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网络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技术
网络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技术

网络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今慧,莫倩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73007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流量整形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的流量控制算法(包括无分类和有分类的流控算法);然后介绍了当前业界在多链路网络环境下负载均衡与流量控制算法以及异常流量检测算法方面研究的一些成果。从第6章开始,介绍了作者结合多年网络实践基础上提出并实现的“基于标识的自适应流量控制算法”,包括算法模型、算法实现和算法实测评估。第7、8、9章,介绍了作者主持研制的具有全新网络架构的新一代智能网络系统--网牧的服务质量保障子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安装部署。
《网络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技术》目录

第1章 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 1

1.1 TCP/IP协议族简介 1

1.1.1 TCP/IP的分层与封装 2

1.1.2 IP、UDP、TCP首部结构 3

1.2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的基本原理 4

1.2.1拥塞与流量控制 4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3典型流量整形与带宽控制的方法 8

1.3.1 TCP流量控制 8

1.3.2队列管理技术 14

1.3.3分组调度技术 15

1.3.4流量整形技术 17

第2章 Linux网络过滤与连接分析 19

2.1 Linux系统简介 19

2.2 Linux内核结构 20

2.2.1 Linux内核组成部分 20

2.2.2 Linux内核代码目录结构 22

2.2.3 Linux内核网络代码目录结构 23

2.3 Linux网络过滤分析 23

2.3.1 Netfilter框架 24

2.3.2 Netfilter的主要函数和数据结构 26

2.4 Linux连接跟踪 30

2.4.1连接跟踪的概念 30

2.4.2连接跟踪的原理 31

2.4.3连接建立过程 33

2.4.4 Nefilter的连接状态 36

第3章 无分类的流量控制算法 38

3.1先进先出队列规定 39

3.1.1 pfifo_fast原理 39

3.1.2 pfifo_fast算法实现 39

3.2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40

3.2.1 RED原理 41

3.2.2 RED算法实现 41

3.2.3 RED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43

3.3随机公平队列 44

3.4令牌桶过滤器 45

3.4.1 TBF原理 45

3.4.2 TBF算法实现 46

第4章 有分类的流量控制算法 50

4.1基于类的队列 50

4.1.1 CBQ原理 51

4.1.2 CBQ算法的实现 52

4.2分层令牌桶 54

4.2.1 HTB原理 54

4.2.2 HTB算法的实现 56

4.3 PRIO队列规定 58

第5章 多链路流量控制算法 60

5.1负载均衡与流量控制 60

5.1.1流量工程 60

5.1.2服务质量与路由优化方法 62

5.2多逻辑链路间共享令牌调度流量负载模型 65

5.2.1多逻辑链路共享令牌调度模型 65

5.2.2多逻辑链路共享令牌调度方法 65

5.2.3多逻辑链路共享令牌调度模型求解 66

5.2.4多逻辑链路共享令牌调度算法设计 67

5.3多链路时延反馈共享令牌流量拥塞控制算法 68

5.3.1基于时延反馈的流量拥塞控制模型 68

5.3.2基于时延反馈的流量拥塞控制方法 69

第6章 异常流量检测算法 72

6.1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概述 72

6.1.1网络流量异常的分类 72

6.1.2网络流量异常的检测方法 73

6.2基于Netflow数据的典型异常流量检测 76

6.2.1基本概念 77

6.2.2基本分析 78

6.2.3深度分析 78

6.3基于CUSUM算法的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82

6.3.1 CUSUM算法简介 82

6.3.2基于非参数CUSUM算法检测DDoS攻击异常流量 83

6.4基于特征聚类的异常流量检测和过滤算法 86

6.4.1常见异常流量特征分析 87

6.4.2异常流量特征聚类算法 88

第7章 自适应流量控制算法 92

7.1自适应动态带宽分配策略 92

7.1.1策略与排队模型 92

7.1.2排队模型分析 94

7.1.3系统性能指标分析 96

7.2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流量控制算法 98

7.2.1网络处理器介绍 98

7.2.2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100

7.2.3 DBAA-NP算法的实现 102

第8章 网牧系统介绍 112

8.1网牧系统概述 113

8.2网牧系统总体结构 114

第9章 网牧实名制体系设计 115

9.1几种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的机制 115

9.1.1 IP地址的身份与位置双重属性 115

9.1.2主机标识协议 117

9.1.3标识位置网络协议 123

9.2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介绍 126

9.2.1标识分离与映射总体模型 126

9.2.2标识分离与映射的网络设计 128

9.2.3标识分离与映射模型和设计的优势 132

9.2.4各种身份与位置分离方案的对比与分析 134

9.3网牧实名制的体系设计与实现 135

9.3.1软件结构 135

9.3.2处理流程 136

9.3.3内核模块程序分析 136

9.3.4守护进程程序分析 175

第10章 网牧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设计 181

10.1几种服务质量保障模型介绍 181

10.1.1 IntServ模型 181

10.1.2 DiffServ模型 183

10.1.3 IntServ模型与DiffServ模型比较 184

10.2面向资源的服务标识模型 185

10.2.1服务标识设计 185

10.2.2新映射系统设计 187

10.2.3新映射系统解决数据迁移问题 188

10.2.4连接建立阶段面向资源的设计 193

10.2.5选路传输阶段面向资源的设计 194

10.3网牧服务体系设计与实现 195

10.3.1软件结构 195

10.3.2处理流程 196

10.3.3内核模块程序分析 197

10.3.4守护进程程序分析 207

第11章 网牧智能化服务体系设计 235

11.1网牧服务智能化体系模型 237

11.1.1普适计算与服务发现 237

11.1.2网络融合与服务发现 238

11.1.3 IMS体系架构 239

11.1.4网牧服务映射和发现模型 240

11.2网牧多网融合平台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242

11.2.1软件结构 242

11.2.2处理流程 242

11.2.3内核模块程序分析 244

11.2.4守护进程程序分析 259

参考文献 2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