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刮痧疗法
实用刮痧疗法

实用刮痧疗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管晓梅,王德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0912544
  • 页数:645 页
图书介绍:
《实用刮痧疗法》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什么叫刮痧疗法 1

二、刮痧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2

三、刮痧疗法的特点 3

第二章 刮痧基础理论 4

第一节 脏腑 4

一、五脏与心包 6

二、六腑 12

三、奇恒之腑 13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14

第二节 气血津液 17

一、气 17

二、血 19

三、津液 20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21

第三节 经络 23

一、经络的组成、命名 23

二、经络的作用 29

三、经络的循行分布和病症 31

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 32

(1)手太阴肺经 32

(2)手阳明大肠经 33

(3)足阳明胃经 33

(4)足太阴脾经 36

(5)手少阴心经 37

(6)手太阳小肠经 37

(7)足太阳膀胱经 38

(8)足少阴肾经 39

(9)手厥阴心包经 39

(10)手少阳三焦经 42

(11)足少阳胆经 43

(12)足厥阴肝经 44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 46

(1)督脉 47

(2)任脉 47

(3)冲脉 48

(4)带脉 48

(5)阴跻脉 49

(6)阳跻脉 49

(7)阴维脉 49

(8)阳维脉 49

3.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 52

第四节 病因 55

一、外感六淫 56

1.风 56

2.寒 57

3.暑 58

4.湿 58

5.燥 59

6.火 59

二、内伤七情 61

三、痰饮、淤血 62

第五节 病机 64

一、正邪斗争 64

二、阴阳失调 65

三、升降失常 66

第六节 四诊 67

一、望诊 67

二、闻诊 67

三、问诊 67

四、切诊 68

第七节 八纲 69

一、表里 69

二、寒热 70

三、虚实 70

四、阴阳 71

第八节 辨证施治 72

第三章 穴位 73

第一节 概述 73

一、穴位的定义、命名 73

二、穴位的作用 74

三、穴位的大小、深浅和分类 75

四、定穴位的方法 77

第二节 十四经穴 84

一、任脉穴与督脉穴 84

1.任脉穴 84

2.督脉穴 100

二、手三阴经穴 122

1.手太阴肺经穴 122

2.手少阴心经穴 130

3.手厥阴心包经穴 137

三、手三阳经穴 146

1.手阳明大肠经穴 146

2.手太阳小肠经穴 163

3.手少阳三焦经穴 176

四、足三阳经穴 194

1.足阳明胃经穴 194

2.足太阳膀胱经穴 225

3.足少阳胆经穴 274

五、足三阴经穴 307

1.足太阴脾经穴 307

2.足少阴肾经穴 324

3.足厥阴肝经穴 343

第三节 经外穴 355

一、头颈部穴 355

二、胸腹部穴 365

三、背部穴 367

四、上肢穴 374

五、下肢穴 382

第四节 分部穴位图 391

第四章 刮痧用具、体位、手法、疗程、 409

注意事项与禁忌 409

第一节 刮痧用具 409

一、刮痧板 409

二、通经活血剂 409

三、清洁用纸 410

第二节 病人的体位 410

一、坐位 410

二、卧位 411

第三节 刮痧操作方法 412

一、撮痧法 412

二、挑痧法 412

三、放痧法 412

四、刮痧法 413

第四节 临床常刮拭的部位与方向 415

一、头部 415

二、颈部 415

三、胸部 415

四、腹部 416

五、上肢掌面 416

六、下肢前面 416

七、项部 416

八、肩胛部 418

九、背腰骶部 418

十、下肢后面 418

十一、胁肋部 418

十二、上肢外侧 418

十三、下肢外侧 418

十四、下肢内侧 418

第五节 刮痧的补泻 421

第六节 注意事项与禁忌 422

第五章 临床治疗 424

第一节 治疗总则 424

一、疏通经络,调和营卫 424

二、补虚泻实,平衡阴阳 426

三、选经选穴与处方的原则 426

第二节 临床常用要穴主治归类 427

一、背部、胸腹部常用要穴 427

(一)背腧穴 427

(二)募穴 428

二、肘膝以下常用要穴 428

(一)本输穴(五腧穴) 428

1.井穴 429

2.荥穴 429

3.输穴 429

4.经穴 431

5.合穴 432

6.下合穴 432

(二)原穴、络穴 436

1.原穴 436

2.络穴 437

(三)郄穴 437

(四)八脉交会穴 438

(五)八会穴 440

三、十二经的四肢穴与任脉穴、督脉穴的主治表 446

四、十四经头面躯干部穴主治表 446

第三节 脏腑经络证治 447

一、肺与大肠 447

二、脾与胃 451

三、心与小肠 459

四、肾与膀胱 463

五、心包与三焦 466

六、肝与胆 467

第四节 各科病症 473

一、急症 473

1.高热 473

2.晕厥 473

3.痉症 476

二、内科病症 478

1.感冒 478

2.中暑 480

3.疟疾 482

4.咳嗽 484

5.哮喘 486

6.肺结核 488

7.失音 490

8.膈肌痉挛 492

9.噎膈 494

10.反胃 496

11.胃痛 498

12.恶心、呕吐 500

13.腹痛 502

14.腹泻 504

15.便秘 506

16.脱肛 508

17.胸胁痛 510

18.急性胆道疾患 512

19.鼓胀 514

20.水肿 516

21.糖尿病 518

22.冠心病心绞痛 520

23.心律失常 522

24.失眠 524

25.癫痫 526

26.癔病 528

27.淋病 530

28.癃闭 532

29.遗精 534

30.阳痿 536

31.头痛 538

32.眩晕 540

33.中风后遗症 542

34.三叉神经痛 544

35.面神经麻痹 546

36.痹症 548

37.坐骨神经痛 550

38.痿症 552

39.腰痛 554

40.落枕 556

41.颈椎病 558

42.肩关节周围炎 560

三、妇科病症 562

1.月经不调 562

2.痛经 564

3.闭经 566

4.功能性子宫出血 568

5.更年期综合征 570

6.白带过多 572

7.慢性盆腔炎 574

8.妊娠痫症 576

9.产后腹痛 578

10.妊娠呕吐 580

11.乳腺增生 582

12.产后血晕 584

13.产后缺乳 586

14.子宫脱垂 588

15.阴痒 590

16.不孕症 592

17.急性乳腺炎 594

四、儿科病症 596

1.百日咳 596

2.小儿腹泻 598

3.小儿惊风 600

4.小儿麻痹后遗症 602

5.小儿遗尿 604

6.小儿疳积 606

五、外科病症 608

1.痔疮 608

2.湿疹 610

3.痤疮 612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14

5.扭伤 616

6.荨麻疹 618

7.神经性皮炎 620

六、五官科病症 622

1.目赤肿痛 622

2.视神经炎 624

3.上睑下垂 626

4.溢泪症 628

5.白内障 630

6.近视 632

7.色盲 634

8.耳鸣、耳聋 636

9.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638

10.鼻出血(鼻衄) 640

11.牙痛 642

12.急性扁桃体炎 6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