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明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918327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学》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1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1

(三)临证医学的发展和辨证论治医疗原则的确立 2

(四)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发展 2

(五)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2

(六)临床各科的发展 3

(七)中国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5

二、建国后中医药学的发展 5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6

(一)整体观念 6

(二)辨证论治 7

四、《中医学》的基本内容 8

第二章阴阳·五行 10

第一节阴阳学说 10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1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11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2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4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4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5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5

(一)五行的特性 16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6

(六)用于指导预防疾病 16

第二节五行学说 16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17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 17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9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9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9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20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20

第三章藏象 22

第一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2

一、以脏腑分阴阳 22

二、人身的整体联系 22

第二节五脏 23

一、心 23

四、天人一体,即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3

三、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 23

〔附〕心包络 25

二、肺 25

三、脾 28

四、肝 30

五、肾 32

第三节六腑 35

〔附〕命门 35

一、胆 36

二、胃 36

三、小肠 37

四、大肠 37

五、膀胱 38

六、三焦 38

〔附一〕脑 39

(二)心与脾 4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40

(一)心与肺 40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40

〔附二〕女子胞 40

(三)心与肝 41

(四)心与肾 41

(五)肺与脾 41

(六)肺与肝 42

(七)肺与肾 42

(八)肝与脾 43

(九)脾与肾 43

(十)肝与肾 43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4

(一)心与小肠 44

(二)肺与大肠 44

(三)脾与胃 44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45

(五)肾与膀胱 45

(四)肝与胆 45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神 46

一、精 46

(一)精的基本概念 46

(二)精的生成 46

(三)精的生理功能 46

二、气 47

(一)气的基本概念 47

(二)气的生成 47

(三)气的生理功能 47

(四)气的运行 48

(五)气的分类与分布 49

三、血 50

(一)血的概念 50

(二)血的生成 50

(四)血的循行 51

(三)血的功能 51

四、津液 52

(一)津液的概念 52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52

(三)津液的功能 53

五、神 53

(一)神的基本概念 53

(二)神的生成 53

(三)神的作用 53

六、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相互关系 54

(一)气与血的关系 54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55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55

(四)精与气、血的关系 56

(五)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56

第二节十二经脉 57

二、经络的组成 57

一、名称分类 57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的组成 57

一、经络的概念 57

第五章经络 57

二、循行部位 58

(一)手太阴肺经 58

(二)手阳明大肠经 58

(三)足阳明胃经 58

(四)足太阴脾经 58

(五)手少阴心经 59

(六)手太阳小肠经 59

(七)足太阳膀胱经 59

(八)足少阴肾经 59

(九)手厥阴心包经 59

(十)手少阳三焦经 59

(十一)足少阳胆经 59

四、分布与表里关系 60

(十二)足厥阴肝经 60

三、走向和交接规律 60

五、流注次序 61

第三节奇经八脉 61

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62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62

二、经络的应用 62

第六章病因 64

一、六淫 65

(一)风 66

(二)寒 67

(三)暑 68

(四)湿 68

(六)火(热) 69

(五)燥 69

二、疫疠 70

三、七情 71

四、饮食、劳逸 72

(一)饮食 72

(二)劳逸 73

五、痰饮、瘀血 74

(一)痰饮 74

(二)瘀血 75

第七章诊法 77

第一节望诊 77

一、望神 77

(一)得神 77

(二)赤色 78

(一)青色 78

(四)白色 78

(三)黄色 78

(三)假神 78

(二)失 神 78

二、望色 78

(二)望姿态 79

(二)望五官 79

四、望头颅、五官 79

(一)望头颅 79

(一)望形体 79

三、望形态 79

(五)黑色 79

五、望皮肤 80

(一)形色变化 80

(二)望斑疹 80

六、望舌 80

(一)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 80

(二)舌诊的内容 80

(四)舌诊的临床意义 83

(三)望舌的注意事项 83

七、望排出物 84

(一)痰涎 84

(二)呕吐物 84

(三)大便 84

第二节 闻 诊 84

一、听声音 84

(一)语声 84

(二)呼吸 85

(三)咳嗽 85

(四)呃逆、嗳气 85

二、嗅气味 85

第三节问诊 85

一、问寒热 85

(一)有汗、无汗 86

二、问汗 86

(四)寒热往来 86

(二)但寒不热 86

(一)恶寒发热 86

(三)但热不寒 86

(二)汗出时间 87

(三)汗出部位 87

三、问痛 87

(一)疼痛部位 87

(二)疼痛的性质 87

五、问睡眠 88

(二)小便 88

(一)大便 88

六、问二便 88

四、问饮食口味 88

(三)口味 88

(二)口渴与饮水 88

(一)食欲与食量 88

一、脉诊 89

第四节切诊 89

(一)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89

七、问经带 89

八、问小儿 89

(二)带下 89

(一)月经 89

(二)正常脉象 90

(三)病脉与主病 90

(四)相兼脉与主病 92

(五)脉证顺逆与从舍 93

二、按诊 93

(一)按肌肤 93

(二)按手足 93

(三)按脘腹 93

三、常用的辨证方法和应用 94

二、辨证与论治 94

一、辨证的基本概念 94

第八章辨证 94

第一节八纲辨证 95

一、表里辨证 95

(一)表证 95

(二)里证 96

〔附〕半表半里证 96

(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96

(四)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96

二、寒热辨证 97

(一)寒证 97

(二)热证 97

(三)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98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98

三、虚实辨证 99

(一)虚证 99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00

(二)实证 100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100

(五)表里、寒热、虚实的关系 101

四、阴阳辨证 102

(一)阴证和阳证 102

(二)亡阴、亡阳 102

第二节脏腑辨证 103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04

(一)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104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104

(三)心火亢盛 105

(四)心脉痹阻 105

(五)痰迷心窍 105

(六)痰火扰心 105

(二)肺阴虚 106

(一)肺气虚 106

(七)小肠实热证 106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06

(三)风寒束肺(寒邪犯肺) 107

(四)风热犯肺 107

(五)热邪壅肺 107

(六)燥邪犯肺 108

(七)痰湿阻肺 108

(八)大肠湿热 108

(九)大肠液亏 108

三、脾与胃病辨证 109

(一)脾气虚 109

(二)脾阳虚 109

(三)脾气下陷 109

(五)寒湿困脾 110

(六)湿热蕴脾 110

(四)脾不统血 110

(七)胃寒 111

(八)胃热 111

(九)胃阴虚 111

(十)食滞胃脘 111

四、肝与胆病辨证 112

(一)肝气郁结 112

(二)肝血虚 112

(三)肝阴虚 113

(四)肝火上炎 113

(五)肝阳上亢 113

(六)肝风内动 114

(七)肝胆湿热 114

(八)寒滞肝脉 115

(九)胆郁痰扰 115

(一)肾阴虚 116

(二)肾精不足 11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16

(三)肾阳虚 117

(四)肾气不固 117

(五)肾不纳气 117

(六)膀胱湿热 118

六、脏腑兼病辨证 118

(一)心肺气虚 118

(二)心脾两虚 119

(三)心肾不交 119

(四)肺肾阴虚 119

(五)肝肾阴虚 120

(六)脾肺气虚 120

(七)脾肾阳虚 120

(八)肝脾不调 121

(九)肝胃不和 121

(一)气虚证 122

一、气病辨证 122

(十)肝火犯肺 122

第三节气、血、痰、瘀辨证 122

(二)气陷证 123

(三)气滞证 123

(四)气逆证 123

二、血病辨证 124

(一)血虚证 124

(二)血热证 124

(三)血寒证 124

三、气血同病辨证 125

(一)气血两虚 125

(二)气虚失血 125

(三)气随血脱证 125

五、瘀证辨证 126

(二)饮证 126

(一)痰证 126

四、痰、饮辨证 126

(一)血瘀 127

(二)气滞血瘀 127

(三)气虚血瘀 127

第四节六经辨证 128

一、太阳病证 128

(一)太阳中风证 128

(二)太阳伤寒证 129

二、阳明病证 129

(一)阳明经证 129

(二)阳明腑证 129

三、少阳病证 129

四、太阴病证 129

六、厥阴病证 130

(二)少阴热化证 130

(一)少阴寒化证 130

五、少阴病证 130

第五节卫气营血辨证 131

一、卫分证 131

二、气分证 131

(一)热壅于肺 131

(二)热扰胸膈 131

(三)胃热亢盛 132

(四)热结肠道 132

三、营分证 132

(一)热伤营阴 132

(二)热入心包 132

四、血分证 132

(一)血分实热 132

(二)血分虚热 132

三、下焦病证 133

二、中焦病证 133

第六节三焦辨证 133

一、上焦病证 133

第九章治则与治法 135

第一节治则 135

一、预防为主 135

二、治病求本 135

三、正治反治 136

四、标本缓急 136

五、扶正祛邪 137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37

第二节治法 138

一、汗法 138

五、温法 139

四、和法 139

三、下法 139

二、吐法 139

六、清法 140

七、消法 140

八、补法 140

第十章中药学 141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41

一、中药的命名 141

(一)以产地命名 141

(二)以生长特性命名 141

(三)以形态、颜色、气味命名 141

(四)以功效命名 141

(五)以入药部分命名 141

(六)以发现者命名 141

(二)中药的采集 142

(一)中药的产地 142

三、中药的炮制 142

(七)以进口的译音命名 142

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42

(一)炮制的目的 143

(二)炮制的方法 143

四、中药的性能 144

(一)四气五味 144

(二)升降浮沉 145

(三)归经 145

五、中药的用法 145

(一)配伍 145

(二)禁忌 146

(三)剂量 146

(四)中药煎服法 146

一、解表药 147

(一)辛温解表药 147

第二节常用中药 147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生姜 149

(二)辛凉解表药 149

柴胡、薄荷、桑叶、菊花、葛根、蝉蜕 151

临床用药指导 151

二、祛风湿药 152

(一)芳香化湿药 153

三、祛湿药 153

临床用药指导 153

独活、秦艽、威灵仙、木瓜、五加皮、桑寄生 153

藿香、佩兰、苍术 154

(二)利水渗湿药 154

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草薢 155

(三)清热利湿药 155

茵陈、金钱草、木通、车前子、滑石 156

临床用药指导 156

(一)清热泻火药 157

四、清热药 157

石膏、知母、栀子、龙胆草 158

(二)清热解毒药 158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 159

(三)清热凉血药 159

生地、丹皮 160

(四)清热燥湿药 160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 161

(五)清热解暑药 161

荷叶、青蒿 161

(六)清热明目药 161

决明子、谷精草、夏枯草 162

(七)清虚热药 162

银柴胡、胡黄连 162

临床用药指导 162

五、泻下药 163

大黄、番泻叶、芒硝 164

临床用药指导 164

六、祛痰止咳药 165

(一)清热化痰药 165

瓜蒌、贝母、前胡、竹茹、昆布 … 166

(二)温化寒痰药 166

半夏、天南星、旋复花、桔梗 167

(三)止咳平喘药 167

款冬花、杏仁、百部 168

临床用药指导 168

七、温里药 169

干姜、附子、肉桂、吴茱萸 170

临床用药指导 170

八、理气药 170

九、理血药 172

(一)活血药 172

临床用药指导 172

陈皮、木香、砂仁、香附、青皮 172

川芎、丹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 174

(二)止血药 174

白茅根、艾叶、三七、地榆 175

临床用药指导 175

十、补益药 176

(一)补气药 176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 178

(二)补血药 178

熟地、当归、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 180

(三)滋阴药 180

沙参、麦冬、石斛、百合、枸杞子、鳖甲 181

(四)补阳药 181

鹿茸、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 183

临床用药指导 183

十一、固涩药 184

十二、平肝熄风药 186

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山萸肉、芡实、金樱子、白果、肉豆蔻 186

天麻、全蝎、钩藤、羚羊角、代赭石、石决明、蜈蚣 187

临床用药指导 187

十三、安神药 188

朱砂、琥珀、龙骨、酸枣仁、远志、夜交藤、柏子仁、合欢花 189

临床用药指导(略) 189

十四、开窍药 189

一、治法与方剂 192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192

二、方剂的组成和变化 192

麝香、牛黄、苏合香、冰片、菖蒲 192

第一节方剂的基本知识 192

第十一章方剂学 192

(二)组成变化 193

三、方剂的剂型 193

(一)煎法 195

四、方剂的用法 195

(二)服法 196

第二节常用方剂 196

一、解表剂 196

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 199

二、治风剂 199

川芎茶调散、玉真散、牵正散、小活络丹、独活寄生汤、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三、祛湿剂 203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三仁汤、茵陈蒿汤、八正散、二妙散、五苓散、真武汤、羌活胜湿汤四、清热剂 207

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普济消毒饮、清暑益气汤、白头翁汤、龙胆泻肝汤、导赤散、青蒿鳖甲汤五、和解剂 212

小柴胡汤、逍遥散、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 214

六、消导剂 214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215

七、涌吐剂 215

瓜蒂散 215

八、泻下剂 215

九、祛痰剂 217

大承气汤、温脾汤、麻子仁丸、十枣汤 217

二陈汤、清气化痰丸、贝母瓜蒌散、止嗽散、小青龙汤 220

十、温里剂 220

理中汤、小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222

十一、理气剂 222

越鞠丸、瓜蒌薤白白酒汤、苏子降气汤、旋复花代赭石汤 224

十二、理血剂 224

十三、补益剂 226

血府逐瘀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槐花散、黄土汤、小蓟饮子 226

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归脾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229

十四、固涩剂 229

牡蛎散、金锁固精丸、四神丸 231

十五、安神剂 231

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 232

十六、开窍剂 232

安宫牛黄丸、〔附〕苏合香丸 233

十七、驱虫剂 2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