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克敬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6921977
- 页数:758 页
目录 1
绪论 1
针灸学的定义 1
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1
针灸学的特点 2
针灸学的起源,发展概况 2
上篇 经络腧穴 8
第一章经络总论 8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 8
第二节经络学说的形成 10
第三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14
一、十二经脉 15
二、奇经八脉 18
三、十五络脉 20
四、十二经别 22
五、十二经筋 23
六、十二皮部 24
第四节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25
一、根结,标本 25
二、气街,四海 27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 30
一、生理功能 30
二、临床运用 31
第二章腧穴总论 34
第一节腧穴的概念 34
第二节腧穴的发展及分类 35
第三节腧穴的命名 37
第四节腧穴的主治作用 38
二、原穴,络穴 42
第五节特定穴 42
一、五输穴 42
三、俞穴,募穴 43
四、八脉交会穴 43
五、八会穴 43
六、郄穴 43
七、下合穴 43
八、交会穴 43
第六节腧穴的定位方法 44
一、骨度分寸法 44
二、体表标志法 48
三、手指同身寸法 49
四、简便取穴法 50
一、手太阴肺经(常用6穴) 52
第一节十二经脉 52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52
1.中府 55
2.尺泽 56
3.孔最 56
4.列缺 58
5.太渊 58
6.少商 59
二、手阳明大肠经(常用10穴) 62
1.商阳 64
2.三间 64
3.合谷 64
4.阳溪 65
7.曲池 66
5.偏历 66
6.手三里 66
8.臂臑 67
9.肩髃 67
10.迎香 70
三、足阳明胃经(常用20穴) 73
1.承泣 75
2.四白 75
3.地仓 76
4.颊车 78
5.下关 78
6.头维 78
7.乳根 79
9.天枢 80
8.梁门 80
10.归来 81
11.髀关 81
12.伏兔 81
13.梁丘 82
14.足三里 83
15.上巨虚 83
16.下巨虚 84
17.丰隆 84
18.解溪 84
19.内庭 86
20.厉兑 86
四、足太阴脾经(常用10穴) 90
1.隐白 92
3.公孙 93
2.太白 93
4.三阴交 94
5.地机 94
6.阴陵泉 95
7.血海 95
8.冲门 97
9.周荣 98
10.大包 98
五、手少阴心经(常用6穴) 101
1.极泉 103
2.少海 104
3.通里 104
4.阴郄 105
6.少冲 106
5.神门 106
六、手太阳小肠经(常用9穴) 107
1.少泽 109
2.后溪 110
3.腕骨 110
4.支正 111
5.肩贞 112
6.天宗 112
7.秉风 113
8.颧髎 113
9.听宫 113
七、足太阳膀胱经(常用27穴) 116
1.睛明 119
2.攒竹 119
3.天柱 120
4.风门 121
5.肺俞 122
6.厥阴俞 122
7.心俞 123
8.膈俞 123
9.肝俞 123
10.胆俞 124
11.脾俞 124
12.胃俞 125
13.肾俞 125
14.大肠俞 125
15.小肠俞 126
16.膀胱俞 126
17.次髎 126
19.委阳 127
18.承扶 127
20.委中 128
21.膏肓俞 128
22.志室 128
23.秩边 129
24.承山 130
25.昆仑 131
26.申脉 131
27.至阴 131
八、足少阴肾经(常用5穴) 137
1.涌泉 140
2.太溪 140
3.照海 141
5.俞府 142
4.复? 142
九、手厥阴心包经(常用7穴) 145
1.天池 147
2.曲泽 148
3.间使 149
4.内关 149
5.大陵 150
6.劳宫 151
7.中冲 152
十、手少阳三焦经(常用11穴) 153
1.关冲 155
2.中渚 156
3.阳池 156
4.外关 156
6.天井 157
5.支沟 157
7.肩髎 158
8.翳风 159
9.耳门 160
10.太阳 160
11.丝竹空 161
十一、足少阳胆经(常用18穴) 163
1.瞳子髎 166
2.听会 167
3.率谷 168
4.阳白 168
5.风池 168
6.肩井 169
7.日月 170
9.居髎 171
8.带脉 171
10.环跳 172
11.风市 173
12.阳陵泉 174
13.光明 176
14.悬钟 176
15.丘墟 176
16.足临泣 177
17.侠溪 178
18.足窍阴 178
十二、足厥阴肝经(常用7穴) 182
1.大敦 184
2.行间 185
4.中封 186
3.太冲 186
5.曲泉 187
6.章门 187
7.期门 188
第二节奇经八脉 190
一、督脉(常用13穴) 190
1.长强 192
2.腰俞 194
3.命门 194
4.至阳 194
5.陶道 195
6.大椎 195
7.哑门 196
9.百会 197
8.风府 197
10.上星 198
11.印堂 198
12.素髎 199
13.水沟 199
二、任脉(常用9穴) 202
1.中极 203
2.关元 204
3.气海 205
4.神阙 205
5.中脘 206
6.膻中 206
7.天突 207
8.廉泉 208
9.承浆 209
三、冲脉 211
四、带脉 212
五、阳跷脉,阴跷脉 213
六、阳维脉,阴维脉 215
第三节十五络脉 217
一、手太阴络脉 217
二、手少阴络脉 218
三、手厥阴络脉 218
四、手太阳络脉 218
五、手阳明络脉 219
六、手少阳络脉 219
七、足太阳络脉 219
十、足太阴络脉 220
九、足阳明络脉 220
八、足少阳络脉 220
十一、足少阴络脉 221
十二、足厥阴络脉 221
十三、任脉之络 221
十四、督脉之络 222
十五、脾之大络 222
第四节奇穴 225
1.四神聪 225
2.翳明 225
3.定喘 225
4.夹脊 225
5.腰眼 227
6.十宣 227
7.四缝 228
8.八邪 229
9.膝眼 229
10.胆囊穴 230
11.阑尾穴 230
12.八风 231
附:十四经备用穴表述 231
中 篇 刺法 灸法 255
第一章毫针法 255
第一节针法概述 255
第二节毫针的结构、规格和保养 258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258
二、毫针的保养及维修 259
第三节针刺手法练习 260
二、消毒 262
一、选择针具 262
第四节针刺前的准备 262
三、患者的体位 263
四、医者的体位 266
五、治疗态度 266
第五节毫针刺法 267
一、进针法 267
二、进针角度和深度 270
三、行针法 272
(一)得气 272
(二)针法 273
1.基本手法 273
2.辅助手法 274
3.针刺补泻 278
(三)人体机能状态及腧穴与补泻的效应 285
四、留针法和出针法 286
五、针刺与气功 287
第六节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288
一、晕针 288
二、滞针 289
三、弯针 289
四、断针 290
五、针刺损伤 290
第七节针刺注意事项 292
第二章灸法和拔罐法 294
第一节灸法 294
一、灸用材料 294
二、常用灸法 295
(一)艾柱灸 295
(二)艾卷灸 299
(三)温针灸 301
(四)温灸器灸 301
(五)其他灸法 302
三、灸法的作用 302
四、灸法的补泻 303
五、灸法注意事项 304
第二节拔罐法 305
一、罐的种类 305
二、操作方法 306
三、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309
四、适应范围 311
五、注意事项 311
第一节三棱针法 313
第三章其他针法 313
一、操作方法 314
二、适应范围 314
三、注意事项 315
第二节皮肤针法 315
一、操作方法 315
二、叩刺部位 316
三、适应范围 316
四、注意事项 317
第三节皮内针法 317
一、操作方法 317
二、适应范围 318
三、注意事项 318
第四节电针法 318
二、操作方法 319
一、电针器械的选择 319
三、脉冲电流的作用及适应症 320
四、注意事项 321
第五节水针法 322
一、用具及常用药物 322
二、选穴处方与注射剂量 322
三、操作方法及疗程 323
四、注意事项 323
第六节火针法 324
一、针具 324
二、操作方法 325
第七节埋线法 326
一、器械和选穴 326
四、注意事项 326
三、适应范围 326
二、操作方法 327
三、适应范围 328
四、注意事项 329
五、术后反应 329
第八节耳针法 330
一、概述 330
二、耳廓结构和分布 331
三、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333
四、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334
五、耳穴的探查方法 341
六、耳穴在辅助诊断上的应用 342
七、耳穴在治疗上应用 343
八、注意事项 346
二、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347
一、概述 347
第九节头针法 347
三、操作方法 352
四、适应范围 353
五、注意事项 353
附:头皮针的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354
第十节腕踝针法 357
一、概述 357
二、分区及主病 357
三、进针点及适应症 361
四、操作方法 363
五、注意事项 364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365
第一章针灸治疗大法 365
针灸治疗总论 365
下 篇 针灸治疗 365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372
第三节八纲辩证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382
第四节脏腑辩证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387
第五节三焦辩证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408
第六节经络辩证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409
第二章针灸治疗处方 418
第一节选穴原则 418
第二节组方原则 437
第三节配穴方法 438
第四节治疗时间 442
第三章针灸治疗各论 444
第一节内科病证 444
一、感冒 444
二、咳嗽 447
三、中暑 450
四、中风 453
五、晕厥 461
六、疟疾 464
七、哮喘 466
八、肺痨 470
九、呕吐 472
十、呃逆 475
十一、胃痛 478
十二、泄泻 481
十三、痢疾 483
十四、便秘 486
十五、黄疸 489
十六、水肿 491
十七、不寐 494
十八、胁痛 497
十九、郁证 500
二十、痫证 502
二十一、癫狂 505
二十二、惊悸 508
二十三、淋证 511
二十四、癃闭 514
二十五、遗精 517
二十六、阳萎 520
二十七、头痛 521
二十八、面瘫 526
二十九、面痛 528
三十、眩晕 530
三十一、痹证 532
三十二、瘘证 535
三十三、腰痛 538
第二节妇科病证 541
一、痛经 541
二、月经不调 544
三、崩漏 549
四、经闭 552
五、带下病 555
六、产后腹痛 558
七、乳少 560
八、阴挺 562
九、滞产 565
十、胎位不正 567
一、急惊风 568
第三节儿科病证 568
二、小儿泄泻 571
三、小儿道尿 573
四、小儿疳疾 575
五、痄腮 578
六、小儿瘘证 579
第四节外科病证 583
一、乳痈 583
二、乳癣 585
三、肠痈 587
四、痔疮 588
五、脱肛 590
六、疝气 592
七、扭伤 595
八、落枕 597
九、瘾疹 598
十、缠腰火丹 601
第五节五官科病证 603
一、目赤肿痛 603
二、近视 605
三、色盲 606
四、暴盲 608
五、鼻渊 609
六、耳鸣、耳聋 610
七、聤耳 612
八、牙痛 614
九、咽喉肿痛 616
一、减肥 618
第六节其他 618
二、戒烟 619
三、美容 621
四、延缓衰老 623
附篇 625
子午流注针法 625
灵龟八法 640
经络现象现代研究概况 644
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660
针法灸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665
针灸治疗的现代研究概况 673
针灸歌赋选辑 677
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 709
针灸临床病历书写 750
学习针灸学主要参考书籍简介 753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手工咖啡 咖啡爱好者的完美冲煮指南》(美国)杰茜卡·伊斯托,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13》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8》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3》王强主编 2014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ESG指标管理与信息披露指南》管竹笋,林波,代奕波主编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