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油藏增产措施  第3版
油藏增产措施  第3版

油藏增产措施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米卡尔 J.埃克诺米德斯(Michael J.Economides),(美)肯尼斯 G.诺尔特(Kenneth G.Nolte)著;张保平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2137181
  • 页数:835 页
图书介绍:暂缺《油藏增产措施(第3版)》简介
《油藏增产措施 第3版》目录

前言 1

第1章 石油生产中的油藏增产措施 8

1.1 引言 8

1.1.1 石油生产 8

1.1.2 单位制 10

1.2 井底流入动态 11

1.2.1 稳定状态的IPR 11

1.2.2 拟稳定状态的IPR 13

1.2.3 瞬态流动(或无限边界作用)的IPR 14

1.2.4 水平井生产 15

1.2.5 渗透率各向异性 19

1.3 井筒附近区域内的变异 20

1.3.1 表皮系数分析 20

1.3.2 表皮系数的组成 21

1.3.3 部分完井和斜井引起的表皮系数 22

1.3.4 射孔表皮系数 25

1.3.5 采油工程中的水力压裂 27

1.4 油管动态和节点分析 30

1.5.1 增产措施的经济性 32

1.5 油井增产措施的决策方法 32

1.5.2 增产措施的物理限制 33

1.6 优化增产计划时油藏工程应注意的事项 34

1.6.1 油井泄油体积的几何形状 34

1.6.2 油井泄油体积的特征和生产优化方案 36

1.7 增产的实施 40

1.7.1 基岩增产 40

1.7.2 水力压裂 41

2.1.1 赫诺半对数分析 43

2.1 技术的发展历程 43

第2章 油层描述:油井和油藏测试 43

2.1.2 双对数曲线图 44

2.2 试井诊断中的压力导数 46

2.3 从压力瞬态数据进行参数估计 49

2.3.1 径向流 49

2.3.2 线性流 52

2.3.3 球形流 53

2.3.4 双孔隙 54

2.4 试井解释方法 55

2.3.5 井筒储存和拟稳定状态 55

2.5 关于层状流量测量的分析 57

2.6 层状油藏的测试 58

2.6.1 选择性流入动态分析 59

2.6.2 多层不稳定试井数据的分析 59

2.7 多级井和多分支井测试 60

2.8 由压裂注入测试确定渗透率 60

2.8.1 Carter漏失模型的压力衰减分析 61

2.8.2 滤饼加油藏压力降滤失模型(Mayerhofer等人,1993) 65

3.1 引言 71

第3章 地层特征:岩石力学 71

3.2 基本概念 74

3.2.1 应力 74

3.2.2 应变 75

3.3 岩石性质 76

3.3.1 线性弹性 77

3.3.2 孔隙压力的影响 79

3.3.3 断裂力学 80

3.3.4 非弹性变形 82

3.3.5 破坏 83

3.4.1 岩石性质在油藏改造中的重要性 84

3.4.2 实验室实验 84

3.4 岩石力学性质测试 84

3.4.3 应力—应变曲线 85

3.4.4 弹性参数 86

3.4.5 岩石强度、屈服准则和破裂包络线 89

3.4.6 断裂韧性 90

3.5 地应力状态 92

3.5.1 静态下的岩石 92

3.5.3 破坏时的岩石 94

3.5.2 构造应变 94

3.5.4 孔隙压力的影响 96

3.5.5 温度的影响 97

3.5.6 主应力方向 97

3.5.7 井筒附近的应力 97

3.5.8 水力压裂引起的应力变化 99

3.6 就地应力测量 99

3.6.1 地应力测量在油藏增产措施中的重要性 99

3.6.2 微压裂技术 100

3.6.4 实验室技术 105

3.6.3 压裂校核技术 105

第4章 地质特征:测井 107

4.1 引言 107

4.2 深度 108

4.3 温度 109

4.4 与流体扩散有关的性质 109

4.4.1 孔隙度 109

4.4.2 岩性和饱和度 111

4.4.3 渗透率 113

4.4.4 孔隙压力 117

4.4.5 表皮系数及伤害半径 118

4.4.6 流体组成 119

4.5 与岩石变形和破裂有关的性质 119

4.5.1 力学性质 119

4.5.2 应力 122

4.6 分带 130

第5章 水力压裂基础 133

5.1 引言 133

5.1.1 什么是压裂 133

5.1.2 为什么要压裂? 136

5.1.3 设计考虑与基本变量 138

5.1.4 变量的相互影响 141

5.2 就地应力 141

5.3 油藏工程 142

5.3.1 设计目标 142

5.3.2 复杂因素 144

5.3.3 油气藏对液体滤失的影响 145

5.4 岩石与流体力学 145

5.4.1 物质平衡 145

5.4.2 裂缝高度 146

5.4.3 裂缝宽度 147

5.4.4 流体力学与流体流动 148

5.4.5 断裂力学与裂缝端部效应 148

5.4.6 液体滤失 150

5.4.7 变量的敏感性与相互作用 151

5.5 施工泵注工序 153

5.5.1 液体与支撑剂选择 153

5.5.2 前置液量 154

5.5.3 支撑剂输送 156

5.5.4 支撑剂允许进入裂缝的可行性 157

5.5.5 压裂模型 158

5.6 经济学与实施研究 159

5.6.1 经济学 159

5.6.2 作业 160

附录 水力压裂设计与评估的发展 161

第6章 水力压裂力学 181

6.1 引言 181

6.2 早期水力压裂模拟 182

6.2.1 基本的压裂模拟 182

6.2.2 水力压裂模拟 183

6.3 三维和拟三维模型 191

6.3.1 平面三维模型 193

6.3.2 以单元为基础的拟三维模型 199

6.3.3 块体拟三维模型 208

6.4 滤失 209

6.4.1 滤饼 210

6.4.2 滤失带 210

6.4.3 油藏带 211

6.4.4 联合机理 211

6.4.5 滤失的通用模型 212

6.4.6 其他影响 213

6.5 支撑剂铺置 214

6.5.1 支撑剂对压裂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214

6.5.2 对流 214

6.5.3 支撑剂输送 215

6.6 热传递模型 216

6.6.1 以往的热传递模型 216

6.6.2 改进的热传递模型 216

6.7.1 线弹性断裂力学 218

6.7 缝端效应 218

6.7.2 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延伸 220

6.7.3 现场校核 222

6.8 裂缝弯曲以及其他近井筒效应 223

6.8.1井筒附近的裂缝几何形状 223

6.8.2 射孔与射孔偏差的影响 223

6.8.3 孔眼摩阻 224

6.8.4 裂缝弯曲 225

6.8.5 射孔相位不当 226

6.9.1 酸压模型的历史 227

6.9.2 酸反应化学计算 227

6.9 酸压裂 227

6.9.3 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 228

6.9.4 酸压中的能量平衡 229

6.9.5 酸反应动力学 229

6.9.6 传质 230

6.9.7 酸反应模型 231

6.9.8 酸压:裂缝几何模型 232

6.10 多层压裂 232

6.11 泵注程序设计 235

6.12 压力历史拟合 237

第7章 压裂液化学和支撑剂 239

7.1 引言 239

7.2 水基液 239

7.3 油基液 243

7.4 酸基液 244

7.4.1 控制酸液滤失的材料和技术 245

7.5 多相液 246

7.5.1 泡沫液 246

7.4.2 控制酸反应速度的材料和技术 246

7.5.2 乳化液 247

7.6 添加剂 248

7.6.1 交联剂 248

7.6.2 破胶剂 252

7.6.3 降滤失剂 254

7.6.4 杀菌剂 256

7.6.5 稳定剂 256

7.7 支撑剂 257

7.6.7 粘土稳定剂 257

7.6.6 表面活性剂 257

7.7.1 支撑剂的物理性能 258

7.7.2 支撑剂分类 259

7.8 施工 260

7.8.1 混配 260

7.8.2 质量保证 261

第8章 压裂材料的性能 263

8.1 引言 263

8.2 压裂液性能表征 263

8.4 现场情况转换到实验室环境 264

8.5 稠化剂的分子性能表征 264

8.3 压裂液性能表征的基础 264

8.5.1 相对分子重量和粘度的关系 265

8.5.2 浓度和链重叠 266

8.5.3 分子重量的分布 267

8.5.4 不溶组分的性能表征 267

8.5.5 交联的反应过程和反应动力学 267

8.6 流变学 268

8.6.1 基本的流动关系 269

8.6.2 幂律模型 270

8.6.3更完整描述流体性能的模型 271

8.6.4 压裂液流变性的确定 272

8.6.5 泡沫液和乳化液的流变性 276

8.6.6 粘度计几何形状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278

8.6.7使用动态振荡测量进行液体微结构性能表征 279

8.6.8 松弛时间和滑移 280

8.6.9 携砂液的流变性 280

8.7 支撑剂的影响 282

8.7.1 支撑剂输送的性能表征 283

8.7.2 颗粒的移动和浓度 285

8.8 液体滤失 286

8.8.1 静态液体滤失 287

8.8.2 动态滤失 288

8.8.3 裂缝内的剪切速率及它对液体滤失的影响 289

8.8.4 渗透率和岩心长度的影响 289

8.8.5 差压的影响 290

第9章 使用压力诊断的压裂评估 291

9.1 介绍 291

9.2 背景 292

9.3.1 裂缝中液体流动 293

9.3 水力压裂的基本原理 293

9.3.2 物质平衡或质量守恒 294

9.3.3 岩石弹性应变 295

9.4 泵注中的压力 301

9.4.1 时间变化对极限液体效率影响 302

9.4.2 由压力解释裂缝几何尺寸 303

9.4.3 控制裂缝高度延伸期的诊断 305

9.4.4 泵注压力分析例子 307

9.4.5 对非理想裂缝延伸的诊断 309

9.4.6 地层压力能 315

9.4.7 脱砂后的压力动态 318

9.4.8 由双对数曲线斜率进行裂缝诊断 319

9.4.9 近井筒效应 320

9.5 裂缝闭合期的分析 325

9.5.1 液体效率 325

9.5.2 基本的压降分析 328

9.5.3 非理想条件下的压降分析 329

9.5.4 一般的压降分析 332

9.6 裂缝闭合后的压力解释 336

9.6.1 在裂缝闭合后为什么会有线性和径向流 337

9.6.2 线性、过渡和径向流压力动态 339

9.6.3 微型压降测试 340

9.6.4 闭合前后的综合分析 341

9.6.5 物理和数学的描述 342

9.6.6 初滤失的影响 344

9.6.7 闭合后诊断的框架工作组成 345

9.6.8 闭合后分析的应用 347

9.6.9 现场实例 348

9.7.1 压力拟合 351

9.7.2 非唯一性 351

9.7 压力的数值模拟:泵注和闭合的分析结合 351

9.8 复杂的测试试验次序 352

9.8.1 评论已有的与压裂有关的资料 352

9.8.2 确定储层生产参数 353

9.8.3 定义闭合压力 353

9.8.4 裂缝几何形状的特征 353

9.8.5 确认近井筒问题 353

9.8.6 液体滤失特性 353

9.8.7 闭合后反应的评定 353

9.8.10 验证相反的加砂施工压力 354

9.8.8 相互确认评估结果 354

9.8.9 进行压力的历史拟合 354

附录 水力压裂压力分析技术的背景 355

第10章 压裂设计 372

10.1 简介 372

10.2 设计考虑 374

10.2.1 经济优化 374

10.2.2 压裂优化设计方法 374

10.2.3 裂缝导流能力 375

10.2.4 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 377

10.2.6 支撑剂优选 379

10.2.5 非达西流影响 379

10.2.7 压裂规模 380

10.2.8 液体滤失 381

10.2.9 粘度影响 382

10.2.10 泵注排量 384

10.3 裂缝形态模拟 384

10.3.1 模型选择 386

10.3.2 地层参数来源 386

10.4 泵注程序 387

10.4.1 常规加砂程序 389

10.4.2 端部脱砂 392

10.5 多层压裂 395

10.5.1 限流压裂 395

10.5.2 分层压裂 395

10.5.3 穿过多层的单裂缝 396

10.5.4 多层油藏中的双裂缝 396

10.5.5 油田实例 399

10.6 酸压 401

10.6.1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402

10.6.2 酸液滤失 404

10.6.3 酸反应速度 406

10.6.4 酸压模型 407

10.6.5 参数敏感性 407

10.6.6 地层反应特性 412

10.6.7 加砂压裂和酸压结论 412

10.7 斜井压裂 413

10.7.1 油藏考虑 414

10.7.2 裂缝间距 415

10.7.3 汇聚流动 417

10.7.4 斜井与水平井的压裂施工 418

10.7.5 水平井实例 419

第11章 压裂施工 422

11.1 引言 422

11.2 完井 422

11.2.1 斜井和S型井的完井 422

11.2.2 水平井和多底井的完井 423

11.2.3 小眼井和单一井完井 423

11.2.4 层位隔离 423

11.3 射孔 431

11.3.1 背景 431

11.3.2 对坚硬岩石水力裂缝的射孔相位 433

11.3.3 其他压裂射孔考虑 435

11.3.4 裂缝及充填和大排量水充填 438

11.3.5 没有砾石充填滤网的防砂压裂 439

11.3.6 超平衡压裂 439

11.3.7 井和裂缝的连通性 440

11.4 压裂施工的地面设备 440

11.4.1 井口隔离 440

11.4.2 精制施工钢管 440

11.4.3 高压泵 443

11.4.5 支撑剂存储和输送 444

11.4.4 混合设备 444

11.4.6 必要的传感器信号 445

11.4.7 设备放置 447

11.5 井底压力测量和分析 447

11.5.1 由地面的测量计算井底压力 448

11.5.2 带存储器的井底压力表 449

11.5.3 导线传输的压力表 449

11.5.5 测量选择 450

11.6 支撑剂回流控制 450

11.5.4 连续油管传输的压力计 450

11.6.1 强制闭合 451

11.6.2 树脂冲洗 451

11.6.3 树脂包裹的支撑剂 451

11.6.4 纤维技术 451

11.7 返排对策 452

11.8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53

11.9 健康安全和环境 453

11.9.1 安全措施 453

11.9.2 环境保护 455

附录 对孔眼穿透深度及流动特性的认识 456

第12章 压后评价和压裂井的性能 467

12.1 引言 467

12.1.1 裂缝绘图技术 467

12.1.2 压力不稳定分析 472

12.2 压后裂缝评估 475

12.1.1 以井筒存储为主的流动 476

12.2.2 裂缝存储线性流动 476

12.2.3 双线性流 477

12.2.4 地层线性流 478

12.2.5 拟径向流 480

12.2.6 拟稳态流 481

12.3 影响压裂井性能的因素 482

12.3.1 非达西流 482

12.3.2 非线性流体 486

12.3.3 裂缝伤害和空间变化的裂缝特性 487

12.3.4 高渗裂缝内的伤害 491

12.3.5 非均质系统 491

12.4 垂直裂缝井的试井分析 493

12.4.2 裂缝存储线性流分析 494

12.4.1 井筒存储为主的流动分析 494

12.4.3 双线性流分析 495

12.4.4 地层线性流分析 496

12.4.5 拟径向流分析 496

12.4.6试井设计需考虑的事项 497

12.4.7 试井分析举例 497

12.5 压裂井的性能预测 505

第13章 基质增产 508

13.1 引言 508

13.1.1 井层选择 508

13.1.5 泵入方案的设计和模拟 510

13.1.4 液体和添加剂的选择 510

13.1.2 地层伤害的描述 510

13.1.3 增产技术的确定 510

13.1.6 经济评价 511

13.1.7 施工 511

13.1.8 评估 511

13.2 井层选择 511

13.2.1 区分低产能井和需增产的井 511

13.2.2 地层伤害对产能的影响 514

13.3 地层伤害特征 516

13.2.3 措施前的经济评价 516

13.4 确定增产技术 519

13.5 施工设计 520

13.5.1 基质增产技术 520

13.5.2 处理液选择 521

13.5.3 泵注程序方案的确定和模拟 528

13.6 设计后的经济评价 540

13.7 现场实施 541

13.7.1 质量控制 541

13.7.2 数据采集 542

13.8 处理评估 543

13.8.1 施工前评价 543

13.8.2 实时评估 544

13.8.3 施工后评估 545

第14章 地层伤害:起因、诊断和处理对策 547

14.1 引言 547

14.2 伤害特征 548

14.2.1 拟伤害 548

14.2.2 拟表皮系数和完井及井下管柱结构 549

14.3 地层伤害描述 550

14.3.1 微粒运移 550

14.3.2 膨胀粘土 552

14.3.3 垢 552

14.3.4 有机沉积物 553

14.3.5 混合沉积物 555

14.3.6 乳化液 555

14.3.7 外来微粒堵塞 556

14.3.9 酸反应及酸反应产物 557

14.3.8 润湿性改变 557

14.3.10 细菌 558

14.3.11 水锁 559

14.3.12 油基钻井液 559

14.4 地层伤害的起因 560

14.4.1 钻井 565

14.4.2 固井 567

14.4.3 射孔 567

14.4.5 修井 568

14.4.4 砾石充填 568

14.4.6 增产措施和补救措施 569

14.4.7 常规生产和注入操作 570

14.5 实验室分析和处理方法选择 572

14.5.1 伤害识别 572

14.5.2 处理措施的选择 574

14.6 处理对策和考虑的因素 578

14.6.1 微粒和粘土 580

14.6.2 垢 580

14.6.3 有机沉积物 581

14.6.7 外来微粒堵塞 582

14.6.6 细菌 582

14.6.5 乳化物 582

14.6.4 混合沉积物 582

14.6.8 油基钻井液 583

14.6.9 水锁 584

14.6.10 润湿反转 584

14.6.11 井筒伤害 584

14.7 结论 585

15.1 前言 586

第15章 酸化用添加剂 586

15.2 缓蚀剂 587

15.2.1 金属的腐蚀 587

15.2.2 酸对钢的腐蚀 587

15.2.3 酸腐蚀的点蚀类型 588

15.2.4 氢脆 588

15.2.5 不同酸类型的腐蚀特征 589

15.2.6 缓蚀剂类型 589

15.2.7 缓蚀剂与其他添加剂的配伍性 590

15.2.8 缓蚀剂的实验室评价 590

15.3 表面活性剂 591

15.2.9 缓蚀剂选择的建议 591

15.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92

15.3.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92

15.3.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92

15.3.4 两性表面活性剂 593

15.3.5 氟碳表面活性剂 593

15.3.6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593

15.3.7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类型 596

15.4.3 聚胺 598

15.4.2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598

15.4.1 多电荷阳离子 598

15.4 粘土稳定剂 598

15.4.4聚季铵 599

15.4.5 有机硅 600

15.5 互溶剂 600

15.5.1 互溶剂的吸附 601

15.5.2 互溶剂的氯化 601

15.6 铁稳定剂 601

15.6.1 铁的来源 601

15.6.2 铁的控制方法 602

15.7.3 延缓酸的反应 604

15.7.2 促进流体返排 604

15.7.1 解除水堵 604

15.7 醇类 604

15.7.4 降低酸液中水的浓度 605

15.8 乙酸 606

15.9 有机分散剂 606

15.10 有机溶剂 606

15.11 转向 606

15.13.1 排放要求 607

15.13 酸化后排液的危害 607

15.12 添加剂配伍性 607

15.13.2 返排液危害的防止 608

第16章 酸化原理 609

16.1 简介 609

16.2 酸与矿物的反应 610

16.2.1 酸—矿物反应的化学计量式 610

16.2.2 酸岩反应动力学 613

16.2.3 反应产物的沉淀 617

16.3.1 介绍 620

16.3.2 酸液选择 620

16.3 砂岩酸化 620

16.3.3 砂岩酸化模型 621

16.3.4 渗透率响应 626

16.4 碳酸盐岩酸化 627

16.4.1 不同特征 627

16.4.2 蚓孔 628

16.4.3 蚓孔的产生 629

16.4.4 酸化试验 631

16.4.5 蚓孔的扩展 634

附录 理解和预测蚓孔的最新进展 636

第17章 碳酸盐岩酸化设计 652

17.1 引言 652

17.2 碳酸盐储层中矿物和伤害物特征 652

17.2.1 矿物特征 652

17.2.2 伤害物特征 653

17.3 用盐酸酸化碳酸盐岩 653

17.3.1 引言 653

17.3.2 历史回顾 653

17.3.3 碳酸盐矿物与盐酸的反应 654

17.3.4 酸化物理特征 655

17.3.5 现场设计 660

17.4.1 有机酸 661

17.4 其他酸配方 661

17.4.2 稠化酸 663

17.4.3 乳化酸 663

17.4.4 微乳液 664

17.4.5 其他酸化方法 664

17.4.6 自转向酸 666

17.5 酸化设计 666

17.5.1 酸化井的选择 666

17.5.4 置放 667

17.5.2 泵注程序 667

17.5.3 添加剂 667

17.6 结论 668

第18章 砂岩酸化 669

18.1 简介 669

18.2 处理液 669

18.2.1 盐酸的化学反应 669

18.2.2 氢氟酸体系的化学反应 670

18.3 产物的溶解性 673

18.3.4 铁化合物 674

18.3.3 氟化铝和氢氧化铝 674

18.3.1 氟化钙 674

18.3.2 硅氟酸碱金属和氟铝酸碱金属 674

18.4 动力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675

18.4.1 氢氟酸的浓度 675

18.4.2 盐酸的浓度 675

18.4.3 温度 676

18.4.4 矿物学组成和反应的表面积 676

18.4.5 压力 677

18.5 氢氟酸反应模型 677

18.6.1 氟硼酸 678

18.6 其他酸化模型 678

18.6.2 土酸 680

18.6.3 醇土酸 681

18.6.4 土酸加氯化铝来缓速 681

18.6.5 有机土酸 682

18.6.6 自生土酸体系 682

18.6.7 缓冲调节氢氟酸体系 682

18.7.2 地层特征 683

18.7.1 地层对酸的响应 683

18.7 解堵机理 683

18.7.3 地层水的配伍性 684

18.7.4 原油的配伍性 684

18.7.5 地层矿物和流体系统的配伍性 685

18.7.6 酸类型和浓度 686

18.8 控制沉淀的方法 688

18.8.1 前置液 688

18.8.2 土酸的用量和浓度 689

18.8.3 后置液或后冲洗液 689

18.9.2 典型的砂岩施工步骤 690

18.9 酸化设计的考虑因素 690

18.9.1 流体步骤的选择 690

18.9.3 清洗管柱 691

18.9.4 前置液 691

18.9.5 主体酸阶段 692

18.9.6 后冲洗阶段 692

18.9.7 转向技术 693

18.9.8 典型砂岩酸化步骤 693

18.10.1 计算 694

18.10 基质酸化的设计指南 694

18.10.2 返排和清洁技术 696

18.11 酸化评估 697

18.12 结论 698

第19章 液体置放和挤酸技术 700

19.1 前言 700

19.2 挤酸技术的选择 700

19.2.1 酸液正确置放的重要性 700

19.2.2 各种转向方法的比较 701

19.2.4 MAPDIR方法 702

19.2.3 酸液分布与注入排量 702

19.3 化学转向技术 703

19.3.1 历史回顾 703

19.3.2 转向剂性能 703

19.3.3 转向剂分类 704

19.3.4 转向酸处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705

19.3.5 转向剂效率的实验室评价 705

19.3.6 转向剂效果模拟 706

19.4.2 泡沫机理 710

19.4.1 历史回顾 710

19.4 泡沫转向 710

19.3.7 施工设计 710

19.4.3 多孔介质中的泡沫行为 712

19.4.4泡沫转向实验评价 714

19.4.5 泡沫转向模拟和预测 715

19.4.6 现场应用 717

19.5 堵球 719

19.6 机械置放技术 720

19.7.1 最佳处理方法 721

19.7 水平井 721

19.7.2 液体置放技术 723

19.8 结论 724

第20章 基质增产处理评价 726

20.1 前言 726

20.2 由井口测定推算井底参数 726

20.3 表皮系数的实施监测 726

20.3.1 Mcleod和Coulter技术 727

20.3.2 Paccaloni方法 727

20.4.1 处理过程中表皮系数的计算 730

20.4.2 酸处理前油(气)藏特征的确定 730

20.4 Prouvost和Economides方法 730

20.5 Behenna方法 732

20.6 逆注入能力诊断图 732

20.7 基质处理评价技术的局限 734

20.7.1 油(气)藏对注入排量变化的响应 734

20.7.2 各种处理液的不同粘度 734

20.7.3 由暂堵剂和封堵球引起的暂时表皮系数 735

20.7.4 其他因素 735

20.7.5 反应性流体去除伤害 735

20.8 施工过程中的响应诊断 735

20.8.2 施工优化 737

20.8.1 井的判别 737

20.9 处理后评价 738

20.9.1 返排液分析 738

20.9.2 示踪测井 738

20.10 结论 740

术语表 741

符号 759

参考文献 766

单位换算表 834

作者简介 83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