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代的乌托邦  “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
现代的乌托邦  “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

现代的乌托邦 “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渊著;王建国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4134051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现世的乌托邦”的核心论题引入“十次小组”特性的“中介”之解,并以“新毯式建筑”理念对未来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现代的乌托邦 “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目录

0 绪论 1

0.1 缘起 1

0.1.1 乌托邦与日常生活之间 1

0.1.2 “十次小组”重塑 2

0.1.3 “中介”视角下的“实践乌托邦”的命题 4

0.2 研究途径与意义 6

0.2.1 关键词 6

0.2.2 研究范围 7

0.2.3 途径 7

0.2.4 意义 8

0.3 相关研究综述 9

0.3.1 CIAM与“十次小组”的出版物及研究 9

0.3.2 国外学者对于“十次小组”相关的研究与评价 11

0.3.3 平行关注 13

0.3.4 国内的研究成果 13

0.4 研究框架 14

1 “十次小组”初识——角色的转承 15

1.1 从CIAM到“十次小组” 15

1.1.1 CIAM概述 15

1.1.2 “十次小组”前夕 17

1.1.3 准“十次小组” 21

1.1.4 “十次小组”的形成 22

1.1.5 CIAM消亡 23

1.1.6 “十次小组”成立 25

1.1.7 CIAM之后 29

1.1.8 “十次小组”之后 30

1.2 角色转承的“十次小组”初释 30

1.2.1 僭越式回归 30

1.2.2 现代主义重塑 31

1.2.3 日常生活:渐行的基本社会话题 37

2“十次小组”门阶认知——“内”“外”“内与外” 42

2.1 “内”——本体认知 42

2.1.1 “十次小组”认知图表 42

2.1.2 “十次小组”会议 45

2.1.3 “关联”矛盾的调和 45

2.1.4 平台——主要出版物与杂志解析 49

2.1.5 教育轨迹 58

2.2 “外”——先锋的实证性 61

2.2.1 从“新巴比伦”“插件城市”“流动城市”到“十次小组” 62

2.2.2 游弋与秩序:“巨构”乌托邦 67

2.2.3 日常性的回归 72

2.3 “内与外”——“十次小组”定位认知 74

2.3.1 组织“内与外”的关联跨界(横向) 75

2.3.2 多“点”定位下的“线”性演进(纵向) 75

3“十次小组”解析——“中介”理念之策略导入 77

3.1 “中介”理念 77

3.1.1 语义 78

3.1.2 矛盾性的永恒 78

3.1.3 “真实的第三类” 79

3.1.4 “门阶”——一种循环的门槛与边界 80

3.2 “中介”模型解析 81

3.2.1 “中介”特性 81

3.2.2 “中介”之发展层级 86

3.2.3 “中介”模型之“形式对应物”特性 88

3.3 “十次小组”角色之“中介”解析 89

3.3.1 继承与决裂 89

3.3.2 “内”与“外”:相对角色的转换 92

3.3.3 作为建筑师 93

3.3.4 “松散”与“聚合”:“十次小组”组织形式启示 94

3.3.5 乌托邦与日常性 95

3.3.6 一种常态的建立 97

3.4 “十次小组”辩省——现世的乌托邦 98

4整体关联:迷宫式的清晰 100

4.1 “整体性” 100

4.2 迷宫式的清晰 103

4.3 “总体人”的辩护 105

4.4 “茎干与网”:整体的关联城市 108

4.4.1 街道的关注 108

4.4.2 从街道到“茎干” 109

4.4.3 从“茎干”到“簇群” 114

4.4.4 网:“茎干”的拓扑发展 118

4.4.5 作为都市文化模型的连续性 121

4.4.6 物质形态与空间实践 123

4.4.7 流动性与灵活性 124

4.4.8 干预与改变——面对传统中恒久要素的现代视角 125

4.5 “毯式建筑” 126

4.5.1 编织城市 126

4.5.2 密度 129

4.5.3 占据 134

4.5.4 德国法兰克福的诺姆博格竞赛 136

4.5.5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138

4.5.6 汉堡-史迪什普住区设计与卡尔斯鲁厄 141

4.6 “巨构”——实践的乌托邦 143

4.6.1 “巨构”的出现到“巨构年” 143

4.6.2 “巨构”的乌托邦 144

4.6.3 “总体建筑”:系统化巨构 145

4.7 结构主义塑型 147

4.7.1 规则与行为 147

4.7.2 荷兰结构主义 150

4.7.3 整体性与特性 153

4.7.4 结构主义批判 154

4.8 基于“毯式建筑”整体性的实践性批判 154

5“社会对应物”:社会属性的内外辨析 158

5.1 另一种理念 158

5.2 “奥特罗圈”——时间的对应物 159

5.2.1 “奥特罗圈” 160

5.2.2 历史中的“形式” 161

5.3 “场所”与“场合”——时间的内在协调 163

5.3.1 场所与场合 163

5.3.2 时间的持久性 165

5.3.3 时间的内在性 166

5.4 “构型原则”——适应化秩序 168

5.4.1 迈向“构型原则”的第一步 169

5.4.2 “构型”意义 169

5.4.3 辨析 171

5.4.4 “诺亚方舟” 176

5.4.5 阿姆斯特丹孤儿院 177

5.4.6 “构型原则”之反思 179

5.5 城市之洞 181

5.6 参与:非定形的设计对应物 183

6“CIAM格网”:现实特质转向的分析工具 186

6.1 “CIAM格网” 186

6.1.1 格网的提出 186

6.1.2 “CIAM格网” 187

6.1.3 实证历程 187

6.1.4 CIAM的理性批判 190

6.2 变革 190

6.2.1 分类的质疑 190

6.2.2 CIAM 9的格网 192

6.3 来自盖迪斯的启示 193

6.3.1 从“山谷断面”到“生命符号” 193

6.3.2 基于盖迪斯理念的“都市核心” 196

6.3.3 “杜恩宣言” 197

6.3.4 秩序建立与特质转向 198

6.3.5 生态层级的融入 200

6.4 史密森夫妇的“都市重构”格网 201

6.4.1 “关联尺度” 203

6.4.1 从绿贝斯诺到金巷 203

6.5 理性的重塑 206

6.5.1 日常性“设想” 206

6.5.2 空间实践 208

6.6 反思 210

6.6.1 差异的整合 211

6.6.2 “CIAM格网”的预期:从静态到互动的分析工具的发展 211

7“大量性”:恒定的动态陈述 215

7.1 现代主义发展的“大量性”需求 215

7.2 “大量性”之多样性辨析 216

7.2.1 多样性 216

7.2.2 分歧 218

7.3 “大量性”特质解析 219

7.3.1 “大量性”的综合原则 219

7.3.2 大规模制造 220

7.3.3 消极与积极 221

7.3.4 静态与动态场所特质的并置 222

7.3.5 人性化与地域性的需求 223

7.3.6 网格化与类型化 224

7.3.7 日常性 225

7.3.8 十四届米兰三年展 225

7.4 “大量性”居住实践 227

7.4.1 “大量性”居住的关注 227

7.4.2 都市化层级的演进与市郊居住模式实践:巴尼奥河畔塞泽项目 228

7.4.3 “大量性”居住实践:卡萨布兰卡 229

7.5 簇群 231

7.5.1 关联 232

7.5.2 层级 232

7.5.3 缝合 234

7.5.4 演进 235

7.6 流动性 236

7.6.1 “流动性”关注 236

7.6.2 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238

7.6.3 组织性 239

7.6.4 历时性 240

7.7 基础设施 241

7.7.1 “适配” 242

7.7.2 柏林首都规划 244

7.7.3 作为基础设施的巨构意义 246

7.8 发展与改变——另一种美学的建立 246

7.9 “大量性”问题的反思 248

8 “As Found”美学:现实的真实认知 249

8.1 “As Found”与“发现”(Found) 249

8.2 新粗野主义 251

8.2.1 词源 251

8.2.2 发展与反思 252

8.2.3 (无)装饰:形式的辩证之解 256

8.2.4 亨斯坦顿中学与萨格登住宅 256

8.3 展览中的“真实”美学 258

8.3.1 “生活与艺术的并行” 258

8.3.2 “未来房屋”与“天井与亭” 259

8.4 基于“As Found”的秩序认知 262

8.4.1 “布鲁贝克图示” 262

8.4.2 聚合化秩序 262

8.4.3 东6建筑 264

8.5 孩童与孩童般游戏 265

8.5.1 孩童的观察 266

8.5.2 游戏 267

8.5.3 “间隙物”与“真实的脏乱” 272

8.5.4 “游戏”城市 273

8.6 地域性的“发现” 274

8.6.1 原始的“平庸” 274

8.6.2 乌比诺实践解读 276

8.6.3 北非实践 281

8.7 “As Found”的诗意几点 288

9批判性重建 290

9.1 “功能主义”突破 291

9.1.1 《新雅典宪章》 291

9.1.2 基于分析的功能主义 293

9.1.3 已知与未知 294

9.2 整体与个体的角色乌托邦 294

9.2.1 个体角色下的整体意义 295

9.2.2 显性与隐性 295

9.2.3 新“乌托邦” 296

9.3 群集设计“第三类”空间 297

9.3.1 聚合理念 297

9.3.2 (平)面形式:面对大量性聚合 298

9.3.3 开放性 300

9.4 层级推进 300

9.4.1 演进 300

9.4.2 层级与非层级 303

9.4.3 层级“透明” 304

9.5 “模糊”性 305

9.5.1 “对立”的互给 305

9.5.2 “适宜尺度”的演进 306

9.5.3 “模糊”的清晰 307

9.5.4 “混沌理论”下的“模糊”性理解 308

9.6 真实与虚幻 310

9.6.1 “异托邦”关联 310

9.6.2 城市隐性肌理 313

9.6.3 缺席与在场 314

9.7 基于关联的悖论活力 314

9.7.1 层级悖论下的“关联”讨论 315

9.7.2 乌托邦活力悖论中的日常生活关注 315

9.7.3 悖论影响下的城市与建筑“关联”——超越房屋与建造的建筑 317

9.7.4 悖论的活力持久性 318

10启示性延展:“新毯式建筑”探究 320

10.1 “新毯式建筑”整体化模型初探 320

10.1.1 超越点线面——场域概念 320

10.1.2 突破几何 321

10.1.3 “新毯式建筑”模型 323

10.2 作为基础设施的“新毯式建筑”:社会对应物的启示 327

10.2.1 “新毯式建筑”功能性基础设施 327

10.2.2 “新毯式建筑”景观基础设施 331

10.2.3 “新毯式建筑”空间基础设施 332

10.2.4 “新毯式建筑”社会性基础设施 334

10.3 “新毯式建筑”的流动性:“大量性”的时代之解 337

10.3.1 界域的模糊 337

10.3.2 动态密度 340

10.3.3 高效对接 342

10.3.4 流动性的异托邦 343

10.4 基于时间的“新毯式建筑” 345

10.4.1 多价 345

10.4.2 可变与半恒久 346

10.4.3 时间的跨界 347

10.4.4 即时的互动 349

10.5 “As Found”思维模式下的“新毯式建筑”乌托邦日常表现 350

10.5.1 “新毯式建筑”乌托邦下的日常性理解 350

10.5.2 “功能—形式—结构”的联立:日常性作为一种功能 352

10.5.3 价值体现 354

10.6 “新毯式建筑”设计分析策略初析 356

10.6.1 “图示”:“新毯式建筑”信息分析工具 357

10.6.2 “新毯式建筑”场所信息处理进程 359

10.6.3 互动的设计策略 360

10.6.4 学科交叉 362

10.6.5 动态变化 363

10.6.6 案例:“空中斗士”——一种城市的分析与研究平台 366

10.7 超越建筑 367

10.8 “新毯式建筑”质疑 368

结语 371

主要参考文献 373

附录 377

附录1 “十次小组”会议简述 377

附录2 12点建议 395

附录3 杜恩宣言:人居主张 395

附录4 新雅典宪章 396

索引 407

索引1 人名英中对照 407

索引2 文章名英中对照 416

索引3 地名英中对照 419

图片来源 421

致谢 4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