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化学自动化免疫分析
临床化学自动化免疫分析

临床化学自动化免疫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健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30085825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以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应用为主编写的参考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4章,内容包括:抗体的制备、抗原抗体反应、免疫检测技术等。
上一篇:实验烧伤外科学下一篇:肾病调养
《临床化学自动化免疫分析》目录

上篇 基本理论与技术 3

第一章 抗体及其制备技术 3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3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3

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与分类 5

三、抗体的实际应用 7

第二节 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7

一、特异性抗血清(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7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9

三、抗体分子片段的制备 11

四、双特异性抗体 11

五、基因工程抗体 13

第三节 抗体的质控与保存 17

一、用于免疫学检测的抗体特性及质量评价 17

二、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比较 21

三、抗体的保存 21

一、抗原的特性 23

第二章 抗原及抗原抗体反应 23

第一节 抗原的特性与分类 23

二、抗原的分类 26

第二节 抗原的制备 28

一、天然抗原的制备 28

二、人工抗原的制备 29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0

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33

第五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34

第三章 免疫学检测中使用的固相载体 36

一、红细胞 36

二、聚苯乙烯胶乳 36

三、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制品 37

四、微孔滤膜 38

五、脂质体 40

六、免疫磁性微珠 44

第一节 免疫比浊测定法 48

一、免疫比浊测定法的基本类型 48

第四章 临床化学--免疫检测技术 48

二、免疫比浊测定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51

第二节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52

一、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52

二、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54

第三节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57

一、放射免疫分析 58

二、免疫放射分析 60

第四节 酶免疫分析技术 62

一、酶免疫分析技术常用的示踪酶及其底物 63

二、酶免疫分析技术 66

第五节 生物素与亲合素标记技术 72

一、生物素与亲合素的生物学特性 73

二、生物素与亲合素标记技术 74

三、生物素--亲合素试验系统的基本方法 76

第六节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79

一、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 80

二、发光标记物与发光标记技术 83

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89

四、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92

五、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97

第五章 免疫传感技术 101

第一节 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101

一、传感器定义 101

二、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02

三、传感器的分类 107

四、传感器的应用 108

一、微生物传感器 109

第二节 生物传感器 109

二、酶传感器 111

三、DNA生物传感器 112

四、免疫传感器 119

第三节 免疫传感器传感膜与成膜技术 120

一、分子识别与传感器的选择性 120

二、分子合成与分子组装 131

第四节 几类重要的免疫传感器 135

一、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5

二、光学免疫传感器 146

第五节 DNA蕊片技术及其应用 149

一、DNA蕊片的概念 149

二、DNA蕊片的构造(制备) 149

三、杂交与信号检测 150

四、应用 151

第六章 流式免疫微球分析技术 155

第一节 实验设备的特点 155

第二节 主要实验器材与试剂 157

一、微球载体 157

二、荧光素和荧光素标记抗体 158

三、封闭剂与稀释液 158

四、标准品与质控物质 159

第三节 流式免疫微球分析技术检测中的几个问题 159

一、本底显色与方法的特异性 159

二、定量范围与方法的敏感性 160

一、类均相反应法检测血清AFP 161

第四节 流式免疫微球分析技术的几种主要反应模式 161

二、全血FFIA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 162

三、双重靶物质同步分析法检测血清中AFP与hCG 163

二、靶值 165

三、精密度 165

四、准确度 165

一、真值 16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65

第七章 临床化学免疫分析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65

五、误差 166

六、灵敏度 166

七、特异度 166

八、符合率 166

九、回收试验 166

十、漂移 167

十一、变量 167

十六、随机化 168

十四、参数与统计量 168

十五、抽样误差 168

十二、同质与变异 168

十三、总体与样本 168

十七、概率 169

十八、正态分布及应用 169

第二节 临床免疫分析的评价 170

一、灵敏度和特异度 170

二、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170

三、ROC曲线 171

五、似然比 176

四、现患率与临床应用 176

六、临床使用的可信限分析 177

七、正常上限 178

第三节 标准曲线的制备(拟合) 179

一、基本概念 179

二、线性变换 180

三、正态转换 180

四、标准曲线的拟合 180

六、相关与回归 181

五、绘图 181

七、标准曲线拟合法实例 187

八、实验数据回归方程的优选 189

第四节 临床化学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191

一、室内质量控制 191

二、临床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191

三、质控图 192

四、改良MONICA质控图 195

五、建立多系统的室内质控体系 196

六、室间质量控制 198

第八章 影响临床化学检验结果的因素 202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 202

一、采血时间的选择 202

二、采血方式的选择 203

第二节 标本处理 204

一、血清和血浆 204

二、抗凝剂及保护剂的选择 204

三、标本的保存及运输 204

四、某些药物的影响 205

三、黄疸 205

五、巨酶 205

第三节 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 205

一、脂血 205

二、溶血 205

第四节 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206

一、生理因素 206

二、生活习性 207

第五节 临床化学实验室管理与有关影响因素 207

一、实验室的环境与控制 207

二、实验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209

三、标准品与质控物 210

四、试剂的储存与质量控制 211

五、实验仪器与常用器材的处理及校正 212

六、本底信号及其控制办法 213

七、检测范围与钩状效应 214

第一节 自动化速率散射比浊仪 219

ARRAY?360全自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测定系统 219

第九章 临床化学-免疫分析的自动化仪器 219

下篇 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器与临床应用 219

第二节 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仪 221

一、COBAS?COREⅡ型全自动任选式酶免分析仪 221

二、ES300型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222

第三节 自动化荧光免疫分析仪 225

一、AXSYM?全自动任选式酶免发光分析系统 225

二、VIDAS全自动荧光酶标免疫测试系统 227

三、Auto DELFI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系统 229

第四节 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232

一、ACS:180?SE和ACS: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232

二、Virtos ECi全自动任选式增强化学发光酶免分析系统 234

三、Access?全自动微粒子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237

四、IMMULITE?2000型全自动任选式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239

五、ELECSYS?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241

第十章 特定蛋白质测定 245

一、血清前白蛋白 245

二、白蛋白 245

四、β2-微球蛋白 246

三、α1-微球蛋白 246

五、α1-抗胰蛋白酶 247

六、α1-酸性糖蛋白 247

七、α2-巨球蛋白 248

八、结合珠蛋白 248

九、铜蓝蛋白 249

十、转铁蛋白 249

十一、血清铁蛋白 250

十二、抗凝血酶-Ⅱ 250

十三、血浆纤维蛋白原 251

十四、C反应蛋白 251

十五、类风湿因子 252

十六、抗链球菌溶血素“O” 252

十七、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B 252

十八、脂蛋白(a) 253

第一节 垂体激素 255

一、人生长激素 255

第十一章 内分泌激素测定 255

二、抗利尿激素 256

三、促甲状腺素 256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57

五、卵泡刺激激素 257

六、黄体生成素 258

七、催乳素 258

一、血清总甲状腺素 259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 259

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 259

二、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260

三、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 261

四、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261

五、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261

六、血清降钙素 262

七、甲状旁腺素 262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263

一、皮质醇 263

三、尿17-酮类固醇 264

二、尿17-羟皮质类固醇 264

四、醛固酮 265

第四节 性激素 266

一、血浆睾酮 266

二、血浆双氢睾酮 267

三、血雌二醇 267

四、血总雌三醇 267

一、血清胰岛素 268

第五节 胰岛激素 268

五、血浆孕酮 268

二、血清C肽 269

三、血浆胰高糖素 269

第十二章 肿瘤标志物测定 271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的类型与标准 272

一、类型 272

二、标准 272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应用价值 272

二、癌胚抗原 275

第三节 常用肿瘤标志物 275

一、甲胎蛋白 275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276

四、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276

五、糖链抗原19-9 277

六、糖链抗原50 277

七、癌抗原125 278

八、癌抗原15-3 278

九、糖链抗原549 279

十、糖链抗原72-4 279

十一、鳞状细胞癌抗原 279

十二、组织多肽抗原 280

十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80

十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81

十五、β2-微球蛋白 282

十六、α-L-岩藻糖苷酶 282

十九、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283

十八、降钙素 283

十七、类粘蛋白肿瘤相关抗原 283

二十、人胰弹性蛋白酶Ⅰ 284

二十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 284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测定的影响因素 285

肿瘤标志物的合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286

第十三章 心脏疾病标志物 288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学测定 288

二、乳酸脱氢酶 289

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89

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290

四、肌酸激酶 291

五、肌酸激酶同工酶 291

六、α-羟丁酸脱氢酶 292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时常用心肌结构蛋白的测定 293

一、肌红蛋白 293

二、肌钙蛋白 294

二、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指征 297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 297

第一节 概述 297

第十四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297

三、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选择 298

四、样品的处理 298

五、治疗药物监测的程序 298

第二节 常用药物的浓度监测 299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99

二、氨甲喋呤 300

三、苯妥英 300

四、苯巴比妥 300

五、茶碱 301

六、环孢霉素 301

七、奎尼丁 301

八、地高辛 302

附录 305

A 中英文对照索引 305

B 部分生产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的公司在上海和北京等地办事处通讯录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