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面对传统与权威的思索
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面对传统与权威的思索

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面对传统与权威的思索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振明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1042116
  • 页数:307 页
图书介绍:
《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面对传统与权威的思索》目录

前言 1

绪论部分 1

一、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1

第一部分 对体育课程理论与教材建设的探讨 1

一、体育学科的功能、价值和目标 1

(一)体育学科的功能 2

二、分析材料的选定与理由 3

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5

(二)体育学科的价值 5

(三)体育学科的目标 6

(四)体育学科的功能、价值和目标的关系 8

(五)确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视角 11

(一)体育学科的各种特性 14

二、体育学科的特点 14

(二)体育学科特性的由来 16

(三)体育学科的特性与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的课题 18

三、体育学科的目标层次和目标体系 20

(一)建立体育学科目标体系的意义 20

(二)体育学科的目标体系分析 21

(三)进行目标分层时的几个原则 28

(四)对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问题分析(以1993年版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体系的问题为例) 29

四、体育教材的选编 33

(一)体育学科的特性与体育教材选编的课题 33

(二) 选编体育教材原则 的局限性 34

(三)选编体育教材的视角 37

(四)选编体育教材的程序 40

(五)新旧体育教材的问题 43

五、 竞技运动教材化 的问题 46

(一)竞技运动进入体育教学内容的利弊 47

(二)竞技运动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49

(三)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必要与可能 51

(四)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方向与方法 54

六、体育教材的分类问题 57

(一)体育教学内容分类的意义与课题 57

(二)关于各种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层次的问题 59

(三)对我国体育教学内容分类问题的解析 62

(四)进行体育教材分类时应具有的观点 67

七、体育教材的排列问题 68

(一)体育教材排列的基本结构与工作 68

(二)体育教材排列的两种形式 70

(三)体育教材排列中的 循环周期 73

(四)对1993年版体育教学大纲中部分教材的排列的分析 75

(五)关于体育教材的 重复 问题 77

八、体育教学内容与 达标 的关系 81

(一)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制度性质的分析 82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面临的时代课题和功能的转变 86

(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体育教材之间的矛盾 87

(四)对今后 达标 与体育教材关系的展望 90

九、国家对体育课程和教材管理的目的与方式 91

(一)国家对体育课程和教材管理的意义 91

(二)对各国体育课程和教材管理方式的分析 92

(三)对我国体育课程和教材管理的分析 95

(四)对 一纲多本 的意义和课题的分析 97

(五)对我国未来体育课程和教材管理方法的展望 100

十、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问题 103

(一)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问题 103

(二)1993年版体育教学大纲在课程整体设计上的问题 106

(三)英国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情况 112

(四)对我国体育课程整体设计的设想 114

十一、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教材的问题 119

(一)建立中国体育课程和教材特色的意义 119

(二)对当前体育课程中的中国特色的分析 120

(三)建立中国体育课程和教材特色的出发点 120

(四)对未来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和教材的预见 123

第二部分 对1993年版体育教学大纲及其 新体系 的探讨与质疑 125

○、问题的提出 125

一、关于 明确了体育教学大纲的性质 127

探讨1:体育教学大纲与其他教学大纲有什么区别 127

探讨2:体育教学大纲为何要、能否成为 四个依据 131

探讨3:体育学科的特性和特殊的学科管理 137

探讨4:何谓 符合大纲精神 139

探讨5:何谓 超纲 141

探讨6:何谓 在主要内容上与大纲不一致 143

探讨7:大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完全站得住呢 144

二、关于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 147

探讨8:教学目标体系的层次和各层次目标的意义 147

探讨9:为什么年级教学目标中没有重要的 思想教育 和 增强体质 的内容 152

探讨10:运动技术教学目标体系的脉络是什么 154

探讨11: 基础知识 、 锻炼方法 、 身体素质 三个年级子目标的体系的问题 158

三、关于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注意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 的问题 163

探讨12:关于知识内容分成的三个层次 163

探讨13:什么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含义 167

四、关于 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172

探讨14:何谓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文化 172

探讨15: 八段锦 、 五禽戏 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 175

探讨16:对 体育教育 一词使用的辨析 176

五、关于 加强基础,发展能力,反映时代特点,克服以竞技为中心的倾向 180

探讨17:如何考虑 基础 和 基本 180

探讨18: 运动技术 与 运动技能 概念的辨析 184

探讨19:哪些是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 187

探讨20:铅球和蹲踞式起跑的 工具性 和 迁移性 190

探讨21:何谓 操作技术 191

探讨22:1993年版体育教学大纲的措施能否有效地加强 基础 193

六、关于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加强了教材内容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195

探讨23:是否可以认为 没有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就没有了要求 195

探讨24: 统一性 的含义辨析 197

探讨25:大纲增加选择性的三项措施的有效性如何 199

探讨26:何谓 综合分类方法 206

七、关于 在总体上照顾和体现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的同时,教材内容采用综合分类方法 206

探讨27: 综合分类 带来的教材问题 210

八、关于 改革了考核办法,实行结构考核,对学生体育课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214

探讨28:对 结构考核 的思考 215

探讨29:对所谓 田径计分表 式考核方法的分析 217

探讨30:对考核内容与概念的探讨 219

第三部分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研究和编写体育教学大纲的具体建议 227

第四部分 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227

一、论世界范围内的大学体育必修课的危机 227

二、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缺陷 231

三、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的认识 233

四、论大学体育与中小学体育的区别 236

五、论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联系 239

六、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议 241

七、论新体育运动项目及其对我国大学体育教改的意义 2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