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册  《十二编》总目  马王堆帛书《易之义》校释与思想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册  《十二编》总目  马王堆帛书《易之义》校释与思想研究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册 《十二编》总目 马王堆帛书《易之义》校释与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编辑部,廖伯娥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862546437
  • 页数:22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二编 第1册 《十二编》总目 马王堆帛书《易之义》校释与思想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1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2

第一章 帛书《易经》、《易传》初探 5

第一节 「马王堆」及出土文物 5

第二节 帛书《易经》、《易传》概论 8

第三节 帛书《易经》与通行本《易经》差异分析 10

一、卦序之异 10

二、卦名之异 13

三、卦、爻辞之异 13

第四节 帛书《易传》与通行《易传》之对勘 14

第五节 帛书《易经》、《易传》关系之探究 16

第六节 帛书《易经》与《易传》之抄本属性 18

小结 21

第二章 〈易之义〉通说 23

第一节 阴阳总纲 28

一、校注 29

二、文本诠释 29

三、分析:阴阳相取 29

第二节 「直、方、大,不习,吉」 30

一、校注 31

二、文本诠释 31

三、分析 31

第三节 「占」、「数」、「卦」、「爻」、「义」、「命」、「理」 33

一、校注 33

二、文本诠释 34

三、分析 34

第四节 「文而能朕」、「武而能安」 35

一、校注 36

二、文本诠释 37

三、分析:过刚五繇,过柔五繇之「繇」 37

第五节 「柔而能方」、「刚而能让」 38

一、校注 38

二、文本诠释 38

三、分析:坤卦六三爻辞与六四、六五、上六爻辞之文句误置 38

第六节 乾之详说 39

一、校注 40

二、文本诠释 41

三、分析:「·」墨点 41

第七节 坤之详说 42

一、校注 42

二、文本诠释 42

三、分析:坤卦卦辞、初六爻辞之文句误置 43

第八节 易之要 43

一、校注 44

二、文本诠释 45

三、分析:《易》之要议与坤卦六四、六五、上六爻辞之文句误置 45

第九节 忧患九卦 49

一、校注 50

二、文本诠释 50

三、分析:九卦本属〈易之义〉之内容 50

第十节 「无德而占,则《易》亦不当」 51

一、校注 51

二、文本诠释 51

三、分析:「既」有典常,「无」有典尚 51

第十一节 「多誉」、「多凶」、「多懼」、「多功」 53

一、校注 53

二、文本诠释 53

三、分析 54

小结 56

第三章 〈易之义〉乾坤综论 59

第一节 万物本源 59

第二节 乾卦 63

一、初九、上九 71

二、九二 74

三、九三 75

四、九四 75

五、九五 76

六、用九 77

第三节 坤卦 78

一、初六 87

二、六二 87

三、六三 88

四、六四 89

五、六五 90

六、上六 91

七、用六 92

小结 92

第四章 〈易之义〉其他卦、爻综论 95

第一节 九卦 96

一、九卦之前八卦 97

二、九卦末卦:异卦?涣卦? 104

第二节 过刚一卦、过柔二卦与刚柔相济一卦 110

一、过刚一卦——丰卦 110

二、过柔二卦——坤卦及小畜卦 111

三、刚柔相济一卦——涣卦 112

第三节 易爻通则 113

第四节 过刚五爻、过柔三爻与刚柔相济二爻 115

一、过刚五爻 116

二、过柔三爻 119

三、刚柔相济二爻 121

小结 123

第五章 〈易之义〉阴阳相济论 125

第一节 阴与阳 125

第二节 阴阳符号的根源 129

第三节 通行本《易传》、帛书本《易传》中「阴阳」较论 130

一、通行本《易传》 130

二、帛书本《易传》 135

第四节 和合相济 137

第五节 乾坤生化,和之至也 142

小结 145

第六章 〈易之义〉重德轻占说 147

第一节 卜筮之书 147

一、君子将有为而问焉 147

二、沟通天地人之祝巫史 148

三、从卜筮到哲理之创造性转化 149

第二节 以德代占 150

一、何以致吉凶 150

二、德行胜于神明 155

三、知变守常之解患原则 156

第三节 〈易之义〉与〈要〉之思想取向 157

一、德占相配 157

二、〈易之义〉之易道与〈要〉之人情社会 158

三、从〈易之义〉之「易亦不当」到〈要〉所谓孔子之非「史巫之筮」 160

四、《论语》、《荀子》所谓「不占」 162

小结 163

第七章 〈易之义〉的宇宙观 165

第一节 〈易之义〉的天地定位 165

一、字形方面 165

二、内容方面 166

第二节 宇宙的生化现象 172

第三节 宇宙的对应与平衡 175

第四节 万物的循环往复 177

小结 179

第八章 〈易之义〉的人生观 181

第一节 天地人三者同流共化 181

第二节 民胞物与的人生目标 184

第三节 以「仁义」作为社会道德的规范 186

第四节 顺时得中的处事态度 189

第五节 慎言为本的修养主张 192

第六节 尚贤谦让的政治理念 195

小结 201

结论 203

第一节 〈易之义〉之内容总论 203

第二节 〈易之义〉之文献价值 205

小结 206

参考书目 2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