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新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570375
  • 页数:6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点阐述了实验动物与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研究现状、趋势和特点,突出人类与各种实验动物生命现象,特别是各种疾病的类比研究成果。
《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研究内容和发展情况 1

第一节 实验动物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1

第二节 实验动物概念及分类 3

第三节 实验动物学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 8

第四节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意义及应用 15

第二章 医学动物实验课题的设计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20

第一节 医学动物实验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20

第二节 生物医学研究的基本途径 22

第三节 医学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25

第四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因素 30

第五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饲养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 34

第六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实验技术环节因素 42

第三章 人类与各种动物生物学特性比较 45

第一节 人类与各种动物一般生物学特性比较 45

第二节 人类与各种动物生理学特性比较 50

第三节 人类与实验动物生物化学特性比较 60

第四节 人类与实验动物解剖学特性比较 63

第一节 小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71

第四章 小鼠、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71

第二篇 医学实验动物特点及应用 71

第二节 大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82

第五章 地鼠、豚鼠、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94

第一节 地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94

第二节 豚鼠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95

第三节 家兔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02

第六章 犬、猫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19

第一节 犬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19

第二节 猫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32

第一节 猪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38

第七章 猪、猕猴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38

第二节 猕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41

第八章 实验动物化动物的特性及应用 150

第一节 树鼩 150

第二节 绒猴 152

第三节 长爪沙鼠 153

第四节 棉鼠和鼠兔 156

第五节 ?獭和九带犰狳 158

第六节 爬行动物 160

第七节 两栖类动物 161

第八节 鱼类 162

第九章 有开发价值的实验用动物的特性及用途 165

第一节 从家禽家畜中开发培育的实验用动物 165

第二节 有开发价值的其它野生动物 168

第十章 近交系动物特点及应用 173

第一节 近交系动物 173

第二节 重组近交系动物 182

第三节 同源突变、同源导入和分离近交系动物 184

第四节 近交系动物品系特征及用途 186

第十一章 突变系动物特点及应用 203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特点 203

第二节 突变系动物的命名和模型性状 205

第三节 突变系动物品系特征及用途 209

第十二章 系统杂交动物和封闭群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220

第一节 系统杂交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220

第二节 封闭群动物特点及应用 223

第十三章 微生物控制培育的实验动物特点及应用 226

第一节 普通动物 226

第三节 无特定病源体动物特点及应用 227

第二节 清洁级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227

第四节 无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231

第五节 悉生动物特点及应用 237

第三篇 医学动物实验技术方法 243

第十四章 免疫学、单克隆抗体、肿瘤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43

第一节 免疫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43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50

第三节 肿瘤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54

第一节 放射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63

第十五章 放射医学、病毒学、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63

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69

第三节 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76

第十六章 老年病、口腔医学、微循环、皮肤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82

第一节 老年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82

第二节 口腔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86

第三节 微循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89

第四节 皮肤病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94

第十七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 298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方法 298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分组和被毛去除方法 304

第三节 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 307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采血技术方法 315

第五节 实验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 320

第六节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332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335

第八节 实验动物的急救与处死措施 340

第九节 实验动物活检和尸检方法 342

第十八章 动物实验中手术技术 348

第一节 动物实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348

第二节 动物脏器摘除技术 369

第一节 血液、造血功能常用指标的检查技术 388

第十九章 医学动物实验中常用指标的检查和测量技术 388

第二节 心血管功能常用指标的检查技术 392

第二十章 器官移植的动物实验技术 411

第一节 肝移植的动物实验技术 411

第二节 心脏移植的动物实验技术 422

第三节 肾脏移植的动物实验技术 425

第四节 胰腺移植的动物实验技术 426

第五节 小肠移植的动物实验技术 428

第一节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和优越性 431

第四篇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431

第二十一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述 431

第二节 动物模型的分类 433

第三节 设计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 435

第二十二章 肿瘤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436

一、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 436

二、诱发性胃癌动物模型 436

四、诱发性食管癌动物模型 437

五、诱发性动物大肠癌模型 437

三、诱发性肺癌动物模型 437

六、诱发性鼻咽癌动物模型 438

七、诱发性宫颈癌动物模型 438

八、诱发性膀胱癌 438

九、小鼠诱发性皮肤癌动物模型 439

十、人肝癌、胰腺癌的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439

十一、可移植性小鼠原位膀胱癌模型 439

十二、人胃癌裸鼠原位接种模型的建立 440

十三、人肺癌裸鼠原位移植 440

十四、人肺腺癌裸鼠不同部位移植 440

一、免疫缺陷病的动物模型 442

第二十三章 免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442

二、变态反应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443

三、血小板减少动物模型 443

四、自身免疫动物模型 443

五、MPS吞噬功能封闭动物模型 444

六、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模型 444

七、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 445

八、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445

一、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447

二、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447

第二十四章 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44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447

三、肺水肿动物模型 449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 450

五、矽肺动物模型 451

六、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452

七、肺气肿和肺心病动物模型 452

八、肺出血疾病动物模型 453

一、胃溃疡动物模型 454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454

二、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模型 455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 456

四、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456

五、肝胆疾病动物模型 457

六、胰腺炎动物模型 459

第二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461

一、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461

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462

三、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464

四、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465

五、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468

六、高血压病动物模型 468

七、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470

第二十六章 泌尿、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动物模型 473

第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473

一、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 473

二、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动物模型 473

三、局灶性肾炎动物模型 474

四、急性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474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 475

六、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 476

七、坏死性肾病动物模型 477

八、泌尿系结石动物模型 478

九、前列腺肥大动物模型 479

第二节 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 480

一、甲状腺疾病动物模型 480

二、甲状旁腺疾病动物模型 481

三、垂体疾病动物模型 481

六、糖尿病动物模型 482

五、垂体功能减退动物模型 482

四、肾上腺皮质疾病动物模型 482

七、肥胖动物模型 483

第二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485

一、脑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485

二、癫痫动物模型 488

三、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490

四、老年痴呆动物模型 491

第二十八章 骨伤疾病动物模型 493

一、骨折愈合动物模型 493

三、引导性骨再生的动物模型 494

二、骨缺损致长骨干骨不连模型 494

四、应用组织工程技术组建的生物活性骨修复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495

五、小鼠股部肌袋骨诱导物质活性检测模型 495

六、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496

七、兔股骨髁关节软骨面钻孔所致关节软骨缺损模型 497

八、骨质疏松模型 497

九、风湿性关节炎模型 498

十、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 498

十二、周围神经牵长效应的实验模型 499

十一、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模型 499

十三、隔膜预防兔跟腱肌腱粘连模型 500

十四、骨肉瘤骨髓腔原位移植模型 500

十五、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与后肢断肢再植模型 501

十六、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 502

第二十九章 理化损伤疾病动物模型 505

一、放射损伤疾病动物模型 505

二、烧伤动物模型 506

三、烫伤动物模型 507

四、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 508

五、冷冻伤动物模型 509

六、复合伤动物模型 510

七、冲击伤动物模型 511

八、撞击伤动物模型 512

第三十章 口腔科疾病动物模型 514

一、口腔及涎腺肿瘤动物模型 514

二、异种移植的口腔及涎腺肿瘤动物模型 515

三、颞下颌关节损伤动物模型 516

四、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损伤动物模型 516

六、异体骨移植动物模型 517

五、下颌骨缺损修复动物模型 517

七、组织工程研究动物模型 518

八、牙周病的动物模型 519

九、复发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 519

十、龋病的动物模型 519

十一、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动物模型 520

第三十一章 五官科疾病动物模型 522

第一节 眼科疾病动物模型 522

一、角膜炎动物模型 522

三、青光眼(慢性高眼压)疾病动物模型 523

四、视网膜疾病动物模型 523

二、白内障疾病动物模型 523

五、角膜瘢痕动物模型 525

六、自身性色素炎动物模型 526

第二节 耳鼻喉科疾病动物模型 526

一、中耳炎及听力损失动物模型 526

二、病毒性迷路炎症动物模型 527

三、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 527

四、神经性耳聋疾病动物模型 527

五、前庭器官损伤性耳聋动物模型 528

六、鼻超敏反应动物模型 528

七、变态反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529

第三十二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常用动物模型 531

第一节 细菌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531

一、慢性胃炎动物模型 531

二、非典型抗酸菌动物模型 531

三、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模型 531

四、痢疾动物模型 532

五、可控性急性细菌性弥漫性腹膜炎模型 532

六、肺炎双球菌感染性发热模型 533

七、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动物模型 533

十、L型细菌诱发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534

八、细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 534

九、内毒素引起肺损伤动物模型 534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535

一、流行性出血热动物模型 535

二、单纯疱疹病毒模型 536

三、巨细胞病毒模型 536

四、脊髓灰质炎病毒模型 536

六、风疹病毒动物模型 537

七、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模型 537

五、鼠逆转录病毒模型 537

八、甲型肝炎动物模型 538

九、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 538

十、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 539

十一、戊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 539

十二、轮状病毒树鼩模型 540

第三节 寄生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540

一、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 540

二、隐孢子虫模型 540

四、马媾疫锥虫模型 541

五、阴道毛滴虫模型 541

三、福氏纳格勒阿米巴原发性脑膜脑炎模型 541

六、蓝氏贾第鞭毛虫模型 542

七、猪囊层蚴病模型 542

八、日本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模型 542

九、疟疾模型 542

第三十三章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544

第一节 研究进展和意义 544

第二节 各类中医证候模型的研制 545

一、肾阳虚证动物模型 545

四、心虚证候动物模型 546

二、脾虚证动物模型 546

三、肝脏证候动物模型 546

五、肺脏证候动物模型 547

六、气血虚证动物模型 547

七、血瘀证动物模型 548

八、寒证热证动物模型 548

九、温病动物模型 549

十、痹证动物模型 549

十一、厥脱证动物模型 550

十二、舌象和脉象动物模型 550

十三、其它证候动物模型 551

第五篇 现代新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55

第三十四章 高新技术工程生物医学模型的最新发展 555

一、功能基因组实验动物模型 556

二、衰老的实验动物模型 557

三、行为和生物学模型 558

四、复合疾病实验动物模型 559

五、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 559

六、实验动物模型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560

一、转基因动物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概念 561

第三十五章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转基因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561

二、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562

三、转基因动物技术常用方法 562

四、转基因动物的建立方法 564

五、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64

第三十六章 基因工程小鼠 570

一、转基因小鼠 570

二、基因剔除小鼠 573

三、基因替换小鼠 575

四、基因工程小鼠的应用 575

二、突变基因的导入技术及其突变系的保存 578

第三十七章 基因突变和导入技术及免疫缺陷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578

一、基因突变及其特性的开发 578

三、免疫缺陷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581

第三十八章 实验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586

一、实验动物胚胎工程技术进展 586

二、几种胚胎工程小鼠的育成技术和特点 587

三、嵌合体小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91

第三十九章 动物克隆技术的方法、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595

一、克隆动物研究背景 595

二、动物克隆技术 596

三、克隆动物的研究价值和发展趋势 597

第四十章 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监测及研究中的应用 600

一、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600

二、分子生物技术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604

三、分子生物技术在其他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606

第四十一章 次声的生物学效应及动物实验技术 607

一、次声的物理性质 607

二、次声压力仓系统 607

三、次声的生物效应及动物实验技术 6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