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运铨主编;冉志,张谦,任孟良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61631944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一、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2

(一)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

(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7

(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0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3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3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15

(三)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6

(四)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7

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20

(一)强烈的实践性 20

(二)独特的民族性 22

(三)巨大的创造性 23

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24

(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4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25

(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发展 26

(四)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9

(五)建国初期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29

(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30

(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32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3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36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38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39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4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40

(一)中国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40

(二)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42

(三)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是农村革命根据地 4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 45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45

(二)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46

(三)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策略 48

(四)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49

(五)统一战线与人民民主专政 51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53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依据 54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战略基地 55

(三)正确解决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土地革命,是实现革命道路的保证 56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上) 59

一、人民民主专政 59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59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内容 60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63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 64

二、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6

(一)把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两个部分,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政策 66

(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地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68

(三)要重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和使用,将他们的基本部分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70

(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仍应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存在,适当保存和发展私营经济 72

三、通过互助合作把农民引上集体化道路 73

(一)互助合作的实现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73

(二)农业合作化必须执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和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团结中农的政策 76

(三)农业合作化必须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77

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79

(二)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80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82

(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 83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下) 86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 86

(一)社会主义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86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87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89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 94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形成 94

(二)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 95

(三)正确处理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 97

(四)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在农村发展工业 98

三、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 100

(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00

(二)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105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思想 107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107

(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108

(三)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109

(四)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11

第五章 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114

一、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 114

(一)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14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116

(三)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118

(四)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119

(五)坚持民主制度和革命纪律的高度统一 120

二、人民战争 123

(一)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 123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125

(三)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是人民战争的组织斗争形式 126

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29

(一)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29

(二)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适时进行战略的转变 130

(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134

(四)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指导原则 135

四、建设现代化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138

第六章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141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41

(一)政策和策略是为党的纲领、路线服务的 142

(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条件 142

(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推进和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143

二、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 143

(一)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143

(二)必须从实际出发 144

(三)群众路线的原则 145

(四)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46

三、几个重要的策略原则 149

(一)对敌斗争的策略 149

(二)领导同盟者的策略 154

(三)国际斗争策略 157

四、执行政策和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161

(一)要有全局观点 161

(二)要随时掌握工作进程,交流经验,纠正错误 162

(三)要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163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164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保证 164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64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167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69

二、深刻丰富的文艺思想 170

(一)文艺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具有反作用 170

(二)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向 171

(三)人民生活是革命文艺的唯一源泉 173

(四)发展和繁荣无产阶级文艺的两大基本方针 175

(五)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 178

三、“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180

(一)教育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80

(二)“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182

(三)教育的目的及其实现的途径 183

(四)人民教育人民办 185

四、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 185

(一)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85

(二)共产党必须运用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187

(三)知识分子必须同工农相结合 188

第八章 党的建设的理论 190

一、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190

(一)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 190

(二)改造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是思想建党的中心环节 193

(三)思想入党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 194

(四)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195

二、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196

(一)三大作风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 196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198

(三)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 199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200

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整风形式 201

(一)正确地开展党内斗争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基本条件 201

(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进行党内斗争的唯一正确方针 202

(三)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整风形式 204

四、强调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207

(一)保持革命的先进性、反腐防变 207

(二)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209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11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 213

第九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15

一、实事求是 215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 215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21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27

二、群众路线 230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据 230

(二)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32

(三)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36

(四)群众路线的重要地位 239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40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学涵义 240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要求 242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246

第十章 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5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5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意义 25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25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25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260

(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26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262

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理论 266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266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269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271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27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7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276

(三)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278

五、“一国两制”的构想 279

(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创造性构想 279

(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82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从实际出发的正确选择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2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