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辽宁植被区划
辽宁植被区划

辽宁植被区划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厚德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61000081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
《辽宁植被区划》目录
标签:植被 区划

前言 1

第一章植被区划 1

第一节植被区划的内容和意义 1

目录 1

第二节植被区划研究的现状概述 3

第二章辽宁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 6

第一节关于植被分布地带性学说的理解 6

第二节影响辽宁植被水平分异的生态因素 8

一、气温的水平梯度变化 8

二、降水的水平梯度变化 9

三、温度与降水的配合——生态气候图解分析 10

一、森林与草原的区域分异 16

二、温带森林地带与暖温带森林地带的分异 16

第三节植被的水平分异 16

三、暖温带森林地带内的分异 17

第四节植被的垂直分异 18

一、辽东中山植被垂直带谱 18

二、中山植被垂直带的生态因素分析 19

第五节植被的坡向分异 24

一、单坡向植被类型 24

二、广坡向植被类型 30

三、转向植被类型 31

第三章植被区划方法 33

第一节植被区划的几个主要问题 33

一、区划的基础——相应比例尺的植被类型图 33

二、区划的核心——界线与指标 34

四、区划程序 35

三、区划依据的观点 35

第二节植被数量区划 37

一、数量区划实体的确定及其参数的求取 37

二、区划实体间相异系数的计算 39

三、聚合分析和植被的数量分区 40

第三节基本区——植被小区的划定 46

一、数量区特征指标的选择与植被小区的划定 47

二、离散实体的归并 52

三、单个实体的处理 53

第四节二级区——植被地区的划定 54

一、选择分区指标的原则 54

二、植被地区及其划分指标 54

第五节一级区——植被区的划分 56

一、选择分区指标的原则 57

二、植被区及其划分指标 58

三、高级区的安排 60

第四章辽东山地温带湿润的沙松、红松阔叶混交 61

林及其次生林区(Ⅰ) 61

第一节生态环境 62

一、气候 62

二、地貌 62

三、土壤 63

四、植物区系 63

第二节气候顶极及其次生群落 65

一、沙松、红松阔叶混交林 65

二、温性杂木林 68

三、温性蒙古栎林 71

四、山扬林 79

五、花曲柳林 80

六、白桦林 80

七、落叶阔叶灌丛及灌草丛 81

第三节河谷及山坳植物群落 84

一、水曲柳林 84

二、核桃楸林 85

三、大青扬林 87

四、珍珠梅灌丛 88

五、河谷沼泽 88

第四节人工林 89

一、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89

三、栎树人工矮林 90

二、红松人工林 90

第五节垂直地带性植被类型 91

一、臭冷杉+鱼鳞云杉林 91

二、岳桦矮曲林 94

三、中山灌丛和草甸 96

第六节植物群落的演替 97

一、阳坡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98

二、阴坡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99

三、沟谷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100

四、乱石窖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101

第七节龙岗山—千山山脉北段具有中山植被垂直 104

带的蒙古栎林和杂木林地区(Ⅰ1) 104

一、清原—新宾小区(Ⅰ1(1)) 105

二、本溪—桓仁小区(Ⅰ1(2)) 109

第八节 吉林哈达岭北麓宽谷丘陵榛子灌丛及辽东栎、蒙古栎人工矮林地区(Ⅰ2) 116

一、西丰—开(原)北小区(Ⅰ2(3)) 116

第五章 辽东半岛暖温带湿润的赤松栎林和栎树 120

矮林区(Ⅱ) 120

第一节生态环境与植物区系的特点 120

一、地貌 120

二、气侯与土壤 121

三、植物区系的特点 122

第二节主要植物群落及分布 127

一、针叶林 127

二、松栎林 130

三、落叶阔叶林 133

四、落叶阔叶灌丛及灌草丛 151

五、草甸、滨海沙地植物群落和沼泽 158

六、农业植被 161

第三节植物群落的演替 162

一、阳坡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162

二、阴坡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162

三、山脊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164

四、沟谷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164

第四节辽东半岛北部蒙古栎、麻栎、辽东栎人工矮林及暖温性蒙古栎林地区(Ⅱ3) 168

一、岫(岩)北—凤(城)南小区(Ⅱ 3(4)) 169

二、庄河—东沟小区……………(Ⅱ 3(5)) 171

第五节辽东半岛南部刺槐、果园、麻栎和日本黑松人工林地区(Ⅱ4) 176

一、复县—金县小区(Ⅱ 4(6)) 176

二、气候与土壤 181

一、地貌 181

其次生灌丛区(Ⅲ) 181

第六章辽东山地西麓暖温带湿润的油松栎林及 181

第一节 生态环境 181

三、植物区系 182

第二节主要植物群落 183

一、松栎林 183

二、落叶阔叶林 186

三、人工林 192

四、栎树人工矮林 192

五、落叶阔叶灌丛及灌草丛 194

第三节植物群落的演替 200

一、阳坡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200

六、草甸 200

二、阴坡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201

三、山脊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202

第四节植被分区 203

一、铁岭—抚顺小区(Ⅲ 5(7)) 204

二、辽阳—海城小区(Ⅲ 5(8)) 208

第七章辽河平原一年一熟农业植被及草甸 212

区(Ⅳ) 212

第一节 生态环境及植物区系特点 212

一、地貌 212

二、气候与土壤 213

三、植物区系的特点 214

一、环境特点 216

二、植物群落 216

第二节辽北波状平原玉米、大豆和甜菜种植群落地区(Ⅳ6) 216

三、发展方向 218

第三节辽(河)、浑(河)、太(子河)平原水稻、玉米、高粱种植群落地区(Ⅳ7) 218

一、法库—铁(岭)西小区(Ⅳ7(10)) 218

二、辽中—台安小区(Ⅳ7(11)) 221

第四节辽东湾北岸滨海平原水稻种植群落及獐茅盐生草甸和芦苇沼泽地区(Ⅳ8) 227

一、生态环境 227

二植物区系的特点 228

三、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229

四、植物群落的演替 234

五、盘山—大洼小区(Ⅳ8(12)) 236

六、锦县—东郭小区(Ⅳ8(13)) 237

第五节柳(河)、饶(阳河)缓丘平原玉米、向日葵、花生种植群落及羊草草甸地区(Ⅳ9) 244

三、主要植被类型 245

一、生态环境 245

二、植物区系的特点 245

四、彰武—新(民)北小区(Ⅳ9(14)) 249

五、黑山—北镇小区(Ⅳ9(15)) 251

第八章辽西山地东(南)部暖温带半湿润(春 252

旱)的油松栎林及其次生灌丛区(Ⅴ) 252

第一节生态环境和植物区系的特点 253

一、气候 253

二、地貌 254

三、植物区系的特点 255

第二节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255

一、森林 256

一、建平小区(Ⅶ15(25)) 264

第四节努鲁儿虎山北部黄土丘陵台地具有次生大针茅+贝加尔针茅群落的小叶杨+小青杨林及长芒草和羊草草甸草原地区(Ⅶ15) 264

二、落叶阔叶矮林 265

三、散林 266

四、落叶阔叶灌丛 267

五、灌草丛 274

六、草甸 275

第三节医巫闾山—虹螺山低山丘陵荆条灌丛、白羊草灌草丛和油松栎林地区(Ⅴ 10) 276

一、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特征 276

二、植物群落演替 278

三、阜(新)—义(县)—北(镇)小区(Ⅴ 10(16)) 280

四、锦西—兴城小区(Ⅴ 10(17)) 283

第四节冀、辽中低山地荆条灌丛及暖温性蒙古栎林地区(Ⅴ11) 286

一、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特征 287

二、植物群落演替 287

三、绥中小区(Ⅴ 11(18)) 290

四、凌(源)南—建(昌)南小区(Ⅴ 11(19)) 291

原化灌丛区(Ⅵ) 294

旱)的小叶朴、山杏矮林、油松栎林及草 294

第九章辽西山地西(北)部暖温带半湿润(春秋 294

第一节生态环境及植物区系特征 295

二、地貌 295

一、气候 295

三、土壤 296

四、植物区系的特点 296

第二节主要植物群落及其分布 298

一、森林 298

二、落叶阔叶灌丛 308

三、灌草丛 315

四、草原化小半灌木灌丛 316

五、草原 317

七、次生临界裸地 319

六、草甸及一年生草地 319

一、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特征 320

第三节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与演替规律 320

二、植物群落的演替 321

第四节牤牛河—大凌河宽谷低山丘陵草原化荆条灌丛、白羊草灌草丛及草原化小半灌木灌丛地区(Ⅵ12) 327

一、阜(新)北小区(Ⅵ12(20)) 327

二、北票小区(Ⅵ12(21)) 330

三朝阳—喀左小区(Ⅵ12(22)) 334

第五节努鲁儿虎山中低山地油松人工林、山杏矮林及虎榛子灌丛地区(Ⅵ13) 338

一、朝(阳)北—建(平)南小区(Ⅵ13(23)) 338

一、气候 343

第一节生态环境及植物区系特点 343

矮林及长芒草、羊草草甸草原区(Ⅷ) 343

第十章辽西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山杏、栎树 343

二、地貌 344

三、植物区系的特点 345

第二节 主要植物群落及其分布 346

一、地带性植物群落 346

二、非地带性植物群落 351

三、人工林 353

第三节科尔沁南缘沙地小叶杨+小青杨林及羊草草甸草原地区(Ⅷ14) 355

一、康(平)北—彰(武)北小区(Ⅶ14(24)) 355

植物中名、拉丁名对照 371

参考文献 4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