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J.C.Tamraz,Y.G.Comair著;崔世民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5531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人脑解剖命名的起源和历史作了科学、详细的介绍,特别对脑磁共振不同断面的解剖定位与其功能的相互关系作了精密的论述。
《脑磁共振局部解剖与功能图谱》目录

第1章 脑横断面解剖的历史性回顾 1

第2章 适合于神经影像检查的头部参考线 11

Ⅰ 头颅的参考线和平面 11

A 历史背景与概观 11

B 共识和需要 12

C 头部参考平面的分类 12

D 命名的选择 13

Ⅱ 脑水平参考线和参考平面 13

A 双连合参考平面 14

1 生物测量资料 15

2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 17

B Delmas和Pertuiset参考平面 22

1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 22

2 局部解剖测量结果 22

C 神经一眼平面 24

1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 24

2 局部测量和生物测量的结果 27

D 胼胝体平面 28

1 生物测量结果 29

E 交叉-连合平面 29

2 解剖与影像的相关性 31

F 解剖与生理参考平面 35

1 “水平前庭平面” 35

2 “眶轴平面” 38

Ⅲ 脑的垂直参考线和平面 39

A 前连合-乳头体平面 39

1 连合-乳头体参考线 39

2 连合-乳头体平面 40

1 生物测量结果 41

B 连合-脑闩参考平面 41

2 解剖与影像有相关性 42

参考文献 48

第3章 大脑皮质和白质核 51

Ⅰ 历史记录和里程碑 51

Ⅱ 细胞结构和脑定位图 51

A 大体形态学和脑裂的形态 56

1 大体形态学 56

1 大脑外侧裂 57

3 脑沟和脑回的解剖 57

2 脑沟的形成与分类 57

B 大脑半球的外侧面 67

2 中央沟(Rolando沟) 69

3 额下沟 74

4 额上沟 74

5 中央前沟 74

6 顶内沟 74

7 颞上沟 74

b 额中回 78

d 中央前回 78

c 额上回 78

8 额缘沟 78

a 额下回 78

1 额叶 78

C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 78

3 颞叶 80

b 顶下回 80

c 顶上回 80

2 顶叶 80

a 中央后回 80

a颞下回 81

b 颞中回 81

c 颞下回 81

4 枕叶 81

5 脑岛 81

1 扣带沟 83

2 顶枕沟 83

D 大脑半球的内则面 83

3 距状沟 85

4 喙沟 86

5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回 86

a 直回 86

b 扣带回 86

c 额内侧回 86

d 中央旁小叶 86

e 楔前叶 87

b眶或眶额沟和回 91

a 嗅沟和直回 91

1 眶额叶 91

E 大脑半球的基底面 91

g 舌回 91

f 楔叶 91

2 颞叶基底面 92

a 侧副沟和海马旁回 93

b 颞枕沟和梭状回 93

F 白质核和主要的联络束 93

1 颈内动脉 101

A 大脑的动脉血供 101

Ⅲ 大脑的血供 101

a 眼动脉 102

b 后交通动脉 102

c 脉络膜前动脉 103

d 大脑前动脉 103

e 大脑中动脉 103

2 Willis动脉环 105

B 后颅凹的血供 105

2 小脑前下动脉 110

1 小脑后下动脉 110

3 小脑上动脉 111

C 大脑静脉系统 111

参考文献 113

第4章 中央区和运动皮质 117

Ⅰ 序言 117

Ⅱ 运动感觉皮质的胚胎学 117

Ⅲ 形态学和影像学 117

A 中央沟 117

B 中央前沟 120

C 中央后沟 121

D 局部解剖与功能解剖及影像 121

1 第一运动感觉皮质或中央皮质 121

a 第一运动皮质或中央前回 122

b 中央后回 125

c 第一运动感觉皮质中的运动和感觉代表区 125

2 运动前皮质 126

3 补充运动区 128

Ⅳ 锥体束 129

2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动脉血供 133

1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动脉血供 133

Ⅴ 运动感觉皮质的血液供应 133

A 运动感觉皮质的动脉血供 133

B 运动感觉皮质的静脉引流 134

1 外侧静脉引流系统 134

2 内侧静脉引流系统 135

Ⅵ 中央沟的影像学定位方法 135

参考文献 136

Ⅱ Reil脑岛 139

B 脑岛 139

A岛前区 139

Ⅰ 外侧裂与外侧裂周围岛盖 139

第5章 外侧裂周围识别区 139

C 脑岛的解剖关系 142

D 脑岛的血管关系 143

E 脑岛的功能 145

Ⅲ 前说话区 145

A 前说话区脑沟的解剖 145

1 水平支 145

2 垂直支 146

3 中央前下沟 146

Ⅳ 后说话区 149

2 盖部 149

B 前说话区脑回的解剖 149

1 三角区 149

A 后说话区的脑沟解剖 150

1 外侧裂的第三段 150

2 顶下沟 152

3 平行沟后界 152

B 后说话的区的脑回解剖 153

1 HeschlL回的解剖 153

Ⅴ 脑的不对称性 156

3 后说话区的影像表现 156

2 颞平面的解剖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6章 边缘叶和颞叶正中区 161

Ⅰ 边缘或“边缘大叶” 161

A 形态学与局部解剖学 161

B 边缘叶的成像 161

1 “穹窿平面” 163

Ⅱ 颞叶内侧部的解剖 163

A 颞极皮质 163

B 鼻内区 166

C 鼻周区 167

D 杏仁体 168

1 杏仁核的形态学、局部解剖学及影像学 168

a 外侧基底核群 168

b 内侧皮质核群 169

c中央核群 169

d 杏仁核的边界 170

2 功能及临床方面的考虑 170

3 临床考虑与目标 171

a 脉络丛、脉络组织、脉络带和附着板 172

2 形态学与影像学 172

E 海马结构 172

1 胚胎学 172

3 海马结构的解剖 174

a 海马本部 174

b 海马头 174

c 海马体 174

d 海马尾 174

4 细胞结构学与内在环路 174

5 颞叶内侧(或中间)的血液供应 178

6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179

7 临床方面的考虑 180

F 海马回钩 180

参考文献 181

第7章 前脑基底、间脑和基底神经节 185

Ⅰ 间脑的局部解剖与影像 185

Ⅱ 前脑基底及相关结构 186

A 隔区 187

1 形态学、局部解剖学及影像学 187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188

B 无名质 190

1 形态学、局部解剖学及影像学 190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191

Ⅲ 丘脑 191

A 局部解剖学与核团构成 191

B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199

1 丘脑辐射 199

C 丘脑的血供 199

Ⅴ 下丘脑 200

C 后连合 200

A 松果体 200

Ⅳ 上丘脑 200

B 缰 200

A 下丘脑的细胞结构 203

1 下丘脑内侧区 203

2 下丘脑外侧区 203

B 下丘脑的联系 203

C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04

A 底丘脑核(Luysi体) 205

1 形态学和局部解剖学 205

Ⅵ 底丘脑区、丘脑底部或腹侧丘脑 205

D 下丘脑的血供 205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06

B 无名区 206

C 红核前区 206

D 底丘脑区的血供 206

Ⅶ 基底神经节 206

A 形态学与影像学 206

C 尾状核的局部解剖 207

B 豆状核的局部解剖 207

D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09

E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 212

F基底神经节的动脉血供 213

Ⅷ 内囊和辐射冠 213

A 大体形态学与影像学 213

B 局部解剖与功能解剖 214

C 内囊的动脉血供 216

参考文献 216

从胼胝体膝部至前连合 219

按后连合-闩(PC-0B)参考平面获得的间脑断层解剖概要图谱 219

从前连合到后连合-闩的参考平面 221

从后连合一闩平面至胼胝体压部 222

缩写 224

第8章 脑干和小脑 225

Ⅰ 序言 225

Ⅱ 脑干 225

A 中脑 226

1 中脑的嘴侧部:上丘水平 227

3 中脑一间脑连接部 228

2 中脑尾侧:下丘水平 228

a 红核:形态学及功能解剖学 229

b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29

c 黑质:形态学及功能解剖学 229

d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29

4 红核和黑质 229

5 大脑脚 233

B 脑桥 233

1 菱脑峡部:脑桥上部水平 233

3 在小脑展现部的脑桥水平 234

2 三叉神经根水平的脑桥 234

C 延髓 235

D 脑干的网状结构 235

1 形态学及局部解剖学 236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36

a 中缝核或正中区 236

b 内侧网状区 236

E 脑干的血供 237

1 中脑水平 237

c 外侧网状区 237

2 脑桥水平 238

3 延髓水平 238

Ⅱ小脑 238

A发育解剖学及种系发生 238

1 形态学及局部解剖学 239

a 结构的组成 239

b深层小脑核 241

2 功能和临床方面的考虑 241

3 小脑血供 248

参考文献 249

第9章 神觉通路和纹状皮质 253

Ⅰ 序言 253

Ⅱ 视觉通路的解剖简史 253

Ⅲ 个体发生、种系发生及畸胎学基础 256

A 视觉系统的个体发生 256

B 前视觉通路的种系发生 257

1 眼 257

5 视皮质 258

4 外侧膝状体 258

2 视神经 258

3 视交叉 258

6 磁共振成像对脑进化的探讨 259

C 畸胎学基础:独眼畸形的病谱 260

Ⅳ 视觉系统的形态学、功能解剖学及磁共振成像 264

A 头部定向及视觉通路 264

1 神经一眼平面 264

a 解剖成像的相关性 264

b 眼-眼局部测量 264

a 解剖关系 267

2 交叉-连合平面 267

B 眼 269

C 视神经 269

1 眼内视神经 269

2 眶内视神经 269

3 管内视神经 270

4 颅内视神经 276

D 视交叉 276

E 视束和外侧膝状体 278

F 膝距束或视辐射 281

G 视纹皮质(17区) 284

H 纹旁(18区)和纹周(19区)皮质 285

I 与视觉系统相关的上丘 285

J 视觉通路的血供 285

Ⅴ 神经-眼科疾病的磁共振方法 289

A 眶区 289

B 交叉区 289

C 纹状皮质 290

参考文献 290

A 从额极到至胼胝体膝部(图10.3-10.10) 295

第10章 脑断面解剖图谱 295

Ⅰ 用连合-闩参考平面定位的断面解剖图谱(图10.1、10.2) 295

B 从胼胝体膝部至前连合(图10.11-10.16) 298

C 从前连合至连合-闩参考平面(图10.17-10.24) 299

D 从连合一闩平面至胼胝体压部(图10.25-10.32) 302

E 从压部之后至枕极(图10.33-10.45) 305

缩写 306

Ⅱ 按脑室参考平面定位的MR断面解剖图谱(图10.46-10.59) 309

Ⅲ 用穹窿参考平面定位的断层解部图谱(图10.60-10.89) 312

索引 3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