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监测学
环境监测学

环境监测学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汉医学院编
  • 出 版 社:武汉医学院
  • 出版年份:1982
  • ISBN:
  • 页数:485 页
图书介绍:
《环境监测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定义,对象与任务 1

第二节 环境监测在环境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4

第三节 环境监测课的学习方法 6

上编 环境监测技术基础 7

第二章 环境监测传感器 7

第一节 自动监测仪器的构成单元 7

第二节 环境监测传感器 8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构造与测量原理 8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及其响应机理 10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 24

四、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的定量方法 30

第三节 生物传感器 42

一、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42

二、传感器与生物膜 42

三、酶传感器 46

四、免疫电极 49

第三章 常用分析仪器的电子线路 52

第一节 PHS-2型酸度计 52

一、酸度测量原理 52

二、PHS-2型酸度计的原理方框图 53

三、PHS-2型酸度计电路分析 53

四、PHS-2型酸度计的可能故障与排除方法 61

第二节 JP-1 A型示波极谱仪 63

一、示波极谱的工作原理 63

二、JP-1A型示波极谱仪电路分析 64

三、JP-1A型示波极谱仪电路分析 67

第二节 751 G分光光度计 86

一、工作原理 86

二、751 G分光光度计的方框图 86

三、751 G分光光度计电路分析 87

四、可能故障和排除方法 92

第四节 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97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 97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方框图 97

三、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路分析 98

四、可能故障及排除方法 113

第五节 SP-2305气相色谱仪 117

一、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17

二、SP-2305气相色谱仪的方框图 117

三、SP-2305气相色谱仪电路分析 119

四、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139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在分析仪器中的应用 145

一、电子计算机能配合分析仪器做些什么? 145

二、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与分析仪器的联用方法 146

三、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48

第四章 监测站网的设置与样本的采集及处理 149

第一节 联合监测站网的设计问题 149

第二节 样本的采集 152

一、单纯随机抽样法 152

二、机械抽样法 153

三、分层抽样法 153

第三节 采样的设计 154

一、采样点的设置 154

二、采样频度的确定 157

三、采样的设计 159

四、检查是否符合标准的采样 169

第四节 采样器 171

一、基本类型 171

二、采样器 172

第五节 样本的保存和预处理 174

一、样本的保存 174

二、样本的预处理 174

三、样本的纯化 176

第五章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 177

第一节 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177

第二节 实验室内的质量保证工作 179

一、质量保证计划 179

二、对蒸溜水与电源的要求 179

三、仪器的选择 181

四、玻璃器皿及其清洗 183

五、试剂与溶剂的选用 184

六、确定性误差的消除 185

第三节 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186

一、控制图及其理论基础 186

二、分析质量控制常用的几种控制图 187

下编 环境监测方法 193

第六章 大气监测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一、大气采样的基本要求 193

二、采样频度 193

三、测量技术 194

第二节 大气监测法 194

一、一氧化碳——气相色谱法 194

二、二氧化硫 195

三、丙烯腈 200

四、汞 203

五、苯——气相色谱法 207

六、氟化物(换算成F) 208

七、氮氧化物(换算成NO2) 213

八、硫化氢——亚甲基兰比色法 215

九、硫酸——硫酸钡比浊法 217

十、氯化氢——硫氰酸汞比色法 218

十一、飘尘——重量法 219

十二、灰尘自然沉降量——重量法 220

十三、3,4—苯并(a)芘 221

十四、总氧化剂(臭氧) 226

十五、氰化氢——巴比妥酸比色法 230

十六、硫酸盐化速率——二氧化铅法 232

第三节 大气污染仪器监测简介 233

一、污染监测系统 233

二、大气污染的遥测技术 234

三、大气污染监测仪器 235

第七章 水和废水监测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36

一、水样采集 236

二、水样保存 238

第三节 感官性状与物理指标监测 241

一、水温 241

二、臭味 241

三、色度 243

四、混浊度 244

五、总固体 245

六、电导率 247

七、pH 247

第四节 化学污染指标监测 248

一、生化需氧量 248

二、化学需氧量 251

三、溶解氧 253

四、有机碳 256

五、氨氮 258

六、蛋白氮 261

七、亚硝酸盐氮 261

八、硫化物 264

九、氯化物 267

十、硬度 270

第五节 毒物指标监测 272

一、硝基苯 272

二、挥发酚 273

三、乙腈 274

四、氰化物 275

五、有机氯 278

六、有机磷 278

七、镉 278

八、铬 283

九、铜 285

十、汞 286

十一、铅 290

十二、锌 292

十三、砷 294

第六节 水质监测仪器简介 297

一、紫外有机污染监测仪 297

二、数字式水质监测仪 298

第八章 土壤及底质监测 301

第一节 概述 301

第二节 土壤及底质样品的采集、制备 302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302

二、土址样品的制备 304

三、底质样品的采集 304

四、底质样品的制备 305

第三节 分析方法 307

一、PH 307

二、氧化还原电位(ORP) 308

三、含水率 308

四、灼烧减重 309

五、粒度分布 309

六、有机酸 310

七、化学耗氧量 312

八、总氮 314

九、总磷 316

十、脱镁叶绿素 317

十一、亚甲兰活性物质(MBAS) 320

十二、正己烷萃取物(油份) 323

十三、挥发酚 325

十四、3.4-苯并(a)芘 329

十五、三氯乙醛——气相色谱法 333

十六、土壤中六六六、DDT的测定 337

十七、多氯联苯(PCB) 341

十八、硫化物 345

十九、氰化物 353

二十、氟化物 359

二十一、砷 365

二十二、镉 373

二十三、铬 382

二十四、铜 387

二十五、汞 393

第九章 生物材料监测 406

第一节 概论 406

一、生物材料监测的对象 406

二、生物材料监测的意义 406

三、生物材料监测的特点 406

第二节 样品采集、保存、制备与预处理 406

一、样品采集和选择 406

二、样品制备与保存 408

第三节 生物组织 413

一、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413

二、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423

第四节 食物 434

一、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434

二、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443

三、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456

主要参考书目 472

附录一、空气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系数 473

附录二、四位对数表 476

附录三、 479

(一)标准铬酸钾溶液透光值 479

(二)光学材料的透光特性 479

附录四、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480

附录五、不同温度下气体的克分子体积 480

附录六、基准试剂 481

附录七、市售酸碱试剂的浓度及比重 481

附录八、参考电极的电极电位 482

附录九、常用试剂的饱和溶液(20℃) 482

附录十、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483

附录十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84

附录十二、国产滤纸的规格 484

附录十三、数词词头略写 485

附录十四、计算单位略写 4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