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金融理论发展研究
中国金融理论发展研究

中国金融理论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孟波,李金声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556282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研究生规划教材:本书共分三篇,以“货币理论—信用理论—银行理论”为基本线索,展示在这些领域内已取得的成果和已达成的共识。
《中国金融理论发展研究》目录

上篇 货币理论与发展 2

1 为什么需要货币:货币与资源配置 2

1.1 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2

1.2 资源配置的基本类型 4

1.2.1 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5

1.2.2 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6

1.3 货币与效率的关系 8

1.3.1 货币可提高交换的效率 8

1.3.2 货币可提高分配的效率 10

1.3.3 货币可提高储蓄的效率 11

2.1.1 货币 12

2.1 概念的界定:货币、货币需求 12

2 需要多少货币:货币需求量 12

2.1.2 货币需求 15

2.2 公众意愿持有的实际货币量 16

2.3 “适度货币需求量=效率” 18

2.3.1 适度货币需求量 18

2.3.2 适度货币需求量与效率 19

2.3.3 实际需要量与适度需要量 20

3 货币需求理论概述 21

3.1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演进 21

3.2 西方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22

3.2.1 古典的货币需求理论--传统货币数量说 22

3.2.2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灵活偏好论 24

3.2.3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说 32

3.3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发展 38

3.3.1 发展的阶段 38

3.3.2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展望 40

4 经济体制与货币需求研究 42

4.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需求 42

4.1.1 体制背景分析 42

4.2.2 企业的货币需求 44

4.2.3 个人的货币需求 44

4.2 转轨体制下的货币需求 45

4.2.1 体制背景 45

4.2.2 企业的货币需求 47

4.3.3 个人的货币需求 48

5 货币量与价格的关系 49

5.1 简单的价格水平决定 50

5.1.1 简单的生产成本论 50

5.1.2 简单的货币数量论 50

5.2 现金余额说用货币的供---需总量来说明价格水平的决定 51

5.3 凯恩斯的价格决定论 53

5.4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关于价格水平决定的论述 54

6 货币供给理论 57

6.1 关于货币定义之争 58

6.1.1 货币的基本定义(M1层次的货币) 58

6.1.2 广义的货币定义(更高层次的货币) 60

6.2 货币供给机制之争 62

6.2.1 外生的货币供给模型 63

6.2.2 内生的货币供给新观点 65

6.3 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评价 68

7 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70

7.1 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的理论回顾 70

7.1.1 传统理论 71

7.1.2 当代理论 75

7.2 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 78

7.2.1 供给面宏观调控的发展过程及面临的问题 78

7.2.2 需求型调控与供给型调控的理论分析及政策选择 79

7.2.3 现实选择的局限性 80

7.3.1 1984-1988年间的货币政策 81

7.3 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81

7.3.2 1989-1991年间的货币政策 82

7.3.3 1992-1996年间的货币政策 84

7.3.4 1997年1998年的货币政策 85

7.4 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88

7.4.1 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 88

7.4.2 流动性陷阱还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 97

中篇 储蓄投资理论与发展 102

8 引论 102

8.1 资源配置的方式---金融与市场经济 102

8.2 概念准备 104

8.2.1 资源积累与储蓄 104

8.2.3 事前的储蓄与事后的储蓄 105

8.2.2 广义、中义、狭义的储蓄 105

8.2.4 强制储蓄 106

8.2.5 信用、储蓄与投资 106

8.3 影响储蓄变动的一般性因素 107

8.3.1 收入不变情况下的储蓄变动 107

8.3.2 收入变化情况下的储蓄变动 109

9 计划经济时代的储蓄与投资 111

9.1 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体制 111

9.1.1 居民个人的收入 111

9.1.2 企业收入 112

9.2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储蓄 112

9.3 计划经济时代的投资 113

9.4 计划经济下储蓄与投资的转化 114

9.5 计划经济下的利率 117

9.6 计划经济下信用管制与效率 118

9.6.1 企业创新被严格限制 118

9.6.2 优胜劣汰受到抑制 118

9.6.3 个人实现的消费效用低 118

10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储蓄与投资(1978-1992)(上) 119

10.1 经济背景 119

10.1.1 农村体制改革时期 119

10.1.2 城市经济改革时期 120

10.2 收入结构的改变 120

10.2.1 个人收支情况特点 121

10.2.2 企业收入分配变化情况 124

10.2.3 分配流程变化的特点总结 125

10.3 储蓄结构的变化 126

10.3.1 居民储蓄比重上升 126

10.3.2 企业储蓄的下降 127

10.4 投资主体的变化 128

11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储蓄与投资(1978-1992)(下) 130

11.1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130

11.2 储蓄变动因素分析 132

11.2.1 居民储蓄与收入的变动考察(1978-1989) 132

11.2.2 改革以来影响我国储蓄变动的主要因素 136

11.3 1989年以后,储蓄存款急剧扩大的分析 138

11.3.1 储蓄存款余额急剧扩大的正宏观经济效应 139

11.3.2 储蓄存款余额急剧扩大的负宏观经济效应 140

11.3.3 居民储蓄存款增加的经济体制原因 141

12 1992年以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储蓄存款的多样化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上) 143

12.1 利率市场化的时机 144

12.1.1 经济发展初期的利率管制 144

12.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利率市场化 145

12.1.3 经济制度变迁与利率市场化 147

12.2 中国利率政策:回顾与展望 149

12.1.1 建国初期过渡性利率政策 149

12.1.2“一五”时期的利率政策 151

12.1.4 1978-1985:恢复性的利率政策 152

12.1.3 1958-1978年的利率政策 152

12.1.5 1986-1996:波动起伏的利率政策 154

12.3 对1978年以后利率调整的评述 155

12.3.1 1996年以前的利率政策--利率走高和通货膨胀并存 155

12.3.2 1996-1999年的利率:连续调低 158

12.3.3 利率政策的评述 159

12.3.4 1996年以后我国利率政策效应分析 161

13 1992年以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储蓄存款的多样化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下) 169

13.1 对利率市场化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169

13.1.1 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要能够有效地发挥“指示器”的作用 170

13.1.2 货币供求变动要能通过利率反映,利率上下调整要能影响货币供求 172

13.1.3 商业银行体系要对利率的升降变化反映敏捷 173

13.1.4 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健全的利益机制基础上,且对利率具有较高的弹性 174

13.1.5 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稳定的融资环境和良好的经济环境 175

13.2 中国的利率政策:现实与选择 176

13.2.1 取消贷款限额,为利率杠杆腾出空间 179

13.2.2 降低存款利率和准备金存款利率 180

13.3 1998年,间接融资紧缩的经济学分析 182

13.3.1 经济紧缩与货币流通不足存在关系 183

13.3.2 外生性货币供给不能有效转化为内生性货币需求主要问题来自于间接融资体系 184

13.3.3 间接融资体系实质处于一种紧缩状态 185

13.3.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分析 188

13.3.5 解决间接融资紧缩的措施 189

14 中国金融业的变革 194

14.1 计划经济与“大一统”银行体制 194

下篇 银行理论与发展 194

14.1.1 计划经济下的金融运行与特征 195

14.1.2 旧金融体制的弊端 197

14.2 经济体制改革与银行业作用的变迁 202

14.2.1 “中国之谜”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 204

14.2.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7

14.2.3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15

15 中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 223

15.1 “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24

15.1.1 “信贷差额包干”的基本内容与积极意义 224

15.1.2 “信贷差额包干”的局限性 225

15.2.1 “实存实贷”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226

15.2 “实存实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26

15.2.2 “实存实贷”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进 228

15.3 贷款规模的取消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的建立 230

15.3.1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局限性 230

15.3.2 贷款规模控制的局限性 230

15.4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及方法 234

15.4.1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 234

15.4.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 236

15.4.3 利率敏感性缺口法 242

15.4.4 持续期管理 246

案例1 分析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状况 249

1.1.3 备付金比例指标 250

1.1.2 贷款质量指标 250

1.1.1 存款比例指标 250

1.1 各比例指标分析 250

1.1.4 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251

1.1.5 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指标 251

1.2 该行资产负债管理综合评价 252

16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体制性成因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253

16.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体制性成因分析 255

16.1.1 制度变迁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255

16.1.2 产权安排与不良资产 261

16.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问题的探讨 267

16.2.1 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 267

16.2.2 “债转股”有关问题的探讨 269

17.1.1 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275

17 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275

17.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 275

17.1.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的挑战 278

17.2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安全 280

17.2.1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业的影响 280

17.2.2 国际资本流动与东道国的货币政策 281

17.2.3 国际资本流动与泡沫经济 286

17.2.4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287

17.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安全问题 289

17.3.1 金融服务贸易及有关协定的影响 290

17.3.2 金融服务贸易协定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292

17.3.3 准确把握加入与保护国内银行业的界限 3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