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地质经济管理学
地质经济管理学

地质经济管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路,贾芝锡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601196X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
《地质经济管理学》目录

第一章 地质勘查业的形成和发展 8

第一节 地质勘查业的形成 8

一、概述 8

二、我国地质勘查业的产生与发展 11

第二节 地质勘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一、矿产资源及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3

二、矿产资源及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5

一、地勘产业的内部分工和部门分类 18

第三节 地勘产业的内部分工和内部结构 18

二、地勘产业的内部结构 20

第四节 地质矿产部门的主要职能 21

一、地质矿产资源的综合管理 22

二、地质勘查工作的行业管理 22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 23

四、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 23

二、科学劳动主导地质勘查全过程 25

一、生产劳动和科学劳动的统一 25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25

第二章 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25

三、高风险、高效益和超前期性 26

四、分散性、流动性和艰苦性 27

第二节 地质勘查工作规律 27

一、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遵循地质规律 27

二、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28

三、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遵循认识规律 29

第三节 地质勘查工作的阶段划分 31

一、地质勘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原则 31

二、地质勘查工作的阶段划分 32

第四节 地质勘查行业的特点 35

一、地质勘查行业的基本概念 35

二、地质勘查行业的特点 36

三、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特点 37

一、地质经济管理的含义 40

第一节 地质经济管理的性质、过程和职能 40

第三章 地质经济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40

二、地质经济管理的性质 42

三、地质经济管理过程 44

四、地质经济管理职能 45

第二节 地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 47

一、系统原理 47

二、控制原理 49

三、优化原理 50

四、比例原理 50

五、封闭原理 51

第三节 地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

一、地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52

二、地质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 55

第四章 地质经济管理体制 58

第一节 经济管理体制的一般理论 58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 58

二、关于经济“模式”的理论 59

第二节 我国地质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主要特征 62

一、我国地质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62

二、我国地质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 63

第三节 我国地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63

一、我国地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就 63

二、我国地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构想 67

第四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经济管理新体制 68

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经济运行机制 69

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勘查经营机制 70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73

第五章 地质经济效益 75

第一节 地质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评价原则 75

一、地质经济效益的含义 75

二、提高地质经济效益的意义 76

三、评价地质经济效益的原则 78

二、地质经济效益指标分类 80

第二节 地质经济效益指标 80

一、经济效益指标的基本结构 80

三、地质经济效益指标的评价标准 85

第三节 提高地质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86

一、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86

二、搞好宏观决策,合理部署地质工作 87

三、调整部门结构,加强行业管理 88

四、重视科研、教育,提高职工素质 88

五、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道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89

第六章 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91

第一节 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意义 91

一、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概念 91

二、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意义 92

第二节 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93

一、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内容 93

二、矿产资源形势分析方法 94

一、世界矿产资源形势 101

第三节 世界和我国矿产资源形势 101

二、我国矿产资源形势 104

第四节 我国的矿产资源战略与对策 107

一、我国的矿产资源战略 107

二、实现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的对策 108

第七章 地质工作发展战略 109

第一节 制定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意义 109

一、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划分 109

二、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特征 110

三、制定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意义 112

第二节 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12

一、地质工作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112

二、地质工作发展的战略目标 113

第三节 战略布局 115

一、地质工作布局的含义 115

二、地质工作布局的基本原则 116

三、全国地质工作的战略布局 117

第四节 战略对策 123

一、战略对策的特征 124

二、实现地质工作发展的战略对策 125

第八章 地质工作计划 128

第一节 地质工作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128

一、地质工作计划在地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128

二、地质工作计划的作用 128

三、地质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 129

第二节 地质工作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 130

一、地质工作计划体系 130

二、地质工作计划指标体系 132

第三节 地质工作的经济预测和决策 133

一、地质工作的经济预测 133

二、地质工作的经济决策 137

第四节 地质工作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 139

一、地质工作计划的编制程序 139

二、地质工作计划的综合平衡 140

三、地质工作计划的执行和调整 141

四、地质工作计划的检查 142

第九章 矿产资源管理 143

第一节 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143

一、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念 143

二、矿产资源管理的内容 144

第二节 矿产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51

一、矿产资源核算的意义 151

二、矿产资源的核算对象和范围 152

三、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153

四、矿产资源资产(本)价值和地租计算方法 156

五、矿产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58

第三节 矿产资源法规 158

一、矿产资源法规体系 158

二、我国矿业立法的沿革 159

一、地质环境的含义 161

第十章 地质环境管理 161

第一节 地质环境管理的意义 161

二、地质环境管理的意义 162

第二节 我国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162

一、我国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 162

二、我国地质环境问题 165

第三节 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与监督管理 170

一、地质环境监测 170

二、地质环境评价 172

三、地质环境监督 173

第四节 地质灾害的防治 174

一、地质灾害及其分类 174

二、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75

三、地质灾害的防治 176

第五节 地质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法规 177

一、地质环境管理的体制 177

二、地质环境管理法规 178

第十一章 地质技术基础 180

第一节 地质技术基础的意义及特点 180

一、地质技术基础的意义 180

二、地质技术基础的特点 181

第二节 地质技术基础的发展方向 183

一、优化结构,提高“多兵种作战”的综合能力 183

二、地质技术装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187

三、地质技术装备的电子化和机电一体化 188

四、采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189

第三节 我国地质技术基础现代化的途径 190

一、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有计划地发展地质技术基础 191

二、重视现有地质技木装备的改造与更新 192

三、注意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成就 193

四、加强地质技术装备的研制与技术开发工作 194

第一节 地质成果资料 196

一、地质成果资料的概念 196

第十二章 地质成果资料管理 196

二、地质资料的作用 197

三、地质资料的分类 198

四、地质资料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 199

第二节 地质资料工作 201

一、地质资料工作的内容 201

二、地质资料工作的现代化 203

三、影响地质资料工作的主要因素 205

第三节 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 208

一、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意义 208

二、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内容 209

三、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拓展和深化 210

第十三章 地质成果有偿使用和有偿占用 214

第一节 实行“有偿”的意义 214

一、有利于理顺探矿、采矿、用矿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14

二、有利于形成地勘产业的资金良性自我循环机制 215

三、有利于理顺我国的价格体系 216

第二节 实行有偿使用、开采的理论依据 217

一、地质成果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 217

二、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的理论依据 219

第三节 地质成果计价和矿产资源税费计征的原则与方法 220

一、地质成果的计价原则和方法 221

二、矿产资源税、费计征原则和方法 224

第四节 实施有偿使用、开采的步骤和措施 225

一、实施地质成果有偿使用的步骤和措施 225

二、实施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的步骤和措施 227

第十四章 地质物资管理 229

第一节 物资管理的地位及物资流通规律 229

一、物资的商品属性 229

二、物资流通的规律 230

三、物资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231

第二节 地质物资管理的位置和职能 232

一、地质物资管理在物资流通领域中的位置 232

二、地质物资管理工作的职能 233

三、地质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 234

第三节 物资计划管理与采购 235

一、物资计划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235

二、编制物资计划的主要依据 236

三、正确处理物资计划与其他计划的关系 237

四、组织物资订货、采购应遵循的原则 238

五、掌握不同物资使用的技术条件 239

第四节 物资的定额管理与物资节 约 240

一、物资消耗定额管理 240

二、物资储备和储备定额 242

三、物资节 约 245

四、物资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46

第十五章 地质工作资金管理 248

第一节 地质工作资金的性质、作用和特点 248

一、地质工作资金的性质 248

二、地质工作资金的作用 249

三、地质工作资金的特点 250

第二节 地质工作资金的构成 251

一、国家地质工作拨款 251

二、地质勘查基金拨款 251

三、社会地质工作收入 252

四、固定资金 252

五、流动资金 252

六、专用基金 253

第三节 地质工作资金的来源 253

一、国家财政拨款 254

二、多方筹集地质工作资金 256

三、自筹资金拨款 258

第四节 地质工作资金运动及资金管理 259

一、地质工作资金的运动及其补偿 259

二、地质工作资金管理 262

一、地质劳动的特点 264

第一节 地质劳动及劳动力资源 264

第十六章 地质劳动管理 264

二、地质劳动力资源 266

三、地质劳动力结构 271

第二节 地质勘查劳动生产率 272

一、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272

二、劳动生产率指标 274

三、提高地质勘查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276

第三节 地质职工的劳动报酬 277

一、社会主义劳动报酬的原则 277

二、工资制度和工资形式 279

三、奖金与津贴 281

四、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 282

第十七章 地质科研和教育管理 284

第一节 地质科研和地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84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84

二、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 285

三、发展地质科研和教育是推进地质事业的保证 287

第二节 地质科研和地质教育的经济效益 289

一、地质科研的经济社会效益 290

二、地质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92

第三节 地质科研和地质教育管理 296

一、地质科研管理的原则和主要方面 296

二、地质教育管理的几项工作 298

第十八章 地质管理信息系统与投入产出方法 302

第一节 地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302

一、地质经济信息 302

二、地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304

三、地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305

四、地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306

第二节 投入产出方法 308

一、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 308

二、投入产出方法在地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3

主要参考文献 3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