七节 煤炭的其他表面分选方法 534

第八章 煤炭化学与生物处理 539

第一节 煤炭的化学处理 539

第二节 煤炭的生物处理 562

第九章 煤炭脱水与干燥 575

第一节 固液两相体系 575

第二节 煤炭脱水工艺 579

第三节 粗粒物料的脱水设备 582

第四节 沉降分离 589

第五节 絮凝化学 600

第六节 细粒物料脱水方法及设备 604

第七节 煤炭干燥 615

第十章 选煤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 643

第一节 选煤过程的数学模拟 643

第二节 选煤过程的预测与优化 664

第三节 选煤过程综合自动化框架 668

第四节 选煤过程的决策支持型管理信息系统 675

第五节 选煤过程控制与检测 685

第十一章 选煤厂技术检查与管理 710

第一节 选煤厂技术检查 710

第二节 设备工艺效果检查与评定 720

第三节 选煤厂工艺流程检查 738

第四节 技术检查计划的制订 740

第五节 最高产率和最大经济效益原则 748

第十二章 选煤技术经济 753

第一节 煤炭产品的种类与结构 753

第二节 选煤成本与经济效益 759

第三节 选煤技术经济分析 764

第十三章 典型选煤工艺流程 772

第一节 炼焦煤选煤典型工艺流程 772

第二节 动力煤选煤典型工艺流程 781

参考文献 785

第三篇 水煤浆 795

第一章 概述 795

第一节 水煤浆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795

第二节 水煤浆的主要性质 797

第三节 水煤浆的用途 802

第二章 煤的成浆性 805

第一节 水煤浆制备的胶体化学基础 805

第二节 制浆影响因素 809

第三章 水煤浆的粒度控制 813

第一节 煤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813

第二节 水煤浆的粒度分布 818

第三节 堆积率 819

第四节 双峰与多峰级配技术 822

第四章 水煤浆添加剂 824

第一节 水煤浆分散剂 824

第二节 水煤浆稳定剂 829

第三节 水煤浆助剂 830

第五章 水煤浆的流变性 833

第一节 水煤浆流变性的测定 833

第二节 影响水煤浆流变性的因素 835

第六章 制浆工艺 838

第一节 制浆工艺的主要环节及功能 838

第二节 干法制浆工艺 839

第三节 湿法制浆工艺 839

第四节 干湿法联合制浆工艺 842

第七章 水煤浆的检测 843

第一节 水煤浆的采样 843

第二节 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844

第三节 水煤浆密度、浓度、煤灰成分及pH值的测定方法 845

第四节 水煤浆碳、氢分析方法 846

第五节 水煤浆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848

第六节 水煤浆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849

第七节 水煤浆中氮的测定方法 850

第八节 水煤浆发热量的测定方法 851

参考文献 853

第四篇 型煤 857

第一章 概述 857

第一节 型煤的概念和意义 857

第二节 型煤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858

第二章 型煤的形状、规格、分类和用途 860

第一节 型煤的形状与规格 860

第二节 型煤的分类与用途 861

第三章 成型的基本原理 863

第一节 成型过程 863

第二节 成型机理 865

第三节 影响成型的因素 867

第四章 型煤的质量检测及其影响因素 871

第一节 型煤的质量指标与检测 871

第二节 型煤原料对质量的影响 875

第五章 黏结剂和其他添加剂 877

第一节 黏结剂 877

第二节 添加剂 881

第六章 型煤生产工艺 883

第一节 型煤生产工艺概述 883

第二节 黏结剂冷压成型 884

第三节 无黏结剂冷压成型 889

第四节 热压成型工艺 891

第七章 型煤的后处理 895

第一节 型煤的干燥 895

第二节 型煤的养护 896

第三节 型煤的热处理 897

第八章 民用型煤 899

第一节 民用煤球与蜂窝煤 899

第二节 其他民用型煤 901

第九章 工业型煤 906

第一节 锅炉型煤 906

第二节 造气型煤 909

第三节 型焦 910

第十章 型煤机械 912

第一节 筛分机械 912

第二节 粉碎机械 913

第三节 定量机械 918

第四节 混捏机械 920

第五节 成型机械 922

第六节 干燥机械 927

参考文献 930

第五篇 动力配煤 933

第一章 概述 933

第一节 动力配煤的原理和意义 933

第二节 动力配煤的质量要求 935

第三节 动力配煤的方案确定和优化 938

第四节 动力配煤的标准化 958

第五节中国动力煤资源 961

第二章 动力配煤技术 980

第一节 动力配煤的工艺流程 980

第二节 动力配煤的主要设备 983

第三节 动力配煤的质量检测 985

第四节 高灰煤的配煤技术 987

第五节 高硫煤的配煤技术 989

第六节 动态动力配煤技术 992

第三章 动力配煤的发展前景 996

第一节 动力配煤与节能 996

第二节 动力配煤与环境保护 997

第三节 动力配煤的固硫技术 998

第四节 动力配煤的综合效益 1006

第五节动力配煤的发展前景 1008

参考文献 1015

第六篇 煤炭焦化理论与应用 1019

第一章 概述 1019

第一节 焦炭的外观与孔结构 1019

第二节 焦炭的化学组成 1020

第三节 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 1021

第四节 焦炭的化学反应性能 1024

第五节 焦炭应用 1025

第六节 我国焦炭生产的基本现状 1026

第二章 配煤炼焦的原理与配煤工艺 1030

第一节 煤在焦炉炭化室内的结焦过程 1030

第二节 配煤质量与备煤炼焦工艺条件 1032

第三节 配煤原理与焦炭质量的预测 1036

第四节 炼焦配煤工艺 1038

第三章 炼焦炉及生产过程 1041

第一节 焦炉炉体结构与设备 1042

第二节 焦炉炉型介绍 1050

第三节 焦炉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方向 1054

第四节 炼焦炉生产操作 1056

第五节 焦炉的热工评定 1060

第四章 非常规炼焦技术与工艺 1065

第一节 配型煤炼焦 1065

第二节 捣固炼焦 1066

第三节 煤干燥炼焦和预热炼焦 1067

第四节 其他炼焦方法 1068

第五章 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煤气净化 1070

第一节 炼焦化学产品的组成和产率 1070

第二节 炼焦化学产品回收方法及典型流程 1072

第三节 焦炉煤气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1073

第六章 煤气的冷却和输送以及焦油氨水的分离 1076

第一节 煤气在集气管的冷却 1076

第二节 煤气的初步冷却 1076

第三节 焦油氨水的分离和煤气输送 1079

第七章 煤气中氨和粗轻吡啶的回收 1082

第一节 氨的回收 1082

第二节 粗轻吡啶盐基的回收 1089

第八章 煤气中粗苯的回收 1091

第一节 煤气终冷和除萘 1091

第二节 洗油吸收法回收粗苯的原理与工艺 1093

第三节 富油脱苯 1096

第九章 煤气脱硫 1099

第一节 煤气的干法脱硫 1100

第二节 改良蒽醌二磺酸钠法脱硫 1103

第三节 萘醌法脱硫 1106

第四节 氨水脱硫 1109

第五节 乙醇胺法脱硫 1112

第十章 粗苯的精制 1115

第一节 酸洗净化法粗苯精制 1115

第二节 催化加氢法粗苯精制 1119

第十一章 煤焦油加工 1123

第一节 煤焦油的组成、性质及加工前的处理 1123

第二节 煤焦油的初步加工 1126

第三节 焦油盐基的分离精制 1131

第四节 焦油酚类化合物的分离精制 1133

第五节 萘及其同系物的分离精制 1142

第六节蒽、菲和咔唑的分离精制 1153

第七节 蒽油馏分中高沸点化合物的分离精制 1155

参考文献 1160

第七篇 煤炭气化理论与应用 1165

第一章 概述 1165

第一节 煤气化 1165

第二节 煤气的应用 1166

第二章 移动床气化 1168

第一节 混合发生炉煤气 1168

第二节 水煤气 1182

第三节 移动床加压气化 1195

第三章 流化床气化 1221

第一节 流化床气化原理 1221

第二节 常压流化床的气化过程 1222

第三节 加压流化床的气化过程 1224

第四节 流化床气化工艺 1225

第四章 气流床气化 1235

第一节 气流床气化原理和特点 1235

第二节 气流床气化工艺 1237

第五章 煤炭地下气化 1248

第一节 煤炭地下气化原理 1248

第二节 煤炭地下气化发展现状 1250

第三节 煤炭地下气化方法 1253

第四节 影响煤炭地下气化运行因素 1257

第五节 煤炭地下气化发展趋势 1262

第六章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1264

第一节 概述 1264

第二节IGCC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267

第三节 典型的IGCC工艺 1268

第四节IGCC电厂煤气的净化 1274

第七章 煤炭气化多联产 1283

第一节 概述 1283

第二节 国外多联产系统 1283

第三节 多联产在中国的发展 1285

参考文献 1292

第八篇 煤炭液化理论与应用 1297

第一章 概述 1297

第二章 煤液化技术开发的进展和前景 1299

第一节 煤的基本性质与煤液化的基本原理 1299

第二节 液化用煤种的选择 1300

第三节 煤液化工艺与其他煤转化工艺的对比 1301

第四节 煤液化工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1302

第三章 煤的组成结构和煤相关模型化合物 1306

第一节 煤的溶剂萃取 1306

第二节 煤的组成分析 1310

第三节 煤的结构表征 1311

第四节 研究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的必要性 1313

第四章 煤及其相关模型化合物的热解和氢解反应 1314

第一节 煤的热溶解和热解反应 1314

第二节 芳环的热缩合和热解反应 1317

第三节α , ω-二芳基烷烃的热解和氢解反应 1317

第四节 含杂原子桥键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热解反应 1323

第五章 煤及其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加氢和加氢裂解反应 1325

第一节 溶剂的作用 1325

第二节 催化剂存在下的氢转移反应 1328

第三节 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1335

第六章 煤液体的分离、分析与利用 1338

第一节 煤液体的分离和分析 1338

第二节 煤液体作为燃料的利用 1342

第三节 煤液体的非燃料利用 1343

第七章 煤直接液化工艺 1345

第一节 单段直接液化工艺 1345

第二节 两段直接液化工艺 1356

第三节 煤油共处理液化工艺 1367

第四节 液化粗油的提质加工工艺 1371

第五节 煤液化残渣的利用 1375

第八章 煤间接液化工艺 1377

第一节F-T合成的产物及其化学反应 1377

第二节F-T合成反应的热力学 1379

第三节F-T合成的影响因素 1383

第四节F-T合成催化剂 1385

第五节F-T合成工艺 1388

参考文献 1392

第九篇 煤基材料 1411

第一章 煤基炭质吸附材料 1411

第一节 煤基炭质吸附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1411

第二节 煤基炭质吸附材料的制备 1418

第三节 煤基炭质吸附材料的应用 1432

第二章 煤基电极材料 1448

第一节 概述 1448

第二节 煤基电极材料的制备 1449

第三节 煤基电极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1458

参考文献 1472

第十篇 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加工利用 1477

第一章 高岭岩(土) 1477

第一节 概述 1477

第二节 中国煤系高岭岩资源状况 1478

第三节 高岭岩综合利用现状及用途 1479

第四节 高岭岩(土)选矿提纯 1484

第五节 高岭岩(土)的粉碎分级 1488

第六节 高岭岩(土)煅烧 1489

第七节 高岭土粉体表面改性 1491

第二章 耐火黏土 1496

第一节 资源概况 1496

第二节 矿床特征 1498

第三节 耐火黏土的用途 1500

第三章 铝土矿 1503

第一节 资源概况 1503

第二节 矿床特征 1504

第三节 加工利用 1506

第四章 膨润土 1509

第一节 资源概况 1509

第二节 矿床特征 1510

第三节 加工利用 1512

第五章 硅藻土 1516

第一节 资源概况 1516

第二节 硅藻土的用途 1519

第三节 硅藻土的选矿 1522

第六章 煤矸石的性质与分类 1523

第一节 煤矸石的组成与性质 1523

第二节 煤矸石的分类 1526

第三节 用煤矸石制取化工产品 1529

第四节 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 1536

第五节 用煤矸石做低热值燃料 1549

参考文献 1556

第十一篇 煤炭加工与利用的环境保护 1561

第一章 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烟(尘)控制 1561

第一节 粉尘污染控制的一般方法 1561

第二节 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1562

第三节 常用除尘设备及选型方法 1569

第二章 煤炭热加工和燃烧过程中气态污染物控制 1594

第一节 煤炭燃烧过程烟尘和气态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1594

第二节 煤炭炼焦过程气态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1601

第三节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1606

第三章 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水污染控制 1624

第一节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624

第二节 焦化废水和煤造气废水处理与利用 1630

第四章 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 1638

第一节 煤炭加工利用中的固体废弃物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1638

第二节 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途径和方法 1643

参考文献 16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