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探求均衡之治  基于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论述
探求均衡之治  基于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论述

探求均衡之治 基于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论述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涂少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8444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对于法治问题,研究者的视角往往决定了他看到了什么以,而方法则决定了他怎样有效地分析他所看到的现象与问题。本书中的均衡是指在特定社会规则条件下人们最优策略与行为的集合,而法治均衡的形成意味着人们普遍地根据法治规则来安排的策略与行为是最优的策略与行为。
《探求均衡之治 基于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论述》目录

导论:均衡,无处不在 1

第一章 公民主体性概述 17

第一节 公民主体性及其相关概念 17

一 博弈论与法治均衡 17

二 宪政 33

三 公民社会 37

四 权利机制 41

五 公民主体性 47

第二节 公民主体性的多重解读 63

一 自由主义的解读 63

二 社群主义的解读 66

三 主体间性的解读 69

四 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73

第三节 公民主体性的制度模式分析 77

一 自治模式 78

二 责任模式 80

三 规范模式 83

四 阶级模式 85

第二章 我国公民主体性发展的话语困境 90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公民主体性 90

一 解构主体——后现代主义对公民主体性的批判 90

二 时空错位——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公民的主体性 94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公民主体性 97

一 传统文化与公民主体性的一般关系 97

二 我国儒家文化传统与公民主体性 100

第三节 话语“瓶颈”——亟待突破的公民主体性 103

一 理性——公民主体性自我确证的基石 103

二 宽容妥协——公民主体性共存的必然 107

三 精英寡头化与社会民粹化——公民主体性二维消解 117

第三章 公民主体性与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 124

第一节 公民主体性发展的社会条件 124

一 经济条件 124

二 思想条件 125

三 政治条件 125

第二节 公民主体性与公共领域 126

一 公民主体性与市场领域 127

二 公民主体性与政治领域 132

三 公民主体性与公共舆论 135

四 公民主体性与社会组织 140

五 公民主体性与社会运动 143

第三节 强势公权力下的公民主体性 146

一 供给不足的权利 147

二 “系统权力——原子权利”模式的失衡 149

第四章 中国语境下的公民主体性发展路径 152

第一节“公权力”型塑公民主体性的动力 152

一 合法性论述发展的需求 152

二 权力矛盾运动逻辑的推动 158

第二节 公民教育——公民主体性的社会再造 161

一 学校教育——公民主体性话语型塑 161

二 公域实践——公民主体性社会型塑 169

第三节 主体公民——法治国家的根基与归宿 175

一 公民主体性与社会自主性 175

二 自主社会与国家 177

第五章 儒家文化均衡与法治现代化模式演化 179

第一节 儒家文化演化与儒家“活法” 179

一 儒家“活法”的界定 179

二 儒家“活法”的基本均衡 184

三 儒家“活法”均衡的属性 189

第二节 儒家“活法”与中国社会团结模式 192

一 涂尔干的启发与局限 192

二 儒家“活法”与中国社会团结的模式 195

第三节 儒家“活法”与儒式公民社会 197

一 公民社会的两种文化与团结模式 197

二 国家法与“活法”共构儒式公民社会 201

三 公民主体性与儒家文化的和解? 205

四 儒家“活法”与中国法治模式 207

致谢 212

后记 2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