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履痕  华理往事辑要
履痕  华理往事辑要

履痕 华理往事辑要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2833727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借助于人、事、物来追述华理历史上的大事以及背后的细节故事。阅读它,可以重温华理几代人创业、继业的艰难、曲折和困苦;可以了解华理前辈为国、为民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和取得的不朽功绩;也可以体味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在华理园中的温馨、和谐和收获。以忆昔而抚今,并获得感悟、启迪和力量。
《履痕 华理往事辑要》目录

序 1

回眸 1

我校之渊源: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简介 3

1952年院系调整时我校创立之筹备过程 12

我校最早的机构设置及负责人配置 14

我校最早的教师阵容及临时配置 16

我校最早使用的几枚印章 18

我校江湾平昌街校址介绍 20

1953年我校征地新建梅陇校区 22

我校最早的一张毕业生合影 25

我校最早的教材编写情况 28

1953年我校开始学习苏联办学模式 30

建校初期我校选派师生留学苏联 32

苏联专家帮助我校建设 34

1956年我校制定“十二年(发展)规划” 37

1956年我校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 40

1956年我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42

1957年我校师生员工参加“下放劳动” 44

1958年我校专业设置“大跃进 46

1958年我校承办工农预科 48

1959年我校创办第二无机工业系 50

我校曾办有关核工业方面的“专门化 52

我校最早将喷动床技术应用于谷物等干燥 54

1969年的“四个面向”运动 57

“文革”中我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60

1970年我校开办“五·七”干校 62

“文革”后期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 65

我校兴办感光材料专业 67

我校教师参加“728工程”大会战 70

我校置办首台大型计算机 75

改革开放后大批外国专家来校讲学 77

改革开放后我校派遣大批师生出国留(讲)学 79

改革开放成全我校向多科性方向发展 81

1982年我校建立第一个科研生产联合体 83

1983年我校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诞生 86

1986年我校成立业余党校 90

1987年我校出版社出版第一本书 92

1980年代我校创办“三大节日”:文化艺术节 94

1980年代我校创办“三大节日”:思想学术节 96

1980年代我校创办“三大节日”:体育节 98

1980年代中期我校曾实行院长负责制 101

1988年我校创办文化研究所 104

1988年我校列中国高校综合改革试点 106

我校成立公安派出所 109

校歌《明天的希望》诞生 111

我校金山校区办学沿革 113

钩沉 117

辛勤耕耘一辈子 潜心教育七十载——写在张江树先生诞辰110周年 119

孜孜以求探知识奥秘 累累硕果载科学史册——写在苏元复先生诞辰100周年 124

建校初期来我校工作的“南下干部” 127

老照片见证我校最早的化工实验室 130

1953年我校缘何选址梅陇建新校区 134

活力青春谱写人生新篇章——记我校名誉校长成思危学生时代二三事 136

马誉澂与我校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创建 139

我校早期各专业(班级)、学号命名规则解析 142

我校最早将“侯氏制碱法”译成大学讲义 144

历史上我校隶属关系及领导体制概略 147

我校“校训”的由来 150

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提出及其内涵和衍变 152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简要回顾 155

我校地域所属行政区划之变迁 157

1957年我校的整风和反右运动 159

一张曾引起毛泽东注意的大字报 161

我校西南分院(652工程)建设始末 163

“文革”中工、军宣队进驻我校 175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我校的获奖情况 177

我校与浙江大学化工系的渊源 180

我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情结 182

“三育人”提法及其本义始自我校之考证 188

原石化高专艰难的办学历程 192

徐汇校区之校门变迁 195

缀忆 201

张江树老院长的第一本专著 203

老照片见证中国化学工程学会成立 205

顾毓珍先生的两幅“墨宝” 208

大同大学员工通信录 212

梅陇校区建设回顾 214

1952年入我校的高德明校友 216

大学里培养工农调干生 218

“Plastic”先生:李世瑨 221

刘馥英教授两次出席全国科协大会 223

化工前辈参与《辞海》编纂 225

华理学子中的首位博士生:沈尧曾 227

颜德岳院士曾在我校工作15年 229

我校创建幼儿园的故事 232

我校最早的实验室管理规章 234

我校庆祝建国10周年活动花絮 236

当年预科学生从军记 238

参军,光荣! 240

难忘的瞬间 242

我校标志性建筑:大水塔 244

两款老校徽 246

华理前辈的体育情结 248

黄岱甡与“铁道游击队” 250

我校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胡志绥 252

汪明荃母亲曾在我校工作 255

一幅老照片的故事 257

“大跃进”催生我校树脂厂 259

我校曾办工会话剧团 261

一枚“红袖章” 263

“文革”中我校红卫兵大串联 265

大草坪上建毛主席塑像 267

四张不同年代的老照片 269

一张珍贵的奖状 272

1970年代末我校创办上海分院 274

我校曾办中专班 275

一幅版画背后的故事 277

吴玛丽:改革开放后我校聘请的首位外教 279

华理园内最早的雕塑 281

张江树院长的诗文与书法 283

两幅名家书法珍品 285

战地英雄徐良来校作报告 287

1982年我校恢复夜大学 289

档案告诉您“MFE”著名商标的由来 291

健美舞台上的常青树:许勤华 294

科技工作者的“好伙伴”——计算尺 296

饭菜票及其背后的故事 298

我校通信工具的变化与发展 300

我校曾建“鸳鸯楼” 302

赞“金山人”精神 304

“学在华理”名副其实 307

我校历次校庆活动中的校史展示 311

感恩 317

感恩,最要饮水思源 318

后记 3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