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工程计算力学  理论与应用
工程计算力学  理论与应用

工程计算力学 理论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北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103953X
  • 页数:5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计算力学的各种数值方法和在计算机上如何实现各种方法的工程计算。
《工程计算力学 理论与应用》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1 计算力学与数值方法 1

2 掌握计算力学的必要性 2

3 掌握计算力学应注意的事项 2

第1章 有限差分方法 3

1 有限差分方法的基本概念 3

2 差分方程 6

3 差分方程的近似式 9

3.1 差分方程的显式近似式 10

3.2 差分方程的隐式近似式 12

4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 13

4.1 试探法 13

4.2 冯·诺依曼(傅里叶级数)方法 14

4.3 矩阵方法 18

参考文献 25

1 梁弯曲问题的有限差分解 26

1.1 梁弯曲的有限差分近似式 26

第2章 有限差分方法的应用 26

1.2 变截面梁截面突变的影响 30

1.3 文克尔弹性地基梁 32

1.4 弹性半平面与弹性半空间地基上梁的计算 37

2 直杆扭转问题的有限差分方法 44

2.1 基本方程的差分式 44

2.2 外推法 45

2.3 扭转切应力的计算 47

2.4 曲线边界附近节点的差分方程 49

3.1 薄板弯曲理论概述 51

3 求解弹性薄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差分方法 51

3.2 求解薄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差分方法 58

3.3 程序FDMBRP使用说明 107

参考文献 110

第3章 加权残数法 111

1 基本概念 111

2 方法的分类 113

2.1 按试函数分类 113

2.2 按权函数分类 114

3.1 连续型最小二乘法 120

3 最小二乘配点法 120

3.2 离散型最小二乘法 121

3.3 最小二乘高斯配点法 123

4 试函数 126

4.1 概述 126

4.2 梁函数 126

4.3 克雷诺夫函数 127

5.1 收敛性 128

5 收敛性与误差界 128

5.2 误差界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4章 加权残数法的应用 133

1 弹性平面问题 133

1.1 直角坐标形式加权残数法 133

1.2 极坐标形式的加权残数法 137

2 弹性空间问题 140

3 弹性薄板问题 142

3.1 最小二乘配点法解薄板弯曲 142

3.3 极坐标双调和函数最小二乘配点法 144

3.2 正交多项式最小二?配点法解薄板弯曲 144

4 弹性薄壳问题 146

4.1 最小二乘配点法解扁壳弯曲 146

4.2 最小二乘配点法解圆柱形网壳 151

5 固体力学非线性问题 153

5.1 矩形薄板的大挠度弯曲问题 153

5.2 板壳极限分析的加权残数法 155

参考文献 162

1 有限单元法与有关变分原理 164

1.1 概述 164

第5章 有限单元法的一般理论 164

1.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165

1.3 几个常用的变分原理 166

2 有限单元法分析问题的步骤 170

3 结构离散化的一般原则 172

3.1 单元剖分的具体方法 172

3.2 单元形状 174

3.3 单元自由度 176

4 单元位移模式与形函数 176

4.1 选取位移模式的方法 177

5 插值公式 180

4.2 位移模式的收敛性问题 180

5.1 拉格朗日插值 181

5.2 埃尔米特插值 182

6 自然坐标 184

6.1 一维自然坐标系 184

6.2 二维自然坐标系 186

6.3 三维自然坐标系 189

参考文献 191

1.1 单元的位移插值函数 193

1 位移插值函数与形函数 193

第6章 平面三角形单元及其应用 193

1.2 形函数的性质 195

2 应变矩阵与应力矩阵 197

3 单元变形能计算与单元刚度矩阵 199

4 弹性体总变形能与总刚度矩阵的集成 200

5 等效节点载荷计算与载荷列阵 201

5.1 载荷向节点移最 201

6 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处理 204

6.1 基本方程 204

5.2 载荷列阵 204

6.2总刚度矩阵[K]的性质 205

6.3边界条件处理 206

7 平面问题(常应变元)程序 207

7.1 P3程序中主要变量标识符 207

7.2 输入数据顺序 208

7.3 计算简例 209

7.4 源程序 211

参考文献 220

1.1 坐标变换 221

第7章 等参数单元 221

1 等参数单元的一般概念 221

1.2 等参概念 222

2 杆单元刚度矩阵的等参数推导 223

2.1 一维杆单元的插值函数 223

2.2 杆单元的刚度矩阵 224

3 平面问题八节点等参单元 225

3.1 坐标变换与位移模式 226

3.2 应变与应力 227

3.3 单元刚度矩阵 229

3.4 等效节点载荷的计算 230

4 极坐标系中的平面四节点等参单元 231

5 轴对称八节点等参单元 234

6 空间问题二十节点等参单元 236

6.1 坐标变换与位移模式 237

6.2 应变与成力 238

6.3 单元刚度矩阵 240

6.4 等效节点载荷的计算 240

7 等参元的收敛性问题 242

8 高斯积分 243

9 八节点(平面与轴对称)等参元程序 245

9.1 P8程序中主要变量标识符 245

9.2 输入数据顺序 245

9.3 考核例题 246

9.4 P8源程序 251

10 二十节点空间等参元程序 262

参考文献 281

1.1 薄板弯曲的基本关系式 282

1 概述 282

第8章 板壳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282

1.2 平板单元概述 283

1.3 壳体单元概述 285

2 八节点等参板单元 285

2.1 位移模式 285

2.2 应变与应力 286

2.3 单元刚度矩阵 288

2.5 位移边界条件 289

3 薄板三角形单元的混合法 289

2.4 节点载荷 289

3.1 基本未知量 290

3.2 位移模式 291

3.3 内方模式 291

3.4 单元混合矩阵 292

3.5 等效节点载荷与边界条件 295

4 薄壳三角形单元的混合法 295

4.1 整体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 296

4.2 基本未知量与对应物理量 297

4.4 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混合矩阵[k] 298

4.3 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混合矩阵[k′] 298

4.5 薄壳应力计算 299

5 八节点壳体曲面单元 299

5.1 单元几何形状的描述 299

5.2 位移模式 300

5.3 应变计算 302

5.4 应力计算 305

6.5 单元刚度矩阵 305

6.1 单元几何形状的描述 306

6 八节点圆柱壳单元 306

5.6 等效节点载荷的计算 306

6.2 位移模式 307

6.3 应变计算 308

6.4 应力计算 309

6.5 单元刚度矩阵 309

6.6 等效节点载荷 310

7 八节点等参板单元程序 310

参考文献 326

1.1 有限单元动力分析的运动方程 327

1 运动方程与质量矩阵 327

第9章 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327

1.2 两种质量矩阵 328

2 特征值问题及其基本性质 329

2.1 特征多项式与特征对 330

2.2 正实数特征值及其序列性 330

2.3 规一化的特征矢量与特征矢量的正交性 330

3 广义雅可比法 331

3.1 求解的基本过程 331

3.2 变换的实现 332

4 逆迭代法 333

4.1 逆迭代法的具体步骤 334

4.2 逆迭代法的原理简述 335

4.3 正交化过程与最前几个特征对的求法 336

4.4 带移动的逆迭代法 337

5 子空间迭代法 338

5.1 瑞利商及其极值原理 338

5.2 瑞利-里兹解法 339

5.3 子空间迭代法 340

6.1 数据输入顺序与数据文件准备 342

6 子空间迭代法的程序LSJ2与例题 342

6.2 运行中屏幕显示的内容与输出结果 343

6.3 例题 343

7 阻尼矩阵 355

7.1 阻尼比 355

7.2 阻尼矩阵的求得 356

8 结构动力响应问题与振型叠加法 357

9 直接积分法 358

9.2 威尔逊θ法 359

9.1 纽马克法 359

9.3 纽马克法与威尔逊θ法的计算步骤 360

10 逐步积分法的稳定性与精度问题,基于有理近似的逐步积分法 362

10.1 稳定性分析 362

10.2 精度分析 365

10.3 基于有理近似的逐步积分法 366

参考文献 368

第10章 边界单元法 369

1 概述 369

2.1 平面应变问题的克尔温解 370

2 虚应力法 370

2.2 边界单元的划分与基本方程 373

2.3 影响系数的计算 374

2.4 初应力问题与沿边界周向正应力计算问题,任意点应力与位移的计算 378

3 虚应力法与位移不连续法的计算程序FSTDP 378

3.1 输入参数与输入数据文件的准备 379

3.2 运行中屏幕显示的内容与输出的结果 380

3.3 例题 380

4.1 线段两侧位移不连续的克劳契解 389

4 位移不连续法 389

4.2 边界单元的划分与基本方程 391

4.3 影响系数的计算 392

4.4 位移不连续法的解题步骤与裂纹问题 394

4.5 位移不连续法的算例 395

5 直接边界积分法 397

5.1 功的互等定理与直接边界积分法的基本方程 397

5.2 边界影响系数的计算 399

5.3 域内点的位移与应力计算 403

5.4 直接边界积分法的计算程序 406

参考文献 415

第11章 弹性稳定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416

1 杆单元的几何刚度矩阵 416

2 梁单元的几何刚度矩阵 419

3 杆系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423

4 板单元的几何刚度矩阵 427

5 板的稳定性 432

参考文献 434

1 牛顿-拉斐逊方法 435

第12章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435

2 大变形柔索结构的有限单元法 438

2.1 单元的划分与形函数 438

2.2 单元刚度矩阵 439

2.3 柔索结构的有限元基本方程 441

2.4 牛顿-拉斐逊法的具体运用,切向刚度矩阵 442

3 按位移求解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普遍有限元模式 444

3.1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基本方程 444

3.2 牛顿-拉斐逊法的应用,切向刚度矩阵 445

4.1 朴单元的切向刚度矩阵 446

4 杆单元与梁单元的切向刚度矩阵 446

4.2 梁单元的切向刚度矩阵 448

5 大挠度板单元的切向刚度矩阵 451

5.1 基本关系式 451

5.2 [B?]和[BL]计算 452

5.3 大挠度板的切向刚度矩阵 454

5.4 平板大挠度问题的求解步骤 455

6 大变形八节点圆柱壳单元的切向刚度焊矩阵 456

7.1 一般理论介绍 461

7 几何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解法 461

7.2 纽马克法与威尔逊θ法 462

7.3 用有理近似法求解非线性的动力响应问题 463

附录:?F中的各元素 464

参考文献 465

第13章 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466

1 求解非线性弹性问题的基本方法 466

1.1 割线刚度法 467

1.2 切线刚度法 469

1.3 初应力法 472

1.4 初应变法 474

2.1 材料在简单位伸试验中的表现 475

2 塑性的数学理论 475

2.2 屈服准则 477

2.3 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483

3 弹塑性矩阵的表达式 488

3.1 三维空间问题弹塑性矩阵显式 488

3.2 轴对称问题的弹塑性矩阵显式 490

3.3 平面问题的弹塑性矩阵显式 490

4.1 增量切线刚度法 492

4 弹塑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492

4.2 增量初应力法 494

4.3 增量初应变法 496

4.4 增量法的特点、各方法比较以及关于收敛性的说明 497

4.5 数值计算实例 497

5 弹-粘塑性体的基本理论 498

5.1 弹-粘塑性体的概念 498

5.2 弹-粘塑性体的宾哈姆模型 502

6.1 基本表达式 503

6 弹-粘塑性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503

6.2 粘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增量 504

6.3 平衡方程与平衡校正 505

6.4 矩阵[H]的计算 506

6.5 计算步骤 507

6.6 时间步长的限制条件 508

6.7 数值计算实例 509

参考文献 512

1 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 513

第14章 常用的Basic程序和例题 513

2 求逆矩阵 514

3 用迭代法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16

4 用广义雅可比法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17

5 平面刚架程序 520

6 弹性平面问题(常应变单元)程序 530

7 紧配合应力分析程序 534

7.1 紧配合问题的有限元基本方程 534

7.2 输入数据 535

7.3 示例 536

参考文献 5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